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繼續說說前幾天去世的導演喬·舒馬赫,不為別的,通過電影讓大家了解一下這位好萊塢著名的「雜家」導演。
所謂「雜家」,這個詞在不同朋友心中大概就是那種非左即右的觀點,說好的就是「於百家之道無不貫通」的存在,比如萬金油;說不好的就是「什麼都能幹,但幹啥不行」,比如常說的X簍子。這個觀點到了喬·舒馬赫這裡也是一樣。
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風格或定位,說句大不敬的話,「到死」也不知道喬·舒馬赫是個什麼樣的導演。但事實是,老喬能拍各種類型的片子,科幻、動作、古裝、喜劇、恐怖、愛情、文藝……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拍不到的,這在好萊塢獨此一家。
漫改題材的《永遠的蝙蝠俠》、科幻題材《別闖陰陽界》、恐怖題材《靈數23》,懸念題材的《絕命電話亭》、驚悚題材《終極證人》、法律題材的《殺戮時刻》、犯罪題材《城市英雄》、傳記題材《毒家新聞》、殘疾人勵志電影《完美無瑕》、愛情題材《留住有情人》、青春片《七個畢業生》、兒童片《捉鬼小靈精》、邪典B級片《復仇之溪》,再加上古裝片《歌劇魅影》等等。基本上所有類型片都讓他拍遍了,就差三*級片了
雖然大部分導演都不僅僅執導過同一種類型片,但像喬·舒馬赫這樣幾乎橫跨所有主流類型片的,在好萊塢您找不到第二位,但關鍵是,人家也並不是瞎拍,上述這些作品,大多數口碑不錯很值得一看,比如8.5分的《歌劇魅影》、8.0分的《城市英雄》、7.9分的《狙擊電話亭》等等,總體算下來,喬·舒馬赫作品豆瓣評分均分7.0之上。
雖然也拍過如《蝙蝠俠與羅賓》這樣的爛片,但人家的爛片不是不能看,而是爛的有特色的那種,比如《復仇之溪》
已故導演喬舒馬赫被忽視的作品 萬磁王演殭屍 主演更是嚇人一跳
但要說葉問之所以成為宗師,就是因為詠春打得好,從來沒聽說哪位高人因為會拳法的多,而成為武術家的,喬·舒馬赫也是如此。縱然水平真的不低,不少片子大家都看過,但很少有觀眾能記住這位導演的。
我們稱這樣的導演很有「匠氣」。這並不是好詞,說白了過於工整缺少特點,有觀賞性但很俗氣,缺乏深度但娛樂效果又挺好,觀眾對他印象不深,影評人對他嗤之以鼻,這也是他一生未獲得任何獎項的原因之一。
若不是他與F1車王同姓的話,估計知道他的人更少。
但作為影迷,真的要了解一下他的部分作品,因為他的電影代表了好萊塢工業流水線上最穩固一環,是爆米花在口腔裡迸發的那股純粹焦糖味道,也是很多80後影迷接觸好萊塢電影的入門作品。
雖然服裝設計師出身的他在《永遠的蝙蝠俠》中把哥譚市搞得跟個大染缸一樣,但很多80後影迷第一次接觸漫改作品,通常是這部外表光鮮、群星雲集的年度票房冠軍。桑德拉·布洛克的《殺戮時刻》幾乎是很多朋友接觸種族與法庭戲的啟蒙之作,凱奇的《八毫米》也讓不少朋友第一次了解到這位奧斯卡影帝的可以奉上如此神經質的表演,更不要說廣為流傳的《絕命電話亭》讓大眾也認識到了小空間內的戲劇張力,以及大部分觀眾是從他的《歌劇魅影》中了解到這個經典音樂劇的悽美故事。
正因為他的作品種類駁雜,所以才要介紹一下這位「雜家」導演。。。。的一些相對小眾但又有看點的作品(那些名作我們就不提了),紀念一下這位特殊又難得的「雜家」導演喬·舒馬赫(如下簡稱老喬)。
如下「八部半」作品,題材各異
軍旅題材,實際上是寫人的:「聽說如果不想去越南,要麼向耶穌基督祈禱,要麼就找你(Bozz)。」
越南戰爭時期,主人公是一個普通的大頭兵,因為曾經犯罪而被迫參軍,所以他一心想要離開這裡,但中途卻陰差陽錯的幫助那些不想去越南的人名正言順離開軍營,而自己卻放棄了一次次離開的機會。他幫助一個有妻兒並對人生有著深刻認知的新兵離開了軍隊,讓懦弱不堪的小隊長也逃離了面對死亡的機會,讓自己的好友遠離戰爭,也讓嚮往戰爭的人渣偏偏去不成越南,但自己卻最終留在了那裡。
全片異常諷刺,人生就是一場戲,但往往卻不按著劇本演出,這位天生有著領袖的才能和戰場上的敏感,偏偏容易悲天憫人,顯示了該角色偉大的人格魅力和戰爭的罪惡。
老喬與科林·法萊爾第一次合作,該片也是後者闖到好萊塢的敲門磚,兩年後,他們合作了技驚四座的《狙擊電話亭》。
用「假如生活強X了你」形容這部豆瓣評分8.0分的作品再合適不過了。
麥可·道格拉斯扮演的威廉·福斯特是一個飛彈工程師,被解僱後心情很壓抑,他只是想到前妻那裡去女兒過生日,但出門沒看黃曆,一路上遇到各種麻煩事,不是被人刁難就是被小混混揍,導致他忍無可忍,隨著憋屈程度的加重,積怨加深,暴戾等級飆升,從用棒球棒砸爛欺負他的雜貨鋪,又用刀子跟流氓打架,最後上升到了熱兵器,機槍、火箭筒,GTA等級五星。
表面上這是一個老實人暴走的故事,實際上反映了90年代冷戰結束之後,經濟重心發生改變,大批軍工企業被社會拋棄,內核突出的是當時社會現狀。就像主角最後表示,只有自己死了才可以得到大筆保險賠償,才能付給女兒撫養費。
PS,該片是麥可·道格拉斯演藝生涯的一個轉折點,因為當時麥可·道格拉斯功成名就,已經打算暫時退休了,但這部電影的劇本打動了他。影片上映之後不但口碑極佳,而且還挖掘了麥可·道格拉斯「另一維度」的表演,讓人見識到這位翩翩公子、帥痞代言人也能演這樣的屌絲角色,而且麥可·道格拉斯至今仍認為這是他從影以來自己最喜歡的表演。
科幻電影,或者說是恐怖片外衣包裹的神棍片,一部講瀕死體驗的作品。
幾位醫學院高材生吃飽了撐的,策劃了一場探索死亡奧秘的瘋狂實驗。他們輪流躺在手術室裡進入死亡狀態,再由其他守護的同學將自己救活,實驗很成功,但出事了,因為他們都各自「看見了」昔日夢魘。有的遇見了因他的侮辱而死去的男孩,有的遇見了曾虐待過的女孩,還有的天天看見自己自殺死去的父親。。。那些揮之不去的往日記憶開始無孔不入的侵佔他們的一切。
90年代初期的作品,但主題還是停留在80年代技術恐懼和科學禁區為主的科幻片主題之上,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噩夢般無法擺脫的陰暗地帶,而且有著明顯的獵奇氛圍,跟80年代B級片相仿,也跟我們如今的筆仙、碟仙類作品模式類似。
但如此邊緣題材,卻匯聚了鮑小強、朱莉婭·羅伯茨、凱文·貝肯、威廉·鮑德溫等明星,雖然主題有些說教,但這樣的作品還是非常罕見,且難得把這樣一部電影呈現的很有質感。
PS,2017年該片被翻拍《靈異空間》,但其爛無比,再次證明了老喬對類型片的駕馭能力。
愛情片,豆瓣評分7.8分,卻是老喬自認拍過的最後悔的一部片子。
作為好萊塢公開出櫃的導演之一,老喬卻毫不掩飾對茱莉亞·羅伯茨的迷戀。《別闖陰陽界 》(1990年)時,發現羅伯茨是個很好相處並很有靈性的演員,他認為羅伯茨非常適合出演這種純愛片。電影講述希拉蕊偶然得到照顧白血病人維克託的機會,二人在朝夕相處中互生情愫,卻又不得不面臨生離死別……
當時茱莉亞·羅伯茨憑藉《風月俏佳人》全球正火,對於這部為她量身定做的電影,當時業界普遍預測該片延續《風月俏佳人》的火爆,甚至會成為暑期檔冠軍,但效果大跌眼鏡,該片票房「僅為」3000萬,且爛番茄新鮮度23%,評論家對該片口誅筆伐,著名影評人羅傑艾伯特認為片中兩個人的關係「是靠憐憫換來的廉價情感」,而靈氣的茱莉亞·羅伯茨也被抨擊「表現跟平面模特一樣」。
如今看來,這部如劇情韓劇一般的純愛故事並不差,且情感還算比較細膩,但在當時該片的慘敗讓導演和主演的事業都蒙上了陰影,老喬覺得自己並不是適合導演這片,且二位互相甩鍋也讓他們之間的關係落入冰點。
PS,這片也顯示了老喬不擅長處理與當紅明星的關係,在《永遠的蝙蝠俠》片場他就跟湯·米·李瓊斯鬧得不愉快,而老喬與蝙蝠俠的演員方基默在房車裡大打出手更是震驚天下,導致《蝙蝠俠與羅賓》主演直接換人。。。
我們的喜劇天王金·凱瑞唯一一部恐怖片。。。
一部關於心理保護與自我救贖的恐怖片,一個生活幸福的男人沉迷於一本名字叫做《靈數23》的懸疑小說後,他的生活徹底發生了改變,「23」這個數字就像噩夢般如影相隨。
據說向來對驚悚題材感興趣的老喬堅持執導該片,並且力邀金·凱瑞主演,是因為他們與數字「23」有緣分。首先該片是喬·舒馬赫執導的第23個項目;金·凱瑞聲稱早在出演這部電影之前,他就已經對數字23著迷了,所以他的製作公司名字是「JC 23娛樂公司」;金·凱瑞和喬·舒馬赫第一次合作是在1995年上映的《永遠的蝙蝠俠》,其中凱瑞扮演的猜謎人就顯露出對數字的痴迷,而金·凱利(Jim Carrey)和老喬(Joel Schumacher)的名字加起來正好有23個字母……
但這些八卦,也無法挽救電影爛番茄評分8%的事實,這也是老喬和金凱瑞口碑最差的一部沒有之一。不過片子是可以看得,尤其是喜劇天王在恐怖片中的形象,跟《閃靈》中的傑克·尼克爾森差不多,單憑這一點,就是噱頭。
兩位影帝合作的作品,羅伯特·德尼羅與已故影帝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題材則是怪誕無比。
一位個性保守又傳統的警官,因為中槍變成半身不遂的靠輪椅生活,讓他身心都受到煎熬。而他的醫生要求他學習唱歌來進行聲音復建,他因為沒錢又求救無門的情況下,只找上他隔壁鄰居來當他的歌唱老師,偏偏他的芳鄰卻是個有變裝癖的同性戀……
當年媒體對這片的評價也不高,且毫無疑問的票房慘敗。不過隨著這些年政*治*正*確的風向標,該片又被提起,發現並不爛,除了影帝們的精彩表演外,來自兩個世界的人,使得他們之間的對手戲充滿了戲劇張力。而且同性戀身份的導演老喬也讓該片也多了不一樣的筆觸。
說白了,該片就是同性戀X異裝癖版的《為黛西小姐開車》,正面展示「變裝皇后」的人生,也算是主流製片廠對少數群體拋來的橄欖枝,可惜有些太超前了,在1999年接受度並不高,看看如今《綠皮書》的待遇。
最後一部推薦,在《七個畢業生》與《臨時特工》之間糾結了很久,選擇了後者。而《七個畢業生》作為80年代的青春片,雖然新鮮,但有些過時了,但這部可就不一樣了,動作大片永不過時。
克裡斯·洛克飾演的中情局臥底意外被殺,為了繼續任務,中情局找到了死者孿生兄弟,倆人長得一模一樣,希望他能夠代替死去的哥哥,結果這位是個街頭混混,經驗豐富的老探員安東尼·霍普金斯出馬,要在十天之內把一個只會倒賣黃牛票和出老千的「蠱惑仔」訓練成頂級特工。
老喬與《壯志凌雲》《空中監獄》《勇闖奪命島》的金牌製片人傑瑞布魯克海默合作的唯一一部作品,你可以將其看做是喜劇版的《勇闖奪命島》,或者黑白配版的《絕地戰警》。整部影片節奏很快,觀影過程有如過山車一般,在搞笑的同時,給人以很爽快的感覺,但談不上刺激。而電影幾乎全部看點全集中在克裡斯·洛克一個人的身上,沒有他的無釐頭表演,本片也就天堂地獄之別了。
本片雖說有著強烈的布魯克海默風格,但是也不能忽略這位準大導演的功勞,在一些情節處理上明顯高人一籌。
要說「雜家」老喬拍得雜是真的,完全沒有特點也不是絕對,他最適合就是帶點懸疑、黑暗的現實題材,對驚悚的情緒調動能力很強。
《終極證人》可以說是喬·舒馬赫的代表作了,豆瓣評分7.6分,爛番茄78%的新鮮度是他導演作品裡最好沒有之一。電影改編自暢銷小說,一名11歲的少年偶然目睹了一個男人自殺的全過程,在死前,男人告訴孩子一個驚天秘密,也給他帶來了無數麻煩。
很簡單的故事但精彩紛呈,無論是步步為營的懸念營造,還是火星四射的法庭戲份,以及當時只有10歲的小演員布拉德·蘭弗洛那憂鬱悲傷的眼神,都讓人大呼過癮。
該片的成功是90年代黑色懸疑+法庭戲風靡一時的縮影,包括同期《塘鵝暗殺令》《雙重謀殺》《糖衣陷阱》等片,以及老喬另一部名作《殺戮時刻》,都膾炙人口。但老喬似乎沒打算一直拍自己最擅長的題材,後來也僅是《八毫米》《絕命電話亭》和凱特大魔王的《毒家新聞》寥寥幾部屬於他的特色,但那時老喬已經步入職業生涯的暮年了,有心無力。
PS,主演布拉德·蘭弗洛當年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童星之一,出演了包括《納粹追兇》等片,可惜在2008年與世長辭,生命永遠定格在26歲。
喬·舒馬赫的電影還有很多,上述只是一些相對少見的作品。
老喬是典型的底層奮鬥上來的代表,服裝設計學院畢業,70年代在片場當美工和服裝設計,然後一步步爬升至導演,包括評論家以及部分觀眾都不喜歡他(貌似高端評論界對他們這種功利性很強的商業導演有所偏見),但並不妨礙他是好萊塢工業流水線上最為穩固的一環,而且多樣性更是無人能及。
可惜的是,他沒有形成自己標榜的風格和特點,假如他沿著他最擅長的懸疑驚悚路線走下去,或許會成為第二個布萊恩·德·帕爾馬也不說不定。但對於他這種非學院派,從底層上來的平民導演,他沒得選。
其實喜歡一部電影有時候不要在乎其好壞,有一種看電影的態度叫做「偏愛」。喬·舒馬赫的電影,是俺小時候認識西方電影的敲門磚,無疑屬於自己偏愛的一類。還那句老話:如果你想吃補藥的話,老喬電影不會給你太大幫助,如果你想吃快餐的話,你可以試試他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