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尾的魔幻現實:拉閘限電與出口繁榮

2020-12-20 格隆匯

作者 | 墨羽楓香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1

近來,「拉閘限電」成為了人們寒冷冬季下閒餘飯後熱議的話題。

首先是浙江率先發布通知稱,要求有關單位辦公區域氣溫下降到3攝氏度以下(含3攝氏度)時方可開啟空調等取暖設備,且設置溫度不得超過16攝氏度。部分地區對企業生產進行限電。

其中,金華市還給出了12月份工業用電停電的計劃表,B1類高能耗企業開三停一,B2類企業開二停一,C類企業開二停二,D類企業全停。

另外,據悉義烏市的路燈都關了,雖說不是全部關閉,而是主幹道單邊關,有些小路雙邊關,這對現代城市而言都是極其罕見的,反應了義烏當前限電的嚴厲程度

接著,湖南省有關部門倡議,各類工商企業要主動錯峰生產,關閉不必要的景觀亮化設施,居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高峰負荷時段儘量不使用高耗能電器。

江西省發改委也決定,從12月15日起,每日早晚高峰段實施可中斷負荷,並啟動有序用電工作。

就連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也面臨300萬KW的供電短缺。對此,有關部門發布用電方案通知,自4季度開始烏蘭察布地區鐵合金實行有序電力調整,針對不同容量電爐實施不同電力安排。

這不是一個片區,而是涉及多個省市,究竟背後是什麼原因導致電力供求失衡呢?

2

近期,中國與澳大利亞的政府關係將至冰點。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拉閘限電」是由於不進口澳大利亞煤炭所帶來的後果。

果真如此嗎?

事實上,我國是一個「多煤、缺油、少氣」的國家。因此,煤炭在中國並不缺,是消費大國,同樣是產煤大國,不依賴進口。

今年1月—10月,中國原煤產量為22.2億噸,而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煤炭僅為7049萬噸,同比降幅為10.6%,且後者僅佔我國自產煤炭量的3.17%。可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煤炭,基本不對我國國內供電緊張產生什麼大的影響。

除了澳大利亞,我國還從印尼、俄羅斯、蒙古等主要國家進口煤炭。今年前10月,從印尼進口煤炭從1.15億噸下降至8688萬噸,降幅為24.5%。不過,從俄羅斯進口煤炭加快,其中今年上半年進口量為1625萬噸,同比增加10%。

以上所言的四個國家進口煤炭的總量是不及我國自產煤的10%。故國外煤炭供給的小幅擾動,基本不對於國內煤電供應產生大的影響。

3

那麼, 究竟是什麼導致多地實施「拉閘限電」呢?

這波限電通知,時間基本都集中在12月13日-12月15日,且持續時間為12月31日之前。

這個時間很湊巧。剛剛在12月12日,最高層參與全球氣候峰會,進一步宣布「203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從2005年下滑65%以上」。

可見,節能減排仍然是各地方政府的一項任務。而時間又來到年邊,減排考核將至,這應該是促使一些地方出臺「拉閘限電」的重要因素之一

與之佐證的是,浙江、湖南、江西在出臺方案時,大多給出了明確的理由——節能減排。

那麼,就奇怪了,為何今年多地的節能減排的任務完不成呢?主要原因是我國經濟超預期復甦,尤其是出口呈現了爆炸式增長,一派繁榮的景象。

11月,我國出口2680.7美元,同比大幅增長21.1%,創下近3年新高。其中,我國對美國更是出口大增46.1%,對歐盟同比增長8.6%,年內增速首次實現由負轉正。

細分來看,與口罩、防護服相關的紡織物出口大增20.96%,較上月提高6.12個百分點;醫療器械出口同比大增38.2%,較上月提升6.61個百分點;移動辦公設備同比增長34.3%,較上月提升7.67百分點。

另外,11月塑料製品出口同比大增112.9%,創下過去20年新高。汽車零配件、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分別同比增長41.9%,21.1%和25%,均創下2018年3月以來的新高。

出口暴漲,拉動製造業工業生產的較快攀升。其中,浙江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9%,位居全國第五;湖南11月則同比增長7.4%,較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江西11月則同比增長7.9%,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7%。

這從而帶動用電量的快速增長。11月,全社會用電量達到6467億千萬時,同比增長9.4%。然而,供給端方面,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為6419萬千瓦時,僅同比增長6.8%(不代表全行業的發電量)。

浙江是外貿出口大省,特別是義烏,更是全世界的小商品集散地。這裡出現電力供給緊張也就解釋得通了。

可見,12月份的「拉閘限電」,跟地方節能減排有密切的關係,背後主要又跟外貿出口大幅暴增有關。至於內蒙古,有一些特別,我的猜想應該是最近比特幣持續瘋漲,挖礦業又繁榮起來了。

4

外貿出口訂單生意接得手軟,但部分行業很有可能是賠本賺吆喝。如此魔幻,為什麼?

要知道,最近幾個月,包括化工在內的原材料大幅暴漲,給製造業工廠的利潤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衝擊。

僅僅過去2個月時間,冰箱、冷櫃重要原材料的聚合MDI價格自從6月不斷飆升,10月當月暴漲超過24%,價格從1萬飆升至2萬大關,12月初的價格已經達到了21000-23500元/噸。

此外,異丙醇從6000元/噸暴漲至14100元/噸,上漲幅度高達135%;聚醚價格已經衝上20500元/噸,漲幅高達186%,創下12年來新高;碳酸二甲酯DMC報價171000元/噸,漲幅254%。

此外,還有大宗商品價格齊齊暴漲。其中,鐵礦石期貨價格已經飆升至1073.5元/噸,再刷歷史新高。

另外,最近兩個月,據機構統計,銅漲了38%,塑料漲了35%,鋁材漲了37%,鐵漲了30%,鋅合金漲了48%,不鏽鋼也暴漲45%。

然而原材料的猛漲,製造業工廠卻並不能完全把價格傳遞到終端產品上,因為下遊提價還需要綜合需求來定。不是說原材料上漲了,企業就可以隨意提價轉嫁給消費者。我們看到,11月份PPI同比下滑1.5%,較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仍然是不景氣的狀態。

除了忍受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外,外貿出口生產企業還要忍受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的困擾。今年5月,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為7.1954,一路升值至當前的6.5238,升值幅度將近10%。

這意味著一家企業出口在外賺了1億,因為匯率升值平白無故少了1000萬,確實非常誇張。

假如一家外貿企業上半年接到很多外貿單,並且沒有鎖匯的話,基本上是訂單越多,虧得越多。這主要承受兩方面的重大損失:第一,原材料暴漲帶來的成本大幅提升;其次是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利潤縮水。

最近,出口訂單大幅暴增,不少外貿加工類企業會加大產能的快速擴充,但很明顯外貿訂單不可持續,那麼未來的後遺症就是產能過剩,會帶來諸多經濟問題。並且,這個時候加大馬力搞生產,還容易虧錢,又有產能過剩的巨大風險。

對此,外貿型大省或許有一定動力通過「關閘限電」的方式來限制當前不可持續的非常規繁榮景象。當然,這只是猜測。

5

因為「拉閘限電」,A股資本市場的能源股問詢飛漲。其中,大有能源、昊華能源、鄭州煤電、大同煤業等10餘家上市公司紛紛漲停,成為今天滬深兩市的領漲板塊。

大同煤業漲停,有網友把過去的老梗搬出來了:這是一個無太多人注意卻殺傷力爆表的魔咒,一旦漲停,就要小心大盤了。

來源:網絡

不過,「拉閘限電」現象並不可持續,最快這個月月底就結束了,市場瘋狂炒作的能源股也不可持續,說不定下周某個時候就要上演一波「怎麼漲上去的,就怎麼跌下來」的精彩戲碼。投資者記得見好就收,切忌戀戰

相關焦點

  • 多地拉閘限電,電動汽車該何去何從?
    ▍「拉閘限電」  日前,有長沙市民反應,長沙市望城區、雨花區等區有數十個單位被限電,因寫字樓停電,有人甚至要爬二三十層樓上班。  國家發改委表示,多地出現限電的主要原因,一是工業生產快速恢復拉動用電增長;二是極寒天氣增加了用電負荷;三是外受電能力有限和機組故障增加了電力保供的困難。
  • 拉閘限電 電動汽車沒電了 怎麼辦?
    近期,湖南、浙江、江西等地氣溫較低,又沒有暖氣供應,居民大量使用電取暖器,造成用電量持續暴增,電網負荷不堪重負,開始試行「有序用電」。突如其來的「拉閘限電」,給十餘年來一直寬鬆用電的民眾來了一個用電「緊急剎車」。在生活中,「有序用電」雖對生活有影響,時不時被凍成「雪人」,但不至於無法生活,工廠「有序用電」,會造成「停工停產」,經濟損失巨大。
  • 浙江多地拉閘限電,工廠提前放假,車站人山人海
    浙江多地拉閘限電,工廠提前放假,車站人山人海 湖南浙江多地「拉閘限電」上了熱搜,引起很多網友熱議,有些網友分析稱,是防止疫情反彈的無奈之舉,也有人揣測是電力真的緊張了,甚至還有節能減排等等。
  • 浙商宏觀李超:兩大原因導致拉閘限電,煤炭產業鏈價格有望繼續上探
    拉閘限電後,煉鋼、有色冶煉等高耗電工業的生產受到直接影響,短期的產量收縮可能推升相關工業品的價格,煤炭及煤炭產業鏈下遊的化工品價格有望繼續上探。 >> 為什麼會拉閘限電? 工業與居民用電需求高峰疊加而局部電力供給偏緊是造成拉閘限電的主要原因。
  • 高運價和限電會成為經濟復甦的插曲嗎?
    導讀對於高運價和限電,我們認為會對復甦的短期加速度帶來擾動,但不影響2021年開年的趨勢。出口產品短期分化,「高價」商品更具出口主動性,而限電階段的兩個特點,使得對生產擾動概率加大。供需再平衡中,價格短期仍有支撐。
  • 多地拉閘限電真相「暴露」,不缺電的中國,一年進口電力花8億?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電力其實也是可以進口和出口的。中國作為全球產電最多的國家,發電量甚至已經佔據全球發電總量的1/4之多了。 對於之前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的真相,其實也已經「暴露」了。
  • 多個經濟大省「拉閘限電」衝上熱搜 能源供需空間錯位如何彌補?
    陸續發布的「有序用電」通知,讓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又重出江湖,頻上熱搜之後,引起了不少騷動。國家發改委17日回應稱,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目前為止電力供應保持平穩有序,居民生活用電未受影響。國家發改委已會同相關部門企業,採取措施切實保障電力需求,確保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
  • 不缺電卻要限電,義烏上一休四,連路燈都關了,如何破局保發展?
    南方多地的限電風波依然在繼續,前幾天舉人寫了一篇文章,(南方多地拉閘限電,是因為中國制裁了澳洲煤炭?)解釋了這背後的原因,昨天看到有浙江的讀者留言,想要更加細化的了解一些,今天就幫大家再梳理一下。南方限電受影響最大的兩個省份分別是湖南和浙江。湖南是因為真的缺電,而浙江的電力總體來說是夠用的,但地方政府為了促進節能減排,實現今年「雙控」和「減煤」的綠色發展要求,因此拉閘限電,這也就是為何,限電的截止時間是在12月31日。明年又是新的一年。
  • 多省「拉閘限電」背後:經濟的「暖冬」和氣候的寒冬相遇 供電網絡...
    多省「拉閘限電」,這一情況已經在過去多年中未曾再現。一家煤電企業人士向經濟觀察報預計,伴隨月末寒潮的到來,南方進一步降溫,這一情況在時間和空間上可能還將持續和擴大。這就像是一張日交通量龐大的超級公路網:通常情況下能夠維持順暢的運轉,如若遇到遠超常規流量的情況,則不得不進行車輛的限流。
  • 多省份「拉閘限電」, 實現區域能源供需均衡仍任重道遠
    一、為何多省份「拉閘限電」?湖南、江西和浙江等省份「拉閘限電」的原因並不完全相同。既有電力需求快速增長的原因,也有「雙控」達標的考慮。1、需求側:工業生產疊加寒潮導致用電快速增長一方面,工業生產增長推動電力需求超預期增長。
  • 「拉閘」限電是因為什麼?——THE DAILY BULLET全球宏觀數據圖集
    中國1、國內多省開啟「拉閘」限電。從目前各省發布的信息,一部分省份是因為工業生產與居民採暖需求旺盛、但電力供給偏緊導致;另一部分省份是由於能源雙控、環保減煤等要求導致。中國國家發改委發言人周三說,上個月中國的用電量同比增長了9.4%。
  • 有人要爬二三十層樓上班,南方多地拉閘限電?發改委...
    圖:圖蟲近日,南方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的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有媒體報導稱,在浙江、湖南等地,部分地區為限電關閉了路燈,部分寫字樓也關閉了電梯,對於「拉閘限電」,各地也給出了不同的理由。湖南同樣採取限電措施的還有湖南省長沙市。有市民表示,長沙市望城區、雨花區等區有數十個單位被限電,因寫字樓停電,有人甚至要爬二三十層樓上班。
  • 為什麼我們坐擁世界第一的「三峽水電站」,還要「拉閘限電」?
    2020年年末的這個冬天,湖南、浙江和江西的多個地區都出現了多年不見的限制用電情況,也就是我們常提到的「拉閘限電」。網上流傳最多的就是素有」小商品行業裡的世界工廠「之稱的義烏,也被要求工廠每開工三天,要停工一天,減少用電量。
  • 數讀|「拉閘限電」將持續多久?一圖解析中國電力供給全過程
    2020年12月以來,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相繼發布有序用電或限電通知,多地電力供應出現短缺。隨後,煤炭、燃氣板塊應聲上漲。煤炭供應緊張、電力短缺持續等擔憂四起。對此,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日前表示,此次拉閘限電主要受工業生產高速增長以及低溫寒流疊加的影響,是局部現象,不會出現大範圍供電緊張。
  • 電力強國理應告別「拉閘限電」
    「拉閘限電」罕見地在多地重現,揭示出我國能源電力清潔轉型必須解決的矛盾:如何用經濟性可承受的方式保障電網安全、滿足社會用電需求。首先需要明確,湖南等地在負荷尖峰時段內的有序用電,與曾經因發電能力不足造成的大面積、長時間缺電有質的區別。2002年「廠網分離」,被視為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一座裡程碑。
  • 這次缺電逆向證明!
    我們仿佛又回到了過去普遍缺電的時代,為電而愁,為電荒焦慮! 2020年已經夠難的了,為什麼許久不見的電荒又在中國南方多個省市重演了呢?
  • 拉閘限電將雪上加霜!根本原因或另有隱情
    昨天浙江義烏,溫州,金華,寧波,江西,長沙等省的大城市開始「拉閘限電」,在我印象中,好像很少有這種情況,而且,只知道夏天「拉閘限電」,怎麼這次會在寒冷的冬天呢?南方沒有暖氣,如果限電不能用取暖電器,那這個冬天就更難熬了。
  • 多個經濟大省再現「拉閘限電」 到底發生了什麼
    湖南方面日前同樣提到,「今冬明春電力供應存在較大缺口已成定局」,所以將採取錯峰、避峰、輪休、讓電、負控限電等措施,緩解電力緊缺的問題。其中長沙發改委日前發出有序用電倡議,要求全市所有空調一律控制在20℃以下,不使用電爐、電烤爐等高耗能電器。  在長沙,出現供電不足導致停電,因為沒有電梯,有的市民被迫爬30樓上班。
  • 義烏有工廠「上一休四」:莫讓外貿大局被缺電「卡脖子」
    毋庸諱言,這次浙江、湖南等地電力短缺,確實有其生成原因——很多人對現在出現拉閘限電景象無法理解,認為在早前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由於電力供應能力有限,當用電負荷難以滿足企業需求時,不少地方採用拉閘限電、錯峰用電等強制性辦法,來平抑用電的高峰,近幾年,拉閘限電則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此次多地重啟拉閘限電政策,確有多方面原因。
  • 新能源電力一直在增加,但限電不斷,中國的電都去哪了?
    限電不斷,但新能源電力一直在增加昨天的中國能源政策研究年會2020,暨「中國電力圓桌」四季度會議,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明年,中國的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合計將新增1.2億千瓦。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這個消息別有深意——2020年的尾巴上,很多省市都在限電。湖南長沙,街道景觀燈大量熄滅,市區裡幾十個單位被限電,因為寫字樓停電,有些地方的上班族不得不靠雙腿爬二三十層樓。浙江為了省電,停工了大量工廠,義烏城區的路燈,還有街上的招牌、景觀燈,在晚上都會選擇關閉。當地的電商公司們,不知道還能不能連夜加班創造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