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在NBA這樣一個身體天賦隨處可見的聯盟裡,戰術對於球員來說是最不重要的,在觀眾眼裡,比賽的決勝時刻只需要一個巨星站出來就足夠了,他的一投足以決定一場比賽最終的勝利走向,可NBA真的是一個輕視籃球體系的聯盟嗎?
我們不妨反過來思考一下,如果NBA的球員在自己超強的身體天賦上加上了戰術體系帶來的改變,這樣一個集身體、戰術於一體的球員還不能在其他低級聯賽上主宰比賽嗎?對於NBA來說,它們對戰術體系的強調一定不比別的聯賽少,這裡只是因為出現了太多的天才球員才掩蓋了戰術體系的重要性罷了。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我心目中的NBA4大戰術體系!
第四位,普林斯頓體系。很多人都是從98年的國王隊比賽中才聽說過這個體系,這個體系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求所有的球員都需要早賽場上進行頻繁的無球跑動,大量的傳球被要求貫穿在這個賽場上,球員通過空切與反跑在籃下獲得空擋出手的機會,執行這個戰術的球隊就是靠足夠接近籃筐的投球才贏得比賽的。
在NCAA中,皮特-卡瑞爾就用這個戰術帶領一個無體育特長生的普林斯頓大學拿下了NCAA的500場勝利,這個戰術也因此得名。
第三位,RUN&GUN體系。我們很容易從2個單詞的字面意思上解讀出它的跑轟含義,這種戰術的最顯著特點就是進攻節奏快,正常的比賽戰術中都是會安排半場陣地戰,可在這個戰術裡,球隊基本放棄了陣地戰,它要求所有的隊員都要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運球上籃、投籃的進攻選擇,在當年的太陽隊,這個戰術被太陽隊所有球員完美的執行出來,整個賽季太陽隊的每次進攻花費的時間不超過7秒。
這種戰術也是現在勇士隊小球戰術的前身,勇士隊在強調進攻的基礎上加大了無限換防、聯防的放手要求,我們可以看到勇士是目前聯盟裡將進攻和防守結合最好的球隊,勇士隊這種帶防守的跑轟戰術引領了聯盟球隊戰術的變革。
第二位,擋拆體系。這種戰術要求執行戰術的球隊裡擁有一名很好的大個子,這位大個子必須有良好的中投遠投技術以及快速順下的能力,當年的爵士就是靠馬龍與斯託克頓之間的完美擋拆才能最終打進那個年代的總決賽。
第一位,三角進攻。這個戰術在近代NBA聯盟裡收穫了巨大的成功,傳奇教頭菲爾傑克遜靠這項戰術獲得了兩次三連冠、一次兩連冠的傲人戰績,他在總決賽的舞臺上只失敗過一次,可想而知這個戰術在當年進攻緩慢的聯盟裡斬落了多少人於馬下。
這個戰術要求隊內有著一名精通傳球的大個子,球隊在執行半場進攻的時候需要三名球員分別站在三處,當形成三角的區域進攻後,持球進攻的強點需要和弱側的兩個無球球員進行緊密的聯繫。這套戰術是偉大的,可這套戰術執行起來的難度還是讓很多球商不高的運動員吃盡了苦頭,歷史上也只有科比、喬丹這樣的籃球執念者還能這麼輕鬆的明白這套戰術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