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騰訊娛樂 數可視
文/唐美麗探劇 數可視
十年前,微信還是一個百萬用戶的社交軟體,搖一搖也可能會搖到躲角落玩手機的同學。
十年前你單曲循環的那首歌突然在抖音翻紅;
十年前你最愛的那個男明星已經有了啤酒肚;
十年前你喜歡的cp生了兩個孩子後還是離婚了……
我們盤點了以下名場面,和你一起回顧這十年間娛樂圈的變化。
——聊八卦——
2011年網友八卦的主陣地是天涯、貓撲。天涯論壇更是成為各種八卦、爆料的集散地,很多吃瓜群眾在論壇上發表自己的意見。2011年由天涯論壇娛樂八卦板塊評選出的「天涯四美」(霍建華、鍾漢良、喬振宇、嚴屹寬)甚至到現在都是四位男星重要的印象標籤。
2020年早就沒有人在討論天涯了,如今的娛樂主陣地在微博、豆瓣。吃瓜群眾也都習慣了在公開平臺閉麥,畢竟粉絲雷區太大、經常「出巡」,一旦說錯話可是要被刷屏攻擊的。
只是雖然看上去微博和豆瓣也同樣熱鬧,但2011年的新聞那才真的是娛樂新聞。2011年,張栢芝謝霆鋒離婚,姚晨凌瀟肅離婚,高曉松酒駕入獄,大S汪小菲結婚、張雨綺結婚……每個話題都值得網友聊上三天三夜。
2020年的娛樂新聞,網友在看幾乎80%的八卦之前都要先問一句,這人誰啊。沒錯,那些大家都認識的歌手演員都在疫情後老老實實復工,剩下的幾乎每個月都有的塌房偶像大眾根本不認識,在吃瓜之前先要被科普這個偶像的身份。
當然還有些狗仔爆料新聞。2011年還存在著狗仔這個爆料群體。臺灣狗仔曾拍到過吳尊的老婆林麗瑩,不過當時經紀人否認;當時的狗仔還拍過未和周杰倫公布關係的昆凌。
2020年明星都悶聲幹活,狗仔也都只能去拍愛豆了。此外,粉絲已經進化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統,根據偶像的行程和鞋屋衣帽,照片的細節鎖定偶像的生活。還有愛豆們的一眾前女友們,分手必重拳出擊帶著照片聊天記錄爆料。國內明星八卦已經逐漸走向論壇化,網友已經不想這些愛豆通過八卦出道了!
——看電視——
2011年恰好是電視劇穿越元年也是宮鬥元年,《宮鎖心玉》、《步步驚心》、《後宮甄嬛傳》讓雍正把未來10年的螢屏KPI都完成了。2020年的小熒幕上再沒有勢均力敵的宮鬥,古裝劇少了大半,宮鬥變成了「看聰明絕頂又幸運的大女主是如何調戲智商20反派的」,加上一眾古裝甜寵大行其道,古裝女主再不用勾心鬥角!
不過大劇年年換,嗑CP的觀眾沒有換。2011年的觀眾同樣也是嗑CP的主力,當年的楊冪馮紹峰、劉詩詩吳奇隆等螢屏情侶層出不窮,「冪峰戀」更是憑藉《宮鎖心玉》成為最佳CP搭檔,不過當年並不流行CP這個說法,他們的統一代號就是最佳情侶,聽起來是不是充滿了時代感?
不過,2011年的粉絲追的糖可都是正主互動的真糖,馮紹峰說「看到楊冪有初戀的感覺」,嗑暈了嗑暈了。回頭看看2020年的粉絲,追CP自己拉時間線、找同框糖、發展顱內小劇場,還要隨時擔心明星手撕CP,實在是太難了。
2011年,除了後宮系列作品,還有《亮劍》、《鄉村愛情》、《回家的誘惑》都在年度衛視收視榜單上,這充分證明在2011年電視依舊是重要播放渠道。2011年騰訊視頻上線,各大視頻網站開始擴張,年輕人開始視頻看劇。2020年這樣的現象已越來越普遍,該不會還有人在電視追劇吧?從陳芊芊到隱秘的角落,如今網劇才是真主流!和爸媽討論劇才是真正的突破次元壁!
值得一提的是,10年前,《三國演義》還是一部標準的歷史正劇,《西遊記》也是大家的童年回憶,如今,年輕人更願意在B站一遍遍刷「我從未見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開六小齡童「六老師」的玩笑。10年前後,大眾對待同一文化產品的觀看方式也發生了改變。
——追星——
縱觀娛樂10年的追星歷史,最大的變化就是「貴了」。
2011年國內粉絲文化才剛剛興起,且國內還不流行偶像這種藝人身份。明星大部分都還只有演員、歌手兩個屬性,觀眾消費的還是他們的作品和熒幕形象;追星方式就是買買周邊,參加見面會。2011年周邊也做得比較常規,基本都和作品形象有關,像《步步驚心》的大清穿越寶盒裡都是T恤、滑鼠墊、鑰匙鏈、全明星劇照等等。
當年的粉絲要是看到2020年粉絲的購買清單可能會當場嚇得補辦一張信用卡。「周邊」還是那個周邊,只是單價早就從日用品變成了奢侈品。2020年的偶像經濟已非常發達,愛豆的作品也有,但他們最著名的作品一定是自己的形象。粉絲就為塑造偶像的形象而存在。蔡徐坤宣了Prada的代言人,粉絲跟著就曬購買記錄;易烊千璽代言了RIMOWA,這款行李箱就馬上被粉絲買斷貨。
不過這股粉絲經濟的苗頭確實在2011年就被人捕捉到了。韓庚在2011年代言聚美優品時還有媒體在討論男明星為什麼會代言以女性消費為主的購物網站。2020年再也不會有人問這樣的問題,不要說購物網站,口紅、眼線、粉底,就是男明星代言連衣裙都一點也不奇怪。
2011年粉絲追星也會被認為「不理智」。粉絲的接機探班都被算是當時的瘋狂行為,放在2020年只要別太過分大眾都習以為常,機場代拍明星甚至成為了一個產業。而明星的個人信息更是被明碼標價,幾十塊錢就可以買到明星身份證號,只要肯花錢,還能買到明星的手機號和他的各種行程。追星真變成了一門生意。
——聽音樂——
2011年國內音樂已經進入「神曲」時代。網絡歌曲憑藉洗腦的旋律「火」遍大街小巷。甩蔥歌、老男孩、荷塘月色……每個人都能跟著旋律唱上幾句。2020年已經沒有了能以完整一首歌走紅的神曲,大部分歌曲存在的價值就是抖音上的bgm,而且有價值的就是一句話,甚至是一句前奏,走紅周期基本不超過3個月。比如現在已經沒什麼人在聽《芒種》了,而《芒種》除了「一想到你我就喔喔喔喔~」後面的歌詞也根本沒什麼人記得。
因為盜版盛行、數字下載衝擊,2011年大家在討論唱片寒冬。《甄嬛傳》火了之後主題曲也火了,但是當時劉歡接受採訪時就提到原聲大碟只首發3000張——這就是正版唱片的銷量。其實2011年還是火了些歌曲的,比如《因為愛情》和《愛的供養》分別憑藉電影、電視劇是火了一把,只是作為影視劇的ost購買唱片的人就更少了。唱片的問題在2020年已經不存在了,因為基本沒人賣了。數字專輯全面升級,在網易雲或者騰訊音樂上幾乎能找到所有的正版歌曲。
2011年,劉歡老師口中的唱片還可能是一人買一張認真回家聽的唱片。2020年數字時代的唱片那可就是銷量大戰的武器了。粉絲買專輯的目的再不是為了聽,而是衝銷量,甚至一些大粉頭會要求粉絲人手幾百張專輯,只為數字疊加。2020年的音樂平臺不只有音樂,也變成了一個粉絲競爭的新陣地。
——買東西——
2011年「雙11」購物節才剛剛興起,那天因為6個「1」連在一起被網友稱為「神棍節」,2011年的雙11也沒有看不懂的返券和減免,和2020年提前一個月就開始預熱的直播。2011年的明星和雙十一的關係也更單純——那個時候他們都只是消費者。2020年的雙十一有明星在直播間忙活,有明星在雙十一晚會表演。
2011年的明星帶貨簡單很多,大部分就是做代言,廣告再多依舊是以明星形象為推廣看點,明星並不負責「帶貨」。不過因為2011年有幾部大熱穿越劇,當時爆火藝人的代言為後來的明星代言還是起到了一定的開拓作用的。最有記憶點的是楊冪代言「58同城」,那鋪天蓋地的宣傳被後來的鉑爵旅拍給發揚光大了。劉詩詩因為《步步驚心》爆紅代言了遊戲,秋瓷炫在《回家的誘惑》火了之後也有代言遊戲,後來網遊也就成為了爆紅明星代言的常規選擇。
2020年的明星帶貨的關鍵詞是銷量,明星的商業價值直接與他們的人氣掛鈎,而能否將粉絲轉化為實際銷量就成了關鍵,「321買!」之後有人下單最重要。楊坤的知名度肯定比偶像明星要高,但是他直播間卻根本賣不回本,後來商家還報了警。
最後,我們留了一個彩蛋。
查閱2011年、2020年10年前後的福布斯名人榜,人名變幻、明星更迭。
2011年福布斯中國名人榜:1劉德華、2周杰倫、3王菲、4成龍、5姚明、6甄子丹、7章子怡、8李連杰、9範冰冰、10趙本山
2020福布斯中國名人榜:1易烊千璽、2徐崢、3周冬雨、4周杰倫、5張藝興、6楊冪、7趙麗穎、8吳亦凡、9王一博、10王俊凱
我們發現2011年、2020年10年前後唯一一個還同時留在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上前10的人,是周杰倫——真正的頂流。
——結束語——
十年裡,你印象中吃過最津津有味的瓜是哪一次?
曾經和你一起追劇的小夥伴去了哪裡?
你又不知不覺換了多少個「老公」,忘記了多少個「牆頭」。
十年時間可以改變很多,微信從一個百萬級別的社交軟體變成了月活12億的網友居家生活必備。吃瓜群眾從一臉青澀的學生變成被社會磨(du)練(da)的打工人。
十年也有很多不會改變,比如,依然母胎solo的小編,和你一起吃瓜,期待下一個十年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