每天清晨,韋金香穿梭在東莞中心廣場一帶,用揮灑著汗水,守護著這座城市的乾淨與整潔。當霓虹燈點點閃起,她又騎著自行車緩慢行進,披著夜色回家。
每次途經元美公園一帶,看到人們在林蔭小徑健身休閒,回想十多年前在這加夜班種草皮的日子,韋金香的心被成就感填滿。
韋金香,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城市美容師」。17年來,她見證著行政中心廣場一帶從當年的一片荒蕪變成如今的城市會客廳,從夫妻倆相依打工到一家人在莞團聚生活,東莞已然成為她的第二故鄉。剛剛獲評2019年「中國好人」的她,希望自己能夠再年輕5年,為守護這座城市淨土多做點實事。
從清運各類垃圾到清掃落葉
初見韋金香時,她正拿清掃著雨後灑落在路邊的枯枝。身材瘦小,衣著簡樸,長期日曬雨淋給她添了幾分滄桑。
39歲前,她和丈夫都沒有離開過廣西宜州老家。2003年,兩個孩子的學費幾乎將這個農村家庭壓垮。無奈之下,韋金香和丈夫來到東莞南城,當起環衛工人,一幹就是17年。
在她的記憶裡,2003年,市行政辦事中心、行政中心廣場、會議大廈、市圖書館還在建設中,除了轟隆隆的基建聲,周邊一片荒蕪,有低矮破舊的民房,有臨時開墾的菜地,有山一樣高的建築垃圾,有叢生的雜草……
初到東莞,韋金香負責南城莞太路鴻福路口至建設路等區域的清掃。那時,清掃路面以生活垃圾為主,礦泉水瓶、紙屑隨處可見,一些商鋪直接將垃圾傾倒在路邊,隨意丟棄的沙發、建築垃圾並不鮮見。韋金香常常拉著一輛兩輪鬥車清運垃圾,一天至少清運4車垃圾。除此之外,她還要清洗人行道上的果皮箱,清除沿線臨街亂貼的「牛皮癬」等。遇到暴雨天氣,她第一時間主動趕到現場,巡視保潔區域內的情況,及時清除排水口堵塞的雜物。韋金香直言,「辛苦也沒辦法,這就是我的工作職責。」
韋金香沒想到眨眼間,市行政辦事中心、會議大廈、會展中心、東莞圖書館、東莞科技館、東莞玉蘭大劇院等一個個重量級地標,猶如眾星伴月,擁抱著中心廣場。當年市中心廣場周邊都是高矮不一的自建房,如今繁華興旺的寫字樓拔地而起;當年建設中的南城宏遠段跨河大橋—鴻福橋,如今已經成為千千萬萬東莞人上下班的必經之路……
城市騰飛,韋金香的工作也悄然發生變化。隨著政府在市政環衛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加以及「潔淨城市」專項行動的開展,加上市民素質的逐步提高,路面上的垃圾逐漸減少了,韋金香的工作量隨之變少,工作以清掃落葉為主。
對此,韋金香也很開心,工作成果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尊重,自己的工作也慢慢變得輕鬆了。雖然清掃壓力減輕,但她深刻意識到,每一丈、每一寸土地的衛生情況都關係到整個城市的形象,日常的清掃保潔和雜草清理工作更是絲毫馬虎不得。
17年清掃3320萬㎡道路
從選擇環衛清掃崗位以來,韋金香和丈夫每天差不多凌晨5:00摸黑起床,5:30準時到達工作崗位,開始一天的清掃工作,一直持續到晚上8:00點。那時,每個月每個人450元工資,韋金香和丈夫幾乎把所有的工資都寄回老家。夫婦倆就這樣堅持了十年,讓兒子和女兒都讀完了大學。
如今,韋金香的工資,比17年前上漲了7倍。讓韋金香從未想到的是,她的子女、女婿4年前也來到東莞,一家五口在東莞團聚。女兒和女婿,與韋金香夫婦一樣,加入了東莞市家寶園林綠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家寶」),分別擔任倉庫管理員、環衛主管等職務;她的兒子,從事銷售行業,並在東莞扎穩了腳跟。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來襲,韋金香很快便投入到工作中去,除了給自己負責的會議大廈附近的兩條路和一個停車場保潔外,她還多了一項工作,就是每天要為責任區內的廢棄口罩垃圾桶消毒。55歲的她,天未亮便借著燈光先把路從頭到尾掃一遍,等天亮了,再進行消毒。說起工作,她坦言,「這點工作太普通了,看看人家84歲的鐘南山!」
韋金香所在的環衛公司估算,韋金香17年間共清掃道路面積共計3320萬㎡。僅是2008年,東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期間,她就創造了10天內清理汙物2噸的記錄。
付出是有回報的。在崗位上默默無聞不起眼的她,先後獲得「東莞市環衛先進個人」、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好人」等沉甸甸的榮譽。2015年,她甚至作為全國4位參加觀禮的環衛工人之一,受邀到北京天安門廣場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活動。韋金香回憶說,最讓她激動的是,曾經被人看不起的環衛工,在觀禮現場感受到了今生最大的尊嚴。
像打掃家一樣打掃東莞
「我要像打掃家一樣打掃東莞」,獲得了諸多榮譽的韋金香依然非常樸實,她告訴記者,大道理和什麼好話不會說,就知道把工作幹好。
2017年,韋金香被調到會議大廈北面主幹道、停車場及周邊區域負責環衛工作。經過原本負責的莞太路鴻福路口至建設路段,還有街坊關切地問她為什麼調離,紛紛表示很想念她。
看到清掃中的韋金香,常有人主動給她遞上一瓶礦泉水,並道一聲「香姨,你辛苦了」,還有的人誇她「比男人還能幹,哪裡需要清掃哪裡就有你」。正是東莞這座城市的包容、溫情、大愛,吸引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依戀東莞、紮根東莞,讓人產生「此處即歸宿」「此地即故鄉」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今年是韋金香留在家寶的第10個年頭。韋金香說,家寶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每年春節都組織環衛工人一起吃年夜飯,而這些環衛工人多數是來自湖南、四川等省份的外來務工人員,春節也留在東莞,他們往往一幹就是七八年。
當前,正值東莞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韋金香認為自己更應加倍辛勤工作,這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她笑言,希望自己能「年輕五歲」,能為東莞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話音剛落,韋金香爽朗的笑聲,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全媒體記者 潘少婷 實習生 周曉蔚/文 鄭志波 圖/視頻
全媒體編輯 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