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紀》:一次對西遊題材和港漫基因的升級再造

2021-02-18 骨朵網絡影視

港漫很久沒有讓人振奮的消息了,近日「漫畫教父」黃玉郎在 1998年出版的漫畫《龍虎5世》即將改編成影視劇的消息,著實在港漫迷中引起了一陣騷動。想曾幾何時,在全球漫畫市場裡,港漫都是別具一格的存在。

而正在連載的動畫番劇,改編自香港漫畫家鄭健和之手的《西行紀》憑藉顛覆西遊題材的人物設計,和宏大複雜的世界觀設定在動畫市場殺出了一條「血路」。豆瓣評分8.5分,累計播放量2.1億,這樣的成績表現也讓不少業內人士為之注目。

根據骨朵神器顯示,從百度和微博數據來看,百度數據上25-34歲受眾人群佔比較高,達到59%,而微博數據19-24歲的受眾人群佔比較多,達到38%。而觀眾中的男女比例更有意思,百度數據顯示男性佔比85%,微博數據顯示女性佔比67%。這些數據證明動畫市場並不乏成熟觀眾,都能在動畫番劇中各自找到所愛。

《西行紀》的成功主要依賴於亦正亦邪的角色設定和永遠猜不出走向的故事,同時又保留了漫畫家鄭健和作品中一貫嚮往自由、追求真理的精神內核。背後的製作方,出品方之一百漫文化對這部港漫基因的作品進行了本土化加工,用顛覆大眾想像的西遊題材再次交出了西遊IP的改造「成績單」。

改造《西遊》

「這是一個全新的故事,借用了《西遊記》的原著背景,大致的人物關係借用了這個背景來進行戲劇化的創作,除了顛覆之外,我們並沒有把好人寫成壞人,它還是一個比較正向的改編。」《西行紀》製片人、百漫文化副總王史達向骨朵國漫(ID:guduoguoman)透露了改編把握的原則。

在他看來,西遊題材在幾百年來的歷史的歷史長河中,經由創作者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創新,推翻,重生,演變,它的永恆性已被確定。而在未來的國內文化市場中,還將有更多表現形式,這是一個周期性的事情。

而在監製、百漫文化副總張銘濤看來,從發掘到拍板製作《西行紀》的過程很快,可能出自自我的「初心」。他打小是港漫讀者,在《西行紀》的原著漫畫還叫《西遊》時,在香港只連載到第五期,他就找到了漫畫家鄭健和商談購買版權、引進內地的計劃。他想的是雖然港漫的市場逐漸縮小,但畢竟有過商業化的成熟階段,還是有不少可借鑑的經驗。如果將港漫放進在不斷變化的內地市場,或許會煥發新的生命力。

抱著這樣的想法,當初的預期在他看來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能上升到國內前五十的排名就已平穩著陸。結果出乎意料,在各平臺漫畫更新了一星期左右,點擊量迅速破了億,他們發現觀眾普遍對畫風的接受度挺高。

「後來我們和作者有一個比較深度的溝通,包括把國內看漫畫的習慣,分鏡,畫風的調整,我們也是給了漫畫家很多意見。大家再逐漸把這個作品給觀眾帶來一個更好的體驗。」張銘濤說道,改造《西行紀》就是在做出符合國內本土化審美的作品。

《西行紀》因其西遊題材的背景,國人對其不會感到陌生。最主要是改造對白,因為港漫會用到很多粵語對白,把粵語改成國語,既要貼合而最好還不要失掉其韻味,這是個操手改編比較難的地方。但回歸到內容層面,內地觀眾和讀者不會感到隔閡,這是人人熟知的西遊IP。

顛覆《西行紀》

《西行紀》能夠快速在觀眾中引起共鳴還是在於人設和故事的新奇,以及龐大複雜的世界觀架構。觀眾彈幕討論最多的也是角色人物。觀音陽剛十足肌肉豐滿,如來佛祖英俊長發飄飄,唐三藏是硬漢型,會說髒話,戰鬥力爆表,完虐神仙,孫悟空堅定認真等,這些比比皆是從充滿顛覆和新意的人物設定,讓故事常常有讓人有眼前一亮的行事邏輯。

這些顛覆經典的人物設定,都是順應時代而出現的。以前,這樣的顛覆甚少被大眾所接受,甚至被當成對經典的褻瀆,而在當今多元化的社會,對傳統人物的重新構建已逐漸普遍。西遊不再是以往如打遊戲通關似的九九八十一關,而是將經典故事賦予新的表達。

在導演麥正樂看來,用另一個角度去描寫《西遊記》挺好,尤其唐三藏完全顛覆了普通觀眾心目中的形象。而他當初喜愛《西行紀》的原因,只有四個字,有血有肉。故事又很緊湊,能吸引人一口氣看下去,看完漫畫的感覺就是很喜歡,很暢快。麥正樂是香港人,在接受採訪時略顯磕磕巴巴的國語依然掩蓋不了他對這部作品的喜愛之情。

在監製張銘濤看來,這版西遊故事改編傳達的核心是自我救贖。在《西行紀》中,每個人都為打破自己心中之惡,追求天下至善而奮力前行。這種精神,不得不說,是感人的,令現在身處社會的每個人能夠反觀對照,自省立身。

英雄從來不是無畏,要去真正展現人物的立體感,從來沒有絕對的善惡對立,亦正亦邪才是最普遍的人性。《西行紀》在裡面展現了這層精神內核,使得故事更加符合時代精神,畢竟最近的大熱劇集《延禧攻略》正是憑藉反套路的劇情設定,和具有現代意識的主角精神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港漫「升級」

《西行紀》的真人影視化已被提上了日程。由百漫文化聯合騰訊影業、海納影業共同出品。作為IP版權方的百漫文化提出的要求是,不要做太大改動,儘量按著漫畫的故事去做影視改編。按張銘濤的話來說,《西行紀》前四十集故事性非常完整,只要圍繞救贖孫悟空這條主線,把人物關係做的更豐滿一點即可。

影視化改編已經成為漫畫IP變現最大的商業模式。而百漫文化希望每一步走得踏實穩健,先把真人網劇這個IP轉化做好,其餘形態的影視化改編都暫且只在計劃中。而真人網劇已經到了劇本打磨完畢,進行前期籌備的過程。同名手遊則交由騰訊的魔方工作室開發,一切都在日程表上。

在未來,他們會將繼續深度開發《西行紀》IP,打算開發子IP,比如劇中龍族或阿修羅族的故事,因世界觀非常完整,具備很好的可塑性。而另一部港漫作品《殺道行者》也被他們看中,這部作品是都市異能題材,希望能通過《殺道行者》打造中國特質的超級英雄。

在張銘濤看來,百漫文化定位以泛娛樂全產業鏈的運營公司。以漫畫為圓心,發展動畫和其他全IP產業鏈條,漫畫是IP孵化的最早階段,用於試錯。張銘濤本身是做遊戲行業出身,而他的合伙人則是從影視行業出身。這兩個行業出身的「眼光」,使他們從漫畫開發階段就會開始考慮作品是否能夠影遊化,畢竟這兩個IP「改編」是IP變現鏈條的上遊。

這又回到了張銘濤拿下《西行紀》全版權開發的「初心」,將港漫帶領到新的產業鏈條和環境中,讓它不斷升級適應重生,因為「我不願意看著港漫消失掉」。

結愛 │ 白一驄 │ 陳凱歌

徐靜蕾 │張朝陽 │ 雷佳音

街舞系列 │ 遠大前程 │ 女子圖鑑

NINE PERCENT啟示錄 │ 新《流星花園》F4

相關焦點

  • 《大聖王》: 港漫魔幻打造西遊題材新精品
    西遊題材的遊戲層出不窮但也精品輩出,在最暢銷手遊榜單裡佔了重要席位,玩家也更加不容易討好,新的西遊題材作品想要後來居上,必定要在打實遊戲品質的基礎上有所突破。 玩家對西遊題材的好感度不減,而遊戲同質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西遊題材手遊急需要創新之作。玩家更願意去嘗試創新的事物,反而對固定不變的思路、隨波逐流的東西持有一定的抵制情緒。
  • 《西行紀》來一場不一樣的西遊
    大家好我是十月,今天我為大家帶來一部另類西遊主題漫畫——《西行紀》。這是一部港漫作者是鄭健和,或許你對他很陌生但是你一定對他的作品很了解,之前很火的《武庚紀》就是根據他畫的《封神紀》翻拍的。他的兩本漫畫可稱得上是近幾年來港漫中的上上之選。
  • 《大聖王》:港漫魔幻打造西遊題材新精品
    西遊題材的遊戲層出不窮但也精品輩出,在最暢銷手遊榜單裡佔了重要席位,玩家也更加不容易討好,新的西遊題材作品想要後來居上,必定要在打實遊戲品質的基礎上有所突破。玩家對西遊題材的好感度不減,而遊戲同質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西遊題材手遊急需要創新之作。玩家更願意去嘗試創新的事物,反而對固定不變的思路、隨波逐流的東西持有一定的抵制情緒。
  • 尋找國漫裡的神話基因
    這部共計16集的作品,如今已經在豆瓣上獲得了8.4分的亮眼成績。至此,這部被粉絲成為後「西遊經典」的國漫,儼然收穫了大量觀眾的認可。故事脫胎於《西遊記》,講述唐僧師徒取回真經後二十六年,經書被盜走,引發「天眾」血洗「龍眾」大戰。劫後餘生的少年白狼,受「龍眾」臨終所託,前往長安尋找唐三藏,重走西行路,將真經送還西天極樂。
  • 神話國漫基因突變?一定是我打開方式不對……
    文:洛弟國漫作品《西行紀》的第一季3D動畫,在豆瓣上獲得了8.4分的亮眼成績。這部被粉絲稱為後「西遊經典」的國漫,儼然收穫了大量觀眾的認可。《西行紀》改編自香港漫畫家鄭健和、鄧志威的作品《西遊》,漫畫自2015年在港連載發行。次年,漫畫在內地網絡平臺連載更新,才改名為《西行紀》。
  • 本以為西遊題材已經被用爛了,沒想到這部國產動漫給了我驚喜
    動畫《西行紀》改編自鄭健和與鄧志輝創作的同名漫畫《西行紀》,動畫於2018年開始播放,很快就從國漫中脫穎而出,獲得廣泛的好評。西遊題材這些年明明已經爛大街,為何《西行紀》能獲得如此成績呢?首先,《西行紀》的世界觀並沒有照搬《西遊記》。
  • 《西行紀》明明是高水準的漫畫,為何動畫版卻慘遭吐槽?
    國漫《西行紀》是由香港漫畫家鄭健和與鄧志輝聯合創作的漫畫,《西行紀》改編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剛推出就獲得粉絲們的一致好評。一直以來以《西遊記》為題材的動漫就層出不窮,比如說很多粉絲小時候都看過央視版的同名動畫《西遊記》,再比如說國漫大電影《大聖歸來》也是根據《西遊記》進行改編。
  • 港漫西遊歸來 《大聖王》手遊今日鬥戰首測
    大聖王強勢歸來,港漫經典神話降臨!黃玉郎監製3D神魔炫鬥手遊《大聖王》今日鬥戰首測,一場神魔之間的戰鬥燃起,正與邪的較量就此拉開。回味經典港漫西遊,體驗非同一般的魔幻炫鬥之旅。華麗3D特效震撼爆屏,由原劇情衍生玩法豐富多樣,酷炫炫鬥戰鬥爽快感十足,此次《大聖王》鬥戰首測將為你展現最新穎的西遊手遊玩法!
  • 8.2分國漫,1.8分扣在太短(不夠看)
    西遊IP,實則永不過時。今年,騰訊影業出品的首部動畫也瞄準了西遊題材。《西行紀》時長太短,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它的熱度和口碑。而《西行紀》作為港漫進駐內地時間太短,以及二次元觀眾對於3D動畫的不感冒,也是遇冷緣由。
  • 西行紀: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西遊,另類唐三藏你是否喜歡
    《西遊記》作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被後世很多人當作選材來進行商業用途,而很多動漫也是選擇《西遊記》作為素材模板來進行自己二次加工或者創新,但都百變不離其宗很難有讓人耳目一新的創作,但是昨天閒暇之餘我發現了一部與以往非常不同的西遊題材動漫,它就是《西行紀》。
  • 從《西行紀》動畫分析,看香港漫畫的興衰沒落和發展
    日漫主打黑白,而美漫和港漫主打彩漫,相比起美漫的畫風(因為美漫的畫師比較多,風格也有著明顯的不同),港漫的風格則較為相似,雖同為彩漫,但港漫的人物則顯更加硬朗豪氣霸道,勾勒也更加分明細緻。當然,這裡不是貶低的意思,因為是用現在說的視覺去看,畢竟2001年,17年前,這種題材,在當時絕對是超級新穎的。
  • 《西行紀》要出動畫大電影了
    《西行紀》要出動畫大電影了?沒錯,而且還是在網絡平臺播出。實際上在《西行紀》季播劇第二季的結尾,官方就已經拋出了這一信息彩蛋。
  • 《西遊記》《西遊日記》《西行紀》三部作品中的唐僧形象對比
    《西行紀》中的豬八戒形象《大聖歸來》之孫悟空03 《西遊記》和《西遊日記》與《西行紀》中三藏形象對比>(註:此三處《西遊記》特指電視演繹,《西遊日記》是書籍,《西行紀》是漫畫。)《西遊日記》封面而漫畫《西行紀》中的三藏形象又發生了變化,他變得法力高強,愛護徒弟而又是徒弟們的引導人。這種顛覆甚至超出了《西遊日記》和《悟空傳》對唐三藏的形象的顛覆。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這個三藏形象更讓人信服,因為三藏的勇氣和愛給我的感覺更像是真實的三藏。
  • 【魔法社】深度分析|西行紀漫畫從神壇跌落谷底?換作者,換畫風,取經小隊不再熟悉
    喜歡看港漫的漫友,對於《西行紀》漫畫一定不會太陌生,對於動漫迷來說,《西行紀》這部作品也是印象深刻!《西行紀》之所以受到觀眾熱捧,主要還是因為,目前港漫處於青黃不接斷檔期,《西行紀》的橫空出世,讓很多漫友看到了港漫的復甦態勢,沒有強力對手的競爭,讓《西行紀》有一個非常舒適的生存空間!
  • 《西行紀》騰訊燃爆上線,播放量登頂國漫第一
    這部動畫改編自豆瓣9.5分高評同名漫畫,在經歷了全國巡迴點映之後更加備受矚目,終於與全國觀眾見面,無論是劇情、製作品質還是主創班底,都堪稱國漫之最,被粉絲稱為新時代的「後西遊經典」。 7月18日當天12點,騰訊視頻一次上線2集,此後每周3更新1集,騰訊會員VIP會員可提前觀看。
  • 西行紀第二季動畫今秋回歸 | 正義集結,再續徵程!
    《西行紀》是由香港漫畫大師鄭健和主編,鄧志輝編畫的漫畫力作:主要講述唐三藏師徒重新護送「創世之火奇經」回到西天彼岸的傳奇故事;是一部賦予中國特色繼承與創新的新探索、適合海外文化輸出的優質潛力項目,是有機會打造成新時代的
  • 《西行紀》動畫電影也是國漫崛起的一抹曙光
    西行紀能夠出電影,足夠證明西行紀這部動漫是比較成功的。特別是在這個國漫層出不窮的時代,西行紀也算得上是值得一看的國漫之一。說起西行紀,我就有點想起武庚紀了。西行紀的作者,也就是武庚紀原著漫畫的作者。武庚紀是已經完結的漫畫,被玄機娘娘看中之中,買下版權,進行3D動漫的改編。目前武庚紀也是比較火的動漫,和西行紀一樣,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國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