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憑什麼不能給自己點個讚?

2021-02-07 人民網







我微信裡有個特文藝的哥兒們,愛攝影和寫詩,逢陰天下雨就會在朋友圈發自己拍的片子,還要配上幾行心情小詩,當然這沒什麼特別,重點是每次發完,他都立馬給自己點個讚,時不時還評論一下「這片子絕了」「今天志摩兄附體」「好靈感出好詩」「完美!大家盡情來贊吧!」


別人可能覺得這人有點二,但我每次看到他出手,都忍不住樂,不是嘲笑,是發自內心地覺得好玩兒,同時還伴著一種難以言說的羨慕——在越來越圓滑世故深藏不露的人群裡,這種自我欣賞又敢於表達的純真何其可貴。


必須承認這品質是我以及絕大多數國人缺少的。雖然我們也都對自己的某個部分滿意,並渴望得到鋪天蓋地的讚美,但沒幾個人敢明目張胆地給自己點讚,更不敢大喊一聲「大家都盡情來贊吧」,再想也不敢。


因為這社會太崇尚謙虛和自我批評,你有事沒事總贊自己,情商就要遭到質疑了。

  



前段聽一位老專家講《易經》,他說六十四卦各有好壞吉兇,只有一個卦近乎完美,就是「六爻皆吉」的謙卦。因為不論何時,謙虛總是對的,做人就要不自許、不自矜、不自居、不自譽、不自傲,如是,你便走在了通往高大上的道路。


這與儒家的價值觀是一脈相承的。幾千年來一貫奉行的「謙受益,滿招損」的教化,使我們都把謙虛看得遠比真實重要。人們習慣於表達「我不行」「還差得遠」,羞於展示自己,怯於表達真意。


這種姿態自然有好的一面,但其副作用也是很大的:一個人的言行會對他的認知產生強烈的暗示和引導作用,比如,你對著鏡子笑一笑,心情就會莫名的好一些,或者你跳起來摔個杯子,就會莫名地生出憤怒情緒。而當你一直說「我不行」「我不行」,那麼內心裡就可能真的覺得自己不行。於是慢慢的,本我便遭到全面壓抑,以至於就算日子過得如魚得水,內心也並不快樂。


這大概就是文明進化過了頭的惡果。

 



記得小時候,每逢班裡投票選三好學生、品德模範之類,對一個優秀的同學來說,最完美的結果絕對不是滿票當選,而是「差一票」——你自己不能選自己。


甚至有時幾個人參加競選,參選的同學也被認為是不該投自己票的,否則就會有種作弊的羞恥感。可為什麼我在臺上極力演說自己的好,下了臺卻要投票給別人?這種虛假又扭曲的謙虛意義在哪裡?


好在自媒體時代到來後,情況有所扭轉。因為人人有了自己的地盤和發言權,自家地方不能老吹捧別人啊,時不時地秀秀自己的美貌美食美好生活,也算一個嶄新的人生樂趣和意義。雖然多數人仍要借著「天氣不錯」來秀自己的漂亮照片,借著「喜歡這款復古戒指」來秀自己的一雙美手,但這一場場微型個人秀,本身已經是人們對自己的認可、讚許、鼓勵,是對過去那種假謙虛的積極反抗,這才叫正能量。

 



我有個五歲的外甥女,能歌善舞愛表演,家庭聚會總能給大夥來一段。每回演完,我們大力鼓掌時,她都跟著使勁鼓,引得眾人大笑。


有回我姐問她:「你自己為什麼也鼓掌呢?」她特真誠地說:「因為我也覺得我唱得好聽啊。」


長輩們就調教她:別人給你鼓掌行,你自己別鼓,顯得不謙虛。


我表示反對——她有資格自我欣賞,更有權利真實表達,我們完全沒必要擔心「滿招損」,因為必然會有一天,她會聽到更美的歌聲,從而意識到自己還需要學習和提高,那時候她自然就謙虛了——真正有意義的,應該是這種發自內心的謙虛,而非那些裝給別人看的、舒服了他人擰巴了自己的偽裝。




是的,我們確實應該做一個「內高而外卑」的謙謙君子,而不應成為「無學而顯揚」的傲傲小人。但前提是這謙虛必須真實,它不該變成人為了適應社會而自我壓抑與偽裝的道具。否則一旦你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我不行」的自我認知,就難免生出自卑心,就會不快樂,這種折損信心和幸福感的虛偽的謙虛,會讓你得不償失。


人必須對自己誠實,做得不好的地方,要勇敢地自我批評,而優於他人的方面,更要敢於自我表揚。


人活著,需要一點小驕傲。一個懂得認可自己、欣賞自己的人,內心才會穩定,才會覺得「我是幸運的」「我值得為自己努力」「我配得上更好的生活」「我能掌控我的人生」「我不怕突如其來的變化」「我不需要拼命去從別人那裡獲得讚美和肯定,我自己可以給自己」……在這樣良好的心態下,人才會活得從容快樂。


我就覺得自己挺好,憑什麼不能給自己點個讚呢?




夜讀|我們所有的努力僅是要活回最初的模樣


夜讀|別輕易放棄手中的「爛牌」


夜讀|你怕什麼?


(選自李月亮新書《願你的生活,既有軟肋又有盔甲》。作者公眾號:李月亮 ID:bymooneye。原文標題:給自己點讚,才是正能量,轉載已獲授權。)


主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譚琳




相關焦點

  • 【有聲夜讀】不要以為自己就是尺度
    直到過了很久之後我才悟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他們有時會接受一點我的所愛,但是他們畢竟有自己的所愛。因為我們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背景下。  我發現,人的這種以自己的好惡為尺度來判斷事情的特點,幾乎可以上《笑話大全》。一個母親從寒冷的北方出差回來,就會張羅著給自己的孩子添加衣服;一個父親騎自行車回家騎得滿頭大汗,就會急著給孩子脫衣服。
  • 【林州夜讀】小夥伴們,我們的主題曲終於面世了!
    謝謝你讓「林州夜讀」變的更好文|斌子今天我們林州夜讀的小夥伴們,都有點小興奮。因為我們的主題曲《用愛發聲》第一版歷經兩個多月的時間,終於錄製完成,並在今晚首發。這首歌使用了知音鼓校王高峰老師以前創作的一首曲子,我們的主播把它重新填詞,由歌手張瑩錄製完成。因為這首歌是林州夜讀首次嘗試填詞,錄製水平有限。
  • 【夜讀】珍惜朋友圈給你點讚的人
    然而,「點讚之交」便等同於泛泛之交,不必深交也不必在乎嗎?於我而言,這些願意給我點讚的朋友,同樣值得珍惜。  你為什麼會發朋友圈?有人說,是分享一句書中的名言;有人說,是推薦一首循環的好歌;還有人說,是展現一張偶然拍到的美圖……我想,無論是怎樣的呈現,每個人發朋友圈的初衷都是想要被看見。而那個小小的、可愛的贊,便是一種看見。
  • 李湘點讚王嶽倫「秀恩愛」微博:出軌的男人,憑什麼值得原諒?
    就在前兩天,李湘點讚了王嶽倫「秀恩愛」的微博。沒想到就在大家以為李湘要來一場暴風雨的時候,等來的卻是李湘給王嶽倫的點讚。如果一個男人出軌,他憑什麼值得原諒呢?其實,從心理學上出發,一個出軌的男人被原諒,主要有三點原因:1.男尊女卑的社會心理在古代,男性可以三妻四妾,而女性則要遵守三綱五常。男性可以隨意出走社會,而女性則要遵循婦道,在家相夫教子。
  • Facebook的增長故事:能不能給我點個讚?
    有半數以上的活躍用戶會至少每天點讚一次,約30%的用戶會多次點讚。Facebook也開始越來越了解自己的用戶。但是這個功能帶來的不僅僅是數據上的提升,在某種程度上,它改變了Facebook的產品形態,讓人對這個產品越來越「上癮」。就拿朋友圈來說。你每次發出一條朋友圈,從那一個時刻開始,你心情就變得忐忑。你每分每秒,都在期待著,誰會給你點讚?那個誰會不會看到我發的信息。
  • 【有聲夜讀】尷尬的我遇上高情商的你=暖心
    被譽為「情商之父」的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曾說過: 怎樣處理尷尬,是檢驗一個人是否是高情商的首要標準 經超的舉動讓本可能被議論的尷尬事變為正能量。他的這個動作不僅表現了一個男人的紳士風度,更表現了他遇突發事處理得當的高情商。瞬間一大批網友對經超從路人變鐵粉。
  • 夜讀 | 揚長避短是個坑,跳進去就比別人矮一截
    不敢走出舒適區的人,在選擇中糾結,變得自卑、缺乏活力,反倒過得越來越不舒適。上周,我與朋友曉蘇談到語言表達問題,她說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聲音不好聽的人,能夠正常發聲的人,經過適當的後天訓練,聲音都會變得好聽。這和我跟龔琳娜學唱歌時,她強調的一樣: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不會唱歌的人。所謂「不會」這個判斷的產生,有很多因素。
  • 夜讀|老家的電影院
    抬眼望去,除了樓頂上「建甌電影院」五個字仍是舊物,樓下成了超市、KTV,記憶中的電影院早已物是人非。作者供圖上世紀70年代,老家的電影院,內設三十排二十列座位,二樓還有部分座位,大概能容納700多人。對少年時代的我們而言,看電影無疑是樂事。學校每個學期都會安排看兩次包場電影。
  • 夜讀丨卡達有個「胡老兵」
    「年紀大了,8個孫兒孫女,個別名字都記不住嘍。」記者一見到胡玉仲,他笑意盈盈,先拿自己的記性說事兒。這事倒是不假。因為紮根卡達,胡玉仲的兒孫取的都是藏族名字,兒子阿旺平措、邊巴羅布,女兒迪姬、索朗金珠、倉吉卓嘎,孫子旦增平措……有的孫子孫女遠在外地、見面少,胡玉仲是真的記不清楚。  然而,曾經的軍旅生活,對年過六旬的胡玉仲來說,刻骨銘心,從未淡忘。
  • 【小彩推薦】2017,給了不起的自己點個讚
    他曾在凌晨三點發一張街景給你,說好累。而一個月後,他就在某天凌晨四點去機場時,倒在了路上。三十二歲的年紀,曾經那麼壯碩的身體。過去永不停歇,如今永不醒來。追悼會上,你看著他頭髮花白木然失神的父母,他剛會走路年幼無知的兒子……你悲戚不已,特別想為他做點什麼。當然,你更知道,從今往後必須保重自己的身體,絕不能讓自己的父母妻兒陷入那樣的絕望。
  • 硬糖少女鄭乃馨回應點讚bright:稱自己在工作並不是自己點的贊
    另外,憑藉自己甜美可愛的外表,她也逐漸吸了不少粉絲,一直都有熱門選手的氣勢。雖然熱度和趙粵等選手不能比,但是已經超越了大部分的選手,也是讓很多人非常羨慕的對象。但是剛成團不久的鄭乃馨在近日卻點讚了bright的小號,這波行為實屬迷之操作,先不說是不是她本人行為,但至少是敗壞了不少的好感。這樣她之前取關bright的操作就會被認為是博得國內網友的同情,可能也會因此失去很多關注。
  • 夜讀 | 人生最好的擺渡人,就是自己
    我的好朋友大貓有很多夢想,他成天都在規劃自己美好的未來,可他是一個連固定工作都沒有的人。他做事情不能堅持下來,遇到一點挫折就退縮;不能吃苦耐勞,總想貪圖安逸。古語有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有聲夜讀】虐童,只因不該端育兒飯碗的卻混進來了
    尤其是同時帶十幾個、幾十個孩子。好動、不太能控制自己、不太好溝通,這是低幼孩子的特點。所以,這一行是有職業門檻的。不要說沒資質,有資質也要持續考察和培訓,要把好入口關。把不住的,嚴肅追責。這應該是第一個警示吧?  大家還關心一點:明知道教室裡有攝像頭,施暴者怎麼還肆無忌憚?  「攝像頭有什麼用?」一位幼兒園園長給了我這樣的答案:「如果從沒人看,那不就是一個玻璃球嗎?」
  • 【有聲夜讀】別走太近,只因距離產生美
    親人之間,天天面對面,打聽下你的家裡事,分享點小道消息,久而久之,煩了,厭了,遠了。        家人之間,孩子的小家庭你非要介入,另一半的信息天天查看,每天粘著他們沒了自我,最終感情卻成了隔閡。        所以,要想和家人、親朋好友之間和睦相處,就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有聲夜讀】所有光鮮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憑什麼他能紅30年? 一切,都離不開自律。 短短1分30秒的表演,他提前了3個月的時間瘦身,訓練,控制飲食,減重16斤,只為了達到最完美的節目效果。 正如他在微博中寫的那樣:「從蘇有『月月』到蘇有朋,鬼知道我這三個月經歷了什麼?」
  • Instagram試水隱藏點讚功能:你能接受一個不能點讚的網絡社交世界嗎?
    [1]此番隱藏點讚數的測試最初於4月在加拿大開啟,並於三個月後拓展至七個國家(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紐西蘭、義大利、愛爾蘭、日本),因為此前的區域測試「獲得了積極的反饋」,Instagram於11月開始了全球測試。 點讚,究竟還有沒有未來?本期全媒派(quanmeipai)帶你重新認識社交平臺點讚功能,深入探討社交巨頭隱藏點讚行為的合理性及潛在影響。
  • 夜讀|咖啡的味道
    徵集★《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心靈夜悟」、「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
  • 英文夜讀 | Insomnia
    月亮從妝檯鏡子中 望出一百萬英裡 (或許也帶著驕傲,望著自己 但她從未,從未露出微笑) 至遠遠超越睡眠的地方,或者 她大概是個白晝睡眠者。徵集★《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詩歌之夜」、「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
  • 孫紅雷好意思點讚周揚青?他自己感情劣跡斑斑,踩女上位後拋棄
    周揚青的閨蜜發文,一定要錘死羅志祥,孫紅雷點讚的就是這條微博。不少網友覺得孫紅雷太實在了,也是一個敢站在正確一方的人。但是小編覺得很迷惑,孫紅雷在節目中固然cue周揚青的次數很多,而且幾乎都是在喊話羅志祥要「老實」一點,對周揚青好一點,似乎早就意有所指。小編不明白的是,孫紅雷憑什麼點讚?孫紅雷當初不也和羅志祥差不多嗎?
  • 【主播夜讀】成年人,學會為自己撐傘(主播:馬勇)
    前段時間,家裡出了點事,我忍著跟誰也沒說。一個許久沒聯繫的朋友,不知怎麼得了消息,深夜打了電話過來。兩人東拉西扯地說了半個小時,他欲言又止,想問我,又不知從何處開始說。最後他撂下一句:「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吱個聲啊。」我眼眶一熱,嘴裡卻還是說道:「沒什麼大事,你放心吧。」掛了電話,我感慨了許久。有那麼一瞬間,我很想開口講講自己兵荒馬亂的生活。老人生病進了醫院,孩子沒人接,正好我手裡的幾個項目又到了時限。那段時間,我每天在醫院和單位之間奔忙,一邊還要安排家裡的吃穿用度。方案不能落下,只能見縫插針打開電腦;一邊盯著藥水瓶是不是該換了,一邊掐著時間等著去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