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症狀、以及體徵,常規的化驗檢查往往不會發現異常,帕金森病起病比較隱匿,進展比較緩慢。首發的症狀主要是患者會出現一側的手或者腳出現震顫,手部的震顫最常見,逐漸進展到對側,多為靜止性震顫,就是放鬆或者靜止不動的時候震顫,活動時減輕或消失。除了震顫,患者還會表現出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異常等症狀。
不過近年來人們也越來越多地發現帕金森病患者還會出現一些非運動症狀,如嗅覺失靈、便秘、抑鬱、焦慮和睡眠障礙等,這些問題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甚至超過了運動症狀。在給患者查體的時候會發現患者出現肌強直,就是會在患者活動肢體的時候感覺到有明顯的阻力,呈現在各個方向均勻一致的特點,被動運動關節時就像是在彎曲軟鉛管,所以被稱為「鉛管樣強直」。如果這個時候患者還合併有肢體的震顫,就會在查體時感覺阻力斷斷續續的停頓,像是一個轉動的齒輪,所以這種現象被稱為「齒輪樣強直」。
運動遲緩也就是說患者出現動作變慢,開始覺得運動困難,肢體動作幅度變小。其實這種運動遲緩不僅僅會表現在完成動作上,還會出現在面部及表情動作減少,眨眼減少,出現典型的「面具臉」。說話聲音單調低沉,吐字不清,寫字速度變慢,字體變得難以辨認;在洗漱穿衣或者是其他精細動作時變得笨拙不靈活;吞咽能力也會變差,導致唾液不能咽下,出現流涎的現象。患者在描述主訴時會說「我感覺我最近右手不得勁兒,不如以前利落,寫字感覺手不受控制,字體變得不漂亮,走路的時候腳發沉。」這個時候患者需要警惕是否患上了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於中老年人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的病理改變是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死亡,但確切的病因至今未明。遺傳、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多因素交互作用可以導致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大量死亡引起發病。
如果懷疑自己或者是家人得了帕金森病,要怎麼去處理呢?首先我們應該去醫院就診。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病史,臨床症狀和體徵來排除類似帕金森病陽性症狀的疾病,如果左旋多巴製劑治療有效,則更加支持帕金森病的診斷。
診斷帕金森病,需要做哪些輔助檢查?常規的血液、生化、腦脊液檢查往往沒有什麼異常,頭顱計算機斷層成像(CT),磁共振(MRI)也沒有特徵性的改變,嗅覺檢查多能發現患者存在嗅覺減退。核素檢查(PET-CT)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帕金森病的診斷和鑑別診斷,但因費用昂貴,在醫院開展並不多。
帕金森病起病緩慢逐漸進展。雖然說它並不會致命但是卻嚴重的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在疾病後期還會引起殘疾,不過現在隨著醫療技術的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可以在經過治療後,延緩疾病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