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責歧視的製造者,而不是讓他們找到藉口的武漢同胞!!澳洲華人抗議,我們對歧視零容忍!!

2022-01-27 澳洲家園網

歡迎大家轉載,考慮到著作權,大家只需註明翻譯/評論來自於澳洲家園網和原文地址即可。

今天澳洲對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又增加了一例,達到了5人。但讓這個病毒知名度暴增的確是澳洲兩家報紙Herald Sun和Daily Telegrph都使用了特別容易引發種族歧視矛盾的標題。China Kids Stay home、Chinese VirusPandamonium這樣刺眼的名詞居然成為了他們的新聞標題。

 

 

對於這樣的公然侮辱,澳洲華人立刻開始了積極抗議。我們也很遺憾的看到有些不太冷靜的同胞先把怒火撒向了咱們自己的武漢同胞。這裡,澳洲家園網的小編也希望我們所有華人能夠團結面對這個問題。面對歧視,我們首先應該指責製造歧視的人,而不是為製造歧視人提供藉口的武漢同胞。如果需要控制病毒傳播,我們需要隔離的是病毒、是從疫區回來的人,而不是China Kids。不負責任和違背事實的把China Kids做為高危人群去宣傳,這些無良媒體才是造成歧視的原因。

 

更令人憂心的是,很多無知的兒童也受這種輿論的影響,造成了潛在的校園霸凌,這是我們更不能容忍的事情。小編今天就在多個墨爾本的家長群看到了這條信息:

 

===

如果孩子在學校遇到被叫「中國病毒」的話,請給孩子正確的引導,教他/她禮貌地告訴同學們:這個病毒不叫中國病毒,叫「CoronaVirus」,它有可能發生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就像EBOLA病毒,沒有人叫過它剛果病毒(congo virus),狂牛症(vache folle)沒有人叫過它歐洲病毒(virus européen),或是法國病毒(virusfrançais)。聽說已經有家長/學生被人這樣叫過,視當時的情況,要學會自我保護,特別是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還有英文版的If the child encounters a 「Chinese Virus」 in school, please give thechild the correct guidance and teach him/her politely tell the students: Thisvirus is not called Chinese virus, but Coronavirus. It may happen in anycountry in the world. Just like Ebola virus, no one ever called it – Congo Virus.No one has ever called H1N1 the European Virus, or the French Virus. It’s saidthat some parents/students have been called this way. Depending on thesituation at that time, they should learn to protect themselves especiallytheir mental health.

===

 

很感謝這段話的作者,讓大家能及時的和敏感的小朋友們交流這個問題。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讓孩子明白,如果你感到被歧視了,首先要明白是製造歧視的人自己狹隘而無知,要能夠勇敢的反擊這種無禮且無理的論調。

截止今晚,小編很欣慰的看到已經有多個澳洲知名的華人律師用專業且嚴肅的抗議信幫助澳洲華人發出來嚴肅的抗議聲音。同時,由澳洲華人發起的要求這兩家報紙公開道歉的抗議籤名活動,在不到10個小時的時間內已經收到了超過30000個籤名和捐款。各大在澳洲的華人商會也都積極參與的抗議的組織,並且在 通過各種中英文媒體渠道和法律途徑維護我們華人社區的尊嚴和利益。下面是在線抗議活動的內容和支持連結,歡迎大家積極參與,讓大家看到我們對歧視零容忍的態度和決心。

 

抗議籤名 Strongly require the apologies from Herald Sun and Daily Telegraph,點擊原文連結可以跳轉去籤名支持頁面

相關焦點

  • 澳洲種族歧視到底有多嚴重?華人:最歧視我們的並不是local,而是他們...!(組圖)
    自問中國人做了什麼拯救宇宙的事情,能夠讓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人都打從心裡的喜歡我們呢?再說了,惡的東西,還是要論跡不論心,畢竟論心天下無好人不是麼?葉知秋:在澳洲,如果你在公開場合被種族歧視了,第一個站出來的一定是白人而不是你的同胞。
  • 澳洲再現種族歧視!莫裡森力挺華人是抗疫榜樣,「對歧視非常失望」!
    都有善良的人站出來保護、安慰受害者,同時嚴厲譴責這種惡劣的歧視行為,這也讓我們相信,在澳洲,終究還是善良理智的人更多。陳振良表示,投訴者主要是長得像華人的人,「但不一定要是華人,也可能是日裔或韓裔」。「他們受到虐待,被嘲諷,被開玩笑,有些人在公共場所沒有獲得提供的服務。因此,各種各樣的事情,讓人們感覺到,由於冠狀病毒,他們沒有得到正常的對待」對於這種行為,他表示:「COVID-19與種族或國籍無關。
  • "世界頂尖大學驚爆種族歧視!! 千人憤怒抗議! 而在澳洲, 說中文也不行!?
    找到這位教授的兩位教職員工也是歧視意味滿滿,因為中國留學生大聲說中文的行為就要找到他們是誰,暗搓搓記下來順便之後好光明正大地「歧視」?郵件一經發出,杜克大學的中國學生自然感到十分氣憤,他們第一時間自發組織起了一個人數100+的反歧視微信小組及時跟進此事,並起草了抗議信!
  • 華人在外國街頭蒙眼戴口罩求擁抱,直面「疫情歧視」
    新京報記者找到了在德國杜塞道夫和法國巴黎發起「我不是病毒」活動的華人青年,聽他們分享那一天在街頭和陌生人擁抱的故事。 德國|「你給中國人長臉了」 「一開始站了大概十幾分鐘,沒有人來擁抱我,其實心裡挺忐忑的。」
  • 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華人,為何全世界只關注黑人被歧視?
    但同時,卻出現了這麼一個涉嫌歧視華人的聲音。前幾天舉行的維吉尼亞州諾福克市的市議會中,議員們就如何開展新冠疫情救助計劃進行了討論,他們打算給每一家受到影響的華人商戶和拉美商戶提供補貼。華人不需要任何錢了,他們已經賺了很多錢,現在也還在賺很多錢,而且華人商戶從來不僱傭黑人,也從來不回饋社區」。雖然之后里迪克強調自己不是種族主義者,但這番涉及種族歧視的言論,還是遭到了美國網友炮轟。這也顯示出一些美國人對華人的刻板印象:很會賺錢,搶了當地人的飯碗。
  • 「他們歧視武漢人,我沒有說話.」
    ♪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安然朗讀音頻-1-「一開始,他們歧視武漢人,我沒有說話。」「後來,他們歧視湖北人,再後來,歧視中國人。」「而如今,他們歧視亞洲人。」離開武漢的這500萬人,有470萬是因為春節早早回鄉,和疫情關係不大。臨近封城時出來的30萬人,也大多是回了自己老家,根本不是武漢人。-2-我以為,歧視是因為誤會,偏見是因為不了解。
  • 英文媒體:示威遊行的華人,請停止歧視穆斯林
    自從穆斯林頭巾女孩事件發生以來,多倫多華人社區組織了數次遊行抗議活動。2月18日,更有各大城市華人聚集在國會山,要求總理小杜魯多向亞裔和全體加拿大人道歉,掀起抗議新高潮。這些標語牌包括:「Hoax Today, Horror Tomorrow」「Against Political Terror Attack」……他表示:「這樣的字眼語義模糊,而且帶有威脅意味,是『伊斯蘭恐懼症』的典型症狀,甚至是對穆斯林群體的歧視和污衊。」第三,他認為,抗議遊行的隊伍將「伊斯蘭恐懼症」標語和「加拿大價值觀」相結合,這種行為有些混淆視聽了。
  • 英文媒體:「剪頭巾」事件中的華人,請停止歧視穆斯林
    2月18日,更有各大城市華人聚集在國會山,要求總理小杜魯多向亞裔和全體加拿大人道歉,掀起抗議新高潮。然而,這幾次示威活動並沒有得到英文媒體的任何回應,只有Huffington Post在今天登出一篇評論文章,作者是多倫多華人及東南亞法律援助中心(Metro Toronto Chinese & Southeast Asian Legal Clinic)的律師Vince Wong,他認為,華人社區的一系列抗議活動屬於典型的「伊斯蘭恐懼症」。
  • 【異國遭歧視】知名選秀華人歌手澳洲街頭駐唱,竟遭澳人歧視被暴打頭數十下!
    種族歧視問題難道已經嚴重到容忍不了華人唱英文了嗎?21日林威良舉行發片記者會,回到他的「娘家」Abar Café,並在同個地點駐唱的Boxing現身當嘉賓。曾在澳洲旅遊打工,靠街頭駐唱賺錢的林威良,透露曾經遇到種族歧視,還慘遭白人打頭10下。林威良談起往事時侃侃而談,「在29歲的時候突然覺得自己有中年危機,再加上當時感情崩盤,也一直都沒有發片,所以最終決定放下臺灣的一切到澳洲邊旅遊邊打工!」
  • 澳洲女子在街頭歧視指責亞洲學生,稱:「在這裡為何不說英語?」
    《每日星報》於英國時間5月8號報導,澳大利亞墨爾本郊區的街頭,一名女子向一群亞洲學生發表了一番激烈的、包含種族歧視意味的意見。當路人看不下去並想阻止該女子時,卻被告知「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視頻記錄下了這一切,這名衣著靚麗的女子神色高傲,時不時衝學生們指指點點,並大聲指責他們應該說英語,而不是自己國家的語言:「你們說話太大聲了。」不久,一名女學生忍不住了,反駁到:「我們身處國際性城市,為什麼不能說自己國家的語言呢?」女子卻粗鄙的回嘴:「要麼說英語,要麼閉嘴。
  • 高曉松說澳洲種族歧視最嚴重,看近期發生的事,也許他說的對...
    調查還發現,在這些年輕人中,有4000人是母語非英語的年輕人,而他們中大部分是講中文,越南語或阿拉伯語。其中講普通話的華人年輕人感受到歧視的比例是最高的,90%說普通話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都經歷過歧視!警察確認這些襲擊都跟種族歧視有關,因為受害者都是亞洲面孔!!另外,就在幾天前,雪梨一處購物中心的柱子上,在最顯眼的位置寫著:「亞洲人別來了,澳洲人不長那樣,我們說英文!」
  • 第二波疫情或使亞裔歧視劇增,北美華人不再對種族主義沉默!
    在加拿大多倫多、美國舊金山等地,掀起了一陣反亞裔歧視的運動浪潮,勇敢地與歧視華裔、亞裔的行為作鬥爭。比如,近日在多倫多市舉行的「One Step Among Many」反亞裔歧視遊行,在紐約、舊金山舉行的「他們不能燒死我們所有人」遊行。北美華人,不再對種族主義沉默。他們開始發聲、抗議,甚或坐而起行。
  • 歐美時尚圈又現種族歧視!「武漢女孩」做錯了什麼?!
    視頻中人們戴著亞裔刻板印象的白色紙面具,還高喊「武漢女孩(Wahoo~Wuhan girl!)」。這很愚蠢,且是明顯的種族歧視!」網友留言截圖:「誰會認為這種做法有趣、可愛、時尚?這很愚蠢,且是明顯的種族歧視!」  知名華裔時尚博主Susie Lau更是氣到連發數條推文指責這場荒謬的亞裔歧視狂歡。
  • 澳洲真實街訪《流言終結者》第二彈 | 「澳洲會因為新冠疫情歧視...
    《流言終結者》第二彈Q澳洲會因為新冠疫情歧視中國留學生嗎?澳洲真實街訪在上周,我們推出了澳洲真實街訪《流言終結者》系列之第一彈終結山火流言篇,回顧傳送門: 而在第二彈,我們要終結的是關於「歧視」的流言。
  • 你在韓國所受的歧視,其實都是同胞曾經所佔的便宜
    相信長期在韓國留學,工作的小夥伴都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在和韓國人相處的時候,有時候會或多或少的感受到輕微的歧視。面對這些歧視,相比反思自己,有時候我們更多的是去吐槽韓國人不友好,認為韓國人對中國人存有偏見。
  • 她@熱議 | 除了巴黎世家,這些品牌也曾歧視華人!
    【巴黎世家法國店排隊購物起衝突 華人守規則反遭歧視】25日,網爆巴黎世家法國店新品發售排隊現場,一名華人女性指責幾名外國人插隊反遭推搡,她兒子與外國人發生肢體衝突,現場保安拉架只控制華人打開主頁什麼都沒有,要打開第一張照片點進評論區,才能看見他們的「道歉」:我們立即採取行動恢復平靜。👇我們對今天早上在收集者的項目中排隊的兩個客戶之間的爭吵感到抱歉。我們立即採取行動恢復平靜,我們目前正在努力了解發生了什麼。
  • 種族歧視和華人印象
    李小龍,Bruce Lee,可能是世界上名氣最大的華人之一。我在寫這篇文字的當下,聽到6歲的老二一聲大叫:Bruce Lee,我….打…..  作勢一腳踢向哥哥,也是巧合中的巧合。昨天是李小龍的81歲誕辰,33歲就去世的他已經離開這個世界48年了。一個武術家,一個華人動作演員為什麼有這樣的影響力?
  • 澳大利亞華人留學生被暴打!只因不講英文!種族歧視太噁心
    Constantine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感到很難過,現在疫情在中國爆發,我非常擔心在中國的家人,但是現在自己也遇到糟心事……」Constantine需要立即接受手術,但由於不是澳洲公民說實話,種族歧視在澳大利亞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大家沒想到的是,竟然有那麼多華人朋友親身經歷過被歧視的事情!
  • 雪梨再現種族歧視,2名華人中介被反亞裔海報當街貼臉!目擊者表示:「太讓人噁心了!」
    今天一早,在雪梨工作的華人王先生聯繫到《今日雪梨》,氣憤的向記者表示,他的華人同事們遭遇了種族歧視事件!他們有著不一樣的面孔說的語言也不一樣!抵制457工作籤證這些亞洲人來了就不走了亞洲僱主們只愛聘請亞洲人這導致了澳洲人面臨失業應該禁止亞洲人違法的申請福利澳大利亞不是亞洲
  • 《傲骨之戰 第四季》反歧視不是仇恨
    性別歧視,尤其是對跨性別者的歧視,比種族問題還要敏感。梅蘭妮的代表律師是一個黑人為主的律所的合伙人,這個案子引起了律所內部的抗議,基層律師們寫了聯名信,抗議老闆們在辯護中攻擊變性人,他們說:「仇恨不是辯護策略,你們把女性權利和變性人權利對立起來,這是不對的,對變性人的暴力行為極為盛行,我們原以為在所有的律所中,這個以黑人為主的律所更能理解歧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