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種族歧視到底有多嚴重?華人:最歧視我們的並不是local,而是他們...!(組圖)

2021-02-07 今日墨爾本

一位網友在中國問答平臺知乎提問「澳大利亞的種族歧視到底有多嚴重?」他寫道「不少出國的朋友都告訴我,澳大利亞的種族歧視有時候還蠻嚴重的,那不少了解澳大利亞的人或者是留學親能告訴我,澳大利亞的種族歧視到底到了什麼樣的地步?」共有173名網友回答了他的問題,我們看看點讚最多的網友答覆:



肘子好吃!:華人之間互相歧視比本地人歧視嚴重得多得多得多。


尤其最最嚴重的,是臺灣人和香港人歧視大陸人。臺灣也就算了,畢竟兩個政府呈對立狀態這麼多年,歷史遺留問題。可是香港人真的好奇怪啊。永遠在一切場合狂罵「f**king Chinese"。


別人問他們是不是Chinese他們百分百一副受冒犯的樣子回答「I'm not Chinese I'm from HK",留下對方目瞪口呆心裡想「那不就是from China嗎」。這件事真的蠻有趣的,我因為研究需要讀的一些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文獻裡面凡是用到香港人做研究樣本,都會叫他們Chinese,雖然香港97年才換政府。現在和外國人談論中國,他們也是會說「I visited China before, I've been to Hong Kong"。所以說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只有香港人自己覺得自己不是中國人呀。這件事情蠻有趣。我想最不幸的感覺,就是自己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自己就是自己最看不起的人的樣子吧。一種恐同必深櫃的道理。



鍾大仙兒:澳洲的種族歧視基本就是不影響正常生活,不刻意感受,基本感受不出來的程度。日常生活,帶老婆出去玩,吃著火鍋唱著歌,上哪兒遇到那麼多種族歧視去?如果去消費,顧客就是上帝,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遇到種族歧視。路邊的homeless或者teenager倒是經常有可能口出狂言,但那種基本是無差別攻擊,跟你是不是亞裔,沒太大關係。他們想罵的東西多了。再說了,別說在國外,就是在國內,你遇到街頭小混混或者神經兮兮的人,你難道不是繞道走的麼?


工作上的話,負責任的說,有!在白人大公司,天花板還是很明顯的,這個天花板其實就是一種種族歧視。所以中層管理再往上,一般來說華裔就很難了。


但白人大公司的中層管理,基本上年薪也10萬出頭了。對於一個文化不通,語言是第二語言的一代移民來說,其實也差不多夠花了。異國他鄉的,要什麼自行車?主要的問題還是ABC,種族歧視對於二代移民的影響才是巨大的。這也是為什麼其他答案裡提到,經常ABC對一代移民會有莫名優越感,因為他們對中西社會文化的衝突更感同身受,所以也更容易自發的去尋找發洩渠道。


歧視一代移民甚至是自己父母(但其實來自同種族人的歧視並不能叫做種族歧視),就是其中一種方法。。比如前一段時間火過的那個美國二代討伐父母的文章。總的來說,ABC的問題,更多的是文化衝突和教育的問題。如何兼顧雙文化優勢,又不被相互碰撞的文化摧毀,是一門大學問。扯遠了,說回來。就我個人而言,剛來澳洲,在阿德萊德開咖啡店的時候,算是遇到過唯一的一次來自正常白人的種族歧視(非流浪漢和teenager)。


彼時剛剛出國,英語還不是很好,被一個客人罵,讓我滾回中國。但當時幫我解圍的,卻也是當場的另一個白人,他訓斥了那個人,並且在那個人走後,替那個人向我道了歉。國家這麼大,人口素質說到底還是參差不齊的。至於隱性歧視,那就隨他去吧,眼不見心不煩。自問中國人做了什麼拯救宇宙的事情,能夠讓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人都打從心裡的喜歡我們呢?再說了,惡的東西,還是要論跡不論心,畢竟論心天下無好人不是麼?



葉知秋:在澳洲,如果你在公開場合被種族歧視了,第一個站出來的一定是白人而不是你的同胞。具體可以參考網上那個視頻,在ade的麥當勞亞裔被侮辱。工作上傳統的白人主導的職業留學生基本上沾不上。因為籤證,雅思等等卡著你的喉嚨。而年齡大點兒的新移民因為文化背景觀念等等也很難融入,很多時候不是人家歧視而是因為沒共同話題乾脆就保持距離做個點頭之交。如果是9年級以下或者更小的時候來的那大部分基本就跟abc沒有區別了。正常找工作正常談朋友生活。但是圈子還是存在。



佑佑IN澳洲:如果在澳洲本地討論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但這裡是知乎,他們不會看到,可以暢所欲言下。在澳洲,絕對不會有任何一個人(包括白人,中東人,亞裔,除非他腦子有病)告訴你他們有種族歧視。大家表面上都是樂呵呵的會說我們都是Australian,我們都是平等的。但其實,根據我的自身經驗,對華人來說,最歧視我們的是ABC和一些小時候就來澳洲的華裔而非白人,也就是所謂的香蕉人。


這些人中文說不溜, 英文說的比白人還要好,思想比白人還要西化。他們的種族其實不光是針對外來的一些人(留學生或者工作籤證)。他們甚至可以歧視他們幹苦力或者做小生意辛苦養育他們但是英文講不清楚的父母。他們對自己有種蜜汁自信加莫名的優越感,覺得自己是澳洲人,和白人是一樣的。因為他們講同樣的語言,並且接受一樣的教育。這些人很多都不會中文,因為他們覺得中國是一個落後的國家(經濟還停留在他們父母「逃出來」的時候又或者他們父母本來就是來自國內比較落後的地方,各種崇洋媚外),所以他們不屑於學習中文或中國文化。


而他們也並不能完全融入西方主流社會,因為他們的家庭背景是華人,而且相貌也是亞洲人。除了英語說得很溜更了解一些當地文化之外,其他和別的中國人並沒有很多區別。而不會說中文的他們也只能跟同樣背景的ABC一起玩。同樣的問題 除了存在於華裔中,也存在於別的移民人種,比如印度人,一個印度朋友曾經跟我吐槽過 她四歲的兒子讓她不要在公共場合跟別人說印度話要說英語,並且平時被媽媽責備的時候,會還嘴diss他媽是印度人,而自己是澳洲人。這是多麼的可笑又可悲。


以上是一部分ABC亞裔,但也不乏有很多ABC喜歡中國文化 想要學好中文的,有沒有民族自尊心其實跟家長的教育密不可分。然後我們說下白人, 白人如果不是極端腦殘,稍微有點素養, 是絕對不會表現出種族歧視的(他們心裡想什麼你也不會知道)。但至少表面上 人家都是一視同仁的。無論如何,從整體上來說,澳洲的種族其實並沒有很嚴重(跟美國相去甚遠)。其實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有歧視,富人歧視窮人,漂亮的歧視醜的,一線城市戶口歧視農村人,並不僅僅是種族上的。最重要的是做好你自己, 那樣無論你來自哪裡,都能昂首挺胸地做人。



匿名:明面上的種族歧視言論幾乎沒有,但是潛規則的歧視到處都是。留學生感受不到太多歧視,因為他們並沒有大規模的佔用澳洲本土人的資源。但是當你畢業了走出校園,開始試圖佔用當地的資源的時候,歧視或者說他們的防禦機制就開始激活了。我曾經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治安怎麼樣?對華人留學生的歧視嚴不嚴重?」 天真的答過還在留學環境裡我所見的澳洲,然而如今的所見所聞可謂是給自己打臉了。


治安也好,歧視也罷,回答那個問題的那時的我,後備箱還沒有常備撬棍和棒球棒。那時候我還天真的看不起華人抱團的行為,那時候我打工的地方還是穆斯林區,ISIS的事件影響力還沒有擴大到人心惶惶。總之呢,那時候的我覺得一切安好。窮山惡水出刁民,墨爾本和雪梨對留學生的歧視幾乎是沒有,就算有也是少部分腦殘的行為。



因為留學生是來花錢的,是來貢獻GDP的,雖然有部分腦殘本地人認為留學生來搶了他們的教育資源,但是沒有留學生那高昂的學費,澳大利亞這幾所大學早倒閉了。再加上墨爾本曾經有華裔市長,所以華人的社會地位還算可以。


但是對於華人僱員呢?舉例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墨爾本紮根時間比較長的華人裡能夠在Local公司裡幹活兒的,少得可憐。大部分人都選擇進華人公司或者自己做生意,就因為當地僱主的防禦機制導致他們優先僱傭當地人,或者即使僱了華人,有好的項目也是有限給本地下屬。大學生實習裡的PR or Citizen要求也算是讓人作嘔的條例之一了。


再比如,我公司販賣的汽車配件都是從中國進口的。因為我們在eBay上銷售,包攬了整個澳洲地區的貨源,所以我們在打包的時候偶爾會用到中文報紙來填充。直到有一次我們接到投訴電話,說中文報紙汙染了他的視線,Made in China的質量怎麼怎麼爛,要求退貨云云。由於那位顧客在墨爾本,所以當他當面回公司退貨了。


在交談過程中噴糞不斷,直到我終於忍不住了進倉庫抽出一根撬棍:"Ya better shut your pussy and fuck off, or let me put this crowbar into your asshole."剩下的,比如移民局一直在控制華人移民數量,雅思故意卡分手段等我就懶得多說了。



下面是另一則新聞:

【墨爾本淘好貨來啦!】


打折信息、好貨推薦、美食評測


我的任務就是每天給大家淘些好貨


嚶~ 嚶~


(實力折扣,一條不漏)


關注我的寶寶永遠18歲 ^ . ^



相關焦點

  • 種族歧視和華人印象
    ​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世界都和他活躍的60-70年代有了巨大的變化,他在當時的想法和言行對當下的我們,特別是海外華人以及我們的下一代的self-identity/自我認知還有意義嗎?李小龍出生於美國舊金山,3個月大的時候和父母回到了香港。所以在他19歲重返美國求學的時候,他所遇到的困境也是第一代華人移民都會有的。只是當時的種族歧視比現在嚴重的多。
  • 澳大利亞華人留學生被暴打!只因不講英文!種族歧視太噁心
    「種族歧視」受害者!說實話,種族歧視在澳大利亞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大家沒想到的是,竟然有那麼多華人朋友親身經歷過被歧視的事情!突然,三名男子氣勢洶洶地朝他們走來,「當時肯德基對面的麥當勞有3個男人,他們大叫著,衝著我們走過來,是非常隨機的。
  • 【異國遭歧視】知名選秀華人歌手澳洲街頭駐唱,竟遭澳人歧視被暴打頭數十下!
    種族歧視問題難道已經嚴重到容忍不了華人唱英文了嗎?21日林威良舉行發片記者會,回到他的「娘家」Abar Café,並在同個地點駐唱的Boxing現身當嘉賓。曾在澳洲旅遊打工,靠街頭駐唱賺錢的林威良,透露曾經遇到種族歧視,還慘遭白人打頭10下。林威良談起往事時侃侃而談,「在29歲的時候突然覺得自己有中年危機,再加上當時感情崩盤,也一直都沒有發片,所以最終決定放下臺灣的一切到澳洲邊旅遊邊打工!」
  • 雪梨再現種族歧視,2名華人中介被反亞裔海報當街貼臉!目擊者表示:「太讓人噁心了!」
    光天化日之下2名華人中介當街被貼種族歧視海報!今天一早,在雪梨工作的華人王先生聯繫到《今日雪梨》,氣憤的向記者表示,他的華人同事們遭遇了種族歧視事件!此外,王先生也向記者表達了擔憂,這個社區雖然不是華人區,但現在華人越來越多了。。。如果整個社區種族歧視的行為不及時制止,那麼華人在這個社區的安危將受到極大的威脅。。。
  • "世界頂尖大學驚爆種族歧視!! 千人憤怒抗議! 而在澳洲, 說中文也不行!?
    「你非要說中文到時候找不到工作別怪我」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讓小編帶你一探究竟!01 世界著名大學教授發種族歧視郵件禁止留學生說中文!我們同樣認為大學有責任去支持所有學生的自我認知,不論他們的種族,信仰和國籍。)事實也確實是這樣,從下午3點鐘發布到晚上7點左右,短短4個小時之內他們就收集到了1000多同學校友的籤名,也得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
  • 到底誰在種族歧視?!
    菠蘿疑惑了,只是一個髮型真的有那麼多的含義嗎?然而泫雅只是做了一個髒辮造型,並沒有創造出新的文化產品或者概念,泫雅被誇獎不是因為髒辮,而是因為她是泫雅。為什麼總會有雙標的人寬於律己,喜歡給別人找麻煩事?為什麼什麼事情都能扯到種族歧視呢?很多時候多多專注於自己,根本沒必要上綱上線的事情不用拿出來彰顯高度。
  • 美國種族歧視有多敏感?給黑人同事送個西瓜,都可能會被開除
    在美國,不管什麼事兒,只要沾上了種族歧視就是大事兒。這和弗洛伊德一樣,已經不是一個人生死,或者一個西瓜的事兒。而是涉及到所謂的族群尊嚴。當然,有人或許不理解,為什麼西瓜就是歧視黑人了呢?這其實就涉及到美國黑人受歧視的歷史。
  • 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華人,為何全世界只關注黑人被歧視?
    此事一出就引起在美華人的強烈不滿,案件審理的兩年中,他們一直在為梁彼得的合法權益抗爭。有聲援梁彼得的美國華人稱,過去10多年紐約市警察執行公務時因失誤共導致170多人死亡,但卻只有一個華裔警察梁彼得被定罪。
  • 西方的種族歧視鏈是怎樣的?華人在西方的社會地位如何?
    我們都知道經常談論的一個話題,那就是西方尤其是美國它是分等級制的,國家之間按照親疏遠近和國際地位有等級制,種族歧視鏈也分等級制。在網絡上有關於這些等級制的一些描述,但是具體細節有爭議,某些種族在一些人眼裡地位很低,在另一些人眼裡沒這麼低,其實這多少有些價值觀在其中發揮影響,而且不同的白人會有不同的歧視鏈,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西方最強大的種族,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種族歧視鏈是怎樣的。這個種族歧視鏈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白人的標準定位,因為英美白人實力最為強大,其劃定的標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其他人的判斷。
  • 【反種族歧視】傑米媽媽PK澳洲國民詞典 Macquarie Dictionary
    從我發現澳洲國民詞典Macquarie Dictionary裡某詞條的定義涉及嚴重種族歧視與偏見,到我提筆給詞典的出版商Macmillan編輯部寫信投訴,到今天收到Macquarie Dictionary的總編輯親自回覆郵件並修改詞典裡的定義,一共才短短一周。之前一直覺得個人很渺小,改變不了這個世界的各種不公或偏見。
  • 黑人真的反對種族歧視?實際上他們只是反對自己被歧視
    我反對種族歧視並不是支持這種垃圾人,而是我認為種族歧視本身是不應該被提倡的行為。而通過這個視頻中的黑人,我們甚至可以看出為什麼黑人在全球的反種族歧視運動屢戰屢敗甚至逐漸妖魔化? 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黑人本身的價值觀就是割裂的。
  • 種族歧視——美國白左的政治碰瓷秀
    在民主黨為代表的左派來看,黑人如今遭遇的所有貧困、犯罪、單親家庭等問題,都可以統統歸結到種族歧視這一萬能原因上,「白人歧視黑人」更是成為了黑人作奸犯科的保護傘。事實上,如果我們稍微加以分析,就可以發現民主黨的這一套話術是有多麼可笑。
  • 人口種族構成是個假命題,價值觀才是問題,種族歧視是個掩蓋問題的大帽子
    為反川普而反的「環保」停工,重返巴黎協定等等,讓那些幻想白等能夠以美國民眾利益為重,團結美國的華人們,頓時臉上被白等狠狠地左一巴掌,右一巴掌。。這種華人的政治幼稚,不是個別現象,而是美國華人世界的普遍現象。
  • 澳洲著名大學校園驚現歧視標語!矛頭直指中國人!廁所牆壁出現疑似納粹符號!
    對於這類歧視華人學生的行為我們倍感憤怒,現已向學校舉報。情節嚴重,我們保留對造謠者和種族歧視者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請看到諸如此類告示的同學們通過學生群或郵件的形式向我們舉報,我們也會盡全力維護所有中國留學生的權益。最後特別感謝支持我們,相信我們,和我們舉報此事的各位同學,會員以及媒體們,謝謝大家的信任與支持。
  • 「種族歧視」對上「刻板印象」,竟然負負得正了?
    【澳洲網】一群澳洲亞裔年輕人,竟然搞出了一波文化新潮流?他們創造出了獨特的頗具中國風格的表情包,發布在社交媒體上,並用該平臺為全世界的年輕人提供理解作為亞裔的意義的機會。
  • 阿聯第二波疫情來襲,在阿華人需擔心種族歧視嗎?
    可以預料到的是,隨著二次疫情的到來,再加上部分媒體帶有偏見的涉華報導,還會有更多因為無法脫下口罩,無法聚會甚至失去親人的白人,將責任歸咎於華人,這也是除了病毒之外,海外華人最需要擔心的問題。 不過,相比於歐美,阿聯的整體輿論環境似乎要好不少,或許在阿華人可以如黃西所說的那樣:「應該多出去,在媒體上也好,在大街上也多發聲,多抗議。」
  • Youfoodz創始人夫婦酒店公然辱罵亞洲人,事後否認種族歧視
    當時我們還以為這樣做很有趣,現在看來並不是這樣。Jordana和我想向所有人保證,這件事並不代表我們對於他人的態度。此前有過很多中國留學生在澳洲因為種族歧視被辱罵、毆打的新聞。不久前,一個中國留學生和女友就在街頭遭到了種族歧視者的霸凌。中國留學生表示:當時肯德基對面的麥當勞有3個男人,他們大叫著,衝著我們走過來。他們衝著我們大喊Ching Chong,以為我們聽不懂英語。
  • 豆瓣8.9分7天破1.8億,由真人故事改編,帶你看種族歧視有多可怕
    影片中,維果·莫特森飾演託尼,一個有種族歧視觀念白人小混混,後來唐的司機;馬赫沙拉·阿里飾演博士唐,一位有涵養,廣有名氣的黑人鋼琴家,講述託尼在跟隨唐一路南上巡演途中遭遇到的種種麻煩。一切陰差陽錯都是最好的安排。
  • 美國種族歧視現象曾經有多嚴重?看完《綠皮書》你就全明白了
    一場以反種族歧視的遊行逐漸在全球展開,並演變成暴行。《綠皮書》拿下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成為自2003年指環王系列第三部以來口碑最棒的影片,並不是因為它的政治正確,而是它的確帶給觀眾一種溫暖的觀影體驗。這種溫暖,恰恰是從20世紀60年代美國種族歧視的狂風驟雨背景下傳遞出來的。影片的著重點不在殘酷的黑人歧視現象,相反,在舒緩的爵士樂中,力求講述一個偉大溫馨的故事。
  • 《亂世佳人》在美國系統性種族歧視中,到底是個什麼角色?
    可是在2020年,黑人弗洛伊德被跪死後,讓原本就牽扯種族歧視非議的電影,再次被推倒風口浪尖,在經過短暫的下架之後,又再度恢復,由此引發的爭議仍在持續發酵。那麼,《亂世佳人》這部電影在美國系統性的種族歧視中,到底扮演著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什麼是系統性種族主義歧視?什麼是系統種族主義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