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廠遭巨大虧損:130億「毒訂單」被無故取消,最終負債破產

2021-01-18 一壺濁酒一根煙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製造船舶的國家之一,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技術先進。甚至早在公元前2500年,中國就已經製造出來了今日船的原型。而在洋務運動當中,東南沿海的幾個造船廠曾經為我國的經濟復甦帶來一線生機。

在新中國建立之後,我國更是重造了造船工業體系,從七十年代末開始,造船工業開始迅速發展。而根據全球最權威航運造船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按照全國造船業三大指標,在2017年中國已經位居世界第一,領先傳統的造船業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

我們都說現在的世界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因此在經濟方面,我國也努力做到積極地「走出去」。近年來,我國在造船業方面一直積極與國外合作投資,並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造船業以優良的做工和低廉的價格獲得了全世界的關注,有很多訂單紛紛灑向中國。

然而,在不久之前,中國船廠130億的訂單被連續取消,導致負債20個億破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我國造船業發展現狀及前景

眾所周知,造船業是海洋的諸多產業的平臺基礎,比如說製造鋼結構、研製適應裝備等等。造船業,可以說是實現我們成為海洋強國的一個橋梁。早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就曾明確提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利,建設海洋強國。因此,作為海洋發展基礎的造船業,應該是備受矚目的。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各項事業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對於造船業而言也是如此。2016年年底,由我國自主製造的第一艘極地考察破冰船在上海開工建造,同時「海藍鯨號」作為我國第一個自主研發的大型客箱船在山東威海順利下水。

政策的幫助和技術的突破,使得我國在近些年的造船業不斷發展,而在對內接受訂單的同時,我們也積極地走出去,向外拓展自己的經營空間。

我們都知道,韓國一直是造船業的前三甲,掌握世界絕大多數的訂單和資源,但是,近年從三大世界造船指標來看,中國的造船業已經保持了領先地位。韓國媒體就曾發表評價說:「韓國的造船業本應得到的幾個的超大型貨櫃船訂單都落入了中國手中,韓國造船業感覺到了切膚之痛。」

而在技術不斷突破的中國造船業背後,還體現著我國的政策支持和技術人員水平的提升。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造船業無論是目前的發展還是未來的前景都是非常光明的。

在2020年前半年,世界經濟受到衝擊之時,全球造船業投資額約為55億美元,同比下降了71%。但是,中國卻在這55億元中,獲取了將近65%的訂單。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位副研究員曾經表示:在全球造船業表現集體低迷的當下,中國造船業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十分可貴,而且從目前的市場競爭關係來看,基本上已實現中日韓「三家分天下」。

遭遇退單

然而,中國的造船業發展也並非始終一帆風順,中國的船廠在這幾年也經歷了不少磨難。在2013年挪威船王約翰·弗雷德裡克森手下的Seadrill海上鑽井公司曾與中國大船集團籤署了鑽井平臺的訂單。訂單要求中國為挪威的公司建造八座鑽井平臺。

這一訂單使我國的造船業備受鼓舞,因為它不僅肯定了我國的造船業技術,同時也代表了我國走出去的這種發展趨勢。

但是挪威的公司在預付定金時只支付了定金當中的10%,這遠遠低於國際慣例的30%。但是為了能夠在造船業競爭中有一席之地,中國的大船集團接下了該訂單並開始了鑽井平臺的建造。

然而,從2017年開始,挪威的公司卻連續取消了大部分的鑽井平臺訂單。也就是「毀約」了!其中,17年宣布取消一座鑽井平臺訂單,而18年則是接連取消了六座。要知道我們一共才籤下了八個鑽井平臺。

當然,中國船廠還是很有骨氣的,在去年中國船廠主動要求挪威取消僅剩的一個鑽井平臺訂單,但是卻不料遭到了挪威公司的反對,稱其違反了國際約定,真可謂是「倒打一耙」。據估計,這把收鑽井平臺的訂單共計約130億元,加上中國公司前期的投入以及勞動力的工資來看,中國的損失遠遠不止130個億。

如何應對

中國公司也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於挪威公司表示反抗,但是該公司並沒有理睬。於是我國就將其告上了法庭。但是在籤約合同時,由於明確表示了當雙方發生發生糾紛時,只能由買方國家進行仲裁,所以我國的法庭勝訴率幾乎為0。

大船集團因為這筆訂單造成了巨額虧損,最後導致負債20個億而破產。

可以說在這筆訂單中,我國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近年來,我國一直在要求全國各企業能夠積極地走出去,更好地融入到世界經濟發展體系當中。那麼在吸取完經驗教訓之後,我們應該思考一下,該如何去面對國際市場當中存在的各種矛盾?

首先,我們應該提高法律意識,避免出現單方面毀約的情況以及「毒訂單」現象的再出現。

此外,我們也要加強自己的技術人員培養,提高勞動力水平,更好地去迎合世界各國對於造船業方面的要求。只有我們更好地發展了自己,才能夠更加從容自信地去面對世界各國的投資。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雖然從大船集團的角度而言,我們遭受到了損失,但是我們也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經驗教訓。當中國走向世界的時候,我們更要迎頭趕上,穩住陣腳,吸取經驗,繼續努力!

相關焦點

  • 中國船廠吃大虧,接連取消130億訂單,最終負債20億申請破產
    該國取消了近130億的大訂單,現在已經造成負債20億無奈宣告破產。在許多國家眼中,我國的發展,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造船領域也是如此。儘管我國在造船技術上領先於某些國家,但與那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們仍然存在一些差距。現在,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我們終於在造船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 中國石油大王「一夜清零」,集團負債127億,190億身家一無所有
    其中石油就是我們經常可以接觸到的,可以說其使用價值極其巨大,我們的生產和生活離不開它的幫助 。對很多人來說,石油基本上就是「流動的黃金」,舉個簡單的例子,只要看看海灣國家的繁榮與富有,我們就知道石油的利潤有多大。然而,不久前,我國民營石油大王「一夜之間破產」,至今仍欠下100多億,究竟怎麼回事?
  • 又一科技巨頭沒落:曾是中國第一號稱永不倒閉,今卻負債8億破產
    然而,在中國,卻有這樣一個號稱「永不倒閉」的科技企業,它曾經是業內第一,但如今卻負債8億破產,它就是國內剎車片行業的龍頭企業——信義集團。如此龐大的科技巨頭怎麼會因為債務問題而破產呢? 的確,信義集團憑藉其卓越的技術贏得了全行業的認可。甚至全球汽車巨頭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都是信義集團的合作夥伴,信義集團的實力可見一斑。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信義集團的產品遠銷海外,在國際舞臺上都得到了認可。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家被世界眾多巨頭認可的科技企業的破產呢?
  • 「A股虧損王」天神娛樂被破產重整,已逾期負債近30億
    股權結構圖2018年,天神娛樂在「財務大洗澡」中商譽減值名列榜首,計提40.9億商譽減值後淨利潤巨虧71.5億元,2019年再次虧損11.9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若剔除商譽資產,天神娛樂已經資不抵債,其流動負債是流動資產的2.5倍,短期流動性壓力巨大。《小債看市》分析債務結構發現,天神娛樂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流動負債佔總負債比為71%。截至今年一季末,天神娛樂有流動負債26.76億元,主要為短期借款1.94億元,應付帳款2.5億,其一年內需償還的短期負債有3.11億元。
  • 露華濃破產準備 淨虧損2.14億美元
    ., REV)已與安邁企業諮詢公司合作,為該公司可能申請破產做準備。露華濃於1932年在紐約成立,中文名字取自中國古詩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報導援引知情人士消息,一些債券持有人周二尚未決定是否接受一項重組提議,以挽救露華濃免於破產。
  • 負債13.6億!日本首家航空公司破產,2.3萬張機票難退
    據媒體報導,2020年1-10月,全球已有超過43家航空公司宣布破產倒閉,這個數值幾乎趕超了去年一整年。近日,日本首例航空公司破產案也已出現。據央視財經,一家名為「日本亞洲航空」(以下簡稱「日本亞航」)的廉價航空公司所有航線已經全部取消,該公司正在進行租賃飛機的退還工作,最遲或將於明年1月底之前完成。
  • 負債達8億,現破產清算,永輝超市是其二股東
    縱觀國內新興的生鮮電商市場,實現盈利的企業寥寥無幾,許多生鮮電商企業仍處於虧損狀態。從發展模式來看,生鮮電子商務也是一個非常「燒錢」的行業。鮮生友請曾門店數量達130多家,現如今公司負債達3億;第一生鮮電商易果生鮮在2020年10月被媒體曝出,已經在今年的7月份申請了破產重組;從生鮮起家的永輝超市參股的上蔬永輝前不久也申請了破產清算。
  • 中國4大車企將破產?500億壞帳?平安銀行一則通知刷屏 真相如何?
    網曝四家中國車企申請破產還有500億壞帳?昨天,媒體曝出的一份平安內部通知顯示,各經營團隊需對存量客戶是否涉及四家車企上下遊產業鏈情況進行風險排查。通知中稱,「據媒體公開報導:『獵豹汽車、眾泰汽車、華泰汽車、力帆汽車四家車企年底將進入破產程序,預計涉及上下遊汽配供應商產業鏈合計約500億元壞帳』。」
  • 負債200億不還,卻給女兒1億!娶小30歲嬌妻,過上「瀟灑生活」
    你們聽過「負債一身輕」的這個詞的嗎?對於很多人來說負債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自己可能因此吃不好、睡不好。但對於一些人來說,欠下巨額債務卻「一身輕鬆」自己依舊過著瀟灑自如的生活,豪車、豪宅一點都不少。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就是「負債一身松」,他欠下了超100億的債務,但「沒錢還」的他依舊一點不慌,他就是臺灣富豪孫道存。1949年出生的孫道存是一個標準的富二代,他的父親孫法民是臺灣著名的富豪商人。孫法民有著「中國電纜之父」之稱,也是太平洋電纜創辦人之一,當年的孫法民資產也達到百億之多。
  • 繼優衣庫淨虧98億日元之後,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保護:負債...
    每經編輯:王曉波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
  • 中國「真皮鞋王」倒下!巔峰時坐擁3000多家門店,今破產負債30億
    中國「真皮鞋王」倒下!巔峰時坐擁3000多家門店,今破產負債30億推薦語:改革開放後,國內經濟發展迎來爆發,不少本土的服裝企業拔地而起,創造了很多的製造傳奇,而美特斯邦威、富貴鳥、紅蜻蜓等品牌就是那個年代的行業佼佼者。
  • 中國破產史第一大案:海航負債9800億破產重整!
    劇中,主角半澤直樹作為一名銀行家,受命收回一家面臨破產的企業——東京帝國航空(架空)的500億日元債權。半澤通過對帝航的深入了解,為其制定了重建方案,最終重建了帝國航空,收回債權的故事。而最近,國內也有一家航空公司面臨破產重整的命運。該航司規模不小,也許你還坐過他們的飛機,買過他們疫情期間推出的「隨心飛」套餐。他就是海航集團,中國四大航司之一的海南航空。
  • 美國子公司負債67億日元,申請破產…
    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Ryohin Keikaku Co)7月10日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 良品計劃表示,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目前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得物-毒App:得物(毒)app平臺取消賣家已...
    2020年01月06日 11:25,郭先生發起對得物-毒App的投訴。截止發稿前,得物-毒App有效投訴338次。
  • 貴人鳥負債34億瀕臨破產,創始人林天福被限制高消費
    公司5月份股票簡稱更名為*ST貴人,據貴人鳥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虧損達2.59億,負債合計34.04億。值得關注的是,今年8月12日,貴人鳥收到債權人泉州市奇皇星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的《通知書》,因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奇皇星公司向法院提出對公司進行重整的申請。貴人鳥提示,公司存在破產及退市風險。
  • 昔日「國民」運動品牌,因34億負債,兩度申請破產,你聽說過嗎?
    作為80、90後的童年記憶,在大家幾乎要忘了它的時候,貴人鳥以申請破產的「方式」重新出現在大眾視野中。12月10日,貴人鳥新增破產重組的信息,這是繼8月份之後,第二次申請破產重組。伴隨破產重組而來的,是貴人鳥的4條被執行信息,總金額達到2.69億元,公司以及相關高層已經被列進「老賴」名單。
  • 又一航司申請破產!價值約5.2億日元的機票退款無望
    亞航日本宣布破產 據外媒報導,馬來西亞廉航亞洲航空集團(AirAsia)宣布,旗下持股33%的日本亞航(AirAsia Japan Co Ltd)正式向東京地區法院申請破產,撤出日本市場。目前已獲取法院頒出破產保護令。
  • 負債14億!廉航「亞航日本」突然宣布破產,5.2億日元機票退票無望
    是的,又一家航空公司破產了。# 日本亞洲航空申請破產近日,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廉價航空公司「亞洲航空日本」宣布,已向日本東京地方法院申請啟動破產手續,接到了禁止處理財產的「保全管理命令」。公司正在開展歸還租賃的飛機等工作。公司相關負責人稱,價值約5.2億日元的機票已經退款無望。
  • 雨潤控股被破產重整,「江蘇前首富」歸來早已物是人非
    2020年末,在持續虧損和巨額債務壓頂下,「雨潤系」多家公司被受理破產重整,這家以肉食起家的多元化集團大廈將傾。2020年11月17日,南京雨潤及安徽福潤的債權人分別向法院提出破產重整申請;*ST中商第二大股東地華實業的重整申請被受理。同期,雨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雨潤控股」)也收到南京中院受理其重整申請的裁定。
  • 中國石油大王過山車般人生,曾敗光190億破產,如今重回富豪榜
    中國的「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每年也賺得豐厚的利潤。可是你知道嗎?2018年被中國的「第四桶油」的光匯石油,幾乎走到了破產的境地,2019年光匯石油的創始人薛光林也被香港法院裁定個人破產。中國作為一個大量進口石油的國家,為什麼光匯石油會瀕臨破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