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劇《非處方青春》的熱播,醫學生的校園生活越來越受討論,對普通觀眾來說神秘的解剖課、眼花繚亂的專業術語都頗具新鮮感。
這部劇的演員選角也同樣主打新鮮面孔,四男四女的群像故事幾乎都選用了剛出道不久的95後新人,演員外形各有各的風格,觀眾終於不用再擔心臉盲記不住人物了。
然,學生都是「新面孔」,《非處方青春》的老師卻是「熟人」:方文強。
這位演員的名字對大部分觀眾來說是陌生的,但他的臉是所有青春劇愛好者都極為熟悉的存在,近年來的口碑青春題材作品,經常出現他的身影。
他因《最好的我們》中班主任張平一角深入人心,角色接地氣又能引發觀眾共鳴,使他與同劇中的張峰、潘主任成為系列作品裡「鐵打的老師」。
三人中因方文強飾演的張平形象最為豐滿,亦讓他成為觀眾心中的青春記憶,隨後的國產青春劇每當有他出場,都會帶著別樣感染力。
影版《最好的我們》觀眾對主角換人各種不適應,但當青澀的張平老師走進教室,一個輕輕調整領帶緩解緊張的動作,便瞬間勾起觀眾腦海遺留的青春情懷。
《非處方青春》中方文強以輔導員朱老師形象現身時,也是引發一波彈幕攻擊,這個角色戲份不多卻是配角中最亮眼的存在。
朱老師仍舊保有著《最好的我們》中張平的敬業耐心,與學生談醫學、傳遞專業信仰時的大學師表形象,沒有戲劇化的強勢只有娓娓道來的說服力。
而且,「晉升」為大學輔導員後,朱老師又褪去了張平的青澀,編劇讓他成為笑點擔當,總能用天馬行空的想法促進主角們聯動,他不是青春的主角卻是重要配菜。
很有趣,長相乍看有些老成的90後演員方文強,出道後一共接了五部電視劇和兩部電影,這七部作品皆是青春題材,角色身份有觀眾熟悉的老師,也有青澀的學生。
《匆匆那年》裡一口鄉音出場的樸實大學生王森昭,雖沒有主角光環,卻憑藉接地氣形象受寵,給觀眾留下不錯的印象。
《分手別把鍋帶走》裡的知青小黎,也是一個時代的年輕人代表,這部影片彌補了《最好的我們》中張平與貝塔這對師生CP的遺憾。
《忽而今夏》裡他飾演白宇的好友趙承傑,一個卑微執著愛了女神10年的男生,與人氣小花白宇做搭檔,也非常合拍。
《獨家記憶》裡他一改形象出演儒雅內斂的渣男肖正,這個角色人設相當不討喜,卻引發頗多討論。
出道6年,7部影視劇皆為青春題材,作品貫穿了國產青春劇從狗血、傷情到甜寵、寫實風格的演變,可以說他見證了國產青春劇的成長。
這是一個很罕見的現象,因為24歲才出道的方文強外形風格乍看與青春劇並不合拍,他不似胡一天般擁有校園男神優勢,在年齡上也不如95後演員有青春優勢。
但,方文強身上有著青春劇非常欠缺的真實與純粹。
他沒有校園男神的長相,在當下的青春劇裡方文強幾乎接不到核心主角,但他卻擁有我們學生時代最熟悉的男同樣模樣。
不驚豔,但神態可純粹,可痞氣,也可憨厚,特別適合在青春劇中出演接地氣的學生配角,王森昭、趙承傑的成功皆是如此。
他的演技沒有太多套路,大多數是用真誠打動觀眾,讓他小範圍走紅的張平一角便是如此,老師的板正與諄諄教誨激發了學生時代對老師所有美好的回憶。
角色初入職場還沒褪去的青澀與潛在的少年心性,也能讓已經踏入社會的觀眾產生共鳴,張平維護學生被撤職後的表面冷靜內心迷茫失落被方文強詮釋的很動人。
張平用方言與母親通話的這段戲,更是方文強演技的高光時刻,在這段戲中觀眾幾乎看不出表演痕跡,就像是在看在外拼博受挫卻在家人面前收斂心酸的我們。
形象接地氣,演技真誠,從顏值到基本功的純粹是方文強受青春劇「寵愛」的關鍵,他可以給俊男靚女們做陪襯,也可以在寫實青春題材裡成為主角。
不過,方文強身上濃鬱的青春劇標籤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他的發展。
當下青春劇對學生演員年齡契合度的要求越來越嚴謹,已經30歲的方文強不再受學生角色寵愛,他的代表角色便少了一半機會。
然,國產青春劇當下更多還是集中刻畫學生,如《最好的我們》、《非處方青春》擁有豐滿老師形象的青春劇並不多,這使方文強的演技受到束縛。
加上影視方選角跟風趨勢濃鬱,很多製作方傾向讓演員出演已經有過成功案例的角色,就像「反派專業戶」劉奕君、「媽媽專業戶」海青和「綠茶專業戶」張萌一樣。
不是這些演員只能詮釋某一類角色,而是他們曾經因這一類角色走紅,製作方為了追求穩妥而選擇讓演員持續複製自己,不敢輕易讓他們嘗試突破。
在這種製作風氣影響下,已經過了學生年齡又有著「張平老師」這一深入人心角色的方文強,只能繼續做他的「老師專業戶」。
蠻可惜的,方文強的潛力其實可以在生活劇甚至正劇裡有不錯的發揮空間,但他成為青春劇敗也青春劇,在保守的製作方面前突破機會比新人演員更小。
不過,影視行業近兩年也有慢慢回歸大膽顛覆的趨勢,只要方文強努力沉澱自己,相信市場仍會有讓這位實力派演員發揮潛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