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中國新連環畫創作和出版的重鎮

2021-01-10 騰訊網

新中國開國大典的禮炮聲尚未停歇,黨和人民政府先後發起了新年畫和新連環畫的文化運動。天津早於新中國成立半年多,這座中國北方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在這兩場文化運動中,成為引領中國三北地區乃至全國的模範城市。新年畫運動包括新中國第一個專業出版社、培養第一批新年畫創作者等。新連環畫運動的情況,隨著我們十餘年田野採風,走訪連環畫家和挖掘、發現一大批出版物和檔案資料,逐漸還原了津門新中國早期連環畫發展的歷史脈絡。僅以一個資料說明:1950年初創刊的《人民美術》,發表了負責全國新連環畫發展的蔡若虹撰寫的有關文章,提及1949年至1950年2月底,除民國連環圖畫的大本營上海外,全國出版新連環畫僅有十種左右。涉及京津和廣州三個城市的五家出版社(資料統計不全面,可能有遺漏),即北京一家、廣州一家和天津的三家,津門的三家是天津人民藝術出版社、知識書店和民主書店。由此可見,天津的新連環畫創作和出版,曾經在全國(除上海外),無論是出版社數量,新連環畫種類和印量,涉及的畫家群體,出版社的不同性質等,都是引領者和成功的實踐者。筆者就所掌握資簡述一下天津在新中國早期的新連環畫創作出版情況。

一、「工廠文藝叢刊」中的天津第一種新連環畫《勞動英雄趙佔魁》

天津解放初期的職工文藝創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很快就有一批工人作家脫穎而出,創作了包括小說、戲劇、詩歌等在內的文藝作品。這家由天津軍管會文藝處創建的天津人民藝術出版社,在1949年4月至6月間,先後出版了「工廠文藝叢刊」共六輯:其中前四輯是戲劇集,四輯的名稱分別是第一輯《驗工》,第二輯《獻禮》,第三輯《本是一家人》和第四輯《爭紅旗》;後兩輯為美術作品集,分別是第五輯《勞動英雄趙佔魁》和第六輯《職工畫選》。

其中第五輯資料顯示是一種新連環畫,這應是新中國天津出版的第一種連環畫。經過筆者多方查詢,這部連環畫是1949年6月,由天津市軍管會文藝處編寫、天津人民藝術出版社出版的最後一種,即對自天津解放到5月底文藝處工作經驗總結的彙編(此時,原文藝處負責人陳荒煤、周巍峙已接到上級命令,即將隨部隊南下,而負責人即將由大連抵津的阿英繼任)。其中此書的封三處,刊登了該出版社數月來出版的所有出版物。「工廠文藝叢刊」赫然在列!第五輯《勞動英雄趙佔魁》標明是新連環畫,繪畫者就是軍管會美術工作隊的延安魯藝美術家蕭肅。根據已經掌握的資料,這部連環畫冊就是天津解放後第一種新連環畫。

二、知識書店的新連環畫

天津新連環畫的創作,包括軍管會下屬的美術家、天津日報和新生晚報的美編、畫家,天津本地的畫家以及邀請外埠畫家等,這些作品發表在天津知識書店的《新兒童》《新津畫報》等、讀者書店的《工人文化》《天津婦女》等期刊上。特別是津門的報紙上,對新連環畫的新聞報導、人物專訪和短篇連環畫的刊載,對天津新連環畫的快速發展起到了推動和示範作用。

楊大辛領導的知識書店,李秉謙等領導的讀者書店,張道梁擔任經理的大眾書店,張一中擔任發行人的民主書店,還有天津鐵路工人出版社的新連環畫出版等,包含了公營、公私合營、私營和行業出版社等多種形式,這些出版社(書店),在1949年2月到1952年春天,這三年多的時間裡,出版了幾十種新連環畫,使天津成為這一時期中國北方的連環畫出版重鎮。

僅知識書店,就先後編輯出版、借稿再版和新版了近20種新連環畫,包括《蔣介石罪惡史》《春天》《白毛女》《劉胡蘭》《戎冠秀》和《王貴與李香香》等。

其中《王貴與李香香》是畫家劉繼卣在去北京大眾圖畫出版社前,在津的一次新連環畫的嘗試。這部連環畫出版,早於為新中國連環畫奠基的《雞毛信》等,是已知劉繼卣的第一部連環畫出版物。伍必端、姜燕、曹振峰、婁霜和戚單等畫家,皆由津門登上新連環畫創作的大舞臺。

三、新中國早期天津其它出版機構的新連環畫

天津讀者書店的存在時間短暫(1950年5月併入知識書店),新連環畫大多數是由「世琦畫室」創作的,包括《王九訴苦》《小共產黨員》《子弟兵和老百姓》等。曹世琦原為天津商業美術家,是一位回族畫家,世居津門。天津解放後,曹世琦和他畫室的眾弟子聯袂完成了十幾部新連環畫,作品在全國具有影響。

大眾書店開業於1949年7月1日,很快與軍管會文藝處美術工作隊合組為「新年畫出版社」。組織出版新年畫和其它進步書籍之餘,張道梁還誠邀漫畫家朋弟,繪畫了《通過倮倮區》《一貫害人道》等,還將美術家張映雪的《王喜全的一輩子》也出版了連環畫冊。

民主書店是新中國早期北方罕見的私營連環畫出版社,地址在長沙路37號(黃家花園臨近牆子河),與讀者書店相似,社裡也籤約了一位南方商業美術家杜東。天津民主書店是一家成立於新中國開國禮炮聲中的私營出版社。但這家出版社,在此前其沒有被天津出版史料所涉及。在《天津通志·出版志》1951年的統計資料天津出版社名錄中,已沒有了這家私營出版社。可見民主書店僅存在於1949—1950年間,民主書店的連環畫出版情況,現在已很難統計。我們曾在一冊民主書店版連環畫的封三,看到該書店的售賣連環畫廣告,列出連環畫共十二種,近年見過連環畫冊實物的有《黛絲姑娘》《翻山海尋母記》和《魔窟逃生》三種。

2015年秋,在市檔案館查詢有關天津私立民主書店史料的史料時,一份和知識書店等彙編為一卷、由民主書店所寫的匯報材料,透露了這家在天津僅存在一年左右的連環畫出版社的,真實的連環畫出版狀態:檔案資料標為—1950年存檔,題目是「三月本店情況」。開篇「於這三個月內,我們沒有任何出版,主要的原因是發行問題,雖然新華總店與我們定了合同六折三個月結帳,這似乎對我們小出版家還有無法周轉的困難,如一個月內出版兩三種,三個月將有九、十種的積壓(大概需一億元),所以一、二月我們都在進行遷移到上海出版的事宜(可交連聯發行)……『』可見這樣的私營小出版社,是極難在上海以外存活和發展的。

天津鐵路工人出版社的新連環畫,僅有幾種都是與鐵路工人的先進事跡有關,在查找津門新中國早期連環畫的過程中,發現了冠名為「天津鐵路工人出版社」的這家出版機構,社址為天津北站調緯路2號。我們今天對於這家出版社非常陌生,筆者在網上的交流記錄中,發現了這家出版社出版的連環畫的圖片。查閱《天津通志·出版志》,才確定其津門出版社的身份。這家出版社的連環畫,筆者僅發現三種:即1950年11月版,由陳洞庭繪畫的《1648機車包乘組》;1951年8月版,由高鑫等繪畫的《姜振元畫傳》;1952年6月版,由王玉棠繪畫的《開展滿載超軸五百公裡運動——向先進工作者學習》等

小結

新中國早期天津的連環畫出版、報刊畫報發表和第一代連環畫工作者的培養,是全國除上海外,所有連環畫空白城市爭相學習、效仿的成功經驗。基於天津新連環畫實踐,才有了劉繼卣的進京創作,一舉奠定了新中國連環畫創作的格局和模式。也正是這一時期,以津門為代表的,包括中國畫、西畫、漫畫、商業美術等畫種的繪畫人才,與解放區進城美術家共同組建了新中國美術亟需的通俗美術(年連宣)創作隊伍。天津涉及連環畫的出版社,遍及公營、公私合營、私營、行業出版社等多種構成,是各地不多見的。隨後,天津聯合畫社、天津通俗出版社、天津中聯書店和天津美術出版社等,讓津門連環畫創作進入新的較高的發展階段,使得天津迅速躋身京滬遼冀的新中國連環畫五大出版基地之一。

註:本文發表於《天津史志》2020/2(總第187期),以示紀念家鄉天津建城616周年。

作者:呂明 王垚,天津民間通俗美術採風團成員,多年來致力於挖掘整理通俗美術史資料,特別是連環畫史料的收藏與研究。

相關焦點

  • 連環畫重鎮天津 「畫史」曾被忽略
    可以說,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上海是無可爭議的連環畫「領頭羊」,這和當時亞太地區出版中心的地位和資歷息息相關。據統計,上海有100多家連環畫私營出版機構,但內容和質量參差不齊。
  • 1957年版《三國演義》連環畫重新出版
    【老朋友】請點擊右上角,可轉發、分享或收藏本頁面內容(溫馨提示:字體大小也可在此調節哦!)近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集中了最初的1957年版《三國演義》連環畫重新整理出版,讓這套隱退江湖許久的豐碑之作以初始的面貌再次現身。這套以「小精裝」形式重新出版的60冊,售價達到了1900多元。
  • 連環畫《三國演義》出版60年
    這部連環畫巨作人物生動,線條流暢,對比鮮明,畫面有著突出的親和力,是以此為題材的連環畫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這套規模宏大的連環畫,在以後出版過程中不斷調整,大部分分冊都有增加和省並,甚至有的被全部刪除或者重繪,以致於形成了若干不同的版本,構成了《三國演義》連環畫出版史上的奇觀。
  • 連環畫《媽祖》背後的創作故事
    今年1月,由海峽書局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大型連環畫《媽祖》正式面世。全套共12冊,特邀來自全國各地的連環畫名家聯袂,採用中國傳統的「寫實」和「白描」手法進行創作,描繪了媽祖(林默娘)傳奇的一生,並講述了媽祖文化在我國臺灣地區和世界各地傳播的盛況,彰揚了媽祖在護國庇民、漕運開發、海疆安定、國家統一、和平外交等方面的卓越功績,進一步傳播了「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該套連環畫自出版發行以來,得到了業界的充分認可和社會的高度好評。
  • 《東周列國》連環畫(50冊) 正版發行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連環畫,印數最多,篇幅最多,成為新中國連環畫藝術園地裡的中流砥柱。連環畫也因此融入當時上海市民文化生活中,備受追棒。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一部大型歷史題材的連環畫套書——《東周列國》連環畫
  • 長篇小說《新兒女英雄傳》創作的前前後後
    中學畢業後,她就讀於北京中法大學、馮庸大學和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在新文化思想的薰陶下,她積極追求進步。1930年3月,她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4月20日參加了在北平舉行的紀念「五一」的示威遊行。此後,經組織安排,她先在天津做地下工作,後又分別在平、津、滬等地做婦女運動工作,期間還參與組織了反帝大同盟等,擔任過中共天津市委婦女部部長職務。
  • 連環畫名家之(李鐵生)
    看見他的繪畫作品,便鼓勵他畫幾張作品由他推薦給書局老闆,書局老闆看過後認為還不錯,就讓陳先生為李鐵生編寫連環畫腳本,由李鐵生來繪畫,就這樣,創作的第一部連環畫作品是1932年惜陰書局出版的《痴婆子》,從此,李鐵生正式開始連環畫的創作生涯。在此之前,上海灘出版的連環畫,多以神怪武俠題材居多,其他題材內容的連環畫極為少見。
  • 天水畫家王連城——連環畫講述《國士良醫鍾南山》的故事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洪 波「不論參與《醫者鍾南山》連環畫作品的創作,還是獨立完成連環畫《國士良醫鍾南山》,我是被鍾南山院士的人格魅力所感動,至於作品是否塑造出了他的精神面貌,這個我不敢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經過這一番創作,讓我喜歡上了這位老人。我自信,自己畫出了可愛帥氣的鐘院士。」
  • 生活百寶箱丨天津美術館正在舉辦兩大「連環畫」主題展,有空去看看吧~
    另外,還有各類展覽可供選擇:日前,「津沽翰墨——天津書畫三百年特展」開幕,本次特展在天津美術館舉行,共精選出100多幅書畫作品,分為清代早中期、晚清民國、現代三個部分,通過對時間及師承關係的梳理還原歷史情境,再現天津地域美術300多年的發展歷程,體現出濃厚的學術氛圍。
  • 今夏去「連環畫的搖籃」,與梅派青衣史依弘...
    美在京劇舞臺上,也在一幅幅連環畫方寸間。 舞臺上的「唱念做打」被畫家定格 上海,是中國現代連環畫的發源地。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在數十年中創作出版了優秀作品8000餘種,成為中國現代連環畫創作出版的重鎮,中國連環畫創作出版當之無愧的領軍者。
  • 連環畫收藏與研究:香港早期連環畫 封神故事系列
    香港的連環畫發展一直和上海大本營息息相關,可以說,連環畫剛剛開始面世時,港地的連環畫都是來自於上海地區的出版發行,直到後來才慢慢出現有了香港本土的連環畫和當地的連環畫家
  • 連環畫套書《毛澤東畫傳》出版
    原標題:連環畫套書《毛澤東畫傳》出版 為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中國連環畫出版社、省收藏協會連環畫專業委員會等近日聯合推出大型連環畫套書《毛澤東畫傳》。
  • 每天一本童年回憶——小人書、連環畫推薦
    12.09(周三) 歷史上的12月7日,二戰期間日本偷襲美國戰略重鎮珍珠港,推薦連環畫《日本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 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這場戰役是有歷史決定性意義的,由於日本未能擊沉美國的航空母艦,它只有一個小的軍事作用。
  • 王叔暉白描連環畫《楊門女將》著了色,超美!
    百歲高齡的佘太君和穆桂英等楊門女將為保江山社稷,主動請纓,慨然出徵。西夏軍戰敗後,據守天險飛龍山,妄圖等宋軍糧草斷絕後再戰。桂英等深入葫蘆谷,內外夾擊,終於出奇制勝,熄滅狼煙,使中原百姓免遭塗炭。故事彰顯了楊家將前赴後繼、忠心報國的英雄氣概。連環畫精品《楊門女將》改編:薛謙;繪畫:王叔暉;著色:劉雪強。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
  • 《曹妃甸女神傳說》系列連環畫出版啦
    連環畫又稱「小人書、公仔書」,是中國古老的藝術形式,自宋代成型流傳至今,題材廣泛,內容多樣,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通俗讀物。近日,由唐山市曹妃甸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編、華夏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曹妃甸女神傳說》系列連環畫付梓成書。
  • 大開本《奇襲白虎團》連環畫
    圖1 封面我是一個電影連環畫收藏愛好者,尤其喜歡收藏戰爭題材連環畫。看到央視播放的抗美援朝影片,我想到自己收藏的另外一本根據同名電影改編的抗美援朝題材大開本連環畫《奇襲白虎團》。《奇襲白虎團》是根據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楊育才的事跡改編,楊育才,陝西省漢中市勉縣人,1949年參軍,1951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
  • 出版湘軍攜原創力作實力圈粉
    她盛讚秦文君是兒童文學界裡的常青樹,善於以孩子的視角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在近40年的文學創作工作中對少年兒童的生命成長進行了富有價值的深入思考和探索,為無數少年兒童提供了優秀的文學讀本,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
  • 新中國首版人體攝影畫冊出版始末(圖)
    原標題:新中國首版人體攝影畫冊出版始末   1988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本公開發行的世界人體攝影畫冊《世界人體攝影》在上海出版,引發了洛陽紙貴的搶購風潮。此後,人體攝影也得以洗刷「淫色」汙名,躋身我國攝影藝術的一種常規門類。
  • 《紅旗譜》連環畫作者劉漢:88歲再繪《拓荒牛》開拓精神
    劉漢作品《拓荒牛》從玩畫的少年到持槍的武士《拓荒牛》的精神也貫穿劉漢的人生,他原籍廣東中山,1932年出生於南京,其家族也於辛亥革命和中國近代史息息相關,他的伯父劉思復為同盟會華南支部支部長,父親劉石心創辦了早期進步刊物《勞動者》,並擔任中國第一所國立華僑中學首任校長,並參與了《共產黨宣言》首版中文全譯本的出版和印刷。
  • 2020年「原動力」中國原創動漫出版扶持計劃作品入選創新高
    其中,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選送的《走向勝利》,天津人民出版社選送的《遊俠小木客:決戰屠龍谷》,天津人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選送的《木本逢生》《大牛日記》,新經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選送的《等等我爸爸》《SH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