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場線上演出 超10億次點擊量 國家大劇院令高雅藝術飛進尋常百姓家

2020-12-21 青瞳視角

疫情為2020年的演出行業帶來了極大的考驗,雖然今年上半年的線下演出一度停擺,但國家大劇院卻並未停下腳步,而是積極應對形勢變化,「以藝抗疫」,通過線上的方式把音樂散播到千家萬戶。

自4月11號推出線上演出以來,從最初的「春天在線」,國家大劇院先以室內樂和小型交響樂的形式開闢了新的演出陣地,到「聲如夏花」、「華彩秋韻」加入了歌樂舞劇戲多種演出形式,到如今恢復75%售票率的「冬日之約」系列演出,國家大劇院。截至11月14日的「勝利的交響」主題音樂會,國家大劇院在各大直播平臺共推出了36場線上演出,在線總點擊量累計超10億次。

這36場線上演出並不是簡單地將線下演出搬到線上,而是經歷了一系列周密的籌備,國家大劇院從策劃到技術都在進行不斷的嘗試和突破,力求為更多的觀眾帶去更豐富的藝術內容和視聽享受。

攝影/牛小北

策劃用心:演出、藝術家、場景全方位展示 藝術普及不忘可看性

「從疫情到現在,我們始終在變,畢竟線上演出是一個網際網路的產物,它和傳統的電視臺做欄目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國家大劇院影視節目製作部副部長孫洋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線上演出是不斷變化的,但從策劃之初就花了很多心思:「線上演出包括演出的影像化呈現和導賞兩部分。從4月份開始主要以小型室內樂開始,到之後逐漸擴展到歌樂舞劇戲這些線下演出經常會演的藝術門類,我們在線上都做了呈現。大劇院就是一個承載了各種藝術門類演出的平臺,在線上的這一方舞臺上也是體現了這個作用。導賞部分也是一樣,呈現了很多的內容,我們不僅請來了像白巖松、周濤、任魯豫、朱迅等著名主持人,還邀請到了呂思清、濮存昕、黃磊等很多藝術家,此外還有很多業內專家也被邀請來。在導賞的過程中,從話題的設置上,既有趣味性又有故事性,其實是把我們的藝術普及、推廣、傳播在這個過程中都有所體現,可看性非常強。」

導賞的過程不僅對於演出內容是一個藝術普及的過程,它還對國家大劇院咖啡廳、大師俱樂部、藝術沙龍、會客室、演員接待廳等各個空間進行了展示。孫洋表示這在某種程度上對大劇院也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這些嘗試和探索其實非常有意思,這些場景的展示其實也吸引了觀眾來現場體驗。雖然線上演出很好,但是我們還是希望更多的觀眾能夠走進劇院來感受現場的藝術氛圍。」

攝影/牛小北

技術突破:不斷嘗試技術創新 堅持精益求精追求高品質

今年國家大劇院36場線上演出的錄製和後期製作完全是自有團隊和力量完成的,孫洋表示,這得益於國家大劇院建院十餘年的積累和歷練:「往年,我們部門不到30人的團隊主要承擔的是劇院古典音樂頻道這個平臺的直播和錄像任務,我們的團隊每年會錄製160到180場的演出,基本上就是兩天就要錄一場,這種積累和歷練是非常少見的。」

音樂會、歌劇、舞劇等藝術門類的錄製和電視臺的錄製有很大差別,要求導演團隊和錄製人員相當專業,導演是必須會看總譜的。國家大劇院線上演出導演田晨透露,自己在演出之前往往需要做很多案頭工作,「我需要先拿到和指揮一樣的總譜,在總譜的基礎上做分鏡頭腳本。」而分鏡頭腳本往往需要跟藝術家溝通,哪些段落需要特別突出,那些樂器和人需要有交流,這些都是要細化,並且需要得到藝術家認可的。

為了能給觀眾提供更精良的視聽效果,國家大劇院不僅使用了超高清4K設備和相機鏡頭,在現場拍攝還會用到軌道、搖臂等特種設備。5月18日的「奇妙的和諧——2020國際博物館日國家大劇院線上特別音樂會」還嘗試全程使用電影的攝影機拍攝,而8月8日,「華彩秋韻」系列演出首場音樂會「繁華眾聲:張藝、陳悅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更是使用了「8K+5G」直播技術,成為藝術傳播領域的革命性、標誌性事件。

為了能讓觀眾有更多的沉浸感,在操作話劇、舞劇等項目的時候,國家大劇院把攝影機搬到了臺上。孫洋表示:「這些嘗試都是希望能夠給觀眾一些獨特的藝術體驗,也是我們堅持精益求精,打造高品質藝術作品的態度。」

未來發展:打造線上線下內容差異 做好藝術交流與呈現

線上直播讓更多觀眾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高雅藝術,改變了以往的演出生態,通過線上播出的方式,令高雅藝術飛入到尋常百姓家,建立沒有圍牆、沒有地域,打破時空界限的演出現場。中國人文大學新聞學院視聽傳播系主任高貴武表示,國家大劇院通過平臺優勢,將不同地域、層次、階別的受眾進行藝術素養的提升,普惠大眾的同時與活躍在網絡的年輕人做嫁接,給予年輕人藝術滋養和薰陶。

對於未來線上演出如何發展,需要和線下演出進行怎樣的互動,國家大劇院副院長朱敬認為:「線上演出有天生的傳播基因和獨特優越性,有看不到的角度、特寫、解讀和觀眾,但是線下也有它無法取代的現場觀演互動感受,這些都激勵我們繼續探索線上線下的關係。我們需要探索在不同時段疫情背景下以及疫情後,針對不同媒介形式和受眾,線上線下演出不同的定位、功能和屬性,來打造它的內容差異化,保證運營獨特性。既要變更求新,又要做好內容策劃,做好藝術呈現,不論現場藝術家的表演,還是鏡頭中的呈現,以及線上傳播在各個終端的呈現,做好藝術交流工作,這些都是我們線上線下演出承載的職責和使命。」

8月8日,國家大劇院「華彩秋韻」系列演出首場音樂會「繁華眾聲:張藝、陳悅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運用「8K+5G」技術直播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揭秘:大劇院如何奉獻36場線上演出
    在北京展區中,國家大劇院為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成為北京展區的一大亮點,將有海報4幅和視頻3個。四幅海報包括《長徵郵冊》海報、《華彩樂章冰箱貼》海報、《大劇院造型茶具》海報、《芭蕾寶貝》海報;視頻則為大型原創民族舞劇《天路》宣傳片、《長徵舞臺劇》宣傳片、《國家大劇院》宣傳片。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國家大劇院開闢線上演出陣地,推出了36場線上演出。
  • 國家大劇院:探索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演出新業態
    據悉,通過5G傳輸技術,12小時「線上藝術節」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央視網等共計30餘家網絡平臺高清呈現。12小時的連續直播,這在大劇院和表演藝術行業都是罕見的。截至2020年12月23日,線上藝術節全網總點擊量已超1億次,收穫了海內外網友眾多點讚與評論:「大劇院十三周年從線下遷徙到線上,讓我們不用出門就可以享受直播盛宴,如臨現場。」
  •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10場線上音樂會點擊量超3億
    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全國各地的演出場所及演出院團均暫停線下演出,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也不例外,並選擇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再次與觀眾見面。而作為國家大劇院的常駐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自今年4月開始,至今已參與了10場線上音樂會,形式涵蓋室內樂、交響樂、歌劇音樂會,累計獲得3億多次在線點擊量。就在6月13日晚間,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系列線上音樂會第九場——四季留聲剛剛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
  • 高雅藝術「插上翅膀」 線上線下雙軌演出成新業態
    不過,年初開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幾乎所有相關演出取消,古典音樂演出行業陷入「至暗時刻」。面臨這樣的陣痛,中國成了音樂會從線下轉為線上最為成功的國家——國家大劇院從4月開始推出線上系列音樂會至今,積累了成功的經驗,而北京國際音樂節也首次成功以線上線下並舉的方式舉行。 音樂會轉線上 高雅藝術插上翅膀 1月初還想著繁忙的「貝多芬年」開始了,沒想到月底就「失業」了。
  • 國家大劇院線上演出點擊量破10億次 本周六將開啟「冬日之約」
    自今年4月11日起,截止到10月31日晚,國家大劇院線上演出「春天在線」「聲如夏花」「華彩秋韻」三大系列累計舉辦34場,在線總點擊量已達10.27億次。國家大劇院線上演出系列自推出以來,於每周六傍晚如約而至,通過全平臺網絡直播,以電影質感的畫質、高保真環繞立體聲的音效,為五湖四海的觀眾送去了溫暖的藝術盛宴。
  • 探索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演出新業態
    截至2020年12月23日,線上藝術節全網總點擊量已超1億次,收穫了海內外網友眾多點讚與評論:「大劇院十三周年從線下遷徙到線上,讓我們不用出門就可以享受直播盛宴,如臨現場。」「基本每年院慶都來,2020年情況特殊,沒想到在網上能看到直播,形式太新穎了!」
  • 河源這場高雅的藝術盛宴,千萬不要錯過
    讓新年音樂會飛入尋常百姓家新年音樂會在河源從無到有,再到日臻成熟,背後離不開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從2005年開始,我每年都會來聆聽新年音樂會,最大的收穫是從一個不懂藝術的人慢慢變成一個了解交響樂的人,從而愛上了名曲。」「今天的曲目非常好聽,尤其是《梁祝》。」每年的新年音樂會,培養了一大批高雅意會的粉絲,他們常常全家總動員前來觀看演出。在線直播普及高雅藝術河源新年音樂會因演奏場地限制,加之演出內容高雅,能有機會去現場聆聽的市民不多。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線上藝術節12小時精彩不間斷
    5年間,已有13家海內外著名藝術機構、合作方參與其中,共展映60部舞臺藝術影片,覆蓋全國22個城市,展映1410餘場,惠及觀眾近15萬人,在推動歌劇藝術推廣普及、促進歌劇電影製作發行方面做出了積極有益的實踐。訪談過後,網友們線上觀看了剛剛結束的2020國家大劇院歌劇電影展特別邀請的《帕瓦羅蒂一聲為愛》藝術家紀錄片的精彩集錦。
  • 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 線上藝術節溫暖開幕
    國家大劇院自2016年開始舉辦國際歌劇電影展至今已經走過了第五個年頭,五年間,已有13家海內外著名藝術機構、合作方參與其中,共展映60部舞臺藝術影片,覆蓋全國22個城市,展映1410餘場,惠及觀眾近15萬人,在推動歌劇藝術推廣普及、促進歌劇電影製作發行方面做出了積極有益的實踐。訪談過後,網友們線上觀看了剛剛結束的2020國家大劇院歌劇電影展特別邀請的《帕瓦羅蒂•一聲為愛》藝術家紀錄片的精彩集錦。
  • 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系列音樂會三場演出點擊破億
    4月25日晚19:30,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系列音樂會第三場「愛的祝福」,如期在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及各大網絡平臺與觀眾見面。對於眾多網友而言,每周六晚的黃金檔期,已成為他們對「春天在線」的固定期待。本次音樂會直播,由央視網提供獨家技術支持,特別搭建了極速超高清播放系統,為參與播出的37家媒體、63個網絡平臺埠推送超高清信號,使千萬網友實時觀看了高品質的線上音樂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場音樂會在線播出點擊量為3800萬次,而前三場在線播出點擊量突破1億次。
  • 國家大劇院建院13周年線上藝術節12小時精彩不間斷
    國家大劇院自2016年開始舉辦國際歌劇電影展至今已經走過了第五個年頭,五年間,已有13家海內外著名藝術機構、合作方參與其中,共展映60部舞臺藝術影片,覆蓋全國22個城市,展映1410餘場,惠及觀眾近15萬人,在推動歌劇藝術推廣普及、促進歌劇電影製作發行方面做出了積極有益的實踐。訪談過後,網友們線上觀看了剛剛結束的2020國家大劇院歌劇電影展特別邀請的《帕瓦羅蒂•一聲為愛》藝術家紀錄片的精彩集錦。
  • 國家大劇院線上音樂會點擊量破1.6億次,幕後有何「玄機」?
    截至5月3日19時,該系列音樂會在線點擊量突破1.6億次,其中5月2日收官演出「春天的擁抱」的單場點擊量接近5000萬次。每周「春天在線」音樂會的留言評論區中,許多網友都對在線音樂會的絕佳音效讚不絕口。
  • 國家大劇院線上音樂會——線上演出是出路還是歧途
    6月10日晚19:30國家大劇院「生如夏花」系列線上音樂會再次如約而至,這次帶來的主題是「燦若星辰——中外歌劇經典選段音樂會」這次音樂會演出了包括《今夜無人入睡》等多部中外歌劇的經典選段,讓銀屏外的觀眾大呼過癮。
  • 樂章,在雲上流淌(解碼·文化市場新觀察)
    4月推出線上演出以來,累計在線點擊量超過10億次。線上演出可以打破時空界限,正成為演出行業的新常態。各大演出機構也積極探索培育線上演出體系,形成線上線下傳播合力,拉近高雅藝術與觀眾的距離。  「春天在線」「聲如夏花」「華彩秋韻」……國家大劇院自4月11日推出線上演出以來,已推出三大系列共計34場演出,截至11月5日,累計在線點擊量達10.27億次,場均達3000萬次。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開啟線上藝術節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開啟線上藝術節 大劇院供圖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當日通過視頻向網友們致以問候,海內外的藝術家及劇院同行也紛紛通過VCR為劇院送上祝福。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開啟線上藝術節 大劇院供圖「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線上藝術節」即將開幕[圖]
    國家大劇院將舉辦一場特別的「線上藝術節」,在線上為大家帶來精彩繽紛的藝術演出與活動。今年,由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12月22日當天,大劇院將取消線下免費參觀,「公眾開放日」將首次從線下遷徙到線上,為觀眾奉上一場不一樣的「線上藝術節」。當天從上午10點到晚10點,持續12小時不斷線的藝術演出和活動,將在各大網絡平臺埠免費播出,讓這個屬於藝術的節日能夠惠及更多觀眾。演出內容豐富多彩。
  • 『現場』藝生相伴,溫暖同行|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線上藝術節12小時精彩不間斷
    國家大劇院自2016年開始舉辦國際歌劇電影展至今已經走過了第五個年頭,五年間,已有13家海內外著名藝術機構、合作方參與其中,共展映60部舞臺藝術影片,覆蓋全國22個城市,展映1410餘場,惠及觀眾近15萬人,在推動歌劇藝術推廣普及、促進歌劇電影製作發行方面做出了積極有益的實踐。
  • 「首席」用音樂描繪「四季」 大劇院線上音樂會點擊量達4億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四位管樂聲部首席周陽、陳思軍、劉曉昕和姬晶晶接力的一首蕭士塔高維奇《第二圓舞曲》,展現的是首席們精彩不凡的演奏水準;而在樂團首席李喆看來,「首席」代表的責任還有許多。他既掌握著一場音樂會真正開始與結束的時間節點,又要像橋梁一般溝通著樂團與指揮,在技術上引領樂手實現指揮的音樂意圖。「欲戴光環,必承其重」,主持人李楊薇給出的評價,代表了直播平臺上許多觀眾的心聲。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線上藝術節」即將開幕
    今年,由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12月22日當天,大劇院將取消線下免費參觀,「公眾開放日」將首次從線下遷徙到線上,為觀眾奉上一場不一樣的「線上藝術節」。當天從上午10點到晚10點,持續12小時不斷線的藝術演出和活動,將在各大網絡平臺埠免費播出,讓這個屬於藝術的節日能夠惠及更多觀眾。演出內容豐富多彩。
  • 藝生相伴 溫暖同行 國家大劇院守正聚力融合創新
    由白巖松導賞的貝多芬《合唱幻想曲》和《第九交響曲》兩部不朽名作,在夜晚為難忘的12小時線上藝術節直播畫上了輝煌的句點。  截至12月23日,「線上藝術節」全網總點擊量已超一億,獲得海內外網友眾多點讚:「大劇院十三周年從線下遷徙到線上,讓我們不用出門就可以享受直播盛宴,如臨現場。」「基本每年院慶都來,今年情況特殊,沒想到在網上能看到直播,形式太新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