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8月,世界54個國家的代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發表了「愛護兒童、保障兒童福利」的宣言。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國際兒童節」的概念首次被提出。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後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
為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於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正式決定每年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23日規定,將中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
為什麼是統一起來呢?那是因為「我國於民國二十年由中華慈幼兒協會呈由政府公布,定4月4日為兒童節,並公布兒童節紀念辦法」,也就是從1931年到1949年,我國的兒童節是每年的4月4日。
△這是民國時商務印書館發行的《幼童文庫》第一集《兒童節》中的兩張插圖
△民國政府規定從1935年4月4日起至1936年4月3日止為全國兒童年。圖為上海「兒童年」開幕典禮
抗日戰爭期間,兒童節這天,只要日本人不來「掃蕩」,兒童團、童子軍便會舉行唱歌比賽、組織操練等活動,給苦難的童年帶來了明快和熱情。
△1944年兒童節,小英雄模範和文體比賽優勝者合影
1950年6月1日,新中國的小主人們迎來了第一個國際兒童節。黨中央對新中國的第一個兒童節非常重視。為了籌備慶祝六一兒童節,響應民主婦聯等團體發出的「保衛兒童權利、爭取和平」呼籲書,我國11個人民團體和中央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專門組成了籌備委員會。
毛澤東揮筆題詞:「慶祝兒童節」,朱德殷切地希望:「新中國的兒童,要愛祖國、愛科學、愛勞動,準備好好的建設新中國。」劉少奇、周恩來、宋慶齡、鄧穎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為孩子們題詞。這一天,全國各地的小朋友,也都舉行了聯歡活動。以後每到「六一」,全國各地都會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慶祝少年兒童的節日。
1989年,為進一步加大樹立和宣傳當代少年兒童先進典型的力度,用先進事跡感召、激勵廣大少年兒童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成長為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好全面準備,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少工委和中央電視臺共同授予的「全國十佳少先隊員」第一屆評選開始,這是當代中國少年兒童的崇高榮譽。2004年,來自萍鄉市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的曾斯彧同學被授予第九屆「全國十佳少先隊員」榮譽稱號,她成為我省首位獲得此殊榮的少年兒童。
曾斯彧是一位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她從小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習優秀,刻苦鑽研,有獨特的見解,成績名列前茅。她興趣廣泛,愛好看書、跳舞、彈琴、手工小製作,特別是在繪畫、書法方面有一份才賦,先後在省、市繪畫、書法、舞蹈等大賽中獲得過二十多次獎項。曾榮獲第六屆「全省十佳少先隊員」的光榮稱號,2002年,榮獲第二屆全國「希望之星」藝術大賽(江西賽區)少兒組繪畫一等獎,2004年榮獲第六屆宋慶齡獎學金。
作為第九屆全國十佳少先隊員,曾斯彧成功主持了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少工委、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的「十佳少先隊員、十佳少先隊輔導員、十佳少先隊志願者」頒獎典禮。
△2005年,「六一」國際兒童節,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到人民大會堂北京廳,向少年兒童表示節日的祝賀。圖中右三為曾斯彧
在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前,她被選為全國少年兒童代表,幸福地為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繫上了鮮豔的紅領巾。
「少年強則國強。當代中國少年兒童既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經歷者、見證者,更是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生力軍。」在習近平總書記眼中,少年兒童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之際,我們一起重溫兒童節的記憶,深情寄語廣大少年兒童傳承紅色基因,從小學習做人、從小學習立志、從小學習創造,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長大吧,小小夢想!
這首歌獻給少年的你!
無夢想,枉少年!
加油,少年!
來源:萍鄉檔案
視頻: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