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難得,抓住關鍵時刻至關重要
不論在官場還是職場,每個人總會經歷很多的關鍵時刻,其中有很多發生在第一次,會永久牢記,並記憶猶新。
例如,第一次向部門領導匯報工作,第一次撰寫工作總結,第一次給領導人寫講話稿,第一次參與或主持座談會,第一次會議交流發言,第一次處理信訪事件,第一次參加應急管理,第一次獨立完成重大任務……所有這些都為個人以後的發展都帶來一定的機會,同時意味著困難、問題和挑戰。
在單位裡的你要知道,機會本來就不多,因此,抓住關鍵時刻至關重要。簡單地說,關鍵時刻就是讓你露臉的機會。記住:不是你主動要求露臉,如果是主動要求露臉,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人們會認為你是在炫耀或顯擺。
還要記住兩句話:第一,你要知道什麼是關鍵時刻;第二,認真把握關鍵時刻,一定不要「掉鏈子」。
認識關鍵時刻「掉鏈子」的表現和危害
單位是一個由多個基礎單元共同構成的有機整體,不同部門、不同員工、不同層級之間的共同協作構成了單位良性循環、正常運作的基礎。一旦這個系統中的某一環節、某一部門、某一員工出現「掉鏈子」情況,單位的整體工作和正常運轉就會被迫停滯。員工「掉鏈子」是當前單位工作中常見現象,具體來看,有以下幾種行為表現。
1.緊要關頭臨陣脫逃
在單位工作中,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和推進都需要領導者與員工的共同協作與配合,需要不同崗位的人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同合作。在這種分工體系中,無論是負責掌控全局的領導者,還是負責具體執行的普通員工,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結合工作實踐來看,在推進重大任務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員工「臨陣撂挑子」的情況,特別是在執行工作任務較多、工作複雜程度較高、壓力較大時,一部分身處重要崗位、肩負重要職責的員工往往會由於巨大的工作壓力和工作時耗而選擇退出工作。緊要關頭臨陣脫逃還包括臨時辭職、無緣無故請假曠工等行為。
一言以蔽之,臨陣脫逃現象就是指員工在參與工作的過程中,個人主觀上產生畏難情緒、畏懼心理、逃避心理,進而選擇暫時性或永久性脫離工作崗位,是一種貪圖享樂、偷奸耍滑、不負責任的行為。這種「臨陣撂挑子」的行為不僅會導致工作進展被迫中斷,也會導致全局的工作節奏被打亂,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2.緊急時刻錯失良機
「掉鏈子」現象不僅包括個人脫離工作崗位,也包括在執行工作時浪費機會、錯失良機、拖延散漫等不良行為習慣。
在推進單位工作的過程中,任何一個參與者都肩負著相應的職責和任務,特別是在攻堅任務的緊要關頭,身處關鍵崗位、肩負相應職責的執行者就成為整個工作的重中之重。
然而,結合現實工作來看,在重大任務的關鍵時刻或緊要關頭,經常會發生某一員工貽誤戰機、錯失機會、未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工作任務的情況,最終導致全局工作失敗。
這就是一種關鍵時刻「掉鏈子」的典型表現。與關鍵時刻臨陣脫逃略有不同的是,臨陣脫逃是下屬受個人主觀情感支配所產生的一種主動逃避行為,而錯失良機則可能是由於多種因素導致的,既包括下屬的判斷水平、協調能力等主觀因素,也包括意外風險、工作環境等客觀因素。
3.攻堅時刻能力不足
如果說臨陣脫逃和錯失良機都是由於下屬個人因素造成的主動「掉鏈子」,那麼,能力不足就是下屬受其他外力因素影響所導致的被動「掉鏈子」。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某一員工職業責任感很強,工作積極性很高,學習態度也很認真,但一到擔負重要任務的時候就「出岔子」「掉鏈子」,導致工作結果不理想。
究其原因,並非由於職業意識不夠強烈、工作態度不夠認真、崗位分工不夠明確,而是由於自身的綜合能力還尚有缺陷,難以達到完成工作任務的要求。個人能力的不足限制了下屬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和發揮,導致其難以圓滿完成工作任務,這也是一種典型的關鍵時刻「掉鏈子」的表現。
關鍵時刻「掉鏈子」會帶來3個問題
關鍵時刻不掉鏈子,可能會給你帶來機會;如果掉鏈子,一定會為你減少機會,會帶來以下3個問題。
1.留下不好的印象。由於一時疏忽,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之後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挽回。
2.影響今後的發展。由於一時疏忽,從此失去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3.無法挽回別人的看法。有些人只是見一面,再次見面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這一印象將是長期的、不可改變的,可能再也沒有機會挽回這種印象。如果留下壞印象,還不如不留印象。
把握8個關鍵時刻,不要「掉鏈子」
在職場中,有的人進步很快,一步一個臺階,很快被提拔起來;有的人則步履艱難,雖然努力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在走著,但要跨上一個臺階卻並不那麼容易。
關鍵時刻是指可能讓你被發現的時刻,或對你今後可能產生重要影響的時刻。在職場中,到底哪些時刻屬於關鍵時刻呢?關鍵時刻到底應該如何把握才不會掉鏈子呢?
以下8個時刻屬於關鍵時刻,必須認真對待。
1.面試時
準備進入職場的人,第一關就是面試。面試是讓人能在短時間內快速了解你的窗口。接受面試的人應該努力做到以下4點。
◆ 放平心態。千萬不要顯示出志在必得的樣子,或顯得很緊張。沒有放平心態的人很容易讓人看出來,會讓人覺得你不成熟。
◆ 聽清問題。面試最忌諱的是沒有聽清楚問題就開始作答。沒有聽清問題就作答會讓人感覺你很急躁,喜歡表現或急於求成。
◆ 語調平穩。有些人喜歡在面試時慷慨激昂,大可不必這樣。容易慷慨激昂的人會讓人感覺你不沉穩,比較自我。
◆ 作答準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千萬不要強不知以為知,這樣容易鬧出笑話。忌諱作答時說了很多,但卻沒有圍繞主題。作答不準確的人會讓人覺得你是一個抓不住重點的人。在面試時應該努力做到不追求多,而追求準。
2.提問時
會提問題是一種能力。會提問題的人往往表達能力較強,而且對自己提出的問題比較自信。會提問題的人往往是對問題經過認真思考的。提問題時要注意以下5個方面。
◆ 思路要清晰。如果思路不清晰,會讓人覺得你沒有思路,缺少邏輯性。
◆ 問題要簡短。如果問題較長,會讓人感覺你對問題還沒有想清楚,別人也不容易跟上你的思路。
◆ 表達要明了。讓大家能聽得懂,含義不能產生歧義。
◆ 問題不要太多。一次提1~2個問題為宜。
◆ 針對性要強。要圍繞主題,直搗中心,抓住重點和關鍵。
3.提意見時
提意見的目的是希望別人能夠接受,如果只是說說,那就不要說。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應該努力做到以下3點。
◆ 語氣要婉轉。如果語氣很僵硬,會讓人聽著不舒服,或產生牴觸情緒。
◆ 表情要和藹。遇到尖銳的話題,說話時儘量面帶笑容。如果橫眉冷對,會讓人難以接受。
◆ 表達要直接。如果不直接表達,可能你的意見不會被重視或採納。
4.匯報時
在職場中,向領導匯報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然而,你最先需要了解的是:領導喜歡先聽結果,還是喜歡先聽原因。向這兩種風格的領導匯報的方式是不同的。
對於喜歡先聽結果的領導,你要做到以下3點。
◆ 要以結果為導向,先匯報結論;
◆ 列出關鍵點,把支撐結論的關鍵點列出來;
◆ 做好分析,對關鍵點進行分析和說明。
對於喜歡先聽原因的領導,你要做到以下3點:
◆ 要以流程為導向,先列好提綱,列提綱的過程就是條理化的過程;
◆ 分析關鍵點,聚焦領導關心的問題逐一進行分析;
◆ 提出相關建議,針對領導關心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最好能提出兩種方案並分析利弊,供領導選擇。
在匯報之前,最好的方式是先做好PPT,儘量採用流程框圖以及表格或對比的方式。如果以前做過相關的匯報,要說明變化之處。
5.發言時
在職場中,你會遇到代表部門去參加會議的情況,經常需要當場發言或表態。這時,你要努力做到以下4點:
◆ 會前了解相關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 準備好發言提綱,最好形成一個代表部門的初步意見;
◆ 充滿自信,語氣要堅定;
◆ 不要重複別人說過的話,儘量說一些個性化的東西,與本部門工作相關但又涉及其他部門的意見。總之,讓人感覺你能代表部門,千萬不要讓人感覺你只是來聽會的,不起任何作用。
6.獨立完成任務時
如果有一件重要而又緊急的事情領導只交給你一個人做時,你千萬要把握好這個機會,把它當成是領導考驗你的機會來對待。尤其對剛入職不久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如果你能夠較好地完成任務,說明你在工作中能夠獨當一面。
要想較好地完成任務,你首先要做好實施方案。記住:一定要養成這個習慣。實施方案中應包括以下5個方面的內容:
◆ 背景情況;
◆ 現狀;
◆ 存在的問題;
◆ 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 具體舉措。
其中現狀、存在的問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不可省略的部分。
7.布置任務時
在職場中,你可能會成為團隊領導,當你需要給團隊成員布置工作時,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以下3步:
◆ 統一思想;
◆ 明確目標;
◆ 工作部署。
這3步非常管用,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步驟。你今後當了領導也會用到這3步,只不過每一步被賦予的內容不同而已。
8.演講時
在職場中,如果你做的工作比較專業化、系統化,你就可能有演講的機會。演講和一般發言不同,一般要注意以下6個方面。
◆做好PPT。PPT的邏輯要清楚,不要有太多文字,PPT做得好是演講取得好效果的基礎。
◆ 講話速度要慢。不要以為說話快就能帶給別人更多的信息。講得快,如果別人沒聽懂等於白講。
◆ 思路清晰。事先要理清思路,了解背景情況。
◆ 言簡意賅。儘量用別人能聽得懂的語言,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如果要用英文演講,要儘量使用簡單句。
◆ 採取自問自答的方式。以自問自答的方式,可以把別人帶入你的問題中,容易聚焦;設置好問題,更加有的放矢,更加生動,更能吸引人的注意,更能引人入勝。
◆ 抓住重點。不要面面俱到,應抓住關鍵點以及容易被忽視的點。不要指望別人把你講的東西都記住,因此要找到幾個關鍵點,深入淺出、娓娓道來,甚至反覆強調。
來源 | 公務員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