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各個國家平均壽命的調查,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達到了75歲,位列世界之首,這讓很多國家都疑惑不已。調查顯示,日本人並不喜歡運動,但他們卻大部分都很瘦。他們是如何做到不運動,卻又能夠身體又瘦,壽命又長的呢?原因總結來說只有兩個字,如果你能做到這兩個字那麼也會變得長壽,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下到底是哪兩個字能讓我們長壽呢?
日本人:不運動,也能又瘦又長壽,原因只有2個字
其實日本人長壽的原因可以總結為兩個字,那就是會吃。這時候很多人會說,誰還不會吃了,但這裡「會吃」這兩個字的意思是如何才能吃得更健康。會吃代表有選擇性地吃,而不是來者不拒,那麼日本人在吃飯方面到底有什麼不同呢?有這樣幾點值得我們效仿。
1、食物種類豐富
如果你去日本遊玩,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大部分日本人在吃飯的時候,一頓飯都會有很多種食物,細細數來差不多二三十種,例如豆類、蔬菜、魚肉和米飯等。日本人的每一餐不僅種類豐富,而且葷素搭配均衡,每一道菜的樣式也十分精緻。我們中國人早在古代就在研究食物多樣化的均衡搭配,比如如果能做到每天吃12種不同的食物,或每周吃30種以上才是最好的。但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在吃飯時只追求有沒有吃飽,尤其是有客人來訪的時候餐桌上的菜餚夠不夠豐盛,而很少注意到食材搭配的重要性。
2、吃的量小
我們可以看到日本人的餐桌上總是擺得很滿,各種盤子滿滿當當,而且種類複雜,但是每種食物的量都很小,可能一個盤子裡只會有幾片蔬菜和肉,當然他們放菜的盤子也比較迷你,日本人的盤子,對於運動量大飯量大的人來說,甚至會覺得少的可憐,根本吃不飽。
雖然他們每一碟菜的量都很小,但是種類很多,各種食物加起來也不少。而且葷素搭配均衡,十分健康,不僅能夠補充人體需要的各種營養,還不會吃撐,對消化系統也很好。我們在生活中很多人吃飯時追求吃飽吃撐,這樣會使腸胃負擔加重,導致新陳代謝緩慢,時間長了就會慢慢變得肥胖,肥胖繼而引發一系列的疾病,不利於健康長壽。
3、做飯方法簡單
我們中華民族是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使我們每一種食材都有不同的烹飪方法,有煎、炸、燒、烤等等。有時烹飪一道菜更會用到好幾種方式。為了使菜餚的味道更為豐富,在烹飪時也會使用大量的調味品。在日本,他們的吃法與我們恰恰相反,菜在烹飪的過程中也會儘量追求食材的原汁原味,甚至有些食材還會生吃,這樣能夠使身體最大限度地吸收食物的營養,不會攝入太多的脂肪導致肥胖,對長壽有利。
4、不吃外賣
日本女性大多數在婚後會變成全職太太,負責一家人的一日三餐,所以日本人很少吃外賣。但是中國的快節奏生活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依靠外賣來解決三餐,這些外賣為了味道好吃放了大量的調味品,經常吃對心腦血管很不好,不僅會使人發胖還會皮膚鬆弛導致衰老速度加快。
總結:我們可以看出日本人長壽的秘訣就是會吃,上面提到的4種習慣不僅能使身體獲得足夠的營養,還可以延長壽命,同時使身材更加苗條,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