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2、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3、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唐·李白
4、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望洞庭》 唐·劉禹錫
5、 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狂夫》 唐·杜甫
6、 潭邊霽後多清景,橋下涼來足好風。 《舟中夜坐》 唐·白居易
7、 灩灩霞光映碧流,潭灣深處有龍湫。 《浮石寺》唐·錢鏐
8、 遙夜人何在,澄潭月裡行。《西江夜行》 唐·張九齡
9、 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柳枝詞》 宋·鄭文寶
10、 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萬山潭作》 唐·孟浩然
11、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過香積寺》 唐·王維
12、 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波。《長幹行二首》 唐·李白
13、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釣魚灣》 唐·儲光羲
14、 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宋·辛棄疾
15、 獨恨長沙謫去,江潭春草萋萋。《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唐·劉長卿
16、 林間禪室春深雪,潭上龍堂夜半雲。 《宿松門寺》唐·溫庭筠
17、 鐵鏡烹金火滿空,碧潭龍臥夕陽中。《七言》 唐·呂巖
18、 碧潭深處一真人,貌似桃花體似銀。《七言》 唐·呂巖
19、 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送無可上人》 唐·賈島
20、 稍離煙瘴近湘潭,疾病衰頹已不堪。《連州陽山歸路》 宋·呂本中
21、 潭心倒影時開合,谷口閒雲自卷舒。 《桐廬縣作》 唐·韋莊
22、 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浮舟過滕逸人別業》 唐·孟浩然
23、 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望黃鶴樓》 唐·李白
24、 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煙艇,一笑俯空明。《水調歌頭·次袁仲機韻》 宋·朱熹
25、 鳥啄冰潭玉鏡開,風敲簷溜水晶折。《白雪歌》 唐·無名氏
26、 山腹雨晴添象跡,潭心日暖長蛟涎。《嶺南江行》 唐·柳宗元
27、 嶽陽樓上日銜窗,影到深潭赤玉幢。《嶽陽樓》 唐·元稹
28、 漁人網集澄潭下,賈客船隨返照來。《野老》 唐·杜甫
29、 為報空潭橘,無媒寄洛橋。《江南旅情》 唐·祖詠
30、 紅妝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寫翠娥。《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 唐·李白
31、 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 唐·劉長卿
32、 神椎鑿石塞神潭,白馬參覃赤塵起。《拂舞詞 / 公無渡河》 唐·溫庭筠
33、 百頃風潭上,千章夏木清。《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 唐·杜甫
34、 巖潭多屈曲,舟楫屢迴轉。《登鹿門山懷古》 唐·孟浩然
35、 回潭石下深,綠筱岸傍密。《登江中孤嶼贈白雲先生王迥》 唐·孟浩然
36、 巫峽雲開神女祠,綠潭紅樹影參差。《竹枝詞·荊門灘急水潺潺》 唐·李涉
37、 親曾見,是龍潭白晝,海湧潮頭。《沁園春·憶黃山》 宋·汪莘
38、 浦沙連岸淨,汀樹拂潭垂。《鴛鴦篇》 唐·陳子昂
39、 雲根怪石儀青鳳,潭底寒泓臥黑龍。 《桐柏觀》唐·皮日休
40、 山腹雨晴添象跡,潭心日暖長蛟涎。 《嶺南江行》唐·柳宗元
41、 楚殿煙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念奴嬌·春雪詠蘭》 明·陳子龍
42、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唐·孟浩然
43、 仙官欲往九龍潭,旄節朱幡倚石龕。《送方尊師歸嵩山》 唐·王維
44、 山根霜共一潭星。路盤暫見樵人火,棧轉時聞驛使鈴。《早發藍關》 唐·韓偓
45、 清於池水淨於苔,會府潭潭暫作臺。《行臺閒詠》 明·石玠
46、 境絕人不行,潭深鳥空立。《奉使登終南山》 唐·王灣
47、 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霧繁。《晚渡黃河》 唐·駱賓王
48、 暫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一水間。《龍潭》 唐·應物
49、 淺渚荇花繁,深潭菱葉疏。《採蓮詞》 唐·儲光羲
50、 潭潭大度如臥虎,邊頭耕桑長兒女。《送範德孺知慶州》 宋·黃庭堅
51、 兩鬢全期煙樹綠,方瞳好映寒潭碧。《滿江紅·劉知郡生朝》 宋·朱熹
52、 煙帶龍潭白,霞分鳥道紅。《訪秋》 唐·李商隱
53、 採蓮朅來水無風,蓮潭如鑑松如龍。《採蓮曲二首》 唐·鮑溶
54、 厭攀楊柳臨清閣,閒採芙蕖傍碧潭。《秋思贈遠二首》 唐·王涯
55、 春潭瓊草綠可折,西寄長安明月樓。《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其二》 唐·李白
56、 潭面搖光媚日華,水文倒影射簷牙。《下雪潭雪浪亭》 宋·陳巖
57、 垍湖潭畔呼舟渡,苦竹林邊策杖回。《疏山三首其一》 宋·曾季貍
58、 長廊含清風,古潭搖蒼天。《同從兄季弟遊香山追和東坡端午遊諸寺韻》 宋·喻良能
59、 潭潭相府開日邊,瑞光錯落勝非煙。《徐大宰生日》 宋·李若水
60、 橘顆圍仙飽紫芝,菊潭釀酒拍金卮。《為運使蔡國博壽二首其一》 宋·衛涇
61、 潭州官舍暮樓空,今古無端入望中。 《潭州》唐·李商隱
62、 煙潭深不極,監碧無菱花。《和資政侍郎湖亭雜詠絕句十首·漁潭》 宋·梅堯臣
63、 行人莫問當年事,獨立寒潭空幾秋。《玉女峰》 宋·劉邊
64、 不如臨清潭,飲水樂自足。《詠桃花菊一章》 宋·陳東
65、 潭心見華月,歸意一留連。《晚過鄰幾官舍三首其一》 宋·韓維
66、 萬頃秋光無著處,滿潭清水瑩青銅。《九曲櫂歌十首其一》 宋·白玉蟾
67、 雪潭四時濺飛雪,嘆我幻軀方病渴。《題王無邪九華圖》 宋·章甫
68、 鐵鏁何當絆龍腳,夜深雷風卷潭湫。《古柏二首其一》 宋·李石
69、 崖日半寒潭,澄明動朱鯉。《寄新安通判錢學士》 宋·梅堯臣
70、 野客便詩思,潭魚識棹歌。《東城道中與王守敬張思廉同賦》 明·徐賁
71、 棹響清潭見斜領,雙鴛何事亦相猜。《採蓮曲》 唐·陳去疾
72、 娟娟潭裡虹,渺渺灘邊鶴。《自昌樂郡溯流至白石嶺下行入郴州》 唐·沈佺期
73、 嶺煙三島暝,潭雨百花明。《錢舜舉金碧山水圖》 明·周玄
74、 聽鶴亭前欲上潮,龍潭落木晚蕭蕭。《諸廣文餞予龍潭僧舍別後有懷味苓》 明·顧清
75、 鳥道殘虹掛,龍潭返照移。《鸛雀樓晴望》 唐·馬戴
76、 中有古潭深萬丈,老龍獨臥似禪僧。《龍潭二首其一》 宋·白玉蟾
77、 剪竹掃花尋鳥道,捫蘿隨衲問龍潭。《靈巖》 宋·姚闢
78、 今是亦已往,龍亡空故潭。《謝查元吉借示傃軒今是齋巢室三書》 宋·項安世
79、 鳳卵辭丹穴,龍珠出古潭。《梨》 宋·程敦厚
80、 往往龍潭上,焚香禮鬥星。《贈道者》 唐·馬戴
81、 一路殘花仍汴水,十年春夢落江潭。《感道傍枯柳》 明·程嘉燧
82、 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撈摝始應知。《句》 宋·釋善昭
83、 頃年曾記遊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84、 起向月下行,來就潭中浴。《香山寺石樓潭夜浴》 唐·白居易
85、 碧潭如見試,白塔苦相招。《南寺》 宋·蘇軾
86、 魚大釣絲微,牽隨碧潭迥。《淮上雜詩六首其一》 宋·梅堯臣
87、 淵明潭共真香醉,只與黃花作便宜。《趙倅兼善再用前韻賦木犀》 宋·王洋
88、 潭潭新府列名卿,玉帶金魚喜氣橫。《慶周益公新府》 宋·劉過
89、 也知只在秋雲裡,潭水溪花到處禪。《期宗人林大遊華藏海》 明·林敏
90、 莫忘鎮陽遺愛在,北潭桃李正氛氳。《寄秦州田元均》 宋·歐陽修
91、 潭月秋深見,山鍾夜後聞。《同友人宿山院》 宋·釋智圓
92、 連潭萬木影,插岸千巖幽。《同薛司直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作》 唐·高適
93、 淳熙丞相潭潭府,今日門庭冷似霜。《哭梁運管》 宋·劉克莊
94、 綠樹陰中孤鶴宿,碧潭深處九龍蟠。《題九仙宮》 宋·龔伯璵
95、 潭影中間龍影臥,一山好處沒人題。《虎丘六絕句·白蓮池》 宋·范成大
96、 野晦寒陰積,潭虛夕照空。《初秋登王司馬樓宴得同字》 唐·駱賓王
97、 珠鬥橫空孤嶂遠,金波搖月寒潭碎。《滿江紅 天台道中》 元·吳景奎
98、 巢鳥寒棲盡,潭泉暮凍餘。《華山尋隱者》 唐·李頻
99、 九龍潭上路,同去客應稀。《送僧歸漳州》 唐·呂溫
100、 玉碗深沈潭底白,金杯細碎浪頭光。《洞庭玩月》 唐·韓偓
感謝關注,與你一起愛上韻律之美。
長按點讚,每天詩詞陪伴!喜歡文章可以一鍵三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