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上海民革榜樣人物展播 | 朱全忠:不待揚鞭自奮蹄

2021-02-13 上海民革

從小就在艱苦生活環境中長大的朱全忠,無論是作為鄉鎮幹部,還是作為代表、委員,他始終心繫群眾冷暖,情系扶貧幫困事業。一個個身體力行、率先垂範的感人故事,講述著他的真心真情。

擔任副鎮長的第一年,他到鎮敬老院慰問,見到破舊的設施、畏縮在角落裡的老人,當場掏出剛領的工資交給院長,請院長給老人添置衣物,並承諾:以後每年向敬老院捐一個月的工資,唯一的要求是請院長保密。這一捐,就是9年。

在鎮裡工作時,朱全忠兼管鎮三峽移民的安置工作。一次走訪移民,他注意到一個9歲男孩,臉部因嚴重燒傷留下深深的疤痕。聽隨行的老師反映,這孩子品學兼優,卻因為傷疤,非常自卑。朱全忠深深為這個孩子擔心。他馬上聯繫了市九院的整形專家,並想辦法解決了治療費用。他又兩次親自接送孩子到九院做植皮整容手術。這件事,感動了整個奉賢三峽移民群體。

朱全忠助學十年,用愛心照亮學子路的故事,更是傳為佳話。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奉賢區對口援助的貧困地區。2010年,奉賢民革6位黨員與紅河二中的6位貧困少數民族學生籤訂結對資助協議,資助兩年。朱全忠帶頭結對一位哈尼族貧困學生。兩年後,他專程去看望了這位住在大山裡的孩子。看到學生家中一貧如洗,錚錚鐵漢落淚了。他當即決定繼續資助。

2015年,這位哈尼族學生高中畢業,在朱全忠的建議下,她報考了雲南中醫學院,並如願被錄取。朱全忠帶著手提電腦及第一年的生活費,特意飛到昆明送她去學校報到。又過了5年,哈尼族學生大學畢業,朱全忠鼓勵她繼續深造,並再次承諾:「只要你能考上研究生,我每年資助你兩萬元。」今年,朱全忠在一次飛到昆明,送她就讀雲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並把自己承諾的第一個兩萬元交到她手上。

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自1995年起,朱全忠先後資助過8名雲南少數民族地區、江西革命老區及本地的貧困學生,每年有不少於一個月的工資是用在資助貧困學生身上的。無私的愛、寬厚的心,已成為一種活力、一種動力,推動著朱全忠前行,也感召著他身邊的人,關愛資助弱者、熱情服務社會,在他身邊已蔚然成風。

2019年,朱全忠獲得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風雨同舟,難忘一路芳華!

相關焦點

  • 第一屆上海民革榜樣人物展播 | 袁立:達者兼濟天下
    民革在線為擴大上海民革社會影響力,「民革在線」欄目推出第一屆上海民革榜樣人物展播活動,透過精彩的影像與文字,傾聽每一位榜樣人物的心聲,體悟他們的智者擔當與博愛情懷。本期介紹的是原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民革黨員,富大集團董事長、總裁袁立。達者兼濟天下人們常把有高風亮節,能起表率效用的人,讚譽為「榜樣」。榜樣,是一種理想人格;榜樣,應該是「360度」全景式的、立體的、多角色的榜樣。上海民革黨員,富大集團董事長、總裁袁立,就是這樣的一位榜樣人物。一位與時俱進的企業家
  •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不待揚鞭自奮蹄
    要知道,老去的是年齡,不老的是心態,是氣質。雖然年老了,但仍要充滿理想,充滿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樣才能使人煥發出生命的光彩,才能夠當好老人,不當廢人。要知道,皮膚上的皺紋沒有什麼可怕,可怕的是喪失追求,喪失熱忱,讓靈魂上的皺紋快速出現。這就需要忘掉年齡,忘掉疾病,時刻保持童心和好奇。這樣,就能夠經常接受人類發出的美、希望、鼓勵、勇氣和力量的信息,就會永葆青春。
  • 俯首甘為孺子牛,不待揚鞭自奮蹄
    不論環境多麼惡劣,勞作多麼艱苦,即使吃不飽、睡不暖,牛們總是負重前行,春耕夏耘秋收,一心一意為人類造福。北宋名相王安石在《和聖俞農具詩》裡,進一步為耕牛畫像: 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 自無一毛利,主有千箱實。 頌揚了牛的一毛不取、無私奉獻精神。
  • 山東選調生李彥玲:風起正是揚帆時,不待揚鞭自奮蹄
    不慕求順境,更不畏懼艱難,在遊泳中學會遊泳,在風雨中曾長才幹,願能在經歷嗆水、漩渦、風浪過後逐漸獨當一面。新的一年,牢記初心使命。將初心和使命內聚於胸、外化於行,錘鍊忠誠、堅定信念,腳踏實地、真抓實幹。以時代為題、以人民為師、以基層為課,以初心使命為指引,展現新氣象、彰顯新作為,用勤奮務實和擔當,做好新時代的「答卷人」。新的一年,堅持知行合一。
  • 他參與民革上海市委籌備工作:民革「二代」深回憶父親武和軒
    第四方面人士,是從國民黨主流派中分化出來的,有一部分人原來是蔣介石集團裡的核心人物,比如張治中、邵力子,還有一部分主流派就是地方實力派,像龍雲、程潛,地方實力派起義的人物,還有一部分是國民黨上層的主流人物,這部分人也作為這次代表大會的代表。所以這第二次代表大會被稱為四方面聯合大會。我父親去北京參加了這次大會,他的身份是「民聯」代表。
  • 人勤春來早,無須揚鞭自奮蹄——萊蕪區殘聯召開工作務虛會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重任在肩,無須揚鞭自奮蹄。通過召開務虛會,大家均表示新的一年要鼓足幹勁、比學趕超,按照市殘聯相關要求和萊蕪區委、區政府有關部署,加快實現「從趕上、超越到引領」的目標,奮力奪取全區殘疾人事業「十四五」開門紅,獻禮建黨100周年。
  • 老驥自知夕陽晚 不待揚鞭自奮蹄
    年會現場會員們寫詩作文達50餘篇,其中,省級以上媒體發布10篇,郭愛華抗疫歌曲《讚歌獻給最可愛的人》被中組部學習強國平臺推送,並獲得山東省《抗擊疫情優秀展播獎》,林文鬱、郭愛華兩名會員5篇文章入編重慶市抗疫詩文集《中流砥柱》一書。
  • 下聯:快馬揚鞭更奮蹄;求賜上聯
    如果被人栓入馬廄每天好草好料餵著,也開發不出它的才能,到底誰的錯?韓愈在《馬說》一文早就說明白了。跟馬不同的是,人好吃好喝好環境,開發的思維能力、考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個人的生存和成功。作為良馬跑得更快是它的宿命,跑得更快往往會實現馬的尊嚴和價值。如:赤兔、的盧、昭陵六駿等。作為天才也需要不斷努力,小時聰明長大泯然眾人的實例太多了,都是忽視了後天的努力的原因。
  • 淄博市第一醫院李居富:從醫四十載 不用揚鞭自奮蹄
    自分配到淄博市第一醫院,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科研、教學工作,至今已40餘年。2011年,淄博市第一醫院在「國醫堂」設置了李居富疑難病門診。面對多個專業的多種疾病,特別是輾轉多處治療乏效的病人,李居富靈活運用自己掌握的天人合一、辨證施治的中醫理論,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 不待揚鞭自奮蹄 凝心融智創佳績——記建行江蘇省分行「長富工作室...
    這一切得益於建行的平臺,得益於各方面的關心,也源於我們有一個不用揚鞭自奮蹄、有激情的歡樂團隊。」在榮譽櫃前,周長富的臉上灑滿陽光,眼裡充滿睿智,語氣卻很極其低調誠懇,充分展現出一名「建行工匠」質樸濃烈的家國情懷。  名字是叫出來的  周長富出生在蘇北農村,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
  • 揚鞭奮蹄 福州港務集團衝刺收官
    2020年末,「十三五」規劃收官在即,福州港務集團及所屬企業協同發力,補齊短板、暢通堵點,揚鞭奮蹄衝刺年度各項經營任務,以高質量發展確保「十四五」良好開局。
  • 民革江北區基層委員會成立
    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寧波市委會主委王建康,中共江北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雲來,民革寧波市委會專職副主委王偉霞,民革寧波市委會副主委、國科大寧波華美醫院院長蔡挺,民革鄞州區基層委主委、鄞州區政協副主席王孝嗣,中共寧波市委統戰部黨派工作處處長鄭傑,民進江北區總支部主委吳易凝等出席大會。
  • 【回顧】回望原點 浙江民革「創業初期」的人和事
    當時社會上只知道杭州有了省民革組織,還出現了「國民黨歸隊」的謠言。但當探悉領導者是做過北京大學校長的何燮侯,何老沒有參加過國民黨,這個謠言也就不辯自明了。在第一次籌委集會上,推選並組成了以何燮侯為召集人的民革浙江省分部籌備委員會。
  • 【民革前輩】譚平山|人民監察制度探索者
    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49年9月22日,舉世矚目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進入到第二天。在這天的全體會議上,一位精神矍鑠、銀髯飄灑的老者登上了講臺,向各位代表介紹《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的起草經過和主要內容。他的介紹帶有濃重的廣東口音,語速不快,但分外鏗鏘有力。這位老者,就是民聯、民革的創建人譚平山。
  • 蘇珊米勒_7月3日星座運勢:不待揚鞭自奮蹄
    如果你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或職業地位不滿意,你可能會看到自己在市場上尋找更好的機會。或者,你也可以得到一份吸引你的工作。不管你是找到了工作還是工作找到了你,你都開始了一個職業成長的周期和新的開始。享受吧! 獅子座 如果你正在考慮重返學校,這是一個很好的時間來制定行動計劃。
  • 今日民革上海市委會舉行紀念趙祖康誕辰120周年座談會 《趙祖康傳...
    12月18日,民革上海市委會舉行紀念趙祖康先生誕辰120周年座談會暨《趙祖康傳》新書首發式,紀念民革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原副主席、民革上海市委會老主委,著名道路市政工程專家、社會活動家趙祖康先生誕辰120周年。
  • 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舉行,兩位民革黨員榮獲表彰!
    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舉行,兩位民革黨員榮獲表彰!其中,民革浙江省委會有兩位黨員受到表彰,向他們表示致敬!!「浙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 《八佰》與民革,不得不說的故事
    位於倉庫七層偏遠角落的謝晉元陳列室約100平方米,在規模、層次、館藏、管理等各方面與淞滬抗戰歷史背景不相符合。特別是2011年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期間,許多來上海參訪的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提出要瞻仰上海四行倉庫,卻因條件所限未能達到應有效果。例如,原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曾想參觀四行倉庫,後考慮到周圍環境和設施陳舊實在無法接待而放棄。
  • 《八佰》與民革,不得不說的故事!
    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團結君了解到,為讓「八百壯士」英雄事跡長存,圍繞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遺址的保護、修繕和開發,從上海民革組織到民革中央,從普通民革黨員到民革中央領導,曾持續數年多方調研,多次提案建言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