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對於社會的意義是什麼?隨著社會的發展,「明星效應」這個名詞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有人說這是好事,代表大家再也不用為衣食住行煩憂,開始有閒情逸緻去享受生活,而且明星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確實可以帶來正面的作用也。
有人說這是壞事,那些偶像明星並沒有為社會做出什麼貢獻,反而享受著不該有的追捧,甚至有些還會帶頭起壞作用。
縱然有不小的爭議,但不可否認,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滲透到社會各界,他們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不可小覷。
比如芒果臺最近熱播的節目《青春在大地》,就是用「明星效應」,讓更多的人注意到扶貧這項工作,號召更多人來關注脫貧攻堅中的榜樣人物。
這原本是再好不過的策劃,再好不過的一檔節目,卻依然遇到了爭議。
9月13日凌晨,粉筆教育的CEO張小龍在微博上怒懟湖南衛視,稱他贊助了一千萬給《青春在大地》,在農村配合拍攝了將近兩個小時,最終剪出成片僅僅只有10秒鐘。而明星只去拍攝了不到十分鐘,最後卻成了主角,未免太不公平。
張小龍還特別點名了最近因為浪姐大火的沈夢辰,吐槽沈夢辰耍大牌,透露沈夢辰去拍攝時拒絕和村民合影,甚至直接對那些人說:「滾,我時間有限」。這件事曝光之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風口浪尖上的沈夢辰也很快做出了回應,表示自己不是這種人,一定會真相大白的。言詞看起來非常冷靜有力。
也有網友幫沈夢辰說話,稱自己的朋友見過沈夢辰,當時沈夢辰在接近零下的情況下穿著抹胸禮服裙,但一直笑眯眯的和在場粉絲說謝謝,態度非常好,一點都不像會耍大牌的人。
沈夢辰雖然剛出道時觀眾緣一直不怎麼好,但她這麼多年來一直安安分分不作妖,不管是人品還是業務能力都無可指責。再加上和海濤穩定的戀情以及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帶來的人氣,讓她的觀眾緣扭轉不少。
這麼多年來都沒有錯處,快要「熬」到頭了突然耍大牌還罵人,這件事怎麼想怎麼奇怪,看起來不像情商頗高的沈夢辰會做出來的事。
有人猜測大概是張小龍因為花了1000萬結果只得了10秒鐘的事對芒果臺不太滿意,在這種情況下又看到去了不到十分鐘的沈夢辰成了主角,心態失衡之下放大了沈夢辰的所作所為,才有了後來在網絡上攻擊的事情。
先不說沈夢辰耍大牌的事是不是真的,她出場幾分鐘就成為主角的事,還真不是她的鍋,這大概是節目組的安排。畢竟作為一檔綜藝節目,雖然主旨是為了扶貧,但落點還是綜藝,是為了藉助明星的影響力來號召大家關注脫貧攻堅戰,這種情況下當然要突出明星的存在,而節目時長有限,每個贊助商能分配到的時間,自然也不多。
換句話說,如果節目弱化了明星的存在,那它不應該叫做綜藝,而是成為了一部嚴肅的紀錄片。這並不是「黑幕」,只是一個大部分人都默認的「規則」。
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會吸引到更多的人來關注扶貧這件事。大部分看綜藝的人,要麼是為了明星,要麼是為了輕鬆下飯,若是長篇大論的打廣告或者說一些嚴肅的事,豈不勸退?
而利用明星來弱化嚴肅的氛圍,潛移默化的讓更多人接觸到這些自己原本不感興趣的事,才是節目的宗旨。
就好像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都開始尋找代言人一樣,利用明星打開知名度幾乎已經成了一個「捷徑」。特別是如今的流量明星,粉絲拼起偶像代言產品的銷量來絲毫不手軟,哪怕是完全不需要的東西,也願意為了偶像去購買。
但明星享受著這些追捧的同時,勢必也承受著普通人不需要承受的義務和壓力。要上進、要正能量、要給粉絲樹立良好的榜樣......
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放大,甚至被針對,就像沈夢辰一樣,贊助商的節目被砍時長原本不是她的錯,她卻成為了被攻擊的「靶子」。
但若沈夢辰耍大牌是真,那她被觀眾吐槽也實屬正常,畢竟如果不能樹立正確的榜樣,那她就不配享受追捧和掌聲。
如今雙方各執一詞,卻都沒有證據,作為吃瓜群眾還是不要輕易下定論,靜待官方回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