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在艱苦生活環境中長大的朱全忠,無論是作為鄉鎮幹部,還是作為代表、委員,他始終心繫群眾冷暖,情系扶貧幫困事業。一個個身體力行、率先垂範的感人故事,講述著他的真心真情。
擔任副鎮長的第一年,他到鎮敬老院慰問,見到破舊的設施、畏縮在角落裡的老人,當場掏出剛領的工資交給院長,請院長給老人添置衣物,並承諾:以後每年向敬老院捐一個月的工資,唯一的要求是請院長保密。這一捐,就是9年。
在鎮裡工作時,朱全忠兼管鎮三峽移民的安置工作。一次走訪移民,他注意到一個9歲男孩,臉部因嚴重燒傷留下深深的疤痕。聽隨行的老師反映,這孩子品學兼優,卻因為傷疤,非常自卑。朱全忠深深為這個孩子擔心。他馬上聯繫了市九院的整形專家,並想辦法解決了治療費用。他又兩次親自接送孩子到九院做植皮整容手術。這件事,感動了整個奉賢三峽移民群體。
朱全忠助學十年,用愛心照亮學子路的故事,更是傳為佳話。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奉賢區對口援助的貧困地區。2010年,奉賢民革6位黨員與紅河二中的6位貧困少數民族學生籤訂結對資助協議,資助兩年。朱全忠帶頭結對一位哈尼族貧困學生。兩年後,他專程去看望了這位住在大山裡的孩子。看到學生家中一貧如洗,錚錚鐵漢落淚了。他當即決定繼續資助。
2015年,這位哈尼族學生高中畢業,在朱全忠的建議下,她報考了雲南中醫學院,並如願被錄取。朱全忠帶著手提電腦及第一年的生活費,特意飛到昆明送她去學校報到。又過了5年,哈尼族學生大學畢業,朱全忠鼓勵她繼續深造,並再次承諾:「只要你能考上研究生,我每年資助你兩萬元。」今年,朱全忠在一次飛到昆明,送她就讀雲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並把自己承諾的第一個兩萬元交到她手上。
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自1995年起,朱全忠先後資助過8名雲南少數民族地區、江西革命老區及本地的貧困學生,每年有不少於一個月的工資是用在資助貧困學生身上的。無私的愛、寬厚的心,已成為一種活力、一種動力,推動著朱全忠前行,也感召著他身邊的人,關愛資助弱者、熱情服務社會,在他身邊已蔚然成風。
2019年,朱全忠獲得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風雨同舟,難忘一路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