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天網」,捕「天狼」——南部戰區空軍某雷達旅開展機動演練掠影

2021-01-14 騰訊網

來源:解放軍畫報

東南某小鎮,海天一體,海鷗翩飛。近日,南部戰區空軍某雷達旅某機動分隊摩託化行軍400餘公裡,開展全要素全過程機動演練。

抵達目的地後,官兵立即搭建帳篷、展開雷達、接裝線纜、啟動油機……一系列工作緊張有序展開。

「上級指揮所通報,在方位××,距離××處,發現『敵機』目標!」「××批民航目標高度異常!」「方位××-××出現幹擾!」……就在雷達展開試機之時,急促刺耳的戰鬥鈴聲驟然響起,各類空情接踵而至,官兵迅速進入戰鬥狀態。

野戰指揮室內,值班人員通過指揮系統不斷處理空情,口令、報告聲交織不斷;雷達方艙中,操縱員目光如炬,緊盯雷達屏幕,快速敲擊鍵盤,不放過任何微弱信號;陣地上,技勤人員時刻關注設備工作狀態,不斷調整參數,實時做好伴隨保障,以備應對各類突發狀況。

黃昏時分,一張巨大的電磁天網在海天鋪開。官兵嚴陣以待,時刻緊盯「來犯之敵」……

此次機動演練,有效提升了官兵集結、裝載、機動、特情處置等能力,全面錘鍊了部隊跨區域長距離機動作戰本領,為下一步開展實戰化訓練打下堅實基礎。

(攝影並撰文/饒 燦 李成傑 劉鵬飛)

奔向戰位。

機動分隊集結後,指揮員對表校時。

接裝線纜。

架設雷達。

密織「天網」,決勝無形戰場。

搭建野戰帳篷。

演練結束後,官兵精心維護雷達。

操縱員及時上報空情,準確傳遞情報。

(來源:解放軍畫報)

【來源:臺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中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紅色基因傳承譜」激發官兵打仗動能
    請看中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軍旅路上熔鑄勝戰底色■宋 珂 解放軍報記者 張磊峰 特約記者 張 雷那一刻,中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新兵鄭偉然心底升騰起一股強烈的自豪感,第一次覺得自己也是要上戰場、能打仗的兵。
  • 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衛國戍邊模範連」開展陣地防禦課目演練
    6月17日一大早,天剛蒙蒙亮,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衛國戍邊模範連」營區一片緊張忙碌——官兵全副武裝列隊,一場陣地防禦課目演練拉開序幕。部隊機動、隱蔽疏散……受領任務後,連長許孟肖根據戰鬥方案組織連隊官兵有序構築防禦體系,演練內容逐項推進。
  • 巧織雷達天網的「快手」
    西部戰區空軍某雷達旅三級軍士長羅萬軍深挖裝備潛能—— 巧織雷達天網的「快手」 ■賈 衝 本報特約記者 楊 進 初秋,西北戈壁,一場空地實兵對抗演練悄然打響。 老兵是西部戰區空軍某雷達旅三級軍士長、操縱員羅萬軍,天生反應快,加之勤學苦練,屢創操縱員目標錄取紀錄。他堅守操縱員崗位19年,參加30餘次重大演習,獲得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二等獎,兩度被評為「空軍百名優秀操縱員」。 不過,讓這名技能尖兵變得老道的卻是一次「敗仗」。那一年,還是中士的羅萬軍參加上級組織的重大演習,被委以主戰雷達操縱員「一號手」重任。
  • 散向峰頭衛故鄉——記南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友誼關雷達站官兵
    1979年某次重大戰役中,雷達站官兵在炮火中用人力拉轉天線,踐行了「人在陣地在、人在天線轉、人在情報通」的鋼鐵誓言。資料圖片由部隊提供散向峰頭衛故鄉——南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友誼關雷達站官兵傳承榮譽戍邊衛國的故事中新網南寧1月4日電 題:南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友誼關雷達站官兵傳承榮譽戍邊衛國的故事作者 閆躍帥 楊琪在南疆邊陲綿延千裡的邊防線上,千年雄關——友誼關上的山巔,絕壁險峰陡峭入雲,危石如劍。
  • 演練全程不見炊煙!南部戰區陸軍探索野戰飲食快餐化保障新模式
    南部戰區陸軍探索野戰飲食快餐化保障新模式——演練全程不見炊煙■戴松雲 張 琤 姚勁傑即便抽走3名炊事員加強到戰鬥班,南部戰區陸軍某部炊事班班長滕召森指揮班裡剩下的人員,依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野戰飲食保障任務。
  • 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新體制託舉戰鷹奮飛空天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我們在戰位報告)  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新體制託舉戰鷹奮飛空天  新華社蘭州11月29日電 題: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新體制託舉戰鷹奮飛空天  新華社記者徐毅、張瑞傑  隴原大地,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實兵體系對抗演練如期打響。
  • 空降兵某空中突擊旅演練影像
    11月下旬,氣溫陡降,空降兵某空中突擊旅開展實兵實彈演練,錘鍊部隊空地一體協同打擊能力。隨著塔臺下達指令,由10多架偵察、武裝等多種機型組成的直升機編隊依次升空。與此同時,地面突擊分隊也搭乘多架運輸直升機,向預定作戰地域隱蔽機動。
  • 戰鬥演練不設腳本!地導兵自行加壓晝夜機動
    ▲團召開作戰籌劃會。某模塊剛剛出發不久就遭遇特情,營長果斷下令車輛保障組前出處置。演練中,他們在未知條件下,把各專業納入演練全程,強化作戰籌劃、戰法運用、要素融合、模塊協同、特情處置等課目的考核,立足危局險局的實戰環境,檢驗部隊戰備狀態。
  • 北部戰區空軍某旅:精細管理精打細算力避「源頭虛耗」
    北部戰區空軍某旅夥食保障向精細管理挖潛力要效益精打細算力避「源頭虛耗」解放軍報訊 李爽、特約記者劉漢寶報導:近日,在北部戰區空軍信息通信某旅五營餐廳,一場「光碟之星」評選正在進行當選為本周「光碟之星」的一排三班戰士尹航說,連隊開展「曬空碗」「比光碟」活動,營造了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濃厚氛圍。據了解,通信官兵執勤時間分散、就餐時間難統一,給部隊日常夥食管理帶來難度。為此,該旅向精細管理挖潛力要效益,在全旅上下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活動。
  • 防空尖兵 織密天網射「天狼」
    原標題:防空尖兵 織密天網射「天狼」「短點射!」「放!」一道道指令打破夜空的沉寂,炮彈呼嘯出膛,直刺蒼穹,片刻後目標區一張火力網迅速張開,命中目標。近日,陸軍第82集團軍「常勝勁旅」防空營開展一場實彈戰術演練,在炮火硝煙中檢驗戰法訓法,全面提升官兵作戰能力。下面就跟隨筆者的鏡頭走進該營實彈射擊現場,感受織密天網射「天狼」的震撼場景!責編:孟路「短點射!」「放!」一道道指令打破夜空的沉寂,炮彈呼嘯出膛,直刺蒼穹,片刻後目標區一張火力網迅速張開,命中目標。
  • 第三位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亮相,出自空軍!
    撰文 | 李巖根據微信公眾號「南部戰區」今天(22日)消息,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田軍裡空軍大校就美艦擅闖我南沙島礁鄰近海域發表談話。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這是田軍裡大校首次以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的身份亮相媒體。而截至目前,南部戰區披露的新聞發言人已經有3位。堅決捍衛!
  • 南部戰區空軍某預備役師舉行2020年度軍官退役儀式
    8月1日上午,南部戰區空軍某預備役師舉行2020年度軍官退役儀式,為20名退役軍官代表轉身投入社會建設、開啟人生新徵程加油鼓勁。這是該師在此次預備役部隊調整改革中從陸軍體系轉隸至空軍後舉行的首次軍官退役儀式。
  • 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吹響練兵號角
    李超 劉卓超 四川在線記者 趙丹近日,西部戰區航空兵某團組織數架運-9戰機在指定區域開展實戰化課目演練,拉開了新年度練兵大幕。塔臺指揮員:「檢查好可以滑出,跑道02左。」攝影:史明偉 張仲波參與此次練兵的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航行飛行員張帥說:「訓令要求我們持續發揚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我們年輕飛行人員,就要有血性、有虎氣,把訓練場當戰場,把演練當實戰,苦練殺敵本領,紮實打牢勝戰基礎,切實把戰場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攝影:史明偉 張仲波據悉,該團是全軍首家列裝國產中型運輸機運-9的部隊。
  • 實戰演練開訓,飛行員全程飆英文,殲10戰機秀出強大機動能力
    「敵機準備好」,空戰開始7月14日,據央廣軍事的報導,近日北部戰區空軍某旅被授予「空中鐵拳部隊」稱號的部隊展開了空戰機動訓練。該訓練建立在實戰的基礎上,以格鬥為主,眼花繚亂的機動讓人大呼過癮。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空戰訓練中,飛行員全程飈英文,各類英文術語層出不窮,而這恰恰體現了飛行員實戰化訓練的程度。
  • 南部戰區陸軍某旅:雙向講評辣味十足
    文/郭霖 胡培森 攝影/王檸  「每次出車都要先去機關辦理領取相關手續,不僅麻煩,頻繁動車還徒增安全隱患」「基層上報的數據經常延誤,讓機關人員很難辦」……近日,南部戰區陸軍某旅召開基層建設形勢分析暨機關基層雙向講評會
  • 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機械師何喜時:一心為放飛戰鷹
    初冬時節,華中某機場,寒風凜冽,呵氣成霜。隨著遠處飛機的輪廓愈發清晰,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機械技師、三級軍士長何喜時帶領機組快速跑步向前,迎接轉場降落在異地的先頭機。「飛機性能良好,手感良好!」這些天,中部戰區空軍地導某師某營指控技師王雅樂很忙。部隊在外執行任務,他24小時值機,吃住在車上,野外環境潮溼,他時刻關注裝備性能參數,保證處於良好工作狀態。「國家把這麼好的武器裝備交給我,我必須對它負責!」
  • 夜戰長空——空軍航空兵某團開展夜間飛行訓練影像
    空軍航空兵某團數架戰機呼嘯起飛,開展夜間多要素、多課目飛行訓練。「下降飛行高度……」23時58分,飛行員董珺和李豐年分別駕駛戰機超低空進入預定空域,藉助夜色掩護向「敵」目標突防。茫茫夜空,看似平靜如水,實則危機四伏。地導、雷達部隊正張開天網,密切注視著空中的一舉一動。突然,兩架戰機遭到強電磁幹擾,目標從雷達顯示屏消失。飛行員沉著應對,成功避開「敵」電磁幹擾。
  • 續寫英雄傳奇 東部戰區某旅弘揚抗美援朝精神投身強軍實踐紀實
    前不久,筆者走進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適逢該旅組織大課教育。講臺上,該旅領導帶領官兵再次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1952年3月,該旅前身部隊空軍第17師在人均飛行僅二三十個小時的情況下,奉命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同裝備精良、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平均飛行上千小時的美軍飛行員展開空中較量。飛行員們駕駛戰機不畏強敵、敢於空中拼刺刀,連續擊落擊傷多架美軍戰機,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