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她也是小人書迷!今夏去「連環畫的搖籃」,與梅派青衣史依弘...

2020-12-26 騰訊網

當京劇遇上連環畫,會是一場怎樣美麗的邂逅?

今天,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攜手京劇表演藝術家史依弘舉辦的《國粹——當大美京劇遇上連環畫》展覽,在長樂路672弄33號的一百〇八上苑揭幕。

展廳現場

此次展覽,將中國連環畫與大美京劇並置陳列,相互呼應,在不同的藝術形式中展現藝術的美。

《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白蛇傳》《穆桂英》《玉堂春》《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王昭君》,一個個經典曲目,一段段動人故事。

美在京劇舞臺上,也在一幅幅連環畫方寸間。

舞臺上的「唱念做打」被畫家定格

上海,是中國現代連環畫的發源地。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在數十年中創作出版了優秀作品8000餘種,成為中國現代連環畫創作出版的重鎮,中國連環畫創作出版當之無愧的領軍者。

在這裡,先後湧現出趙宏本、程十髮、顧炳鑫、賀友直、錢笑呆、陳光鎰、顏梅華、韓和平、丁斌曾、汪觀清、韓敏、羅盤等百餘人,號稱「一百零八將」。上海人美社大院因此被命名為「一百〇八上苑」,以致敬前輩。

連環畫《穆桂英》錢笑呆、汪玉山繪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向來為廣大民眾喜聞樂見。因此,戲曲故事也成為連環畫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百〇八上苑」,這個被稱為「中國連環畫的搖籃」的所在,在戲曲發展史上,同樣佔有重要地位。

&nbsp>

連環畫《牡丹亭》 彭連熙、彭福來繪

此次展覽,精選了戲曲連環畫《宇宙鋒》(錢笑呆 陶幹臣繪)、《霸王別姬》(楊青華繪)、《打漁殺家》(黃全昌繪)、《白蛇傳》(趙宏本 林雪巖 劉錫友繪)、《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賀友直繪)、《穆桂英》(錢笑呆 汪玉山繪)等近10部作品,均為傳統經典劇目。

連環畫《牡丹亭》彭連熙、彭福來繪

舞臺上的「唱念做打」,被畫家以神妙的畫筆定格。當年著名畫家們看到的演出,正是那時技藝精湛的京劇前輩的作品。

連環畫《白蛇傳》趙宏本、林雪巖、劉錫永繪

今年90高齡的中國著名連環畫家汪觀清先生表示,「京劇與連環畫是姐妹藝術,是分不開的。」

據他回憶,當時相當一批連環畫家,比如程十髮、顧炳鑫、顏梅華、韓敏等,都是京劇迷。

汪觀清說,「他們演各種戲劇,特別是京戲與崑曲。很入迷,也很進取,從他們畫的作品上就反映出來。他們的很多繪畫作品都融合了京戲的高度、高雅、旋律,這些被吸收進他們的創作中。」

史依弘從小就是連環畫的粉絲

梅派青衣、京劇表演藝術家史依弘,曾經出演過《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玉堂春》《宇宙鋒》《遊龍戲鳳》《金玉奴》《貞娥刺虎》《鎖麟囊》《昭君出塞》《巴黎聖母院》《新龍門客棧》等多部劇目。

史依弘在「一百〇八上苑」

有趣的是,史依弘從小就是連環畫的粉絲,她的父親也是連環畫迷,至今仍愛看小人書。

那些經典連環畫,曾經陪伴了多少人的童年,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

被連環畫教益與溫暖的童年,也令史依弘無限感恩。

《宇宙峰》劇照 史依弘飾趙豔容

此次與上美社聯手合作《國粹:當大美京劇遇上連環畫》主題展覽,讓史依弘開心極了。

對於展覽所蘊含的主旨,她認為就是「致敬」二字。致敬戲曲連環畫,致敬京劇前輩和大畫家們。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將史依弘戲曲表演的精彩影像(劇照、曲目和視頻等)與上海人美社珍藏的戲曲連環畫原稿及出版物並置展陳,讓觀眾通過一個嶄新的視角,再度尋求和發現中國傳統藝術的大美。

《牡丹亭》劇照 史依弘飾杜麗娘

連環畫《穆桂英》由著名連環畫家錢笑呆和汪玉山共同創作,雖絕大部分以單線白描為主,但構圖、透視變化豐富。細膩纖秀,簡練流暢的線條使英氣逼人、神採奕奕的穆桂英形象躍然紙上。

&nbsp>

史依弘在展廳

連環畫所描繪的戲曲故事與照片展示的史依弘表演的經典京劇曲目相對應。人物與故事的對應在兩種藝術形式之間產生出奇妙的引力。經典藝術人物得以超越舞臺和畫框的限制,在奇妙的碰撞中形成藝術的迴響。

在展館的僻靜角落,還特別設置了一個致敬專題,是史依弘珍藏的梅蘭芳先生的文獻照片。

《樊江關》劇照 梅蘭芳飾薛金蓮

觀眾能夠通過這些珍貴的影像資料去體悟一代京劇大師在時代中的沉浮。

而史依弘作為當代「梅派」大青衣,繼承的正是梅蘭芳的衣缽,由此呈現戲曲藝術的薪火相傳。

據悉,此次展覽將舉辦至9月20日。

《國粹——當大美京劇遇上連環畫》展

展覽時間:2020年7月22日至9月20日

展覽地點:一百〇八上苑(本市長樂路672弄33號)

觀展提示:參觀者可關注「上美好讀」官方微信號於7月23日以後在公號後臺預約。鬧市中心,停車不便,敬請綠色出行。特殊時期,避免人群聚集,每天限量100個參觀名額。

相關焦點

  • 追梅逐夢,跟著梅派大青衣史依弘走近京劇藝術殿堂
    主持人閻華邀請梅派大青衣、京劇表演藝術家史依弘,共同出席活動,講述京劇的前世今生。 在京劇眾多名角兒中,梅蘭芳先生是不得不提的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他創立了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梅派」。 而史依弘就是梅派大青衣。談及自己為何選擇了梅派?史依弘表示,是她的兩位老師——著名武旦演員、京劇教育家張美娟以及戲曲聲樂專家盧文勤——帶著她進入了梅蘭芳的藝術殿堂。 那麼梅蘭芳先生的梅派,到底美在哪裡呢?
  • 誰成就了史依弘?
    她武功紮實穩健,出手快捷從容,有「彩色旋風」之美譽。她的聲音和身段似乎有一縷含而不露的雅致,她將「梅派」的精髓貫穿到聲腔的每一絲起落。不溫不火、清新淡雅的風範,讓舞臺上下為之震撼,是當今京劇舞臺不可多得的「梅派」青衣。
  • 「頑主」史依弘
    6歲念書,放學後她總是揣著每天一毛二分的零用錢,買上一隻油墩子去體育宮找媽媽。體育宮裡許多孩子都練著不同的體育項目,小依弘唯獨對武術情有獨鍾。家人知道個中辛苦而反對,這個倔強的小囡只是一句「我能扛」就提上了紅纓槍。學武術,史依弘練了拳術和劍術,她經常參加「打對子」。有一次在上海體育宮為外賓表演,一圈打完,同學們找不到方向,結束時紛紛以屁股對著正面看臺。只有史依弘一人,站對了方向。
  • 史依弘:與李成儒離婚後,染霜的玫瑰依舊燦爛
    梅派青衣史依弘,在個人社交平臺曬出在澳門看海的照片。1994年,剛剛22歲的史依弘就奪得中國戲劇「梅花獎」。後來,她潛心研究京劇梅派藝術,成為梅派大青衣。一次偶然機會,她認識了李成儒,與愛情撞了個滿懷。李成儒是北京人,有10個兄弟姐妹,全家都喜歡京劇。他的三哥也是一名京劇演員,與史依弘早就認識。史依弘入學不久,李成儒跟著三哥來學校看望史依弘。誰知李成儒對她一見鍾情。這時李成儒已離婚多年,帶著兒子李大海生活。本來他對婚姻不再有幻想,準備一個人獨身到老。
  • 李誠儒小18歲前妻美成仙女,氣質獨特冰冷,不愧是梅派大青衣
    史依弘長得清麗俊美,聲音寬亮動聽,她有著大家的風範,享有「彩色旋風」的美譽,潛心研究「梅派」藝術,從圖中可以看出,史依弘年輕時為人正直豪爽,深受觀眾喜愛。史依弘穿長裙沒有問題,黑色印有三角形印花,展現曲線之美,如果你想看起來成熟知性,身上最好不要有超過三種顏色,這套搭配的鞋子只有兩種顏色搭配在一起,所以簡單而不沉悶的造型其實是一種經久不衰的時尚。史依弘的大部分款式都比較簡約,會選擇一些小飾品來帶來更多的知名度,精緻又有女人味。
  • 史依弘,有戲!
    京劇《新龍門客棧》劇照在京劇《新龍門客棧》中,史依弘主要用梅派唱腔塑造角色。但史依弘告訴記者,荀派本工的童芷苓先生曾在上海連演四出「梅尚程荀」,梅蘭芳先生也有40多出崑曲作品,「能唱為什麼不唱,觀眾喜歡,票房又好,為什麼不去嘗試。」史依弘表示,對於戲曲演員來說,就應該博採眾長,各個流派的劇目都應該學習與實踐,這樣才能豐滿自己,開拓自己的藝術之路。
  • 陳少雲、史依弘、王珮瑜齊聚上海大劇院,三派名角唱響梨園經典
    司馬懿疑有伏兵,未敢進城,率軍而去。人稱「瑜老闆」的王珮瑜近年來多在舞臺上舉辦「清音會」,清唱譚餘一脈的經典唱段,融入新媒體元素,和京劇歷史知識導賞,帶領更多新觀眾領略國粹京劇的美好,堪稱京劇破圈第一人,這次她終於在上海大劇院
  • 她是李誠儒小18歲前妻,著名「梅派大青衣」,離婚後至今單身
    但是說起史依弘,不關注戲曲的應該不太了解,她可是國內少有的京劇之星。還有「梅派大青衣」的稱號。01史依弘,生於上海,從小就在外婆照顧下長大,因為喜愛文藝,於是姥姥著重培養史依弘的興趣愛好,後來在一個老師的介紹下,姥姥覺得史依弘應該在戲曲發展比較好。就這樣,史依弘就開始了戲曲生活,10歲加入上海京劇班,因為天資聰穎史依弘不只一次受到老師表揚,之後還在戲曲比賽中獲了獎。
  • 陳少雲、史依弘、王珮瑜齊聚上海大劇院,演出久違的看家戲
    陳少雲的麒派《宋士傑》、史依弘的梅派《白蛇傳》、王珮瑜的餘派《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上海京劇院三位當家名角的骨子老戲將在9月齊聚上海大劇院,9月11日至13日,上海京劇院「梨園天驕」演出季移師上海大劇院,三臺大戲都是名角們的看家好戲,也都是在上海多年未演。
  • 李勝素:梅派大青衣的新境界
    梅派青衣、花衫,現為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 「口傳心授」到現代培養 李勝素10歲開始學戲。因為年齡不夠,她還是個「特招生」,在班裡年齡最小,卻最可愛。 跟于魁智配戲多了,有的戲迷為李勝素鳴不平,覺得她演配角的時候多了。李勝素卻不這麼看,「除了和魁智,我和楊赤等人也都經常合作,跟好演員一起演出,對自己的表演無疑是有提升的。過去都講究一個角兒挑梁,但是現在我們新一代的京劇人應該有新的思想,其實原來馬、譚、張、裘就已經開始合作了,我們也應該有一棵菜的精神。」
  • 史依弘開公司:面對市場 京劇人必須「靈」
    常常有前輩老師對史依弘的表演讚嘆不已,可她自己卻說不敢看自己演的戲,總覺得「不對」;她從藝30多年,卻時常感到自己好像不屬於京劇圈子;近日,她成立公司、辦巡演,探尋京劇贏得市場的出路,消息一出隨即吸引業內外關注的目光,可她又覺得,做公司也未必是出路,或許還會更糟糕——這聽起來有點矛盾,但這就是史依弘,藝術家從來不是單向度的。
  • 被李成儒小18歲前妻美到,五官端正氣質超然,不愧是梅派大青衣
    不過我們今天要講的並不是李成儒,而是李成儒曾經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他的前妻史依弘,比他整整小了18歲。潛心研究「梅派」藝術,看上圖就可知史依弘年輕時的樣貌端正大方很有觀眾緣。白裙與綠葉相配,她美的依然像少女一樣。不過這樣沒有腰身的裙子不太適合微胖的女性,史依弘之所以能夠駕馭這件簡單的白色連衣裙,是因為她獨特而清冷的氣質,微胖的女生穿上這樣的造型會很顯胖。
  • 多情的李成儒:二婚娶小18歲青衣,轉身又戀小28歲演員
    你看他為了追求青衣史依弘的時候,有多用心。二婚娶小18歲青衣1996年,他通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梅派大青衣史依弘。他十分欣賞會戲曲的女生,加上史依弘盤靚條順,瞬間愛上了她。慢慢的,史依弘被他的堅持打動了,戀愛一年後正式結為夫妻。
  • 市圖書館推出小人書·連環畫數字閱讀
    為豐富青少年讀者的閱讀生活,市圖書館推出小人書·連環畫數字閱讀。閱讀方法是關注阜新市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點擊屏幕下方「讀者服務」——經典「小人書」進入,即可在線閱讀海量小人書、連環畫。小人書和連環畫是喜聞樂見的中國傳統文學藝術形式,深受青少年讀者的喜愛,也是最早引領我們閱讀和欣賞各類文學歷史名著的啟蒙書。畫家在浩瀚如海的歷史中採擷最經典的故事,讓獨具時代氣息的藝術語言躍然紙上,勾勒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千古故事。在小人書和連環畫裡,讀者可以結識卓爾不群、才華橫溢的歷史人物,了解為國捐軀、殞身不恤的英雄事跡,熟知中外名著中一個個經典的故事。
  • 言慧珠與京劇「梅派」藝術
    這副輓聯雖是悼念梅氏,也是兼有懷念先梅氏而故去的程硯秋君的意思。而尾聯所提言;趙二位,即指梅派傳人言慧珠與程派傳人趙榮琛。她自幼受家庭及環境薰陶,對皮黃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曾向許多技藝精湛的前輩藝人習藝求教;從朱桂芳、九陣風(閻嵐秋)、諸茹香、王幼卿、芙蓉草(趙桐珊)、趙綺霞等老師身上汲取了青衣、花旦、刀馬旦、武旦各行當表演藝術的豐富營養,在唱、做、念、打(舞)方面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 5月2日金星史依弘劉令飛亮相上海大劇院,鄭雲龍王珮瑜以特別方式...
    5月2日19:30,金星舞蹈團,上海京劇院梅派青衣史依弘,上海芭蕾舞團青年舞者吳虎生、戚冰雪,上海民族樂團演奏家王音睿、曹蘊,音樂劇《變身怪醫》主演劉令飛,上海歌劇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韓蓬等將帶來持續約60分鐘的劇場現場版演出。《變身怪醫》另一位主演鄭雲龍、上海京劇院餘派老生演員王珮瑜將以特別方式「到場」。
  • 史依弘與艾絲美拉達的靈魂對話丨「艾麗雅是一個白羊座女孩兒,沒心沒肺.」
    (史依弘在劇場觀眾席)京劇《情殤鐘樓》即將於9月8號再次獻演天蟾逸夫舞臺該劇於08年創排,改編自名著《巴黎聖母院》今天由主演史依弘來與我們分享其中一二最早提議創排巴黎聖母院京劇版的是石玉昆導演,他建議我嘗試艾絲美拉達這個角色,載歌載舞,結合我有上海都市女子的氣息,去把這位美麗的女子演得美好可愛。
  • 李勝素演繹梅派經典《鳳還巢》
    京劇以擅長演繹歷史題材著稱,其中正劇較多,喜劇略少,而以青衣、花衫為主角的梅派劇目中,喜劇更不多見。京劇《鳳還巢》便是梅派戲中的喜劇代表。該劇編織了錯綜複雜的詼諧情節,生、旦、淨、醜行當齊全,每個人物都具獨特的性格線索,可謂個個討巧,結尾大團圓也符合傳統的欣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