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可口可樂,是黃色瓶蓋?」
某天,當我愉快地刷著手機時,看到這句靈魂拷問。這一問,讓我突然懷疑起自己的記憶。我確實記得好像見過黃瓶蓋的可口可樂,甚至產生了他們全部都是黃瓶蓋的幻覺。於是乎,我去搜了下。好的,那麼今天的You Know What,我們就來一探這個問題的究竟。可口可樂,為什麼會有黃色瓶蓋?這個問題,和可口可樂的舉世聞名的商業機密——配方——有關。雖然1886年已經面試,但可口可樂直到1935才被認證為符合猶太飲食法,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的配方中有觸犯猶太教飲食禁忌的成分。1935年,擔任亞特蘭大猶太教團拉比的Tobias Geffen(託比亞斯·葛芬 )與當地的可口可樂公司聯繫,希望能夠通過調整他們的配方,讓猶太教徒也能享用這一廣受歡迎的飲料。能夠擴大消費群體當然很好,於是可口可樂公司決定向Geffen透露他們的配方。當然,雖然他們相信這位受人尊敬的宗教領袖會對配方守口如瓶,但也只是列出了當中的一些成分。需要被調整的成分之一,甘油,來自非潔食的動物脂肪。這迫使可口可樂的供應商寶潔開發出一種植物成分的替代品,以解決這個問題。另外,在猶太教重要的節日逾越節(Passover)期間,教徒們不得食用由大麥、黑麥、燕麥、小麥和斯佩耳特小麥等生產的含酵食品。因此,飲品中使用的玉米糖漿也是「違禁食品」之一,後被甘蔗和甜菜糖來代替。當配方完全調整好,最後的問題來了,如何區分正常配方和猶太教配方?噹噹噹噹,我們的今日主角登場了。黃色瓶蓋的可樂,便是調整了配方後,適合猶太教徒飲用的可樂。
當然,如果你想嘗嘗甘蔗糖可樂,也可以買一瓶黃蓋子的試試,有些人聲稱這種可樂口感比使用玉米糖漿原配方的更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