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紐約住了40年的席麗拍·沙裡東(小名「樂」)回到曼谷之後,發現了一件讓她很生氣的事情:那就是再也找不到和她小時候吃過的一樣好吃的金面了。
金面(Khao Soi,曾音譯為「靠摔」)是中國和緬甸北部交界處的大傣族人遷移至泰北後帶來的一種麵食。使用小麥製作的金燦燦的雞蛋面,配上一碗非常有泰國風格的咖喱椰奶湯後製成。味道醇香濃厚而且開胃可口,也是被很多旅遊攻略標為「去泰北旅遊必吃」的美食之一。
金面這東西不光在遊客中小有名氣,對很多泰國人來說也是最愛的美食,從小在泰北長大的樂阿姨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在美國的泰國人也有自己的生活聚集區,甚至還有泰式寺廟,但樂阿姨卻找不到讓自己滿意的金面。她打算回到清邁或者來曼谷養老,卻發現所有去過的有賣金面的地方,味道都不是小時候那個感覺。
「我覺得自己做的都比他們的好。」抱著這種想法,71歲的樂阿姨在素坤逸50巷的一處小街裡,開了一家名為「金面廚房」的小餐館。
樂阿姨的雞肉金面,有著濃鬱橙黃色的咖喱湯底,配合上一根誘人可口的雞腿,蔥花,蛋面和炸面一起,與各色香料交織在一起後搭建了獨特的美味。
樂阿姨在用料上就比較下功夫了。蛋面來自於泰北南邦府,其他必要材料比如蝦醬、魚露、咖喱粉等都是來自清邁。而其他調味品則是樂阿姨的「家族秘方」。
樂阿姨說為了呈現小時候吃過的味道,她不會在椰奶或者香料上吝嗇,而且一定要保證食材的新鮮。每天早上5點半就起來煮咖喱湯底,就是為了保證食客吃到的都是當天新煮出來的新鮮好湯。
除了金面之外,樂阿姨還有60銖的泰北「嫋湯」米麵(泰北撣族的一種濃湯)、80銖的泰式炒粉「帕泰」、145銖的馬薩曼咖喱和135泰銖的清邁烤腸(撣族人日常吃的一種香腸,用豬肉碎、草藥、咖喱醬和辣椒等製成,在曼谷很多街邊小吃攤都能買到)。
樂阿姨剛好是在三月中旬新冠疫情在泰國爆發前夕開的業。她的友人曾經還擔心就賣這麼幾樣東西能賺夠養老的錢否,對此樂阿姨很有自信,她認為只要做出足夠好吃的東西就一定會有人來。
四月樂阿姨開通了Grab和Lineman等外賣平臺的渠道,所以疫情期間她的買賣也沒耽誤多少。大多數從她這裡點餐的人都是屬於泰北移居來的人,樂阿姨希望疫情過去之後更多的人來嘗試她的金面。
樂阿姨的金面廚房每天營業時間為上午10點到晚7點,位於素坤逸50巷內的Sam Thahan巷,乘坐BTS輕軌在安努站下車,步行800米(10分鐘)即可到達。如果你想嘗嘗正宗的泰北金面,不妨去拜訪一下樂阿姨的餐館。
今日泰國集泰國每日熱點資訊、社會娛樂、行業動向,讓您 「不出戶,知泰國」!
責任編輯:Cloud Liu
圖片來源:Coconu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