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歌曲曾養活「半個華語樂壇」?

2020-09-10 王冠博教你唱

高曉松曾這樣概括音樂的地域性特點:「旋律在日本,和聲在歐洲,節奏在非洲。」這番話不無道理,在旋律方面,日本音樂確實在全球範圍內受到了廣泛的認可。


日本歌曲的唱腔可以是百轉千回的,可以是意境清新的,即便有時我們聽不懂歌詞,但是也會被旋律所吸引。


日文翻唱風潮


在80、90年代的樂壇,大量日本歌曲被港臺明星譯成中文,或是重新填詞翻唱。比如張國榮、張學友、梅豔芳、譚詠麟等都翻唱過日本的歌曲。


中島美雪可能是被華語樂壇翻唱最多的一個日本歌手,所以近些年在網絡上一直有種說法「中島美雪養活大半個華語樂壇」。這樣表述雖然有些誇張,但不得不說華語樂壇確實翻唱了不少她的經典歌曲。



去年「歌手」舞臺上米希亞曾翻唱過中島美雪的這首中文名為《騎在銀龍的背上》的作品,這首歌作為日劇《五島醫生診療所》的主題曲,「銀龍」則指作手術刀。中島美雪溫柔的歌聲中有一股堅韌的力量,唱出了「醫者仁心」的悲憫與關愛之情。


這首歌米希亞用澎湃的氣勢、磅礴的高音,訴說著醫生心中治病救人的那份堅定與執著,與崇高的使命與責任感,讓這首歌曲充滿了力量。


這首歌中文翻唱版本則為範瑋琪的《最初的夢想》,由姚若龍重新填詞。原曲旋律的力量感與這一版異曲同工,中文版則是描訴人們在遭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只要堅持自己「最初的夢想」,回想當初立志實現夢想的那一份努力,就決不會輕言放棄。


華語樂壇天后王菲的《容易受傷的女人》,便是翻於中島美雪的《口紅》。這首歌分粵語、普通話兩個版本,收錄於王菲第四張專輯《Coming Home》。唱片一推出即斷市,銷量衝破白金。碟內的《容易受傷的女人》,當時橫掃全港,此曲也成為她的經典代表作之一。

鄧麗君同樣也翻唱過中島美雪的歌曲,例如這首中文版《漫步人生路》,原作中文名為《習慣孤獨》。在這首歌裡,鄧麗君一改往昔柔情,一點果敢與無畏,鄧麗君極具代入感的聲音讓人體會到人生旅程的漫長與複雜。



除了中島美雪,其他像玉置浩二、近籐真彥、福山雅治、谷村新司也被大量翻唱過。


例如張國榮的《風繼續吹》 翻唱自山口百惠的《再見另一方》;陳慧嫻《千千闕歌》翻唱自近籐真彥《夕陽之歌》;李克勤的《紅日》來自立川俊之的《最重要的事》;張學友《李香蘭》(重新填詞版為《秋意濃》)來自玉置浩二的《不要走》 等等。


許多日語翻唱歌曲經翻唱後成為華語經典,並且成為歌手們的知名代表作。如今,這些日語被翻成中文的膾炙人口之作,早就成為KTV的必點歌曲,以及被放置在百聽不厭的循環歌單裡了。



實力與流行


日本正當紅的流行歌手必要提及米津玄師,他的那首《Lemon》早已突破了10w+的收藏量。MV在油管上播放量破5億,在榜單「Billboard JAPAN」中連續2年連霸,成績斐然。


2018年街邊路巷、社交網絡,到處都播放著這首《Lemon》。它作為大火懸疑日劇《Unnatural》的主題曲,持續的熱度甚至超過了這部日劇本身。相信大部分人也都是因為這首歌而認識的米津玄師。


有媒體曾說:「從訴說自我的歌者,再到唱出大時代下人們共有的心聲,米津玄師在短短幾年中就已經完成了一次自我的涅槃,並跨越年齡階層,洞悉了更多聽者的心靈……」


我們跟著米津玄師婉轉的歌聲,就像跟著故事的情節一起跌宕起伏。這種島式元素的故事感,很容易撥動聽者的心弦。


而島式唱腔典型歌手,大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中孝介了。


中孝介大家認識他大概率來自於《海角七號》,其中的插曲《各自遠颺》讓大家認識到了這位靈魂歌者。中孝介的聲音充滿了透明感,純淨的就像海風一般。百轉千回的歌聲,讓聽者時而憂傷時而明朗,他在音樂表達上所營造的情緒總是能深深感染別人。


中孝介這種獨特的「島歌唱腔」起源於日本鹿兒島,這個地方有著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最奇特的結合,並且又生出了自己的一分隨性恣意來。為此,這種唱法與中國的地區民歌有些類似,聲音帶有南國的特色,給人以溫婉知性的感覺。



這種唱腔還影響到了如今知名歌手霍尊。他在參加「中國好歌曲」時,一首《卷珠簾》驚豔眾人。霍尊悠遠綿長的聲線與《卷珠簾》的哀婉悽切糅合在一起,使這首帶著濃厚中國風韻的歌曲鑽進了人們的心坎裡。


在節目中霍尊表示這種唱法受到了中孝介的影響,而當時霍尊的「島歌唱腔」在華語樂壇中算作鳳毛麟角。


日本歌曲元素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影響著80、90年代的華語樂壇,也影響著當今流行歌曲的表達方式。一些經典的日文歌曲,或許我們並聽不懂歌詞,但是卻能從旋律裡體會到歌者所想表述的情感。

相關焦點

  • 日本歌曲曾養活「半個華語樂壇」據說聽過的都奔三了
    高曉松曾這樣概括音樂的地域性特點:「旋律在日本,和聲在歐洲,節奏在非洲。」這番話不無道理,在旋律方面,日本音樂確實在全球範圍內受到了廣泛的認可。日本歌曲的唱腔可以是百轉千回的,可以是意境清新的,即便有時我們聽不懂歌詞,但是也會被旋律所吸引。
  • 一個中島美雪養活半個華語流行樂壇?
    除了這些大熱的歌曲之外,任賢齊的《傷心太平洋》、湯寶如的《絕對是個夢》等等,全都翻唱自中島美雪的作品。因此,有人調侃,一個中島美雪,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的音樂人!中島美雪 不世出的音樂精靈這些在國內傳唱甚廣的翻唱歌曲,僅僅是中島美雪作品的一部分,1952年出生的中島美雪,是唯一一個橫跨四個年代摘得單曲榜冠軍的歌手。
  • 華語樂壇靠日本人養活?這些經典歌曲都是翻唱!
    翻唱歌曲列表2除了上述提到的這些,還有大量的華語歌曲翻唱自日本,篇幅有限不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一搜。可以看出,被華人翻唱最多歌曲的日本明星為中島美雪。根據統計,中島美雪約有70首作品被改編為一百多首華語歌曲,其中以香港和臺灣翻唱最多。從70年代至今,中島美雪幾乎每張專輯都有歌曲都被華人地區歌手所重新填詞與翻唱。
  • 日本國寶級歌星中島美雪,真的是她養活大半個華語樂壇?
    中島美雪是日本國寶級的歌星,為何總說她是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的人呢?其實這種說法有道理也沒道理,有道理的是,我們確實看到了很多非常經典的老歌都是翻唱於她創作的歌曲。從某個角度來說,中島美雪的歌確實對華語樂壇貢獻了很多,很多歌手依靠翻唱她的歌曲而走紅,甚至有些翻唱的歌曲成為其代表作品,不得不說翻唱歌曲所帶來的收穫是強大的。不過,縱觀整個華語樂壇,在90年代左右翻唱日本歌曲曾達到了一個頂峰時期。
  • 兩個日本歌手,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原來我們是聽日本歌長大的
    兩個日本歌手,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原來我們是聽日本歌長大的他們很多人都不知道很多的華語樂壇天王天后級別的人物,他們很多的成名曲大部分都是填詞翻唱的。而被他們翻唱的就是日本歌曲。對於很多90後來說比較熟悉的應該就是筷子兄弟的歌曲《老男孩》和《父親》。
  • 她養活半個華語樂壇,一生創作500多首歌,今67歲仍孤身一人
    說到養活大半個華語樂壇的女人,你會想到誰呢?通過標題許多人也已經看到了,她一生創作下了五百多首歌曲,如今她已經六十七歲了,仍然孤身一人,而這個人正是中島美雪,雖然她是一名日本人,但不得不承認,她的歌曲確實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這也是不爭的事實,而她更是被日本稱之為國寶級天后,能夠被中國網友喜歡的日本歌手,她也是最為重量級的一位了吧。
  • 都說日語歌是華語樂壇的「半個媽」,難道他們翻唱我們的歌還少嗎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可謂是港臺音樂的全盛時期,一個又一個樂壇巨星不斷湧現,像許冠傑、張國榮、齊秦以及四大天王等等,在內地音樂還處於相對混沌的時候,刮來了一股強勁的港颱風,開啟了華語樂壇的一個傳奇時代。在所有的「翻唱」之中,又要數日文歌最多,很多我們熟悉的歌曲,像《紅日》、《千千闕歌》、《天涯》以及《後來》等等,都是「翻唱」日文歌得來的,這在現在看來不可接受的事情,在當時卻是潮流!粗略統計了一下,僅翻唱中島美雪的歌曲就多達百首,因此很多人都說,「日語歌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日語歌是華語樂壇的半個媽」等等。這些話聽著真的不是滋味!
  • 她的歌養活了半個華語樂壇,殿堂級歌神,66歲仍然像個元氣少女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重量級人物,她的歌曲被認為是「養活了半個華語樂壇」,66歲的高齡卻依然活得像個元氣少女。她就是中島美雪。中島美雪生於1952年,5歲就開始學習鋼琴,還學過芭蕾,小學二年級就開始嘗試作曲。1975年正式出道,開始了她的歌手生涯。
  • 別再說日語歌「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他們翻唱的華語歌也不少
    眾所周知,以前那些讓我們著迷的港臺歌手的金曲不少都是翻唱自日語歌,《紅日》、《千千闕歌》、《容易受傷的女人》等太多歌曲的原唱都是日本歌手。至今據不完全統計,華語歌僅僅只是翻唱中島美雪的歌曲就有百首歌之後,因此也有人說中島美雪「一人就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
  • 玉置浩二和中島美雪養活了大半個八九十年代的華語樂壇?
    玉置浩二和中島美雪養活了大半個八九十年代的華語樂壇?這時可能會很多人問,玉置浩二和中島美雪是何許人也?大多數人或許都不認識他們,但是提到張學友、譚詠麟、李克勤、鄧麗君、王菲等等香港歌星大家就不陌生了吧。
  • 日本歌曲改變了華語樂壇?這些經典的中文歌曲全部由日本歌曲改編
    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改編/翻唱歌曲成為推動香港音樂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一些流傳至今的經典歌曲,如《酒紅色的心》(譚詠麟)、《風繼續吹》(張國榮)、《情已逝》(張學友)、《千千闕歌》(陳慧嫻)等,都是改編/翻唱自日本歌曲。不僅僅是香港樂壇,臺灣樂壇和大陸樂壇都有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改編自日本歌曲。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近幾十年都有哪些經典歌曲改編自日本歌曲?
  • 一人養活半個華語歌壇?不誇張,幾位天后級歌星都以她的歌成名
    80、90年代的香港樂壇,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歌手,他們的歌曲朗朗上口,至今我們仍在KTV懷舊著這些歌,比如《漫步人生路》、《天涯》、《容易受傷的女人》、《原來你也在這裡》……可是,有多少人知道,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原本都是一個日本女人創作的呢?
  • 她為音樂奉獻一生,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卻少有人認識她
    一說起日本女星,大家最先想到的是誰?石原裡美、新垣結衣?還是大家的啟蒙老師蒼老師和波老師?說到這兩位老師大家是不是以為本人要開車?其實並沒有,只是想要給大家介紹一位被大家所遺忘掉的日本女歌星,她這一生的作品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五百多首原創歌曲,七十多首被拿出來翻唱,每一首都受到了大家的喜愛。
  • 對華語樂壇影響很大的日本國寶級歌姬
    中島美雪這個名字國內知道的人估計不多,這位日本國寶級歌姬,1952年2月23日出生於日本北海道札幌市,現在已經是奶奶級別了,「歌手」的稱謂對她來說是屈才了,說準確點應該是藝術家、音樂創作者,作家,廣播主持人,演員。她對華語樂壇的影響力很大,有人統計,大概有六十九首歌被華語樂壇翻唱,一共有一百三十二歌手翻唱過。
  • 來看看那些年華語樂壇翻唱的日語歌曲.
    本文作者:辰諳這一期的音樂推薦,帶你看看那些年話語樂壇填翻的日語歌曲,可能其中很多都是你一直以為的話語樂壇原創哦~首先是筷子兄弟那首曾經紅極一時的《老男孩》,原曲為日本歌手大橋卓彌的《ありがとう》。原曲表達的是對父母的感謝與愛,而筷子兄弟的版本則是緬懷青春的主題。
  • 這三個日本人,曾撐起了半個港臺音樂圈...
    現在的華語樂壇百花齊放,搖滾、嘻哈、國風、抒情應有盡有,各類風格的原創歌曲都來伺候我們的耳朵。但是在八九十年代左右,周杰倫、林俊傑等優秀的原創歌手出現以前,那時的中國港臺樂壇幾乎是一片翻唱的海洋。只要你喜歡聽歌,那麼你中獎的概率幾乎是百分之百。
  • 周杰倫出現前,華語樂壇半壁江山靠誰養?三個日本人是「靈感繆斯」
    別看現在的華語樂壇百花齊放,形勢一片大好。但在周杰倫、林俊傑、許嵩這樣優秀的原創歌手出現之前,華語樂壇的半壁江山都是靠這三個日本人"養活"的。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在周杰倫這樣的原創歌手出道之前,華語樂壇的大部分優秀歌曲都是翻唱下面這三個日本人的。空口無憑,咱們用事實說話。
  • 這個「讓天王成為天王」的男人,曾「養活」半個香港樂壇
    有不少樂迷曾開玩笑地說,「玉置浩二養活了八九十年代的半個香港樂壇」,這話其實也不為過。1985年,樂隊的演唱的《向悲傷說再見》(粵語版有蔡國權《誰最愛你》)成為日本TBS電視臺「THE BEST10」及日本電視臺「THE TOP10」兩大音樂節目的年度冠軍歌曲,成績相當彪炳。
  • 她是日本國寶級女歌手,一個人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卻一生未嫁
    提及中島美雪,相信很多的人並不熟悉,但如果聽到她的歌曲,相信大家都能哼上幾句,只是因為,中島美雪的歌曲是被華語樂壇翻唱最多的,1952年出生的中島美雪一生未嫁,但是她卻保持著旺盛的創作能力,中島美雪有著自己不一樣和世界的相處方式,她的特立獨行使她在這個世界上光芒四射的生活著。
  • 她的歌曾養活了半個華語樂壇,她被譽為「日本國寶級天后」 
    ,日本女歌手、詞曲作者、音樂創作人,廣播主持人、作家、演員。中島美雪經典歌曲《糸》(《線》)獲年度版權費金獎 。2020年,舉辦個人音樂生涯的最後一次全國巡演。在日本音樂界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她的70餘首原創歌曲被鄧麗君、譚詠麟、王菲等華語歌手所翻唱,被譽為「日本國寶級天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