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本是劍客,卻不料成了詩仙

2021-02-23 點滴成長故事

李白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讀書人,他本是劍客,而且劍術還不錯。李白出生在西域碎葉城,小時候就隨家人從西域遷往蜀地。沿途在月光下,在荒原上,在風沙中,常常看到父親舞劍。只見父親出劍如疾風,收劍如雷霆,運劍如遊龍,劍術之高超,給李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說父親是李白劍術的啟蒙者。

當時,「任俠」十分流行,所謂的「任俠」就是隨身攜帶一把寶劍,佩劍之風在當時是一種時尚。不僅朝野大夫,就連文弱書生,也會在腰間掛一把寶劍。

童年時的李白,常常掛一把桃木劍在腰間,跟蜀地的小朋友一起,在庭前院後的草地上,舞動各自的寶劍,廝殺得難解難分。

等到稍稍長大,父親見李白愛劍成痴,遂把自己佩帶多年的」龍泉「寶劍送給了他。李白如獲至寶,愛不釋手,從此聞雞起舞,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劍不離身,儼然一個行俠仗義的江湖英雄。

近代詩人余光中曾寫道:

酒入豪腸,

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從余光中的詩中,我們看到,「酒,月光,劍」,這三樣東西在李白的詩中隨處可見。《行路難》中有句詩:「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李白的劍客形象躍然紙上。

李白曾在一首詩中寫道:

笑盡一杯酒,

殺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

從令貫長虹。

詩中有酒,有殺人,仗劍走天涯的李白是血性的。這裡他提筆就是兩個典故,「風瀟瀟兮易水寒」,和「白虹貫日」,這段的意思是:我要行俠仗義,笑盡一杯酒,在熱鬧的都市中把人殺了。不要說易水太寒而止步不前,而要像白虹貫日一般,毫不畏懼,一劍擊殺。

在劉敬堂老先生所著的《李白 狂人也寂寞》裡記載這樣一件傳聞:曾經有一位叫雲中子的年輕美貌道姑,是從襄陽過來雲遊的,在蜀地彰明縣的玄妙觀落腳。一日,道姑外出化緣,天降大雨,在倉皇躲雨之際,碰到了本地惡霸江福。江福見這道姑孤身一人,衣裳單薄,身量窈窕,便色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強拉道姑欲行不軌,道姑反抗不過,恐遭凌辱,便極力掙脫,在碼頭邊縱身一躍,跳河自盡。後來,李白聽聞此事,不禁怒從心起,發誓要替雲中子討還公道。於是,一番打探之後,在一個風高月黑的晚上,李白手執利劍,玄衣黑褲,潛入江府,割下了江福的腦袋,來到河邊,擱在雲中子靈前祭奠,事後拂拂衣袖悄然離去。

後來李白寫過這樣幾句,該詩在少年朋友中廣為流傳:

十步殺一人,

千裡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與名。

李白是否殺過壞人?真實的歷史已經無從考究,這已經成為了一個謎。除此之外,李白身上還有很多的謎團,李白的父親叫什麼?李白的母親是誰?他有幾個兄弟姐妹?他的先祖是誰?為何去了西域?在西域又做過什麼?又是何時遷徙到四川彰明縣的?甚至關於他子女的記載,也是寥寥幾筆,只知道有一個女兒叫平陽,一個兒子叫明月奴(李白有意思,愛月成痴,把兒子都取名明月奴)。在他的家族史這一方面,李白有點橫空出世,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後的記載全無,他就像一個天上的仙人,突然降臨人間。

撇開那麼多的謎團,可以肯定一點的是,李白學過劍術,做過劍客,一直無所成,不料最後卻以詩文成就了名聲,這可以從他的作品中尋找到端倪。他曾經寫過幾句詩,把自己比作項羽,聊以自嘲:

學劍翻自哂,

為文竟何成。

劍非萬人敵,

文竊四海聲。

學來的劍術並非萬人之敵,文章倒是竊取了四海的名聲。

李白在蜀地練劍的同時,詩文也取得很大成就,在當地的青年才俊中頗有名聲。他交遊廣泛,拜訪名山大川,跟道家東海子,東嚴子,趙蕤,元丹丘,司馬承禎都有來往。因為唐玄宗,玉真公主都信奉道教,所以道家弟子跟皇家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開元十三年,李白離開蜀地前往荊州。在那裡,他巧遇道長元丹丘和司馬承禎,在他們的引薦下,拜識了荊州刺史韓朝宗。在荊州的日子裡,他們一次相聚鬥酒,李白乘著酒興,文思泉湧,揮筆疾書,一氣呵成,寫下名篇《大鵬賦》。由於該賦構思奇特,文採飛揚,形象生動,直追莊子的《逍遙遊 北冥有魚》,圍觀者見之,深為嘆服,讚不絕口。自此以後,在荊州襄陽,在江州廣陵,在長安洛陽,《大鵬賦》被廣為傳頌,李白之才名,不脛而走。


李白傳奇的一生,跟大鵬緊緊聯繫在一起。他在蜀地時,《上李邕》中有句詩:「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也是寫的大鵬。他一生一直自擬大鵬,哪怕遭遇坎坷,身陷牢獄,也從來沒有改變過。大鵬有著廣闊的天地和視野,遨遊天下,傲視人間。冥冥之中,似有註定,這《上李邕》《大鵬賦》,跟他臨死前寫的《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催兮力不濟」,前後呼應,貫穿一生。

李白就是那大鵬,不停的飛啊飛啊,最後飛倦了,飛累了,沒力氣了,就回天上去了。

相關焦點

  • 李白:劍客還是賤客?
    出於對詩仙的強烈興趣,這部古裝劇,抽空看了幾集。但見李白在空中騰飛,劍氣渾厚,令人膽寒,見者無不退避三舍。 這讓人遺忘了這位海歸的看家本領是寫詩,還往往能寫得人血脈賁張,很多人看完李白的詩,覺得自己像嗑了藥,人世間的苦與痛,沒有那麼強烈了。 李白是老天贈給人類的禮物,這樣的人,宇宙是限制不住的。
  • 李白在唐朝不是詩仙 真正的詩仙被皇帝所欣賞 是這位大詩人
    姚合晚年編了本唐人詩集為《極玄集》,其中選了21家詩人,號稱「此皆詩家射鵰手也,合於眾集中更選其極玄者「。看來落選的李杜等人都不是」極玄者「。不過,他筆下的」詩仙「賈島也沒有入選。知我者以為詩仙,不知我者以為詩魔。唐武宗會昌六年,即公元846年秋天,白居易於洛陽去世,享年75歲。據說同年即位的唐宣宗李忱本想請白居易為相,聽說他去世的消息不勝惋惜,作詩《吊白居易》云: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 詩仙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 詩仙李白最幽默的一首詩
    在人們的印象中,李白總是瀟灑豪邁,意氣風發的,他的詩也是瑰麗奇絕,俊逸絕塵的,天馬行空,似乎不食人間煙火,但事實上,詩仙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會幽默風趣。也需要緩解生活的壓力。
  • 安陸首發李白歌曲《詩仙尋夢》
    「遙望悠悠的長安古都,也未曾仗劍策馬下揚州,只想朗月對影的夜晚,詩仙尋夢碧山遊……」11月8日,在2019』湖北安陸李白文化旅遊節上,安陸市青年歌手吳鵬演唱的李白主題單曲《詩仙尋夢》,感心動耳,盪氣迴腸。
  • 詩仙李白在山東
    詩仙李白在山東(散文)文/王義尚李白出生在唐朝中亞的碎葉城,十幾歲的時候就獨自出門遊歷天下,先是到了湖北安陸一帶,娶妻生子。然後又去長安生活了幾年。這20多年,詩仙李白住在東魯,訪友攬勝,足跡遍及四十餘縣,幾乎走遍了山東所有的名山大川、古祠勝跡。山東出好酒。公元736年,李白第一次行經汶上。《酬中都小吏攜鬥酒雙魚於逆旅見贈》:魯酒若琥珀,汶魚紫錦鱗。山東豪吏有俊氣,手攜此物贈遠人。
  • 大唐李白丨「詩仙」李白的傳奇一生
    今天讓我們來聊一聊盛唐時期赫赫有名的「詩仙」李白。他的自由浪漫主義情懷也深深影響了無數中華兒女。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之稱。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 詩仙李白寫給情人的一首五言古詩,從相愛到分手,結局竟出乎意料
    詩仙李白的詩歌極具浪漫主義色彩,他完全打破了歷年來詩歌固有的限制,筆法多端,任意隨性,飄逸灑脫,總是以簡潔明快、飄逸瀟灑的語言表達出無限的情思,令人神往。二月十四日是情人節,很多痴男情女在這一天要充分表達愛意。
  • 李白專訪上集:皇室成員、殺人犯、道士、劍客,被妻子羞辱
    李白:我們糾結這個問題沒有意義,我詩仙的名號足以說明一切,其它的我不在乎。鍾一:我看你挺在乎你的妻子和政治上的得失,你前後有四位妻子,而你最在意的是最後一任妻子宗氏。當初你醉遊梁園,在牆上亂塗亂畫。結果前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被你的塗鴉作品深深吸引,一擲千金買下這堵牆壁,你們的愛情就此開始。
  • 從詩仙到俠客,《李白之天火燎原》挖掘教科書之外的李白江湖
    李白,這個盛世王朝裡最負盛名的豪邁文俠。 然而,大多數世人只知李白的「詩仙」身份,卻忽略了李白也是位一生仗劍蕩不平的豪邁俠客。9月6日,由騰訊視頻、功業影業、北京卓然影業出品的電影《李白之天火燎原》在騰訊視頻獨播。影片聚焦發生在李白身上的跌宕傳奇,既有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又有基於新時代的創新,描繪出一個大唐盛世的氣象輪廓。
  • 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超強劍客, 第一個你就想不到
    修身養性內家拳官1群 (已滿)修身養性內家拳官2群 34050108在很多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劍客的身影,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劍客,多少文學杜撰出來的,但是基於歷史,還真有一些真實存在的劍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其中的幾個
  • 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的差別
    李白的詩清新飄逸,杜甫的詩厚重沉鬱。李白為詩仙,李白的詩,確產有一股仙氣,而杜甫為詩聖,杜甫的詩能映民間疾苦。李白與杜甫,語言風格就不一樣。人們常拿相似內容題材的李白《渡荊門送別》和杜甫《旅夜書懷》來比較:李白: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 天上謫仙人,一代劍客李白
    詩仙
  • 詩仙李白,原來是個道士
    李白之所以成為詩仙,根本因為他是個道士。「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九十六聖君,浮雲掛空名。」天帝居所白玉京、仙人、長生……這些道教名詞在詩中毫無違和感,整首詩字裡行間透著一股仙氣。詩的作者李白,字太白,正是一名道士。
  • 被稱為「詩仙」的李白,身上的仙氣從何而來?
    被稱為「詩仙」的李白,身上的仙氣從何而來?李白號稱詩仙,既然都稱仙了,那麼李白的身上肯定會有一種仙氣,那麼李白的仙氣是如何來的呢?和道教的緊密聯繫李白從小學習道教,從小對道教的信仰,讓李白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自覺的養成道士那種飄飄然的氣質。
  • 【高清】經典黃梅戲電視劇《詩仙李白》唱段集-黃新德/周源源/楊俊
    黃梅戲電視劇《詩仙李白》主要描述了詩仙李白生命歷程的最後兩年,在展現詩仙李白晚年的意氣風貌的同時,也以一種回溯的眼光展現了李白不平凡的一生。
  • 「詩仙」李白
    ,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深度解讀李白不姓李;李白是外國人;李白的出身撲朔迷離,李白的死有好幾種互相矛盾的說法……關於李白,歷史上爭論頗多。大家為什麼對李白如此感興趣?
  • 詩仙有多牛?李白被女孩拒絕寫下酸詩,結果卻成千古名篇
    李白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作品千年來為人們所傳頌。當時李白因為自己的才華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很多女性也都很喜歡他。不過當時李白在和一名女孩求愛的時候卻慘遭拒絕,事後他也寫下了一首酸詩,而這首詩也成為了千古名篇。
  • 我的偶像作文:狂放詩仙李白
    而我的偶像,是一個半輩子流浪漂泊的狂放詩仙——李白。他出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他經歷過繁華的大唐盛世,遭受過安史之亂的磨難,他總是在失敗與成功之間徘徊。但無論如何,他的詩與情懷,從未被世人忘記。我把李白當作偶像,是因為他有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樂觀。
  • 網絡電影動態 | 《李白之天火燎原》橫店開機 玄幻武俠大作引領頂級網大
    影片用刺激熱血的故事展現了大詩人李白豪情的劍客一面,而快節奏、強情節、重視效的特點也讓本片非常令人期待。作為明年網大的頭部作品,《李白之天火燎原》將引領頂級網大的精品化趨勢。《李白之天火燎原》講述李白幼年時目睹老夫子在武街之戰中喪命之後結識了裴旻,從而踏上了尋求公平力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