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食日」為何被視為不祥之兆?有意思,原來古人這麼看待自然

2020-12-23 小南孩美食

中國古代的科技不發達,許多事情都無法用科學來解決,所以崇尚天地鬼神的先人們就發明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文化,比如佔卜、天象等。殷商時期的帝王喜歡用龜殼來佔卜,後世的帝王百姓也特別信奉佔卜這一套,這種光怪陸離的事情在幾千年的中華民族歷史上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正式的文化,「夜觀天象」也是這種文化中的一分子。古人通過觀察天上星宿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測出四季以及天氣的變化,在此基礎上古人進行了更大膽的推測,他們認為「觀天象」可以預測未來。

久而久之,古人就發明出了許多關於天象的卦象,他們認為有的天象會帶來好運,有的天象會帶來黴運,而「天狗食月」「天狗食日」正是所謂的不祥之兆。那麼古人為何認為「天狗食日」是不祥之兆?

首先梳理一下何為「天狗食日」,這種跡象是如何形成的。

「天狗食日」今人稱之為日全食。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種,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點太陽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現象。日全食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原五個階段。由於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球本影中的人們才能看到日全食,現在人稱之為「天狗食月」,它是一種獨特的自然現象。

那麼古人為何視「天狗食日」為兇兆?

首先得說明白「日」在古人心中是何地位。古代人把日全食俗稱「天狗食日」,日代表天帝,皇帝是天之子。如果出現日食,就是妖孽侵犯皇帝統治的兇兆,唐朝推背圖李淳風認為,發生日食是皇帝失德、奸黨當道的表現,古人認為日全食的出現一般會使得國亡君死,天下大亂,城池淪陷,疆土丟失。經過李淳風這樣一推測,唐朝以後的歷代王朝對「天狗食日」這種不祥的天象更是深信不疑。事實上,李淳風等風水師只是把「天狗食日」的假威力天象進一步擴展的推動力量,在此之前的春秋時期就早已對「天狗食日」進行過定性。

先秦時期的《詩·小雅·十月之交》就寫道:「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醜。」醜者,惡也、兇也;孔者,甚也。《詩·小雅·鹿鳴》:「我有嘉賓,德音孔昭。」鄭氏箋注曰:「孔,甚,昭,明也。」

由此可見,早在《詩經》的那個年代,日食就已經被人們視為極不吉利的象徵了。在上天所顯示的各種異象中,以日食最為嚴重,即所謂「夫至尊莫過乎天,天之變莫大乎日蝕」。《後漢書·五行志》注引。

所以,一旦出現日食,就意味著帝王舉措失當。對此,古人有大量論述。例如,春秋時晉人伯瑕認為,日食是「不善政之謂也。國無政,不用善,則自取謫於日月之災。」《左傳·昭公七年》。所謂不善政,當然是指執政者而言。國君是最大的執政者,所以,發生日食,當然可以認為是國君的過錯所致。

可見,「天狗食日」表明帝王之家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老天要懲罰君主了。歷朝歷代風水卦師的眼中這種不祥之兆只是針對帝王而言的,「天」、「日」這種高大上的詞也只有帝王家才有資格享用,平民百姓就是吃瓜群眾,根本沒資格槓上「天」、「日」。但是,在封建社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一套,使得君主成為國家這個大家庭中的君父,如若君王遭受到災難,勢必會使得他的子民也遭到災難。久而久之,遇到「天狗食日」這種天象就成了關係於家國百姓安危的大事了。

古人一旦發生日食,就會有許多儀式,祈求平安和日食早點結束。在中國,每當日食發生時,民間總會以敲鑼打鼓的方式祈求太陽出現。此時,朝廷會採取眾多的行動,這時候皇帝就會祭拜天地,懇求上天不要給自己的國家和子民帶來災難。

小結:獨特的文化造就了獨特的思維方式,「天狗食日」是兇兆就是一種獨特思維方式的體現。今天的人們對這種天文現象寵愛有加,有的人甚至不遠萬裡去看一場日全食。拋卻種種桎梏思想的今天,許多迷信教條已被今人拋棄,留在我們心中的是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方法去看待世間萬物的變化。

參考文獻:《中華人文常識全知道》《詩經》《左傳》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奇門遁甲是如何來解釋「天狗食日」和「天狗食月」的
    我經常說易學是認知這個世界的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易學來源於自然,來源於生活,又反過來指導自然,生活。易經的道理,就是自然事物的道理,並不神秘。那麼這篇文章我將通過「天狗食日」和「天狗食月」兩個天文現象,從易學的角度進行解析。
  • 民間有「天狗食月」的說法,難道月全食真的是不祥之兆?
    民間更是有天狗食月的說法。在《聖經 新約》中,預言世界末日將至的《啟示錄》裡,「日黑如褐,月赤如血」就是末日降臨的最後一個徵兆。聖經約珥書二章31節提到月亮會變成血的描述:「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
  • 古人害怕天狗食月,原來是因為這個,狗真的很冤啊!
    古人害怕天狗食月,原來是因為這個,狗真的很冤啊!歷朝歷代都有專門研究天象的學者,但不管哪一個朝代,對天狗吃月這個現象都沒有什么正面的評價,甚至還會心生恐懼。記得在黃曉明和劉昊然主演的琅琊榜中,劉昊然接替父兄掌管長林軍之後,打的第一個勝仗就是解除了人們對天狗吃月的恐懼。
  • 古人是如何看待「天狗食日」?
    在民間傳說中,稱此現象為天狗食日。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日食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全環食。觀測日食時不能直視太陽,否則會造成短暫性失明,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永久性失明。2020年,全球範圍內可以觀測到的日食有兩次,分別是6月21日的日環食和12月15日凌晨的日全食。
  • 俗語:「天狗食日,五穀不出」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俗語:「天狗食日,五穀不出」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看到這個話題時,想起了童年時代的一篇文章,講述了「天狗食日」的故事。事實上,這個天狗食日是一種非常正常的自然現象。古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不吉利的現象,會有不好的影響。
  • 從蛤蟆吞月到天狗食月——以月食為例,傳統月食觀念為何會轉變?
    但是反觀如今的社會,老人們所說的月食都是天狗食月,他們都認為月食是因為天狗把月亮吃掉了,這與以前的蛤蟆吞月有著很大的差距,而且如今也很難再聽說到蛤蟆吞月這樣的觀念了。那麼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轉變?這樣的轉變又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 古人為何將「月食」看成是「天狗食月」?原來有兩個神秘的傳說
    狗,是人類現實生活中最忠實的夥伴和朋友,但神話傳說說天上也有一條很大的狗,被稱作「天狗」。據《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在華山西很遠的地方,「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說的就是狗,是神話傳說中的神獸。
  • 期待2019年1月6號,難得一見的天狗食日,見證大自然的變化!
    期待2019年1月6號,難得一見的天狗食日,見證大自然的變化!日食,又叫做日蝕,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在民間傳說中,稱此現象為天狗食日。
  • 天狗食月?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
    圖片來源:NASA古有「天狗吃月亮」的神話,那麼是不是古人就是這麼認為月食的呢?《詩經·小雅·十月之交》說:「彼月而食,則維其長」;詩句裡的「長」就是「常」,經常的含義。可見古人認為,月食是經常發生的,最晚在距今2400多年的戰國時代,古人已經知道,「滿月」的時候會發生月食,《易傳·豐卦》說:「月盈則食」;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在《靈憲》中說:「月光生於日之所照……當日之衝,光常不合者,蔽於地也,是為闇(àn)虛……月過則食。」
  • 天狗食日
    12月26日中午12時39分59秒,日偏食如約而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狗食日」現身太原上空。省城眾多天文愛好者們來到山西省科技館北門廣場通過天文望遠鏡觀看「天狗食日」這一天文景象。由於不處在環食帶內,我國全境只能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且越往南食分(月亮遮住太陽直徑的比例)越大。日食又分全食、環食和偏食。26日,太原上空日偏食從12時39分59秒開始初虧;13時39分達到食甚;13時45分開始復圓;14時25分21秒復圓結束。圖為26日,太原一名男孩在天文望遠鏡前看日食。
  • 二次長沙會戰能守住:除了天狗食日驚嚇日軍,也靠大阪師團神助攻
    日全食在祈禱日軍,來自《長沙保衛戰》那為何天狗吃日,這個簡單的自然現象會讓日本人如此震驚?原來日本本身也是流傳「天狗吃日」的傳說,特別是太陽也是代表日本天皇,在軍國主義強化天皇絕對無上的日本,他們對於這個傳說是深信不疑。而在日本往往「天狗吃日」的時候的都要敲鑼打鼓、放鞭炮以求嚇走天狗,將太陽解救出來。
  • 《山海經》中的陰山就是天狗,天狗為何食月?它又為何吐出來?
    是故:「天狗,御兇之獸也」。陰山濃鬱的陰氣使得這裡到處都是妖魔鬼怪、魑魅魍魎,可是,沒有一個鬼怪敢離開陰山,鬼怪們也是有苦說不出,相對於它們,天狗才是「外來戶」。不知何年何月,天狗就來到了陰山,並且憑藉自身的闢邪之力把所有鬼怪都圈在陰山內禁止它們離開,據說,是天帝不忍鬼怪們作亂,所以派遣「天狗」前來管制它們。
  • 天狗食日、黃巢起義傳說你知道嗎
    2020年的6月21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今天是父親節,全國兒女感恩父親的節日,又恰逢夏至節氣,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還有一場「金邊日食」的重磅天象要上演。
  • 日本和中國的「天狗」原來差了這麼多!
    日中新聞微公眾
  • 天狗食日中的天狗形象究竟起源於哪裡?
    今天來講一講天狗——這隻曾經出現在《山海經》裡的異獸,遠不止只有天狗食日這一個故事那麼簡單。天狗剛出現的時候,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神獸,不過是野山中的一種小動物。《山海經·西山經》中說,陰山中有一種上古怪獸,形狀如同狐狸,但腦袋是白的,名字就是天狗,叫聲如同水車,可以抵禦兇邪。
  • 知否|"天狗食月"中的"狗",真身或許是蛤蟆?
    7月17日凌晨,我國上空出現2019年第二次月食。我國新疆、西藏地區可見月食全過程,其他大部分地區則可見月偏食。與日食相似,月食也是十分常見的自然現象,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幾乎處在相同直線上,且地球位於太陽和月球之間時,太陽到月球的光線便會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蓋,這時就會出現月食。按月亮被遮擋範圍的不同,月食分為月全食、月偏食和半影月食。當月球只有部分進入地球的本影時,就會出現月偏食。月偏食發生時,月亮將變成半邊白色半邊古銅色。
  • 夏至當日將現「天狗食日」,或將出現「金日同輝」奇觀
    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而在今年夏至當日,有「金邊食日」這樣一場天文大戲,據紫金山國家天文臺消息,2020年6月21日下午一場罕見的日環食將在天空上演,我國境內大多數地方均可觀看!
  • 天狗食日!權當權當假日風景!
    有的稱「日熄」、有的叫「天狗食日」日熄從字面看就是太陽熄滅,然而太陽怎麼會突然熄滅呢?從古時的角度和理解來看,有此天象必是大災,或者王朝更替,守護地球的太陽都不忍心看見世間悲涼所以閉上了眼睛!天狗食日記得小時候聽長輩講過,他們小時候也經歷過,當時是昏天黑地,猶如黑夜,各方人員在村長的帶動下,拿鍋的,拿盆的,拿桶的,那傢伙,有如打仗般!
  • 天狗食月的故事是什麼 為什麼會有天狗吃月亮的月食現象
    天狗食月是古人對「月食」這一天文現象的簡稱。  月食是指:當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的軌道運行位置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因為陽光被地球所遮閉,月球處於地球陰影的區域無法反射陽光。在地球上觀察,會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
  • 「天狗食日」「天狗食月」「冥王、土星衝日」
    即將到來的七月份除了有高溫炎熱天氣,還有許多天文盛景,比如日全食、月偏食、土星衝日、冥王星衝日。小夥伴若有閒暇,可以去觀看。首先上演的是「天狗食日」壯麗景象,也就是日全食,這一天文景象也是今年最比較值得看的奇觀之一。時間是7月3日凌晨,持續時間較長,可惜可觀測地點大多為南半球,比如南太平洋、南美洲各國。日全食就是月亮跑到了日、地之間,擋住了日。然後上演的是「天狗食月」,也就是月食,這次只是月偏食,今年一月份的那次才是月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