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家 | 如何看待原始社會

2021-02-22 經濟觀察網

導讀:如果這些邊緣部族的生活方式,真的有人們鼓吹的那麼有效用,那麼又為什麼在人類的歷史長河裡長期處於外圍呢?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作者 | 經濟觀察報 專欄作家 陳芝 

吉米·納爾遜的《在他們消失以前:尋找人類最純粹的形式》其創作緣由,來自生活的一場劇變:在不幸禿成琦玉老師(日本動漫《一拳超人》中的光頭主角)同款髮型以後,他痛定思痛,決定離開壓抑不已的舊生活,到世界的邊緣角落放飛自我,一如晚近五十年來身體力行激勵他作出決斷的無數歐美野獸先輩,輾轉多年後,於是有了這本攝影集。吉米·納爾遜有意識地選擇了這些人,他們的文化他們的社區看上去都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卻自有其力與美。

啟蒙時代的歐洲,存在著兩股並行不悖的思潮:在女士沙龍間高談闊論的北歐紳士既推崇理性與科學,身居世界主人般的自負,讚美著大都市中拔地而起的公共建築與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毫不留情地鄙視著落後民族與社會,其中包括被他們開除出文明社會的義大利與俄羅斯;卻又對美洲大地上印第安人的原始生活,保持著一種郢書燕悅的偏愛,認為原始部族尚保留著未被文明汙染的純真。

直到兩次世界大戰摧毀了歐洲人對西方文明的自信,意識到工業機器的車輪並不介意以歐洲人的血肉為祭品,方才如夢初醒般對機械文明感到畏懼。這強化了人們對一種足以取代現代世界的全新生活的渴望。在紅色三十年代,關於香格裡拉式的異域風情,即異國的高尚野蠻人在棕櫚樹下談情說愛,散發著濃濃新奇和異質的報導層出不窮,甘地與瑪格麗特·米德因此聲名鵲起,關於他們的報導再符合不過人們對亞當夏娃在伊甸園生活的想像。

這一傳統以「Gap Year」(間隔年)之類的形式保存至今,當人們對現今生活不滿時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其前身為啟蒙時代北歐紳士南下亞平寧半島感受古典遺蹟的「Grand Tour」(大旅行),只不過今天歐美的中產階級更熱衷西方之外被現代文明衝擊與排擠的第三世界國家,如果是在現代文明誕生以前,就已經被邊緣化的少數民族文化,那更是再好不過了。越是原始,越能得到人們的鐘情。

相當多的人為這種異域生活而傾倒,甚至深信那種生活能夠取代自己所棲身的現代秩序,於是乾脆穿上當地人的傳統服飾,模仿當地人的口音,習慣當地人的飲食與生活方式,與本地配偶結合,幾代人後徹底融入其中,完全看不出一絲外來痕跡。

當然大多數人在短暫的旅行裡只是保持著獵奇的心態,浮光掠影一閃而過。他們既離不開現代文明豐裕的物質生活,卻又對這種高貴的野蠻人有著確乎存在,只是不一定實踐的欣賞和嚮往。

儘管被很多人批評為葉公好龍,但公正地說,對那些在叢林、草原和山地上討生活的傳統部族文化的喜愛,其實出自人類血管中翕動的本能,因為我們的祖先在長達二百萬年間都過著這種石器時代的野蠻生活,跨入文明不過是晚近一萬年的事情,因此適應原始生活而演化出來的本能與越發複雜的文明世界之間存在嚴重錯位,兩者的不匹配構成了我們在現代城市生活裡絕大多數苦悶與抑鬱的根源。

也就是說,我們是以還停留在石器時代的心智結構去適應原子時代的社會結構,由於肉體演化還沒跟上的緣故,使得我們總是感到與外界格格不入,只是因為生活的慣性讓我們不願去做出改變。所謂沒有被文明汙染的純真,其潛臺詞是不必承擔複雜社會關係的自由自在,意味著只能在百來人小團體生活裡如魚得水遊刃有餘的智人,依舊過不慣更多數量級的科層化生活,因此無比豔羨小共同體的棲居模式。

除了面向小共同體的溫存與饑渴,石器時代生活的誘惑還包括大量的空暇時間。我們石器時代的祖先雖然每天都遭受著同獵物與敵對部族暴力衝突的困擾,但他們要比我們農業時代的祖先乃至現在的我們,有更多的閒暇時間拿來消磨。

儘管我們石器時代的祖先以及被納入現代文明前的傳統部族無法穩定獲得食物,時常陷入飢一頓飽一頓的窘境,但只要能夠解決當天的溫飽問題,那麼接下來整天都會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畢竟他們的人口壓力在環境允許內,也沒有多少發展手工業用於貿易交換的必要和可能。

於是相當多的原始人(只能)將精力投入藝術創作當中,日以繼夜的琢磨修正,像考古學家在世界各地發掘出的石器時代壁畫、陶器、繪畫、泥塑、石器,以及人類學家在今日邊緣部族裡記錄的文身、舞蹈、詩歌,無不美觀別致,富有藝術氣息,並不見得遜色現代人,只是在風格和形式上存有重大差異。

而且即便是現代的藝術家也不敢保證一定比原始人有更多時間去創造作品,畢竟有太多的外在誘惑讓人難以一心一意。現代人的優勢端在於開闊的眼界與系統的教學,能將原始人成千上萬年的積累壓縮至短短幾個春秋。

與之相對的,是人類在跨入農業社會以後長期沉淪的馬爾薩斯陷阱:在走向農業生產道路後,驟增的糧食養活了前所未有數量的人口,但為了養活新增人口又迫切需要更多的糧食,於是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然後隨著生產資料提升的速度有朝一日趕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導致技術革命提供的豐富剩餘被爆炸式增長的人口吞噬。在巨大的人口壓力下,人們被迫不斷增加勞動投入,以獲得較高的產量。然而,勞動的超密集投入並未帶來產出的成比例增長,反而出現了單位勞動邊際報酬的遞減。當邊際效用遞減到一定程度,整個系統遂隨之崩潰,在人口大滅絕後,所有人重新來過。

這一現象在人類各大農業帝國的歷史上反覆出現,導致佔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選擇殘酷壓榨自身和家庭,不斷降低生存質量,在代際交替下逐漸縮減的土地裡投入更多的勞作,以維持一個在原始人看來慘不忍睹的生活水平。

於是人們長期以來只能獲得最低限度的熱量攝入,長期缺乏蛋白質,只能形成種種自虐文化和奴隸道德以消解塵世的痛苦,繆爾達爾在研究南亞的經濟學著作《亞洲的戲劇》裡評價道:「所謂的『亞洲人價值』,如期望、冥界、空閒、靈性的癖好等,可能部分地正來自於健康問題和營養不良。」

我們石器時代祖先習以為常的狩獵和藝術行為,在前工業時代淪為貴族武士,由貴族供養的客卿,以及無法被農業帝國格式化的邊境蠻族的特權,至於普通人既無資本,又無精力。而在中國,由於唐宋以後貴族階級的衰微,只能不斷從胡樂中汲取營養,其中部分藝術傳統因為時間長久,反而成為漢人自古以來的一部分,人們早已忘記其出處。

直到工業革命,技術進步帶來的生產餘裕超過人口增長的速度,人類才勉強從內捲化中走出來。然而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地球上仍然有很多地方因為歷史原因停留在困頓潦倒當中,在生存危機的邊緣反覆掙扎。

是以,也無怪吉米·納爾遜認為他所鍾情的這種生活是對現代世界的救贖,以至於在這本攝影集裡寫到:「在這個挑戰不斷升級的世界,這些社群出人意料地可以很好地處理現代社會的抉擇困境,比如他們過的是符合環境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生活。而植根於土著文化中的鄉土知識很有價值,可以幫助我們共同保持地球的宜居和健康發展。」

然而很遺憾的是,儘管這種說法從很久很久以前就相當有市場,尤其是在那些熱衷花式批判現代文明的學院知識分子當中,但實際上是不可行的,至少在七十億人口的今天。

石器時代本身就代表著殘酷的生存壓力,任何人稍微不注意就會亡於野獸和敵對部落之手,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使整個部族瀕於滅亡,這要求每個成員都必須極為優秀,否則就會被大自然淘汰掉。原始部族生活沒有養閒人的餘地,不像現代文明可以有大量的冗餘,讓大量棄絕社會聯繫的homebody搭乘別人的便車。

選擇石器時代的生活,意味著需要廣闊的生存空間,據人類學家的估計,原始人依靠遊獵與採集,需要人均兩平方公裡左右的土地,才能維持最基本的生存。如果說人類文明的進步,建立在對資源的精密利用上,將原本無法利用的事物一點一滴開發其效用。那麼毫無疑問的,以現代人標準沒有技術力可言的原始人對外在資源的利用是極為粗糙浪費的,只有地球上絕大多數人類死絕了,才能讓剩下的人有餘裕過上一種看上去自由自在的生活。

而且這種生活並不見得不會造成環境的嚴重破壞,美國航天局2017年的統計,全球每年經歷火燒的土地面積從1988年到2015年間縮小了24%,帶來的二氧化碳減排量相當於全球植被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7%,主要原因是大量的遊獵部族轉向定居並掌握現代農業技術。

由是可知,與大多數人想像的不同,原始部族的生活並不見得比現代生活更加環保,人們之所以產生這樣的印象,是因為工業文明造成的汙染在總量上要遠遠超過原始人,但平攤到每個人頭上量就很小了。

是以人類的未來,或許將與吉米·納爾遜他們所想像的完全相反,其解決之道只能由現代文明本身產出,吉米的攝影機下拍攝的種種邊緣部族的傳統生活,令人很懷疑這能在多大程度上指引我們解決現代文明的困境。

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如果這些邊緣部族的生活方式,真的有人們鼓吹的那麼有效用,那麼又為什麼在人類的歷史長河裡長期處於外圍呢?

我記不得具體是哪位社會生物學家提出過一個非常直言不諱的觀點,在他看來,人類學家更應當關注對發達工業國家的田野調查,因為這是人類文明發展至今的主流,而傳統的人類學家所關注的種種邊緣文化,歷史已經證明他們的無足輕重,將精力耗費於此,更像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集郵癖和獵奇心。

這個被批評為傲慢的觀點雖然惹了重怒,但也不是毫無道理,只是有一點需要指明,那就是我們還無法確定我們是否真的已經走出馬爾薩斯陷阱,畢竟人類歷史上有兩個長時段裡生產資料增長速度遠遠勝過人口增長速度,第一次是亞伯拉罕時代,於是有了天堂與伊甸園的文字記憶,第二次就是晚近五百年。我們或許已經擁有走出盛衰循環的鑰匙,或許只是處在一個曇花一現的黃金年代。

但無論是哪種,由於社會形態差距過大,這些依舊堅持我們祖先生活方式的邊緣文化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多少教益,就如同狼群難以借鑑兩棲魚類的生存之道,儘管前者從古代兩棲魚類那裡演化而來,無數年前是一家。

這也不是說這些部族的傳統文化因此就無足輕重,他們只是與現代文明差異巨大,而顯得格格不入,對了解人類早期社會形態和地方性知識大有作用。

而且儘管很難,但這不代表他們不能融入現代文明,可以說,敗也資本主義,成亦資本主義,現代文明的接觸固然極大的衝擊了少數民族的社會秩序,但不妨礙其在堅持民族傳統的同時引入全新事物,只要他們的社區沒有解體。有無數的先例可以證明,只要你的小共同體足夠堅韌不摧,那麼完全可以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做到堅持自身歷史傳統。

或許在某些人看來,「過分」擁抱現代文明會損害這些部族文化的純真,變得非驢非馬。然而這些少數族裔也應當有權利選擇自己的路,畢竟人類的傳統從來不是一團死水,而是一個不斷再發明的過程,人們當下以為嚴重至極的悖逆和褻瀆,放到長時段歷史裡看往往不過如此。

更何況,如果說將人類邊緣民族的文化看的一無是處是一種傲慢,那麼這種只是為了自己的情懷,而希望其永不改變的心態,又何嘗不是一種傲慢呢?

本內容系經濟觀察報獨家原創,經濟觀察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推薦

誰在撤離陸家嘴


關注經濟觀察網官方微信,獲取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修昔底德陷阱
    來源:經濟觀察報如何看待修昔底德陷阱韓滿春  以伯羅奔尼撒戰爭為代表的古代戰爭在修昔底德寫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之前,人類歷史上已經發生過無數的戰爭總而言之,修昔底德論斷有效的原因,在於人類原始恐懼心理機制和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狀態的契合。但伯羅奔尼撒戰爭也向我們展現了其兩個負效益,一是戰爭可以使雙方都嚴重受損,從而得不償失;二是戰爭可以使第三方獲利。
  • 如何看待死刑存廢
    那麼,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其實,死刑存廢討論並非一個新話題。自近代思想啟蒙運動以來,隨著人的主體性意識的覺醒,有學者就提出應當廢除死刑,而且,在實踐中,死刑的存在的確並不能起到消除或阻嚇嚴重的犯罪的作用,於是,一些國家就逐步廢除了死刑。總之,在贊同廢除死刑的人看來,死刑廢除是人類進化和文明的象徵。然而,要達到這個狀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那些穿越過頭,在原始社會從頭崛起的小說
    穿越就穿越,一不小心穿過頭,到了原始社會那該怎麼辦?沒有電,沒有網,沒有手機電腦的日子。胡亂點評:崛起原始社會,那就從改變一個部落開始,作者文筆很好,往往覺不到什麼,就看過很多章了。《回到原始社會做酋長》作者:寅先生簡介:來到各種史前巨獸存在的原始社會,這裡蛇蟒遍地走,兇獸跑漫山,天空是猛禽的,水裡是兩棲的。這裡的一切,只為生存。
  • 人娛TALK | 專訪爾冬陞,「八卦」的社會觀察家
    爾冬陞有一雙敏感的眼睛,喜歡觀察人、觀察社會,觀察這個世界。他的導演處女作《癲佬正傳》就源自街上的偶遇。有一次逛街,他被路邊的流浪漢吸引,去找社工打聽,才知有些是精神病人。回去後,他搜集資料,看新聞報導、查閱精神科問題的知識。八九個月後,劇本《癲佬正傳》完成,他找來梁朝偉、周潤發、秦沛等人主演,通過社工和精神病人的關係來展現一個特殊群體的真實生活。
  • 如何加強原始創新,讓國內培養出「愛因斯坦」來?
    但是這兩種類型的原始創新都需要創造性的人才。人才與環境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在大力推動原始創新方面,中國需要怎麼做?我覺得可以從如下6點來考慮。1. 培養和形成百花齊放、鼓勵創新、容忍不同思想的環境這個是一個長期的創新文化形成過程。
  • 《流放者柯南》原始社會基地選址及建造構思圖文詳解
    導 讀 《流放者柯南》中玩家需要在合適的位置使用各種資源建造自己的基地,那麼如何選擇合適的地理位置呢?怎樣才能夠佔盡天時地利呢?基地又如何布局呢?
  • 和大陸相比,臺灣真的是「原始社會」嗎?
    的帖子廣為流傳,作者「中華阿靚」自稱是一位在大陸工作的臺灣人,他在文章中列舉了網絡生活給大陸人帶來的諸多便利,嘲諷臺灣人做這些事還靠身體移動來完成,「回到臺灣有回到原始社會的感覺①」。這一說法引發了對岸網友的強烈不滿,他們紛紛在網絡論壇PTT上跟帖回應,指出這些網絡便利臺灣一個也不少,更是質疑「中華阿靚」的臺灣人身份,認為他根本不了解臺灣②。
  • 《觀察家》美女當眾招男友 極品前任挑釁情敵
    女孩被帥氣男主角"地咚"  搜狐娛樂訊 2月1日晚21:10,廣東衛視《幽默觀察家》即將爆笑上演。本期觀察的主題是:當美女找人冒充男友,遭遇極品前任的頻頻「挑釁」時,假現任該如何護花呢?當極品前任男友換成奇葩嶽父嶽母時,男士們又該如何偽裝下去呢?嶽母首先發招:「我女兒身體不好,常常會暈倒,我看看你能否抱得動她?」面對嶽母提出的要求,男士們會當眾抱陌生美女嗎?接著,嶽父登場和「準女婿」喝酒,豪爽地直接喝光一瓶啤酒,此情景下男士們是否會喝呢?而之後,「美女女友」竟出其不意,拿出一捆大蔥,自稱現任男友贈送給嶽父嶽母的貴重禮物。面對如此尷尬的場景,男士們該如何圓場呢?
  • 世界上「奇特」的原始部落,部落裡沒有一個男人,真正的女權社會
    今天,我將與你分享一個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傳統部落,這個部落裡沒有男人,人們很好奇,它們是如何繁殖的?亞馬遜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那裡生活著一群原始部落。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他們沒有我們現代的網絡、技術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最讓人驚訝的是,這個部落只有女人,沒有一個單身男人。
  • 作為「鄰居」的內蒙古人如何看待蒙古國呢?回答出乎意料
    蒙古地址結構的複雜性,山脈和火山巖石,是由北方的凍土,大多數人從北到南山地草原,原始森林草原、戈壁沙漠。蒙古有很多資源,但它並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蒙古族的主要民族有蒙古族、哈薩克族、土瓦族等。在中國,也有蒙古人。蒙古人口581萬。主要分布在東北、新疆、河北、青海、甘肅等地,但在蒙古有總人口280萬,其中80%是蒙古族。內蒙古人怎麼看待蒙古?
  • 和大陸相比,臺灣真的是「原始社會」嗎? 較真
    的帖子廣為流傳,作者「中華阿靚」自稱是一位在大陸工作的臺灣人,他在文章中列舉了網絡生活給大陸人帶來的諸多便利,嘲諷臺灣人做這些事還靠身體移動來完成,「回到臺灣有回到原始社會的感覺①」。這一說法引發了對岸網友的強烈不滿,他們紛紛在網絡論壇PTT上跟帖回應,指出這些網絡便利臺灣一個也不少,更是質疑「中華阿靚」的臺灣人身份,認為他根本不了解臺灣②。
  • 原始社會及青銅時代的代表器物
    原始社會及青銅時代的代表器物玉龍新石器文化的紅山文化,出土的玉器很有特色,多動物紋,有龍、虎、龜、魚、鳥、蟬等,其中大玉龍最為精彩,呈C形,長42.4cm,系綠玉配飾品、多數人都認為這種帶有神秘色彩的人面紋,與半坡氏族的某種原始信仰有關。但對其具體含義的解釋,則各不相同,有崇拜圖騰說,有祈求捕魚豐收說,或者祈求生殖繁盛的祝福說。船形彩陶壺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菱形壺,或稱船形壺,壺體兩頭尖,形如菱角,正中有口,口的兩邊器體上各有一耳,造型別致靈巧,是一件優美的工藝品。
  • 我國「最神秘」的村子,至今沿用世襲制,完全生活在原始社會!
    大家都知道我國作為世界第三大國疆土幅員遼闊,旅遊資源豐富,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蹟,同時也留下了許多原始村落。有許多著名的景點聞名全國甚至是世界,如長城和兵馬俑,但我國也有許多小而美麗的景點。
  • 重回遠古時代,那些穿越到原始社會的精彩小說
    穿越不可怕,但要是穿越到原始社會,要啥都沒有,那該怎麼辦?在這片恢弘瑰麗的史前世界中,人類不再位於食物鏈頂端,反而在各種猛獸兇蟲的夾縫裡艱難求存……原始社會種田加冒險文《不科學的原始人》作者:千書過簡介:穿越之後的原始社會,徹底的顛覆了王偉的三觀。
  • 堪布如何看待痛苦?
    問:現在的社會輿論蕪雜,是非無法明辨,往往是狹隘極端的意見容易博取掌聲,客觀、冷靜的觀點反而無人追隨,好像正確的見地也不再被關心,在這個譁眾取寵的時代裡,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問:如何訓練心,如何訓練慈悲心?到底幸福快樂是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上?
  • 原始人類的婚配方式是如何從「壟斷制」走向「一夫一妻制」的?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人類的婚配方式:是如何由原始時代的壟斷制走向一夫一妻制的?您先別忙著抬槓,之所以說人類一開始是壟斷制的婚配方式,是有相應證據和數據的,在後文中將會展開講解,到這裡您只需知道:人類是從壟斷制開始一步一步走向一夫一妻制的。
  • 如何看待現在的一些日本動漫是穿越式的劇情?
    如何看待現在的一些日本動漫是穿越式的劇情?這個你需要結合日本社會去看,目前的日本社會狀態,好多年輕人其實覺得生活挺無趣的,遠沒有二次元精彩,如果能夠穿越到一個異世界,那該有多好。符合社會需求日本現在進入了一種低欲望的社會,類似於佛系。許多年輕人做什麼都覺得無趣,甚至對社會本身都感到非常無聊,對現實生活充滿了失望。其實不僅僅是日本,就連我國也有很多類似的情況。
  • 《幽默觀察家》約會遇女友前任 小夥子怒喊110
    偶遇女友的富二代前任  搜狐娛樂訊 1月25日晚21:10,廣東衛視《幽默觀察家》即將爆笑上演。本期觀察主題:正在約會的情侶遇到了富二代前任,現任會有怎樣的舉動呢?  男子為找出未婚妻 扒開陌生女子婚紗  在往期的《幽默觀察家》裡,節目組曾在服裝店試衣間裡調換被觀察男士的女友,大部分男士最終都能發現女友的「假冒」身份,被觀察者試探女友的過程讓不少觀眾捧腹大笑。為此,節目組再次推出「試衣間換人」的觀察:未婚妻走進婚紗店試衣間裡,出來時卻是連人帶衣一起換的「變裝秀」,男士們會有怎樣的反應呢?
  • 日本人如何看待同性戀?
    今天的文章,繼續延續昨日的話題,跟大家聊一聊日本人如何對待同性戀的問題。東京新宿歌舞伎町靠近大久保方向的地帶,有二十幾家情人旅館,這也是日本最大的情人旅館區。這幾年,日本 「食肉系」男性越來越少, 「食草系」男性卻越來越多,男性的「中性化」傾向,導致不少男性對女性不感性趣,對於性生活沒有衝動與渴望,「低欲望」逐漸成為日本社會的一種潮流。
  • 女生長陰毛的原因 青春期如何正確看待它
    女孩子都會感得害羞對於體內的陰毛,那怎麼辦呢,如何才能更好的護理身體呢,女性在青春期過後,身體都會發生一些微妙變化。對於一些較為明顯的特徵大家都談論的津津有味,但是對於私處的陰毛髮育卻都有點避諱。不過小編提醒,多了解一些私處相關的知識,有助保養私處。對此有人問女人為什麼會長陰毛呢?陰毛有什麼作用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介紹,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