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於鄉下窮苦家庭,畢業於縣立大學,入職即將倒閉的公司;27歲白手起家創立京都陶瓷,52歲再次出發創立第二電信,均進入世界500強榜單;78歲力挽狂瀾拯救即將倒閉的日航,僅一年時間,便讓日航起死回生盈利1800億元。
這就是一代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傳奇一生,手握一手爛牌,卻逆天改命打出了王炸!
華為董事長任正非更是公開坦言:「我們都比不上稻盛和夫先生,只是他的追隨者罷了。」
回顧自己創業五十多年的經歷,稻盛和夫總結道,我創業50年從未失敗,給所有有志向的後來者提出3點忠告,願有所受益。
1、真正塑造人格的是挫折和苦難
稻盛和夫認為,不論是什麼職業,都是向社會學習的一種途經,是一個促使自己成長的大舞臺。
生而無人,我們內心都有一分恐懼,慣性的逃避苦難和挫折,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在成長經歷中鍛鍊自己的勇氣,堅持對抗生活的磨難,真正可以塑造人格的並非天資和學歷,而是所走過的艱難歲月。
當我們健身的時候,只有肌肉產生了足夠的酸痛,下一次的力量才會增加;當我們跳遠的時候,只有這一次足夠使勁,下次才有可能跳的更遠,人生更是如此,當我們努力面對挫折、苦難,經歷了大量痛苦克服它們之後,下一次才能取得更多的成長,塑造成功的人格。
2、選擇走更難的路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但是如果不改變這種狀態,長期呆在自己的舒適區之內,我們的鬥志和欲望都會越來越消極。容易的路相當於絆腳石,阻礙我們前進的路程。
這種現象在還是學生時期就很明顯了,有的人數學學的好就一直學數學,明明英語很差勁卻看都不願意去看,這樣的人進入社會之後,在一個崗位待久了,也不願意涉足其他的領域,只想縮在自己的辦公位中。
社會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如果你不願意刻意走一些更難的路,不去學些新的知識內容,很容易被社會淘汰。
3、堅持再堅持,突破壁障才能成功
成功者與非成功者之間的差距不過是一張薄紙,有的人努力工作、飽含熱情卻依舊是「非成功者」,為何?因為他們缺乏韌性,缺少突破壁障的堅持。
稻盛和夫剛成立京瓷時,就遇到一個大困難,公司籤訂了一筆高難度的訂單,但是研發人員始終無法做出符合要求的產品。
對此,稻盛和夫二話不說和員工一起在研發的前線專研,在他的帶領下,員工面臨多次失敗也從未敢說過一次放棄,終於在最後關頭做出了符合要求的產品。此後稻盛和夫總結道:「遇到問題,請努力到神靈都會向你出手的地步!」
有時候,你比別人多了一分堅持,也許就比別人先一步擁抱成功。
以上三點就是稻盛和夫總結出的3點職場忠告,希望各位有志向的後來者能認真閱讀,細細專研!
如今,88歲高齡的稻盛和夫已經退居二線,但他的經營理念和處世智慧仍舊在世界範圍內發光發熱。馬雲曾帶領阿里巴巴的團隊多次前往日本拜訪稻盛和夫,此後,馬雲感嘆道:「我最近才想明白的道理,稻盛和夫先生早就領悟了。」
稻盛和夫晚年時期復盤自己的一生,把將阿米巴經營和時間管理法總結進了《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裡。書裡闡述了稻盛和夫的核心精神,對於當代職場人、學生、創業者等非常有借鑑意義。
因此建議在座的各位都去看一看,無論是自己看,還是送給兒女,這本書無疑都能讓我們受益良多,稻盛和夫的思想精華,值得一讀。
點擊上方商品卡,領略經營之聖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