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逍遙遊》的扶搖直上九萬裡,你讀懂了嗎

2020-12-28 讀書影響生活

《逍遙遊》是《莊子》的第一篇,我們俗話說的老莊之一就是莊子,老莊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道德經》和《莊子》,主張的主要思想是「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作為這部傳世之作的逍遙遊,我們在中學的時候就會背誦和默寫,那它到底有什麼地位和代表的意義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學問博大精深,純屬個人見解,如果有什麼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指正多多包涵。那今天一共分為卮(zhi)言、重言、寓言三個部分來進行分析。

01寓言

從文章的開始「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到「眾人匹之」為第一部分寓言部分。我們都知道的是莊子生於亂世,對於當時王朝統治是極為不滿的,但是他又無力反抗,所以就採取了一種消極逃避的態度,幻想從虛無縹緲的境界中尋求思想解脫。

寓言部分描繪了遨遊於九萬裡高空志向遠大的鵬鳥和生活與蓬蒿之間目光渺小的蜩與學鳩的形象,說明事物無大小都是各有所待的,算不上是逍遙遊。

在這一部分首先以離奇、宏偉的想像和高度誇張的手法,塑造了一個碩大無比的鵬鳥形象。寫到鵬是由幾千裡長的北海鯤魚變化而成的,它的背有幾千裡大。然後又寫到鵬鳥的「怒而飛」,羽翼遮蓋住天邊的雲彩,寫出了鵬鳥的氣勢之大。這動靜結合的描寫勾勒出了鵬鳥在海上翱翔的壯觀景象。

其次把鵬鳥和野馬還有塵埃作對比,暗示物無大小都有所待,其實莊子並不是為了歌頌大鵬,而是在欲擒故縱的表達「無所待」的思想。因為大鵬鳥雖然是扶搖直上九萬裡,但是卻要依靠六月的大風和廣闊的天地才能翱翔才能到達南海,這是有所待的,這就不是逍遙。

寫完大鵬和野馬還有塵埃,接著寫比塵埃大比鵬鳥和野馬小的蜩與學鳩,也是有所待的。有所待還對大鵬採取了嘲笑的態度,已經到了可笑的地步。這裡所說的除了我們通常所理解的嘲笑的意思,還有物種與物種之間的不同,雖然都有所待,但是你要是讓鵬鳥僅僅到草尖尖是不可能的,讓小蟲飛到萬裡之外也是強人所難。

所以在這一部分的最后庄子其實是駁回了小不如大的想法,莊子認為這樣的想法是世俗的,是偏見的,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若以逍遙的境界論是沒有大小之分的,如果想要達到逍遙的境界也是先要拋開「小不如大「的偏見。

02重言

所謂的重言呢就是來引證和假託前人說的話和一些歷史道理來增加文章的生動性和可靠性。在這一部分,莊子引用了商湯和夏桀的問答,把第一部分的寓言故事重新描繪了一遍。莊子寫異乎尋常的大鵬,寫年壽極長的冥靈和椿,又寫蟪蛄和朝菌,無非是要說明,無論大小都是自以為貴,自以為得意自由,而看不起對方。

實際上想說的是大或者小本質其實都是一樣的,都不是真正的自由,因為它們都被客觀條件限制和制約著。我認為莊子的這種想要擺脫一些束縛的相對主義是有一些極端和荒謬的。

03卮言

卮言的意思就是「抽象的議論文字」。由前邊的推論演變到人的身上,繼續來論證他的思想。

首先論述的是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他們熱心功名,高登顯位,得意忘形,以為自己是鯤鵬,其實卻是生於蓬蒿間而已。

然後說道宋榮子這個人,他不為外物所動,不追求功名,但是卻偷偷譏諷別人,自己為是,雖然比第一種要好一點,但是仍然不能得到真正的逍遙。

再次說到列子,以列子為例,列子可以乘風遨遊,不追求什麼,但是如果不依靠風的力量,他就寸步難行,與大鵬鳥同列,所以也是沒有得到逍遙。

最后庄子說只有超脫一切,不依靠一切,順應萬物的習性,遊於超時空的宇宙,而又能無所不至,才能算得上真正的逍遙。他認為做到這一點的只有「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04最後我想說

我們常常把自己比作鯤鵬,來表達自己高遠的志向,其實這並沒有錯,因為我們想要超越蓬蒿之間的蟪蛄,想要做扶搖直上九萬裡的鵬鳥。其實實際上莊子在寫的時候雖然捧了鯤鵬,踩了蟪蛄,但是卻也表達了物種的不同不能相提並論。

這種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是莊子精神追求上的幻影。世間又有誰能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呢?這樣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逍遙遊。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莊子的逍遙遊?如何才能達到逍遙之境?
    莊子的逍遙哲學,讓一直精神緊繃的中國知識分子,有了放鬆精神的空間,讓失意的中國人和中國文人,在仕途失意前路渺茫之時,不至於走投無路,而是帶著超越的心態,過一種山水田園中吟風弄月泛舟煙海的藝術化的生活。讓他們可以在失意之時仍然能夠從容曠達,於山水林泉之中作逍遙之遊。因此,莊子的人生哲學,乃中國文人的精神避難所,更是中國人心靈的桃花源。
  • 【每日一詩】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開元十三年(725年),青年李白出蜀漫遊,在江陵遇見名道士司馬承禎,司馬稱李白「有仙風道骨焉,可與神遊八極之表」,李白當即作《大鵬遇希有鳥賦並序》(後改為《大鵬賦》),自比為莊子《逍遙遊》中的大鵬鳥。李白詩中還有一首《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據唐李華《故翰林學士李君墓志銘序》雲,李白「賦《臨終歌》而卒」。
  • 莊子《逍遙遊》賞析
    《逍遙遊》是一篇神文,像這樣的文章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不多見的。       我們首先驚訝於莊子超出尋常的想像力。在莊子的筆下,「鯤」不知有幾千裡之大,一變而為「鵬」,鵬的背不知幾千裡,羽翼遮天蔽日,奮起南飛,擊水三千,扶搖九萬。何等宏大!作者為什麼要創造一個如此巨大的藝術形象呢?首先,莊子是一個大思想家,這樣巨大的形象是他所欣賞的。其次,創造大的形象,也是為了與小的形象進行對比。你看,大的形象除了鯤鵬,還有冥靈、大椿、彭祖。小的形象有芥、蜩、斑鳩、朝菌、蟪蛄、斥,這一大一小形成的對比是十分鮮明的。
  • 《莊子》逍遙遊
    升空脫離海面以後,還得一圈圈的盤旋,攪動大氣成一柱龍捲風,把自己抬升到九萬裡的高空,才可能啟程向南方飛去。南飛航程遙遠,又得藉助於夏季颱風的推送喲。」 所以鵬也不是想飛便能飛的。鵬活得自由自在嗎?鵬遊得逍遙嗎?難說。 晴日地平線上,空氣擾動仿佛野馬群奔。陽光射入暗室,照見亮處萬點微塵飛揚。
  • 《逍遙遊》裡的鯤鵬不是神話,這貨已經在地球山活了5000萬年
    《莊子·逍遙遊》繼承並發揚了列子仙話,增加了鯤化為鵬的說法:「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在古代著名哲學家莊子的《逍遙遊》中,對鯤鵬形象的描寫充滿浪漫想像,賦予誇張變化。《逍遙遊》中的這隻大鵬從北冥出發,展翅高飛,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九萬裡,絕雲氣,負青天,一直飛向南海。這隻巨鳥有著與普通鳥類所無法想像的抱負和能力,但在莊子看來,它仍然是「有所待」,受拘束,不自在,不自由,並沒有能夠真正的進入逍遙遊的境界。
  • 莊子《逍遙遊》原文+譯文
    升空脫離海面以後,還得一圈圈的盤旋,攪動大氣成一柱龍捲風,把自己抬升到九萬裡的高空,才可能啟程向南方飛去。南飛航程遙遠,又得藉助於夏季颱風的推送喲。」 所以鵬也不是想飛便能飛的。鵬活得自由自在嗎?鵬遊得逍遙嗎?難說。 晴日地平線上,空氣擾動仿佛野馬群奔。陽光射入暗室,照見亮處萬點微塵飛揚。
  • 莊子在《逍遙遊》和《庖丁解牛》中,分別提出了哪「三個境界」?
    在《逍遙遊》中,莊子提出了「學鳩」「鯤鵬」「逍遙」三個境界;而在《庖丁解牛》中,莊子又提出了「全牛」「非牛」「無牛」三個境界。這幾個「境界」是什麼含義?有何關聯?今天我們就來重讀經典,講解一下莊子的所謂「三個境界」吧!
  • 逍遙遊 選自《莊子·內篇》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故九萬裡則風斯在下矣 [18] ,而後乃今培風 [19] ,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 [20] ,而後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 [21] :「我決起而飛 [22] ,搶榆枋而止 [23] ,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裡而南為 [24]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25] ;適百裡者,宿舂糧 [26] ;適千裡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27] !
  • 勵志詩詞大比拼,我先來: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01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上李邕》李白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 莊子:世上最逍遙,並非大鵬鳥
    莊子曰:夏蟲不可語冰。你跟生於夏天死於夏天的蟬蟲沒法談論冬天的冰雪。說的就是境界的差別產生的思想隔閡,這種隔閡難以用語言消除。 芸芸眾生,富人住高樓廣廈,流浪漢睡橋洞,漂亮的臉蛋一戰成名扶搖直上,更多的紅男綠女一輩子像蝸牛一樣沿著井壁一點點往上爬。所有人,借住在同一星球,卻活在千巖萬壑之中,你坐看雲起,他坐井觀天。
  • 孫悟空----一個從莊子詩箋中飛出來的石猴
    公元前約360年,出了個莊子,他在《逍遙遊》中寫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 肖戰新熱詞《藏好你的翅膀》,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楔子近日,關於肖戰的新熱詞《藏好你的翅膀》,在網絡上引發諸多熱議。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事實上,《藏好你的翅膀》還是源自於肖戰粉絲對於偶像的一種期盼,這個熱詞之所以能夠有關注度,同樣如此。肖戰,藏好你的翅膀,藏好你的純粹初心,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不過,與之不同的是,肖戰的這個新熱詞《藏好你的翅膀》卻有另一番意義,在這裡面,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藏好,一個是翅膀,而重點還是在於藏好,我們為何要藏好翅膀?不能完全展示嗎?
  • 逍遙遊 --- 北冥有魚
    我們應該先看這個題目, <<逍遙遊>>. 各位同學, 如果你能是你生命的主宰, 而和林徽因不一樣, 林徽因在不能跟徐志摩在一起的時候, 她曾經感慨她覺得人只是上帝手中的一枚棋. 如果你們都是你們生命的主宰, 你希望你的臺大四年, 是逍遙遊四年還是水深火熱四年?
  • 羅祥相:詮釋的偏移與義理的變形——莊子「小大之辯」及「逍遙」義...
    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裡,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 凌風聽天籟——讀陸春祥散文集《九萬裡風》
    文藝報「聊為逍遙遊,凌風聽天籟。」立秋已過,仍有暑熱。近日閱讀陸春祥散文集《九萬裡風》,頓感紙上捲起豪氣,進而,腦海裡迸出這兩句詩。像是隔空對話,作者聊為逍遙遊,讀者凌風聽天籟。眼前浮現碧藍高遠的天空,還有明淨的秋水。陸春祥筆下自序,極有味道。
  • 內篇·逍遙遊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 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 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惠子又對莊子說:「我有棵大樹,人們都叫它『樗』。它的樹幹卻疙裡疙瘩,不符合繩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樹枝彎彎扭扭,也不適應圓規和角尺取材的需要。雖然生長在道路旁,木匠連看也不看。現今你的言談,大而無用,大家都會鄙棄它的。」
  • 「扶搖直上九萬裡」!看濟南發展的底氣與決心
    「扶搖直上九萬裡」! 原標題:濟南:既有「大鵬一日同風起」的底氣和機遇,更有「扶搖直上九萬裡
  • 品牌之路|九萬裡科技:鵬程展翅正高飛,扶搖直上九萬裡
    △九萬裡科技創始人之一葉小帥如今,市場上的智能鎖具林林總總,層出不窮,市 場上做智能鎖的企業也很多,廠商們都在這個品類上絞 盡腦汁,希望脫穎而出,但是好鎖難求。今天,就讓筆 者帶您走入消費者最期待的智能鎖品牌——武漢九萬裡 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萬裡」)。
  • 扶搖直上九萬裡 | 燈謎屋【90】
    上李邕【唐】李白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 一曲骷髏嘆,人生幾逍遙:莊子與他的至樂人生
    世人知莊子,多半是源於他無待於世俗的逍遙。莊子斥禮教、貶富貴、蔑榮辱,所以在眾人眼中他的存在更像是一個異類。哪怕是在亡妻之後,莊子不哭卻要鼓盆而歌,這份不同尋常的「任性」是常人學不來的。然而面對這一個冷清清、淚汪汪的骷髏時,莊子卻發出了如同俗人一般的悲切之情,所追問之事也都是骷髏生前的是是非非,於是不免讓人發出疑問,此時的莊子還是我們熟知的非我非蝶的那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