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戰神狄青,最終抑鬱而死,只因文官的幾句話

2020-12-28 壹典歷史

狄青是北宋一位著名的將領,驍勇善戰的他曾在多次的戰役中擊敗党項人建立的西夏政權,為北宋的江山穩固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正因他軍功赫赫,在民間甚至有關於他是武曲星的傳說。由此可見,狄青為北宋王朝的戰爭史上創造了一個戰無不勝的神話。但就是這樣一個功勞卓著,又曾官至樞密使的大將,為何在四十九歲那年就抑鬱而終,抱憾離開人間呢?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忠心耿耿的他失去了仁宗的信任,被迫離開京城,後來落得一個悽涼的結局呢?

要解釋這一個問題,還得從狄青的出身說起,他並非出身於豪門大族,而是由一個普通的士兵提拔起來的,所以儘管有軍功和實力,但在封建社會的朝堂之上,沒有背景的支撐,未免勢單力孤。而且狄青年輕時因為犯過一點小事,被文了面,臉上有刺青,畢竟這是一個曾經犯罪的標誌,一些在儒家思想的灌輸下的朝中大員,不免明裡暗裡的看不起他,甚至有一個叫王堯臣的人,每次見了狄青總要奚落一番他臉上的刺青。在這樣的環境裡,狄青空有一腔報國的雄心壯志卻無從施展,還不得不面對朝中小人的明槍暗箭,後來漸漸的失去了仁宗的信任。

此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們嫉妒狄青。眾所周知,北宋其實是一個積貧積弱的王朝,國土遠不如唐代遼闊,而且要面對契丹、西夏、吐蕃等鄰國的威脅,多年以來北宋在戰爭中都沒討到什麼便宜,反而賠了不少的歲幣,在這種形勢下,突然出了一個狄青這樣的大將,對國家而言是幸事,但對於與他同朝為官的其他人而言,卻是另一番滋味,他們認為狄青的出現使他們相比之下黯然失色,自然要通過打壓他、中傷他、甚至污衊他來顯得他們也並不是那樣的尸位素餐,而如今立了大功的狄青也並不值得委以重任。這是人性的弱點,當這種人性的弱點匯成一股潮流並湧動在朝堂之上時,便成了忠臣的悲劇,重則演變成民族乃至於國家的悲劇。

那麼,皇帝作為封建社會最高的統治者,又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仁宗最初也是信任狄青的,但是架不住眾多文臣成天吹一些耳旁風,而且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時代,因為宋太祖趙匡胤就曾是將軍,後陳橋兵變當上了皇帝,所以格外的猜忌武將,而重用文臣,因為他認為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對自己的江山社稷構不成威脅,但是武將不同,他們手中有著直接的兵權,而仁宗作為趙匡胤的後裔,自然清楚其中的利害。古代的帝王對於自己的臣子功高震主有不臣之心這種事,向來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最終,在各方的壓力下,狄青被貶到了地方上去做官,不久鬱鬱而終。

狄青的悲劇直接反應了北宋王朝對國之棟梁和有功之臣的打壓,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像狄青這樣的一代名將尚且鬱郁不得志,可想而知,普通的官員和士兵想要報國更是難於登天。但自古以來,缺乏軍事實力的國家,終究是脆弱的,大宋的基業,在幾代君王對外用金錢買和平的政策下被耗光了,最終在宋欽宗繼位後,發生了「靖康之恥」,宣告了北宋的滅亡。試想一下,如果北宋的歷任皇帝多放一些心思在抵禦外敵上,而不是一味猜忌自己人,或許一切都是不一樣的結局

相關焦點

  • 狄青之死,時代之殤:號稱賢能的北宋君臣,為何容不下一代名將
    「北宋無將,南宋無相」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北宋是有名將的,而且其歷史功績堪比衛青霍去病,人品能力不輸嶽飛戚繼光,他就是有著「北宋第一名將」之稱的大將軍狄青。只是,他不為北宋君臣所容,最終竟活活被憋屈死了。
  • 歷史上的大英雄狄青是怎麼死的?
    這部動畫叫什麼名字呢——《大英雄狄青》。該片講述了北宋大將狄青從小努力奮鬥、最終代替楊宗保成為邊關三軍統帥的傳奇故事。雖然動畫片有虛構誇張的成分,但是就連當時的皇帝宋仁宗,都把狄青比作自己的關羽張飛,可見狄青是貨真價實的真英雄。
  • 他是北宋名將,一生徵戰大破西夏,被「莫須有」罪名嚇得抑鬱而終
    但是今天的主角並不是嶽飛,而是另一個被「莫須有」罪名嚇得抑鬱而終的北宋名將,他是我們小時候電視劇中的大英雄,他的名字叫做狄青。對於狄青這個人我們應該都不陌生,小時候一部《大英雄狄青》的動畫片火遍大江南北。
  • 北宋名將狄青為何被冤死?嫉惡如仇的包公為何見死不救?
    令我奇怪的是,和他同朝為官的武將狄青被文官集團冤死,我沒見過和聽說過包拯為狄青打抱不平,因此我對包拯的人品打了一個問號。都說包公嫉惡如仇,為何關鍵時刻不仗義執言力保狄青?看著他被冤死。狄青(1008~1057)是北宋著名的武將,他比文官之首的包拯小九歲,從政的時間差不多。
  • 北宋第一名將狄青,赫赫戰功不在嶽飛之下,為何死得比嶽飛還冤?
    很多人把宋朝對外政策的怯懦歸咎於宋朝沒有名將,其實在歷史上,宋朝的名將並不缺少,不論是北宋開國時期的潘美、曹彬、楊業,還是中後期的狄青、种師道、种師中,甚至是南宋偏安時以嶽飛為首的中興四大名將,放在歷史長河的名將榜中都有一席之地。
  • 狄青一生徵戰沙場二十餘載,為何每次上戰場都會戴面具呢?
    一時之間狄青成為了北宋武將第一人,甚至也是文武百官中的第一人。在歷史記載中,狄青擔任樞密使不過四年的時間,而他此時尚處於壯年,莫要說指揮將士,哪怕是讓他去前線徵戰,依舊不遜於從前。可是前途一片光明的他,最終卻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轉折點。
  • 對抗西夏三戰三敗,狄青事件後,北宋武將為何如此「無能」?
    他愛民如子,體恤民情,那時的武將在整個北宋而言地位都是最高的。 "天生狄公,輔聖推忠。情存義烈,志嫉頑兇。"狄青乃為配軍出身,但他身手敏捷,又極為擅長騎射之術,在宋夏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廣西的儂智高叛亂,險些割據。還是狄青,從北方戰場撤下了,一路直奔嶺南。
  • 上天賜給北宋一員不世出的大將:狄青,可惜卻被一群文臣詆毀致死
    到了北宋中期,起用重要人才更是沒有武將的份,武將的地位更受輕視,當時的一位彪炳北宋歷史的不世出大將:狄青,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忠於大宋,並且屢建大功,而最後卻落得悲劇的結局。狄青(1008-1057),字漢臣,山西汾陽人。宋朝著名將領,曾帶領軍隊多次打敗西夏軍隊,最終讓西夏臣服於宋。
  • 第17-18集賞析 從宋朝的重文輕武看大英雄狄青的悲劇
    但是在宋朝重文抑武背景下,皇帝和文官集團猜忌狄青,狄青出判陳州,最後抑鬱而終。宋仁宗賜予禮遇和推崇,追贈中書令,諡號武襄。 上海人有一句罵人的話,叫「赤佬」,類似的話,在宋朝就出現過。當時有人罵當兵的人,就叫「赤佬」。有一次,宋廷召狄青回朝任樞密副使,也就是國防部副部長。
  • 狄青的落寞:只因動了文臣奶酪,且看韓琦、歐陽修是怎麼欺辱他的
    仁宗年間,西北党項族崛起,部族領袖元昊稱帝,建立西夏,與北宋王朝分庭抗禮,因此爆發了大規模的宋夏戰爭。這場戰爭,雖然北宋總體上看輸得很慘,但卻給狄青提供了施展軍事才能的機會。據宋史記載,狄青以下級軍官身份來到西北前線參戰,在大大小小與党項人25場戰鬥中,負傷8次,戰功無數。
  • 狄青被貶,聽到地點後長嘆:此去必死,半年後果然發病身亡
    南宋無名相,北宋無名將。這句話嚴格來說不太對,南宋確實沒啥好宰相,大部分是奸臣當道,比如秦檜、史彌遠、賈似道。但是北宋絕對不乏名將,不管是開國時的曹彬、潘美,楊業,還是後來的曹瑋、狄青,種世衡。無一不是名動一時的天才將星,這其中又以狄青的名氣最大,結局最慘,讓人忍不住一聲嘆息。西北戰事起家,打仗都要帶面具中國歷史上帥哥不少,帥到那種驚為天人境界的也有一些,比如潘安、宋玉。如果是文官還好,有才有貌,博得一眾迷妹歡心,還能成就一段風流佳話。
  • 狄青出殯當天,駙馬娘親一番話暗示了徽柔的結局,原來她並不糊塗
    範仲淹的一席話讓狄青醍醐灌頂,他當即拜範仲淹為師,慢慢學會了《左氏春秋》,通曉將帥兵法,最終屢建奇功。狄青的人品沒問題,他們就找一些莫須有的事情出來彈劾,就連天上出現彗星,也被說成是因為狄青飛揚跋扈上天給出的警示,官家迫於文官們的壓力,最終還是罷免了狄青樞密使一職。
  • 《清平樂》狄青下線,最大戰績是平小小廣西叛亂?儂智高大南國了解下
    狄青是我們熟知的北宋名將,由於遭到文官打壓陷害而憤懣致死。但當下有些人將狄青說成一個忘恩負義的刻薄小人,甚至認為狄青一生中最大戰績——平儂智高之亂,不過是搞掂一次小小的少數民族叛亂,不值一提。事實是這樣嗎?
  • 他是宋朝名將,卻死在了文臣的口誅筆伐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諸多文官對狄青,要不就是當面冷嘲熱諷,要不就是給皇帝上書,說此人將來必定會造反,還冠上了一大堆十分可笑的理由,比如,他的院子晚上總是發光,他家的狗長出了龍角。 當所有人都把矛頭對準了狄青的時候,他是根本無法抵抗的,終日提心弔膽,鬱鬱寡歡。最終,一代名將沒有死在邊塞沙場,卻死在了文臣的口誅筆伐之中。
  • 除了狄青與蘭陵王,為何鐵面具這種護具很少出現在戲曲和故事裡呢?
    我記得蘭陵王和狄青帶面具的原因不是為了防禦,而是因為兩人都長的很秀氣……不夠武威……萌古大酋長:戴上面具就看不到主人公的相貌了,什麼都看不見沒法表演。對面一員小將縱馬陣前,罩了個面具把五官遮了,這邊的女將如何衝著一張面具撩動芳心呢?接下來的故事沒法推進了。奔狼:狄青是因為臉上有刺字,他是配軍。
  • 回望北宋豐華,在仁宗時代
    宋仁宗趙禎(1010-1063),他是北宋第四位皇帝,也是北宋年間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西南這邊,暫且放棄廣西,壯族首領儂智高撐不下去,投降了交趾,並幫助交趾攻宋,這就是所謂的儂智高起義,不過他起義時,宋夏正好打完,仁宗讓西軍將領狄青去平儂智高,很快順利解決,於是三個威脅全部解除。這是仁宗的高明之處吧?
  • 《大英雄狄青》:捨棄愛情守護家國的大義,卻是觀眾的遺憾
    歷久彌新的《大英雄狄青》,亮點依舊突出 長纓刀在手,壯志懷在胸。風吹草低行萬裡路,血刃霜刀邊塞風,男兒心中的豪情,從小與眾不同。鴻鵠高飛雲霄外,劍映豪氣貫長虹。 歷史上的北宋名將狄青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因此在民間備受推崇,有很多關於他的故事和記載。
  • 此人是北宋名將,戰功赫赫!卻被小說寫成和楊家將對立的奸臣
    前言:歷史上的很多名將都有讓人津津樂道的特點,我們今天要說的狄青也一樣。他在相貌上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臉上有刺字,雖然這不是什麼好事情,但也成了他的一大標誌。狄青是北宋時期的名將,他出身很貧寒,參軍也是因為一個罪過。
  • 韓琦訪談錄之中國古代文官的十大特徵
    黃仁宇先生以萬曆一朝之事寫古代官場,我試圖窺一人之心以觀古代文臣   有一位北宋名臣,很多人並不知曉他的名字,但是提及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