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常看日本影視劇的人都會發現,日本的胖人真的好少。
在現實中,外國人來到日本,也都會驚呼:「日本街頭幾乎都看不到胖子!」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日本是全世界肥胖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也是發達國家中肥胖率最低的,今年的數據約是4%,要知道,法國歷來以精緻苛刻聞名於世,但他們的肥胖率也有11%,美國則高達32%。
然而有趣的是,日本其實是一個很不愛運動的國家,民眾也不是普遍有健身習慣。
醫學期刊《The Lancet》曾做的調查「全球最不愛運動的國家」中,日本排在第11,全國有超60%的人,參與運動的積極度都在平均線以下。
更神奇的是,全球最愛運動的國家是肥胖率高達32%的美國,全國有超40%的人的運動積極度都在高水平以上。
那麼,為什麼不愛運動的日本人卻是全球最瘦的呢?
答案是:可能比運動更重要的,是獨特的生活習慣和特殊的國情。
生活習慣
出行習慣
和西方人相比,日本人更喜歡走路或是騎自行車。
因為在日本,打車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奢侈的行為。
日本的計程車有等級之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叫想要的級別,用戶體驗很棒,但不可否認,日本的計程車實在是太貴了!性價比低,導致許多人非緊急情況不願意打的。
所以,在日本人的觀念中,走路是一種既省錢又方便的交通方式,即使有時候要花費的時間有點長。
這大概也是打車軟體比較難進入日本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去一個地方,如果打車需要5分鐘,而走路需要半個小時的話,絕大部分日本人會果斷選擇走路。
在美國,現在的小朋友上學基本上都是坐校車,有的還會有家長直接接送,中學生和大學生有的就是自己開車上學了。
但在日本,小朋友基本上都是走路上學的,在大學裡面也很少看到開車上學的人。
另外,自行車是日本人非常慣於使用的代步工具,無論是上學的學生,趕火車、趕地鐵的上班族,或是帶小孩上幼稚園、採買家中生活用品的主婦,自行車都是他們代步的首選。
身處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度之一,日本社區內的各種設施都比較集中,一般5到10分鐘之內,就能找到超市、幼兒園、各級學校、醫院診所,解決你的日常所需,所以自行車真的是非常理想的出行工具。
因此,就每100人擁有的自行車數量的均值來說,日本不僅位於世界前列,還超過了「自行車王國」的我們。
飲食模式
➤➤熱量低,且搭配多
日本人吃的食物都是偏清淡且低熱量的,所以我們在日本料理中多見生食。
而在他們的日常烹飪中,油膩和辛辣的調味品也用得比較少,日本四條流的第四代傳人四條隆彥曾在《日本料理做法》中稱:「日本料理有一條原則,即其美味不能掩蓋食材原有的滋味。」
日本傳統文化就推崇「新鮮至上」,因此,日本的家庭主婦通通常買魚、蔬菜和水果等比較多,而紅肉、糖果、餅乾之類的高熱量的加工食品就比較少。
並且,日本厚生勞動省在1985年《為了健康的飲食生活指南》中曾提出過建議的飲食目標——一天吃30種食材,此後,這個30種食材的概念在日本傳播得非常廣,被許多主婦當作一個衡量標準來安排家庭一天的飲食。
通常來說,日本家庭的飲食結構:生魚片或烤魚、煮魚,再加上冷豆腐、煮菜這樣的模式,醬油極受重視,一般的搭配方式就是米飯配大醬湯和醃菜,再加上小菜。
在日本人的料理中,多藻類蔬菜,他們最常吃的就是紫蘇和紫菜了。
這些食物中富含多種營養元素,蛋白質多但脂肪少。
可能有人會說,日本人不是也很喜歡吃油炸食品嗎?比如日本的代表性食物之一的「天婦羅」。
但其實我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為日本人的油炸之道是,好的炸物應該是面衣薄到不能再薄,且表面不能溢油,用一張紙巾去吸的話,紙上不應留一絲油漬,這種油炸方式和美式快餐的油炸食品是很不一樣的。
➤➤碗碟偏小,追求八分飽
以懷石料理為代表的傳統日本料理,偏愛以很小的碗碟做容器,食物的分量也就很少。就連鹹菜或醬汁之類的也都會分成很多份,一人一小碗,這就導致食物的種類很多,但每一種料理的量其實都很少,讓人在吃飯的時候會產生一種自己已經吃了很多的「欺騙性」的感覺,久而久之,自然就會養成吃的比較少的習慣。
另外,日本人還十分推崇「吃飯八分飽」的理念。
他們會用漂亮的餐具來盛放食物,讓自己吃飯的時候儘量不要狼吞虎咽,然後在吃到八分飽的時候,則會停止進食。
➤➤重早餐,外食少
在日本,早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所以長久以來,日本的主婦都會在早上為家人準備豐富又健康的早餐。
而目前的科學也已經證明,在三餐中,早餐不僅是對健康最重要的,也是最不易發胖的一餐,所以,很多家庭都會讓小朋友吃完早餐再出門。
另外,午飯自己帶便當也是很多日本人的習慣。
或者,許多學生和上班族的午餐也會選擇日本政府提供的公共營養午餐,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午餐都是經過專業的營養師設計的,品質很有保障。
通勤時間
對於日本的上班族來說,他們每天花在通勤上的時間較長,加上大眾運輸的發達,他們平均每天走路、搭電車、騎自行車的時間就要一至兩個小時。
過去日本就有調查發現,平均通勤時間越長的省縣,縣民罹患椎間盤毛病的機率也就越低,原因在於,身體為了在搖晃的電車上保持平衡,需要進行各種調整和動作,這也在無形中鍛鍊了身體,加快了熱量消耗。
▲通勤人口移動
另外,日本作為一個多山、多丘陵的國家,有些道路需要上坡下坡,所以對日本人來說,通勤不是單純的平地走路,可能還需要上上下下的爬坡運動,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運動的難度和強度。
並且,日本人在生活中是以工作為中心的,他們的壓力普遍比較大,平時也都是非常忙碌的,據說,東京的上班族的平均睡眠時間只有五個半小時,所以經常會因為工作太過忙碌而沒有時間吃飯,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特有國情
政府立法、公司規定
早在2008年4月,日本厚生勞動省就曾正式出面主持「全體國民瘦腰計劃」,並頒布了相關法律規定:地方政府和企業在每年為僱員進行體檢時,必須嚴格檢查年齡在40~75歲之間員工的腰圍,男性腰圍不得超過33.5英寸(85釐米),女性腰圍不得超過35.4英寸(90釐米),這一數據標準和國際糖尿病聯合會2005年出臺的鑑別是否存在健康隱患的腰圍上限相同。
日本政府不僅立法監管上班族的腰圍,還制定了全民「縮腰」運動的目標——4年內讓超重人口減少一成,7年內減少1/4,由日本厚生勞動省負責完成。
為了推進這一目標的實現,厚生勞動省先從教育國民入手,推廣「新陳代謝症候群」這個名詞,讓更多人知道「metabo」(日語中「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發音)的危害。
「減肥已非個人的事情,而是關係到公司生存的大事」,這是日本經濟產業部門推動企業員工健康計劃的一個廣告語,之前,日本有關部門還聯合東京證券公司,選出了22家「健康上市公司」。
日本雜誌還發文介紹榜上有名的幾家公司,表示這些公司都很願意在員工健康上進行投資,而且許多公司還做出了各種與眾不同的努力,想出了一些「奇招」。
有一家出售事務用具的日本公司,為了讓員工在工作時也能消耗卡路裡,就擺了一些有高度的辦公桌,讓員工每天有兩小時站著辦公,據了解,這種「罰站」式的辦公法,在實施僅6個星期後,就讓員工的腰圍平均減了0.8釐米。
百年老字號製藥廠若特也早在2004年,就已經自行制訂了員工健康計劃。現在,它不但有一個專門為員工而設的藥膳食堂,更推動了一項名為「健康一百日」的保健計劃。
據介紹,在這個計劃下,員工幾乎都成功減肥,有八成人的腰圍縮減了一公分。
還有一家遊戲公司規定,超重的員工每減輕一公斤,就可以獲得5000日元的禮券作為獎勵,結果,一名31歲的軟體工程師在接受挑戰後瘦了13公斤,共獲得了65000日元的禮券。
該公司老闆說,「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財富,一個公司能否獲得成長,全要靠他們的努力。設計軟體這一行成天在電腦面前工作,如果公司沒有一套有效的保健法,督促員工去多做運動的話,恐怕他們將來都會變成一群病夫。」
為何將減肥定為國家計劃?
日本政府這麼努力的控制國民體重,根本原因在於日本特殊的國情。
作為一個老齡化和少子化日趨嚴重的國家,日本的出生率自1920年代開始持續下滑,統計數據顯示,1926年的合計特殊出生率為5%,1974年降至2.05%,2005年則創下了歷史新低,僅為1.26%,2014年保持在1.42%左右。
據日媒報導,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比例高於許多歐美國家,超過了義大利的22.7%和德國的21.4%,享受日本醫療補貼的75歲以上高齡老人也達到1697萬人,佔總人口的13.4%,凸顯出日本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嚴峻性。
日本的老齡化進程之所以如此之快,一是因為醫療技術的進步,老年人壽命延長;二是因為人口出生率下降,使高齡人口比例居高不下。
日本厚生勞動省之前宣布,2015年度向全國醫療機構支付的醫療費用總額約為41.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6萬億元),創歷史新高,人口老齡化及價格不菲的新藥推出都給日本財政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而隨著少子老齡化現象的不斷加劇,預計今後65歲以上老年人群的醫療費用還將進一步擴大,2025年或將達到50萬億日元。
▲上圖為OECD醫療費用原始資料庫中,日本2009年~2015年醫療費用佔GDP比例
作為長壽大國的日本,一直為國民的長壽而深感自豪,但如果這些國民的長壽質量十分不理想,出現雖然長壽,但疾病纏身,甚至進入老年之後只能終日躺在床上,缺乏醫療護理又無法自活,如果是這樣的「偽長壽」的話,不僅對高齡者的折磨,也會給未來的日本醫療帶來無法承受的超載負荷。
日本政府能想到的,解決這一可能出現的問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讓國民們保持健康、提高長壽的質量。
正是基於這樣的目的,日本政府才會想盡辦法、推出各種政策鼓勵全民減肥,將體重保持在健康範圍內,以預防心臟病、高血壓等伴生疾病,減少醫療開支、保持國民身體素質。
這種政策是從小開始、延續一生的。
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會對孩子們施行「食育教育」,告訴他們如何既健康又營養地吃好一日三餐,從小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而對於已經過了「食育教育期」的大人,則推出了「特定保健·特定保健指導」制度,規定他們有義務接受內臟脂肪檢查,強迫性的要求那些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群努力消除腹部脂肪,恢復年少時的良好身材,免得將來年紀大了,因為肥胖導致各種疾病,給家庭和社會帶來過重的負擔。
那麼,大家怎麼看日本的這種「全民瘦身」行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