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食月?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

2021-02-09 匡古文化

中正    寬博    平和    雄健

今晚,天空中將會上演一場萬眾矚目的「超級藍月月全食」天文盛宴。

圖片來源:NASA

古有「天狗吃月亮」的神話,那麼是不是古人就是這麼認為月食的呢?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說:「彼月而食,則維其長」;詩句裡的「長」就是「常」,經常的含義。可見古人認為,月食是經常發生的,

最晚在距今2400多年的戰國時代,古人已經知道,「滿月」的時候會發生月食,《易傳·豐卦》說:「月盈則食」;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在《靈憲》中說:「月光生於日之所照……當日之衝,光常不合者,蔽於地也,是為闇(àn)虛……月過則食。」

《漢書·天文志》說:「日不(fǒu)蝕朔,月不蝕望。」引句裡的「不」讀作「fǒu」,是鳥向上飛,有浮而遮掩的含義。「蝕」是損傷、侵蝕的含義。日食發生在傳統曆法的「朔月日」,農曆初一;月食發生在「望月日」,農曆的十五或者十六日,就是說月食發生在農曆的滿月那天。

《夢溪筆談》中記載:「月本無光,猶銀丸,日耀之乃光耳」,可見古人已知月球無光,是太陽照亮月球。

討論完古人的看法,再來看看今晚的月食吧!

>>>超級藍月月全食今晚上演

今晚,天空中將會上演一場萬眾矚目的「超級藍月月全食」天文盛宴。月全食+超級月亮+「藍」月將組團亮相。這三種天象一起震撼登場,可是從1866年至今,152年間沒有出現過的。

「藍月」是藍色月亮嗎?

在這三種天象當中,月全食和超級月亮大家都很熟悉了,可「藍月」對不少人來說卻相當陌生。藍月就是藍色的月亮嗎?

當然不是!「藍月」由英語「bluemoon」直譯而來,意為「罕見的事情」。天文學中,「藍月」是一個月中的第二次滿月,因相對罕見而被叫做「藍月」。

一般來說,兩次滿月之間相隔29.5天左右(即天文學上的"朔望月"),而陽曆規定的每月天數為30或31天(2月除外),這就導致了一個時間差。因此,平均每過32個月,在一個公曆月中就會出現第二次滿月,這就是"藍月亮"。今年1月就有兩次滿月,一次是1月2日,一次是1月31日,因此第二次滿月則為"藍月"。

「超級月亮」指的是月亮「微胖的體型」。本次「藍月」發生時,月亮恰在近地點附近,從地球上用肉眼觀測,月亮看起來比平時更大。

此次「藍月」發生時月亮正好在近地點附近,因此會顯得比平時更大更亮,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超級月亮。同時今天當天太陽、月亮、地球還會成一直線,形成月全食天象。這三種天象一起登場十分罕見,要150多年才遇一次。

其實肉眼看是「紅月亮」


△模擬月全食過程(圖自網絡)

月全食和「血月」又有何聯繫?事實上,在月全食現象發生時,會有「血月」出現。今晚20時52分至22時08分,「藍月亮」將變身為像鴨蛋紅一樣的「紅月亮」。

這又是為什麼呢?

地球上厚重的大氣層如同一個三稜鏡一樣將陽光色散成赤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

這些顏色中,紅光的波長較長,穿透力也強,所以得以透過大氣層,並被其折射到處於本影區域的月球表面上。

這就形成了紅色的月亮,也就是「血月」。

圖片來自NASA

一次月全食有初虧、食既、生光、復圓等重要時間點。今晚即將發生的月全食,根據計算時間來看,本次月全食的初虧(月亮左下方出現缺口)為北京時間19時48分,食既(月球全部進入地球本影)為20時52分,生光(月亮的下方開始出現光亮)時刻為22時08分,復圓(月亮恢復一輪滿月,只是右上方還有一些發灰)時刻為23時11分。

其中,從食既到生光的這1小時16分是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月球在我們視線中並不會消失,而是呈現出神秘而優雅的古銅色,我們看著月亮就仿佛是紅色的一樣。

圖片來自NASA

>>>「血月」+「超級藍月」有多罕見?

其實這哥仨單拎出來,哪個都不算罕見,月全食平均每兩年就有一次,有時甚至會一年就會發生兩次;超級月亮也是平均一年多就有一次;「藍月亮」基本上兩年半一次。

但如果「藍月」是一顆「超級月亮」,又同時發生月全食,那就是十分罕見的天象。「超級月亮」和月全食疊加出現,在20世紀的百年中僅出現過5次,上一次發生這種現象可追溯到1866年3月31日。

與日全食不同,月全食對於觀賞器材的要求並不高。因此,觀看月全食,你需要準備的是……在一個天氣晴朗、看得見月亮的地方,吃飽穿暖,擦亮眼睛。

>>>2018天象知多少?

除了今晚的「超級血月」逢「藍月」,2018年天象「劇場」還有哪些不容錯過的天文奇觀值得期待?一起來瞅瞅吧~

火星大衝錯過要等17年

7月27日將發生火星衝日現象,16年一遇,國內觀測條件佳。火星,古代中國稱之為「熒惑」,因地表覆蓋氧化鐵沙塵,看起來熒熒似火。7月27日那天,如果你看到一顆奇怪的閃著紅色光的星星,那就是衝日的火星。

陪你去看流星雨

今年還有2次流星雨值得觀測,「陪你去看流星雨」的浪漫需求有望達成。

8月13日,極大的英仙座流星雨將「降臨」地球,預測每小時天頂流量將有100顆左右,觀測條件佳。

12月14日晚,將迎來雙子座流星雨,明亮、速度中等、持續時間長,後半夜觀測條件佳。

「帶偏食日落」將上演

8月11日,還將出現日偏食天象,我國大部分地區可見。儘管因地理位置因素,在國內無法觀測偏食的全過程,但偏食的「尾巴」也值得期待。

(據央視網、中國新聞網、荊楚網、華龍網、鳳凰網等綜合)

課程預告(點擊可進入連結):

華夏茶書院養正學堂寒假課程招生簡章

程朱闕裡,遊學徽州——黃山少兒國學冬令營邀請函(2月1日-2月7日)

華夏茶書院

華夏茶書院以儒家文化為核心,崇尚中正、寬博、平和、雄健的文化精神,以傳統文化經典研習、交流、傳播為主要職能,並力求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生活化的倡導者、踐行者、引領者。書院以茶為媒,器以載道;並涉及傳統和香、古琴、插花、書畫、華服等傳統藝能。通過舉辦各類經典研修活動,開設傳統藝道課程、組織講座、論壇、雅集、遊學等各類活動來努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力構建專業性、綜合性傳統文化研學平臺,榮獲2015年度「安徽省德藝雙馨教育突出貢獻獎」。

微信公眾號:kuangguwenhua

網址:www.kuangguwenhua.com

聯繫方式:陳老師15256551042;張老師13127888333

辦公室:0551-65182933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包河大道與黃河路交口華夏茶博城5號

相關焦點

  • 「天狗食日」為何被視為不祥之兆?有意思,原來古人這麼看待自然
    古人通過觀察天上星宿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測出四季以及天氣的變化,在此基礎上古人進行了更大膽的推測,他們認為「觀天象」可以預測未來。久而久之,古人就發明出了許多關於天象的卦象,他們認為有的天象會帶來好運,有的天象會帶來黴運,而「天狗食月」「天狗食日」正是所謂的不祥之兆。那麼古人為何認為「天狗食日」是不祥之兆?
  • 古人害怕天狗食月,原來是因為這個,狗真的很冤啊!
    古人害怕天狗食月,原來是因為這個,狗真的很冤啊!歷朝歷代都有專門研究天象的學者,但不管哪一個朝代,對天狗吃月這個現象都沒有什么正面的評價,甚至還會心生恐懼。記得在黃曉明和劉昊然主演的琅琊榜中,劉昊然接替父兄掌管長林軍之後,打的第一個勝仗就是解除了人們對天狗吃月的恐懼。
  • 奇門遁甲是如何來解釋「天狗食日」和「天狗食月」的
    那麼這篇文章我將通過「天狗食日」和「天狗食月」兩個天文現象,從易學的角度進行解析。據說今年會有6次日月食現象,4次月食,2次日食,而在即將到來的12月14日—15日印度標準時間晚上的7:03分到第二天的中午12:23分會出現今年最後一次日全食天文現象。
  • 從蛤蟆吞月到天狗食月——以月食為例,傳統月食觀念為何會轉變?
    古人儘管缺少科學知識的支撐,但對很多自然現象也有自己的解釋,蛤蟆吞月也可以說是蟾蜍食月,便是古人對大自然觀察的結論推測古人的知識體系固然沒有現代健全,所以在古代,人們對於很多事情都有著自己的理解,古人們十分擅長於對大自然進行觀察,正如伏羲所說:「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
  • 古人為何將「月食」看成是「天狗食月」?原來有兩個神秘的傳說
    狗,是人類現實生活中最忠實的夥伴和朋友,但神話傳說說天上也有一條很大的狗,被稱作「天狗」。據《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在華山西很遠的地方,「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說的就是狗,是神話傳說中的神獸。
  • 天狗食月的故事是什麼 為什麼會有天狗吃月亮的月食現象
    天狗食月是古人對「月食」這一天文現象的簡稱。  月食是指:當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的軌道運行位置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因為陽光被地球所遮閉,月球處於地球陰影的區域無法反射陽光。在地球上觀察,會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
  • 古人是如何看待「天狗食日」?
    在民間傳說中,稱此現象為天狗食日。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日食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全環食。觀測日食時不能直視太陽,否則會造成短暫性失明,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永久性失明。2020年,全球範圍內可以觀測到的日食有兩次,分別是6月21日的日環食和12月15日凌晨的日全食。
  • 陰陽師:中國天狗與日本天狗傻傻分不清,日本天狗未曾食月
    在公開的最新的中秋賞月活動,試膽大會賞月活動中,八百比丘尼曾說天狗族曾經居住在月宮附近,是以前最強的妖族,在夜空中翱翔的時候,漫天的飛羽可以遮星蔽月,天狗食月的傳說出自那個時候。直到後來,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天狗族四分不同的族系,離開了月宮附近桃源般的家園,來到地球上,大天狗一族在平安京落居。
  • 天狗食月,哮天犬與《山海經》中的天狗,有什麼聯繫?
    天狗食月中的天狗是由一個人變的。
  • 知否|"天狗食月"中的"狗",真身或許是蛤蟆?
    然而對於古人來說,事情可能截然不同。每當出現月食或日食現象時,古代人通常會給出各種各樣的不好猜測。天文學家們表示,許多古人將月食視為對正常秩序的挑戰,預示著「不應該發生的事情正在發生。」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外國,由於古時候缺乏相關天文學知識,為此關於月食都有很多傳說或神話,比如神獸、惡魔、兇殘怪獸甚至貪婪的美洲豹發動襲擊,導致月亮短暫消失。
  • 期待2019年1月6號,難得一見的天狗食日,見證大自然的變化!
    期待2019年1月6號,難得一見的天狗食日,見證大自然的變化!日食,又叫做日蝕,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在民間傳說中,稱此現象為天狗食日。
  • 《山海經》中的陰山就是天狗,天狗為何食月?它又為何吐出來?
    是故:「天狗,御兇之獸也」。陰山濃鬱的陰氣使得這裡到處都是妖魔鬼怪、魑魅魍魎,可是,沒有一個鬼怪敢離開陰山,鬼怪們也是有苦說不出,相對於它們,天狗才是「外來戶」。不知何年何月,天狗就來到了陰山,並且憑藉自身的闢邪之力把所有鬼怪都圈在陰山內禁止它們離開,據說,是天帝不忍鬼怪們作亂,所以派遣「天狗」前來管制它們。
  • 狗年遭遇天狗食月,天狗究竟是什麼?——天狗的六個版本
    上古神話版——楊戩哮天犬古人常把月蝕現象看作「天狗吃月亮」,中國最早的天狗出自《山海經西山經》中,原文是「又西三百裡,曰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它是人們對二郎神楊戩的哮天犬的稱呼,它不僅能幫助二郎神降妖除魔,還能吞下整個月亮。
  • 俗語:「天狗食日,五穀不出」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俗語:「天狗食日,五穀不出」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看到這個話題時,想起了童年時代的一篇文章,講述了「天狗食日」的故事。事實上,這個天狗食日是一種非常正常的自然現象。古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不吉利的現象,會有不好的影響。
  • 天狗食日
    12月26日中午12時39分59秒,日偏食如約而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狗食日」現身太原上空。省城眾多天文愛好者們來到山西省科技館北門廣場通過天文望遠鏡觀看「天狗食日」這一天文景象。由於不處在環食帶內,我國全境只能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且越往南食分(月亮遮住太陽直徑的比例)越大。日食又分全食、環食和偏食。26日,太原上空日偏食從12時39分59秒開始初虧;13時39分達到食甚;13時45分開始復圓;14時25分21秒復圓結束。圖為26日,太原一名男孩在天文望遠鏡前看日食。
  • 「天狗食日」「天狗食月」「冥王、土星衝日」
    首先上演的是「天狗食日」壯麗景象,也就是日全食,這一天文景象也是今年最比較值得看的奇觀之一。時間是7月3日凌晨,持續時間較長,可惜可觀測地點大多為南半球,比如南太平洋、南美洲各國。日全食就是月亮跑到了日、地之間,擋住了日。然後上演的是「天狗食月」,也就是月食,這次只是月偏食,今年一月份的那次才是月全食。
  • 「天狗食月」「 土星衝日」……7月天象精彩紛呈
    「天狗食月」「 土星衝日」……7月天象精彩紛呈 科技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6月30日 18:40 A-A+   根據天文預報,這次日全食將從南太平洋開始,90%的全食帶都在海面上,在日全食即將結束前,南美洲的智利和阿根廷可以觀賞到,但是可見區域也都不大。預計,日全食的全食帶將從智利首都聖地牙哥以北約200多千米的地區穿過,由於那裡空氣乾燥,晴天較多,因此那裡是適合觀測的地區之一。
  • 天狗食日、黃巢起義傳說你知道嗎
    2020年的6月21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今天是父親節,全國兒女感恩父親的節日,又恰逢夏至節氣,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還有一場「金邊日食」的重磅天象要上演。
  • 夏至當日將現「天狗食日」,或將出現「金日同輝」奇觀
    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而在今年夏至當日,有「金邊食日」這樣一場天文大戲,據紫金山國家天文臺消息,2020年6月21日下午一場罕見的日環食將在天空上演,我國境內大多數地方均可觀看!
  • 古人說的「天狗食月」是不是真的?
    通過古人記載著月食的文獻,我們有機會一窺古文明對各種天文現象的描述和理解。比如,在《元史》(元朝的史書)中就詳細地記載了一次發生於1277年5月19日的月食,其時間持續長達兩個多時辰【資料來源:大英百科全書】。中國的天文學家運用他們掌握的知識極其精確地預測了月食的發生。此外,這些關於月食的記載還可以幫助我們準確地確定一些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