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圈丨大張偉臉上「嘻唰唰」 卻從未開心:全世界都不喜歡我

2021-01-11 騰訊網

劃重點:

1在《即刻電音》前5期節目中,他3次指出參加競演的製作人作品段落與他人相似,並試圖藉此向觀眾說明:你們以為的抄襲很可能是參考。2他形容藝人的生活就像踩在跑步機上,在別人眼裡一直在跑,但對自己來說卻是原地不動。「你只要一不動,你就會被那個帶著往後,摔跟頭。」他對《貴圈》感慨。3「我對現在的自己並沒有任何反感,我只是很反感大家認為我不夠高級。」大張偉厭煩「高級」被作為攻擊他人的武器,想致力於展現膚淺,「特別努力地讓別人覺得我特別特別膚淺」。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貴圈(id:entguiquan)

2018年11月25日,北京,中國首檔電子音樂製作人競演秀《即刻電音》舉辦開播發布會

文/楊楠 編輯/方奕晗

35歲的大張偉和14歲時看上去沒什麼區別。他瘦回少年時期的樣子,依然為搖滾樂狂飆眼淚。他還是不好好說話,依舊最在意歌曲創作和舞臺演出。張偉唱《靜止》的時候人們誇他青春無畏,大張偉唱《倍兒爽》的時候人們罵他低俗貪財——即便這些對他來說,付出了同樣的真誠和努力。

「搖滾最重要的三件事:反抗、憤怒、思考,我們這兒長不出來這個。」他一口咬定,如果一直陷在搖滾裡,未來只有三條路:自殺、瘋了、轉行。

哪條都不是他想要的。他想從音樂中得到快樂。

大張偉寫過190首歌,三分之一都是為了安慰自己。他從《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臺詞裡得到啟發,寫下《陽光彩虹小白馬》:生活是笑話別哭著聽它,別在意梗垮不樂是你傻,心要你哄它一切會好噠。

他相信,謊言說了1000遍就會成真。

但長期焦慮和失眠已經讓他快繃不住了。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眼淚。「我不能理解我自己的地方在於,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3年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就曾這樣說。

一直以來,大張偉都在蓄意對抗主流審美和評價方式。擰巴,心裡是個朋克,什麼都要跟大眾反著來。聰明,打遊擊似的當朋克,沒法兒大獲全勝,就一直憋屈著。

梨樹結不出桃來。他的鋤頭掄得老高,和這片泥巴地較勁了20年。他喜歡被別人關注,但又想裝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這是我人性中最大的虛偽」。

抄襲

抄襲重要嗎?被人說抄襲重要嗎?證明自己的原創能力重要嗎?

大張偉很少正面回答如此「硬核」的拷問,但在《即刻電音》前5期節目中,他3次指出參加競演的製作人作品段落與他人相似,並試圖藉此向觀眾說明:你們以為的抄襲很可能是參考。他心想,在節目中指出來,總好過被網友扒拉出來,多少能有個回應。「有時候天都放過你了,網友都不放過你。」

「為什麼不放過我呢?」他念叨著,緊接著說,「這不重要。」

2005年之前,大張偉是智慧少年,是崔健、丁武矚目的搖滾新星,他組建的花兒樂隊被期望創造新的音樂潮流。2005年之後,大張偉是抄襲慣犯,早期兩張搖滾專輯的曲目被網友質疑,2006年的《花天囍世》再次受到挑戰。十年後,大張偉在某節目中remix的《愛如潮水》被德國音樂人Zedd指責;擁有4500多萬微博粉絲——約等於大張偉微博粉絲數量四倍——的王思聰,至今仍置頂此事。

他自嘲「音樂裁縫」,在節目中調侃「我每一首抄襲的歌都唱出我自己的風格,基本上比我抄襲的那個人的歌好聽」。別人問,這抄襲的帽子摘不掉怎麼辦?他說:嗨,無所謂。

可從來沒有無所謂。每一次質疑,他都正面回應,努力解釋自己的創作動機和邏輯。直到2017年下半年他忽然意識到,想要得到真正的釋然,就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我陷入一個估計一輩子都出不去的困境,我出什麼歌都是抄襲。十年前我確實有這個問題,有些歌是真的抄襲了,我錯了,我道歉過很多遍了。」

那陣子他上節目就道歉,哭著道歉,恨不得給觀眾跪下來,但都沒用。他把自己關在臥室裡,不和任何人說話。後來,他開始學習新的編曲混音方式,努力避免「所謂抄襲唱的旋律」。但這兩個字像刻在腦門兒上的刺青,只要他還在出新歌,非議就沒完沒了。

大張偉在《即刻電音》錄製現場

《即刻電音》錄製初期,大張偉遭到多數參演製作人的質疑。Anti-General直言大張偉不夠努力,有抄襲嫌疑,「出於自尊都應該推翻之前的東西,重寫一個」。他覺得大張偉的作品強行融合多種風格,典型的「什麼流行做什麼」。

身為主理人的大張偉沒想到製作人對他有這樣的意見。他在微博上回應,「我知道有些製作人無法體會我是如何拼了命的奔跑,才能留在原地。」他形容藝人的生活就像踩在跑步機上,在別人眼裡一直在跑,但對自己來說卻是原地不動。「你只要一不動,你就會被那個帶著往後,摔跟頭。」他對《貴圈》感慨。

也有情難自已的時候。《即刻電音》第四期節目,大張偉哭了。為了勸打算棄權的製作人留下來,他了掏心窩子:「有太多的人,他們仗著我喜歡音樂欺負我。……這個世界永遠不會讓我們滿意的,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做音樂是為什麼,是為了讓我們自個兒滿意。」

他哭,臺上臺下的製作人也跟著哭。Anti-General在第二階段錄製後,用「可愛」形容大張偉,「看到那張臉就覺得很真誠。」他對《貴圈》說。

背叛

大張偉16歲時,成年人問他:你有什麼理想?

「沒什麼理想。」

他曾對著攝像機鏡頭無奈地撇撇嘴回答提問:「我喜歡的不是Beatles,是Greenday。」他喜歡的朋克不僅是音樂風格,更是一種重要的青年文化,簡單來說就是「用我的話,表達我的不滿」。「標準既然是人建立的,人也可以打破它。」Greenday唱道。

很多年之後,大張偉只能描述出第一張專輯中歌曲的創作動機。比如,《放學啦》是初三時渴望放學的心情;《起飛》是表達不想寫作業的煩燥;《花兒》是看到小女孩時的感覺;《靜止》是說沒人找他玩,看電視看到近視還頭暈,特沒勁;《幸福的旁邊》源於同桌談了女友,天天說自己幸福。

初中時,大張偉家胡同口總有小痞子劫道。他剛開始害怕,後來就習慣了,心想著「我要能像他那樣生活多好」。但他從小沒怎麼上過體育課,打不上別人也追不上別人。用他自己的話說,叛逆的心沒有得到釋放。直到遇到搖滾樂,聽到垃圾搖滾(Grunge Rock)那些粗野又強壯的旋律和歌詞,大張偉「感覺天地一桿秤起來了,人生終於有一個新的亮點了。」

「後來人們覺得我歌詞寫得特別好,什麼《花兒》《靜止》啊。只不過我那時候看了一些小說。」搖滾少年大張偉讀的是「憤怒青年」和「垮掉一代」的代表作,比如《在路上》、《麥田裡的守望者》、《打死父親》。他在接受騰訊視頻採訪時說,「書都是寫得莫名其妙,我就感覺歌詞也要寫得莫名其妙,上一句不挨下一句。那一陣兒我就特別不具象地寫歌詞。」

到第二張專輯時,他已經十分痛苦了。「我覺得(做朋克)太掃興了,我們當時做過很多演出,臺下觀眾都倆手捂著耳朵。」這和他了解的歐美搖滾音樂節的演出現場相差甚遠。在一些晚會中,臺下年長者困惑甚至厭惡的眼神,刺得他生疼。

第二張專輯中的大多數歌曲,都令他感到厭煩。2016年他接受GQ採訪時,回憶起那段經歷:「那根本不是我想的,是因為付翀(花兒樂隊經紀人)讓我聽的都是那樣的歌,他跟我說那就叫牛逼,大家就喜歡。」專輯發行後,大張偉和付翀鬧掰。作為朋克少年,他必須對自己誠實——他不喜歡寫這樣的音樂,再高級也沒用。

2004年,花兒轉投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EMI百代,音樂風格也從朋克轉為Teen-Pop(青少年流行)。再後來,大張偉英語好了一些,能看懂Greenday的歌詞,覺得這才是他想表達的。「Greenday的歌詞就是『不喜歡我的人你就去死』,『我就喜歡給人一個大嘴巴』的音樂。」但他不能這麼表達,「所以我就把他反過來,極致的開心反而是我另外一種反抗,另外一種叛逆。」

《嘻唰唰》就是純開心,高興地勁兒頂在那兒。幾年後另一首大紅的《倍兒爽》被稱為廣場舞神曲。大張偉曾說起,歌詞裡「天是那麼豁亮」戳的是霧霾天,「地是那麼廣」回應的是北京老堵車。「我都是按人世間能夠最爽的生活狀態寫的,很有含義的,只不過你沒看懂。賴誰啊?賴你,真的。」

變換公司及曲風帶來無盡的指責,指責花兒樂隊背叛伯樂、背叛搖滾。樂評人尹亮的發言頗有代表性:「看看今天花兒……就像他們當初拋棄新蜂一樣,一切的根源來自對物質及名利的過度苛求,以至於踩線過界,道德淪喪。花兒今天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炮火是對著大張偉的,他是創作核心,換風格也是他一個人的主意,連樂隊內部都反對。

那一年,人們將《嘻唰唰》和《老鼠愛大米》《QQ 愛》等彩鈴音樂一同歸為年度「神曲」。大張偉覺得這完全是兩回事。他也嘗試寫過彩鈴歌曲,「我覺得怎麼大家都在幹那些倒退的事情,但我這個人又特別媚俗,我就覺得我不寫那樣的歌,是不是我就更沒有機會在這個行業裡生存了。但是我寫完之後就老摳我眉心,天天摳,那歌俗得我都受不了。」

不可否認,在抄襲事件爆發之前,專輯《我是你的羅密歐》為花兒樂隊帶來了財富。大張偉想掙錢,想要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28歲時他曾在一次訪談中感嘆:「中國很奇怪就是做搖滾樂的特別苦。任何敢於享受、敢於出專輯上電視(的人),都是背叛音樂似的。」

他想不明白,為什麼只有苦大仇深才算藝術呢?

膚淺

「我對現在的自己並沒有任何反感,我只是很反感大家認為我不夠高級。」

高端意味著符合某一部分人——多數是掌握話語權的人——的審美喜好,這非常不朋克。大張偉厭煩「高級」被作為攻擊他人的武器,想致力於展現膚淺,「特別努力地讓別人覺得我特別特別膚淺」。

背叛搖滾是膚淺,掙錢也是膚淺。大張偉想活得舒服,但這並不讓他感覺快樂。他滴酒不沾,不懂車,不炒房。他的淘寶購物車攢著長長一串,卻一個都不買。購物的快樂只來自確認付款和拆快遞的那幾秒,「哦,我買了,好像挺高興,但不會給我帶來真正價值上的開心。」

事實上,大張偉有許多方式展示自己的深刻。比如他非常愛讀書,在他看來「文藝青年」是有真知灼見的人,例如魯迅和王朔,至少得是陳丹青。「如果方大同都算文藝青年了,那文藝青年這個詞再也沒有什麼意義了。」再比如,他視痛苦為創作源泉,最高產的時期,正是抄襲風波的那幾年,因為「平淡如水對文藝行業特别致命」。

一直以來,大張偉都在蓄意對抗主流的審美和評價方式。13歲時他想當個痞子,就是老師討厭的、叛逆的、沒氣質、大家不喜歡的小孩;15歲時他說寫搖滾不為理想;25歲時,他宣稱要做個娛樂大眾的人,大家開心就好;35歲時,他拒絕用朋克形容自己,因為朋克這詞兒「太裝」。

在被彩鈴音樂煩到已經不想寫歌的時候,大張偉接觸到電子音樂。「我喜歡EDM(電子舞曲)的原因是,我找到了搖滾樂的出口。那陣我熱血都沒了,聽見那些新的EDM音樂之後,發現它和我喜歡的很多音樂類型都能對得上號。」

但根兒上最喜歡的還是搖滾樂。「我去看電音節,永遠看到最後都是煩,都想走。但是我看搖滾音樂節時,看到我喜歡的樂隊,激動到警察追我,我就狂跑。我這麼笨的一個人居然能直接躍那個欄杆,啪一下躍過去。」大張偉繪聲繪色地對《貴圈》描述當時的場面,「(搖滾樂)對於我來說,我可以為了那個事情把命給丟了,我覺得那就是我的生命。」

電子音樂讓他開心,但光有開心是不夠的,安撫不為生活帶來真正的力量,那只是鎮痛劑。他自認膽小,認為「在中國,憤怒跟痛苦不可能實現,人們不喜歡那種力量」。他曾用「軟弱」形容自己,稱「不能勇敢地去面對真正喜歡的東西,所以我沒有那麼執著,也就不會受傷。」

撲稜

2009年花兒樂隊解散之後,大張偉開始獨立發片、演出,與程振興合作。

程振興和大張偉同年,兩人有著相似的經歷。比如都是彈吉他做樂隊,聽大量的搖滾樂和流行樂,喜歡Greenday和Sex Pistols,後期都喜歡上電音。大張偉重視審美趣味的相似,二十年來他穩定的合作夥伴除了花兒的成員,就只有程振興。

他們開始摸索著製作電子樂,照著Youtube上的製作教程,一步步模仿調音。大張偉曾花了1萬塊錢去學英語,並且兩次在微博上詢問提高英語的方法,都是為了看懂國外的教程,然後翻譯給程振興聽。

2009年「花兒十年」的演唱會中,重新編曲的《化蝶飛》是他們完成的第一個電子混音作品。他們試圖用當時國外流行的Dubstep重新編曲。「我們就學著別人做很吵的感覺,結果發現我們做出來那個吵會刺耳,但國外的不刺耳,很有力量感。」程振興告訴《貴圈》,反覆試過之後,終於在演唱會前,幸運地做出「又重又有力量」的新版本。

大張偉在整理和分析素材上頗有條理。工作室有個4T的移動硬碟,按照音樂風格分了不同的文件夾。「他的整理能力非常強,你要找什麼都能在第一時間找到。」程振興說。

時至今日,大張偉仍在用iPod聽歌。他每周都在更新歌曲列表,收納各種排行榜。「去聽最新的歌,聽他們都是怎麼編的。這20年我學習音樂是非常主動的,每個月最起碼聽500首以上的歌。」最新歌曲能激發大張偉編曲的想法,快速提取不同音樂中的關鍵元素。就像他早年聲稱為寫《嘻唰唰》聽了5G的歌找靈感,相當於100多張專輯。

「我會算歌,算什麼歌會紅。」大張偉言之鑿鑿。

但真正讓他翻紅的是綜藝節目。流行文化的風向變了,搞笑成了核心。2016年最忙碌的時候,大張偉主持了6檔綜藝,常駐4檔,還參與錄製了另外64期節目。但大張偉覺得,「通過接下茬兒喜歡我這件事,讓我覺得自己特別沒有才華,特別沒勁兒。」

在一個流傳頗廣的視頻中,他告訴身邊的學生,做人得像鴨子一樣,水面上泰然自若,腳下一直在撲稜。能被別人看見的努力,都是膚淺的努力。

除了上節目,大張偉的全部時間都和程振興待在北京的工作室裡。二十多平方米的房間裡塞滿各種設備,活動空間逼仄,轉個身兩人都能撞上。最重要的設備是一臺電腦、一個巨大的曲面屏、兩套滑鼠。大張偉時不時就要導一次手機語音備忘錄到電腦,裡面多是他錄下的突如其來的想法或者旋律。

2017年3月,大張偉和程振興(右一)在上海演唱會同臺

出道20年,幾乎沒有人能問出大張偉到底有多努力。他是個重視結果的人,最多也就是一句「我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真的比很多音樂人努力要很多很多倍」。

程振興認為他們的編曲水平在不斷進步,哪怕是一年前的作品,現在回頭看,總覺得「會用更好的思路去做它」。大張偉嘴上不說,心裡卻沒打算讓著「那幫人」,只是有時候黯然神傷,「覺得他們怎麼不承認我,我已經很努力了,他們傻嗎,聽不出來嗎?」

參加《即刻電音》也帶來編曲的進步。大張偉和程振興常年以小作坊的方式工作,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的習慣,很少結識其他電子音樂人。「我身邊認識的這幫人都是唱情歌的。」大張偉扯了扯嘴角,「我天天跟他們說,你的歌能不能讓我編,大家都是那種禮貌的微笑。就是不喜歡唄。」

在節目中認識的製作人就不一樣了。原來坐在井裡看星空,現在是在一個大空場上,大家摟著肩膀互相鼓勵。「比如新歌《我是一顆跳跳糖》,我們就想到可以讓蔣村長Remix一版。」程振興說,「我們很希望這個歌還有另外一個樣子,是我們想不到的點,是別人喜歡的點,喜歡的狀態。」

這是大張偉第一次擔任音樂競演節目的主理人。他不僅可以展示自己的音樂,還可以推廣喜歡的風格。他對這個節目格外上心,原來一周手機充一次電足夠了,現在每天都操心著聯繫參演製作人。

「我是常年生活在電視環境的人,有太多人都告訴我能播和不能播,對(還是)不對。因為這個世界上,如果一個文藝的東西,評論只是能播不能播,然後去評論它的好壞,這件事情是讓我覺得特別無法接受的,但是我必須得接受。」大張偉說《即刻電音》不一樣,沒有什麼好壞,就是歌,就是躁。

2018年年初,他在節目中遇到央視86版《西遊記》曲作者許鏡清。《西遊記》的配樂是內地最早用電子音效做出來的,當年許鏡清想像了孫悟空和妖精的聲音,然後千方百計去找來,融入作品裡。

「我覺得太酷了。」大張偉感慨,「我現在人生中最大的感覺就是特別慚愧,我覺得我不值得擁有這些。我應該去做一些對音樂真正有貢獻的事情。」

運營編輯/ Carat.c

相關焦點

  • 大張偉被迫唱《嘻唰唰》?《結果》被人仗著喜歡音樂不讓播?
    在最新音樂類選秀節目《即刻電音》中,大張偉、尚雯婕和張藝興共同擔任主理人,而在近期的一場節目中大張偉淚灑現場,並大膽的曝光了內幕,稱其第一張專輯中有一首叫做《結果》的歌曲,在節目中演唱卻被節目組把高潮部分的歌詞刪減!
  • 即刻電音,大張偉被女隊員惹哭,每天唱《嘻唰唰》純屬無奈?
    即刻電音,大張偉被女隊員惹哭,每天唱《嘻唰唰》純屬無奈?最新一期的即刻電音,相信有很多人都已經看了這一期的節目了吧,這一期的節目呢,其實還是有很多看點的,其中呢,最讓大家驚訝的就是一向外向活潑的大張偉老師居然直接在現場哭了出來,這真的是蠻令人疑惑的。那麼,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那個唱嘻唰唰的大張偉因為啥事而道歉了?
    說起大張偉,大家並不陌生。他的演唱的嘻唰唰,化蝶飛,我的果汁分你一半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廣為流傳,歌曲膾炙人口,好學好唱,即使歌詞都是馬路邊的話,但是卻能更讓人家喜歡。1998年6月5日,成立了中國第一支未成年搖滾樂隊—花兒樂隊。
  • 曾經的朋克,如今的網紅——大張偉真的開心嗎?
    不過大張偉從沒承認自己真的被那麼多人打過,他說他腦子好使,挨打的可能性比較小。這一點我信,記得早些年看過他和原花兒樂隊成員石醒宇打架的視頻,石醒宇的手還沒碰到他,他就已經躲著要往地上坐了,還四處瞟著有沒有人來勸架,一副賤慫賤慫的小樣。 只是如今就連這賤慫賤慫的大張偉,也被粉絲捧在手心裡喜歡著,怎麼看怎麼可愛。
  • 玖月奇蹟聯手大張偉 共同演繹悲情版《嘻唰唰》
    日前,以雙排鍵演奏聞名的玖月奇蹟組合和大張偉站在了《歡樂英雄》的PK臺上。在才藝展示環節玖月奇蹟一口氣演唱了《我的祖國》、《大中國》、《玖月奇蹟》、《我的太陽》、《紅色記憶》5首歌曲。早就對雙排鍵很有興趣的主持人李詠終於在自己的節目裡把雙排鍵研究明白了。
  • 我不喜歡大張偉的歌,追了幾期樂隊的夏天,挺喜歡他這個人
    再後來《嘻唰唰》風靡華語樂壇,花兒樂隊成功向「低俗樂隊」轉型,基本脫離了搖滾樂的模子。大張偉曾在一檔電音綜藝遭選手嘲諷,幾十個參賽選手無一人真心願意選大張偉當導師。後來在那檔節目的一場衝突中,大張偉情緒失控,哽咽著對選手說道:「我堅持過,我比你們做過更多的堅持,我們已經不是原來的我們了」。
  • 我不喜歡大張偉的歌,追了幾期樂隊的夏天,挺喜歡他這個人
    後來在那檔節目的一場衝突中,大張偉情緒失控,哽咽著對選手說道:「我堅持過,我比你們做過更多的堅持,我們已經不是原來的我們了」。如果當時花兒沒有出那張《嘻唰唰》的專輯,大張偉或許早已經不存在了。比起20年前報紙上大肆宣傳的未成年搖滾樂隊,大多數歌迷印象中大張偉更像個跳梁的小丑,奇裝異服,在各大流量平臺唱著爛大街的口水歌。他說只是想為大家帶來歡樂,大家確實笑了,笑他的作品,也笑他的俗不可耐。
  • 大張偉:叛逆未遂
    再後來,大張偉英語好了一些,能看懂Greenday的歌詞,覺得這才是他想表達的。「Greenday的歌詞就是『不喜歡我的人你就去死』,『我就喜歡給人一個大嘴巴』的音樂。」但他不能這麼表達,「所以我就把他反過來,極致的開心反而是我另外一種反抗,另外一種叛逆。」 《嘻唰唰》就是純開心,高興地勁兒頂在那兒。幾年後另一首大紅的《倍兒爽》被稱為廣場舞神曲。大
  • 大張偉回憶《嘻唰唰》寫歌心路 王一博徐浩齊扎心
    大張偉最慘愛情感悟竟是《嘻唰唰》,大大大組合默契freestyle撩翻全場當節目現場討論關於甜蜜的歌曲時,全場一起合唱了大張偉的《我們能不能不分手》,認為這是用歡快的方式唱出了悲傷的意思。大張偉回憶自己的寫歌經歷說:「其實最慘的歌是《嘻唰唰》,因為寫的是你我就像划拳般戀愛,每次都是猜。這是我對愛情最慘的理解,結果寫成了一首這麼歡快的 歌曲。」他也用一句話概括了自己對愛情的理解:「有時候大家覺得愛情是火熱,其實一直在你身邊的溫暖才是真正的愛。」
  • 大張偉回憶《嘻唰唰》寫歌心路 王一博徐浩單身汪齊扎心
    大張偉最慘愛情感悟竟是《嘻唰唰》,大大大組合默契freestyle撩翻全場  當節目現場討論關於甜蜜的歌曲時,全場一起合唱了大張偉的《我們能不能不分手》,認為這是用歡快的方式唱出了悲傷的意思。大張偉回憶自己的寫歌經歷說:「其實最慘的歌是《嘻唰唰》,因為寫的是你我就像划拳般戀愛,每次都是猜。這是我對愛情最慘的理解,結果寫成了一首這麼歡快的 歌曲。」他也用一句話概括了自己對愛情的理解:「有時候大家覺得愛情是火熱,其實一直在你身邊的溫暖才是真正的愛。」 標籤:
  • 除了"嘻唰唰",你可能沒見過這樣深情的大張偉……
    開場大張偉乘坐彩色木馬「空降」舞臺,配以酷炫動感的舞美,延續了一貫天馬星空的風格,粉絲集體尖叫。「哇塞!成都的朋友們太熱情了,我也要很熱情地和你們打招呼。」大張偉先用《嘻唰唰》《化蝶飛》《大喜宙》等老歌新曲輪番點燃全場,正如歌裡唱的「鬱悶煩擾全趕走。」用明媚的旋律配以別出心裁的改編,穿插京腔和一些耳熟能詳的京劇音樂元素,是大張偉歌曲的一貫亮點。
  • 無聊不開心時看看大張偉的微博,立馬原地復活!
    過去一提到大張偉,我腦子裡就會自動配上BGM:「嘻唰唰嘻唰唰,wu wu~!」
  • 14歲年少出名,20歲深陷抄襲醜聞、大張偉:生活不就是這樣
    在湖南衛視五四晚會上,大張偉唱了一首《熱血燃》。音樂響起時,大張偉在臺上一本正經地說:「很多人都認為我不做搖滾樂了,可是我一直都在做搖滾樂,可是他們沒有聽見。在我心目中,永遠都有一個美麗的克,它叫朋克。」
  • 那個唱出洗腦神曲《嘻唰唰》的大張偉,原來是個膽小鬼
    氣氛頂點,大張偉抱著吉他,站在皮箱狀的升降臺上,緩緩唱出《那些都不是我》:「我以為逆叛/是治不了的病/較勁的自我不願醒/……那些都不是我/都不是我/要傷懷的。」大張偉後來逢人就說:「我特別感謝王嘉爾,不知道自己胡亂說了點啥,讓他喜歡我。反正就是,因為他的喜歡,我開始有了更多機會。」
  • 重組的花兒樂隊,破碎的大張偉
    一時間全世界的讚揚都落在了花兒樂隊的身上,80後為之瘋狂,90後也開始模仿。05年是大張偉的高光時刻,憑藉《嘻唰唰》,花兒樂隊的歌真正做到了家喻戶曉。直白歡快的歌詞,魔性的旋律,那時還沒有鬼畜的興起,《嘻唰唰》卻已經頗有當代鬼畜洗腦的風範。火到什麼程度呢?連隔壁村口80歲高齡的老爺爺,手機彩鈴都被孫子設置成了《嘻唰唰》。
  • 大張偉告訴我們,再尖銳的石頭也會被磨去稜角
    如今你們綜藝節目中看到的大老師其實是已經被磨去稜角的大老師,大老師:「那些都不是我」喜歡熱鬧,愛鬧騰大張偉喜歡熱鬧,喜歡燥,從他的作品和在綜藝節目的表現大家肯定都可以看得出來,這其實和他小時候是有關係的
  • 大張偉34歲生日:謝謝擊倒我的人,躺著挺舒服的!
    大老師一定會笑著回答:「我的人生是沒有規劃的。15歲喜歡搖滾、組樂隊、出唱片,再怎麼規劃也不會規劃到自己30歲的時候要模仿蔡琴吧?」大張偉鼓起勇氣要和公司解約,解約前兩張專輯裡的歌被買斷,以後每唱一次都要付錢給對方。但必須承認的是,大張偉和他的神曲真的火了。從《嘻唰唰》《化蝶飛》到《窮開心》《倍兒爽》,這些熱鬧的歌曲長期霸佔彩鈴下載榜首,也成為廣場舞大媽們的必備歌曲。大張偉成為神曲的代言人,大家漸漸遺忘了花兒,也遺忘了他曾是個叛逆的朋克少年。
  • 大張偉:如果所有人都理解你,那你得普通成什麼樣兒
    於是,找來了他的許多資料,看著看著,我才發現原來大張偉的每個人生節點,你我都曾經歷過。大張偉說:「因為那時候,我同桌正和一姑娘談戀愛,每天都告訴我自己有多幸福,我就覺得自己坐在了幸福的旁邊。」可慢慢地大張偉發現這些粉絲根本不喜歡搖滾,不喜歡朋克。他們喜歡的,不過是朋克背後叛逆的姿態。好多次演出,大張偉發現前排的那些粉絲常常會用一種特別奇怪的眼神看著臺上的花兒。大張偉將其形容為:「那眼神就像看見了一沾了尿的褲衩似的。」加之,2000年前後中國搖滾的黃金時期過去了。
  • 貴圈|大張偉:新褲子這樣的樂隊來綜藝節目,是整個搖滾樂壇的悲哀
    現在人都不給音樂機會。咱們現在還能坐在這,說出我們對音樂的感受,真正聽一會音樂,已經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了。」《陽光彩虹小白馬》和《我怎麼這麼好看》這樣的歌也趁勢大火了一把。 從大張偉到大老師,他的變化是顯性的,大面積的,是喧譁鬧騰的。他對自己的變化不屑一顧:「我沒什麼好聽的(歌),都差不多。」「只要能夠讓你喜歡我,我可以變成任何樣子。」「我是那種為了仨瓜倆棗載歌載舞的人。」
  • 大張偉告訴我們,再尖銳的石頭也會被磨去稜角!喜劇的背後就是悲劇!
    如今你們綜藝節目中看到的大老師其實是已經被磨去稜角的大老師,大老師:「那些都不是我」 喜歡熱鬧,愛鬧騰 大張偉喜歡熱鬧,喜歡燥,從他的作品和在綜藝節目的表現大家肯定都可以看得出來,這其實和他小時候是有關係的 大張偉1983年8月31日出生於北京的一個大雜院裡,父母都是國營製造廠的職工,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