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會及青銅時代的代表器物

2020-12-24 菖蒲說中國工藝美術史

原始社會及青銅時代的代表器物

玉龍

新石器文化的紅山文化,出土的玉器很有特色,多動物紋,有龍、虎、龜、魚、鳥、蟬等,其中大玉龍最為精彩,呈C形,長42.4cm,系綠玉配飾品、

人面魚紋彩陶盆

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此盆廣口圓底,是半坡型的代表造型。多數人都認為這種帶有神秘色彩的人面紋,與半坡氏族的某種原始信仰有關。但對其具體含義的解釋,則各不相同,有崇拜圖騰說,有祈求捕魚豐收說,或者祈求生殖繁盛的祝福說。

船形彩陶壺

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菱形壺,或稱船形壺,壺體兩頭尖,形如菱角,正中有口,口的兩邊器體上各有一耳,造型別致靈巧,是一件優美的工藝品。

半坡型人面紋彩陶瓶

此壺用人面紋裝飾,眼睛一睜一閉,具有原始巫術意義。

鶴銜魚紋彩陶缸

仰韶文化·廟底溝型彩陶。缸上彩繪鶴銜魚,旁邊為帶柄石斧。

螺旋紋彩陶甕

馬家窯文化·馬家窯型彩陶。馬家窯型彩陶以螺旋紋最有特色,並流行滿彩和內彩。此甕很大,器體裝飾優美的螺旋紋,線條旋動流暢,是馬家窯型彩陶的珍品。

舞蹈紋彩陶盆

馬家窯文化·馬家窯型彩陶。在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的馬家窯型墓葬中被發現。卷唇平底,內壁繪有四道平行帶紋,最上一道較粗,口沿處也有一圈帶紋,上下兩組紋飾間有舞蹈人三組,每組兩邊用內向弧線分割,兩組弧線間還有一條斜向的柳葉形寬線。舞蹈紋每組五人,手拉著手,面向一致,頭上有辮髮,外側的兩人的一臂均為兩條線,似為表示舞蹈動作之意。值得注意的是,在每個人體的外側都有一尾狀物,大約是模擬動物的一種裝飾。舞蹈人足下的四道平圓圈線,可能是表示人們在湖邊進行舞蹈表演的情景。彩陶盆的外壁用三道線裝飾,它模擬著三道繩圈將陶盆緊緊地綑紮著。

圓點波紋彩陶盆

馬家窯文化·馬家窯型彩陶。甘肅出土。

人形紋彩陶罐

馬家窯文化·半山型彩陶。此人形紋只有軀幹和四肢。

菱形紋彩陶罐

馬家窯文化·馬廠型彩陶。

人面回紋彩陶杯

馬家窯文化·馬廠型彩陶。陶杯的腹部多加飾人頭,造型奇特。

陶鬹

龍山文化(黑陶文化)。鬹是黑陶工藝中最為出色而有代表性的器物。

蛋殼黑陶高柄杯

龍山文化

長流銅爵

二里頭文化,和夏代時期差不多。飲酒和溫酒器。

青銅人立像

商代

司母戊大方鼎

商代。是我國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銅器。

人面方鼎

商代。內有「大禾」二字,又稱大禾鼎。

杜嶺方鼎

商代。

婦好三聯甗

商代婦好墓發現的炊煮器。上有三甗置於圈口上。

銅觚

商代飲酒器,侈口呈喇叭花狀。

四羊方尊

商代。

商代盛酒器,有提梁,可以移動。

饕餮紋銅尊

商代盛酒備酌的器皿。

銅象彝

商代象生的盛酒器。

白陶壺

商代。白陶是商代制陶工藝中一種特殊的產品。用高嶺土製成。

黃釉瓷尊

商代。釉陶在這時期出現,釉色青綠而帶褐黃,胎亦較硬,呈灰白色。學術界把這種釉陶又稱為原始瓷器,被稱為是瓷器的萌芽。

玉人

商代玉雕人形。

大克鼎

西周大克鼎。鼎足為馬蹄狀。

大禹鼎

周代。立耳、鼓腹、三柱足,以饕餮紋為主要裝飾。西周康王時製作。

毛公鼎

西周晚期宣王時期器物。

虢guo季子白盤

西周宣王時期器物。

曾仲遊父方壺

西周器物。十大青銅器國寶之一。

相關焦點

  • 國家寶藏:與趙老師一起守護戰國青銅套裝酒宴具
    學術和傳媒畢竟是兩個不同領域,幾次的磨合也使我們意識到,學者的嚴謹和力求準確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和舞臺的空間完整呈現,劇組出於傳媒效果的考量,對畫面和語言的一些處理,對於器物的解讀難免有些許遺憾。以下,做一點必要的說明,感興趣的觀眾可以作為參考。
  • 中國青銅時代的歐亞草原背景
    原創 王鵬 讀書雜誌編者按「最早的中國」及由其開啟的輝煌的青銅時代,是東亞經濟和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此時東亞以西的內陸草原地帶也經歷著深刻的經濟和社會變革。
  • 中國青銅時代始於何時
    隨著中原王朝的社會文化整合,本來具有多源性特徵的各地新石器時代的龍形象也規範劃一,並逐漸抽象化和神秘化,作為獸面紋固定下來,後來成為商周青銅禮器最重要的裝飾主題。 在大型綠松石龍形器發現之後,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知道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上的圖案,大部分應當是龍尤其是其頭部的簡化或抽象表現。
  • 青銅禮器上奇特的神面紋樣,是古人虔誠的神靈信仰的表現!
    青銅禮器者國之重器,其精美之處窺破天機!商代晚期 婦□鼎鳥獸形卣是卣門類中藝術性最強觀賞性最高的器物,多為商代晚期器,周初少量發現,數量稀少,極為珍貴。本件鴞卣為已知同類式樣中,唯一採用「三層花」圖案、並帶有上下對銘之作西周 神面紋亞朿提梁卣,眞卣是青銅文化發展鼎盛時期的藝術珍品,是國寶級文物,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奇特的神面紋樣彌足珍貴,對於探索古代神靈信仰具有極為重要意義。
  • 重回遠古時代,那些穿越到原始社會的精彩小說
    穿越不可怕,但要是穿越到原始社會,要啥都沒有,那該怎麼辦?在這片恢弘瑰麗的史前世界中,人類不再位於食物鏈頂端,反而在各種猛獸兇蟲的夾縫裡艱難求存……原始社會種田加冒險文《不科學的原始人》作者:千書過簡介:穿越之後的原始社會,徹底的顛覆了王偉的三觀。
  • 穿越青銅時代,尋找時光印記!黃河電視臺《文明守望》第二季盛大開播!
    中國青銅文明的特質表現在作為政治性資源,青銅器的製作和使用集中而連續地體現了禮樂制度。禮樂制度規範和影響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青銅器及其代表的青銅文明是山西最重要的歷史成就之一。 山西青銅器既表現了早期中國多元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由此帶來的生產飛躍和技術革新,也系統而完整地體現了先秦禮樂制度的成熟和定型,還展現了青銅造型和裝飾藝術上的重大進展。
  • 《青銅時代》的敘事手法:黑色幽默
    《青銅時代》是借講述古代的故事,對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的反思,對歷史價值和自由精神的追問。批判精神和自由想像在《青銅時代》中融為一體,顯然後者是王小波更為自覺的寫作精神的訴求。批判精神對應黑色幽默,包含戲仿,荒誕和反諷等手法。我將反諷納入黑色幽默之中,我認為兩者在本質上是共通的。而自由想像對應狂歡化話語,它像一首遊戲精神的變奏曲;涵蓋了諧謔(粗鄙化),怪誕和復調。
  • 觀察家 | 如何看待原始社會
    啟蒙時代的歐洲,存在著兩股並行不悖的思潮:在女士沙龍間高談闊論的北歐紳士既推崇理性與科學,身居世界主人般的自負,讚美著大都市中拔地而起的公共建築與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毫不留情地鄙視著落後民族與社會,其中包括被他們開除出文明社會的義大利與俄羅斯;卻又對美洲大地上印第安人的原始生活,保持著一種郢書燕悅的偏愛,認為原始部族尚保留著未被文明汙染的純真。
  • 腕錶青銅時代-2020年青銅表推薦
    青銅其實是人類最早學會操縱的金屬,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人類文明都是先經歷青銅時代才過渡到鋼鐵時代的。至於制表行業,自從一次大戰以來,表殼一直是鋼鐵和貴金屬的天下,80年代以來,豪華制表商一直在為運動表開發最堅固的材料,例如勞力士的904L不鏽鋼或Richard Mille幾乎堅不可摧的NTPT Carbon碳纖維複合材料。青銅是這些材料的對立面。
  • 《紅樓夢》妙玉的櫳翠庵中有哪些器物
    本文結合一些文物以及沈從文、周汝昌、孫機等所撰的相關文章,爬梳這一回目中出現的器物。下面我們就結合一些文物實物以及沈從文、周汝昌、孫機等先生所撰的相關文章,爬梳這一回目中出現的器物。值得注意的是,活文莫要死注,《紅樓夢》中的絕大部分器物當然是有所本,但是也並非全部的內容都要對應一件實體,曹雪芹在自己所寓目或者把玩過的器物上多少要添加些「小說家言」,故而不少器物都抽象變形以更適於文本語境。
  • 東勝文物尋根之旅 |「給你一把青銅的刀」
    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一些類似刀形的打制石器。原始人用它切、砍、劃、刮,或割獸皮之用。最初,刀是以生產工具的形式存在著,隨後,被賦予了砍殺的格鬥功能,同時刀的形制也逐步定形。據目前已知的考古發現來看,青銅刀應以仰韶時代晚期甘肅馬家窯文化發現的最早,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 殷商青銅器紋飾來源於原始時期的陶器、玉器紋飾及巖畫
    殷商青銅器紋飾來源於原始時期的陶器、玉器紋飾及巖畫,並深深打上時代烙印,其思想與內容是原始時期對遠祖、自然崇拜的繼承與發展。此時期的青銅紋飾是政治、宗教與藝術的緊密結合體,不僅是一種裝飾藝術,更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其紋飾形式以獸面紋組合為中心,動物紋為主體紋飾,還有雷紋、雲紋、火紋、目雷紋、乳釘紋、鱗紋、列刀紋、夔紋、渦紋等形式。
  • 《紅樓夢》裡妙玉的櫳翠庵中有哪些器物?
    本文結合一些文物以及沈從文、周汝昌、孫機等所撰的相關文章,爬梳這一回目中出現的器物。下面我們就結合一些文物實物以及沈從文、周汝昌、孫機等先生所撰的相關文章,爬梳這一回目中出現的器物。值得注意的是,活文莫要死注,《紅樓夢》中的絕大部分器物當然是有所本,但是也並非全部的內容都要對應一件實體,曹雪芹在自己所寓目或者把玩過的器物上多少要添加些「小說家言」,故而不少器物都抽象變形以更適於文本語境。
  • 那些穿越過頭,在原始社會從頭崛起的小說
    胡亂點評:崛起原始社會,那就從改變一個部落開始,作者文筆很好,往往覺不到什麼,就看過很多章了。《回到原始社會做酋長》作者:寅先生簡介:來到各種史前巨獸存在的原始社會,這裡蛇蟒遍地走,兇獸跑漫山,天空是猛禽的,水裡是兩棲的。這裡的一切,只為生存。
  • 琴史初探 | 七弦琴的原始階段——鄭珉中
    堅持後一種觀點的學者以吳釗君為代表,他在1989年第3期《中國音樂學》中發表了以《釋徽》為題的文章,在1995年第2期《北京琴訊》上又發表了以《中國的琴和琴樂》為副標題的論文,明確提出:「戰國初期至西漢時代琴還處在比較原始的階段……其音響效果不會太好……整個音樂功能尚不發達,更重要的還是一種能發聲的法器。
  • 【大師】高振宇專訪:「用」是器物的靈魂
    當時辻清明先生已經七十多歲了,他在上世紀90年代初來到中國時,看到過宜興的紫砂,發現當時中國對紫砂的關注度很高,但對紫砂周邊的器物關注卻很少。到景德鎮去的時候,也是同樣的情況,很少能看到生活周邊的一隻碗、一個杯子以及其他生活中的器物。所以當時辻清明先生安排了一個與生活器物相關的課題,我便由這個大學課題開始做起了紫砂以外以及周邊的器物,在製作的同時也貫穿了做紫砂一貫的態度。
  • 《三體》解密:「青銅時代」號上的人原來都是這樣笨死的
    在《三體》系列的第二部《黑暗森林》中,代表了人類的最強軍事力量的三大太空艦隊被來自三體世界的一個渺小的強相互作用力探測器「水滴」悉數盡毀。只有被章北海劫持叛逃的「自然選擇」號、追擊章北海的「藍色空間」號等另外4艘艦船、以及在這一部打醬油的丁儀提前警告下獲救的「青銅時代」號、「量子」號等兩艘戰艦,一共七艘戰艦逃脫了噩運,然而這只是悲劇的開始……因為後來又爆發了人類史上最黑暗的黑暗戰役,最終只有「青銅時代」號和「藍色空間」號兩艘戰艦存活了下來。
  • 紀錄片《臺北故宮》第三集:青銅記憶
    這裡展示的是世界上最罕見的青銅工藝極品。幾乎囊括了整個青銅時代各類器形的代表文物。臺北故宮的工作人員回憶李濟晚年在這裡看青銅器時的情景「先生已不良於行,須持鐵架助行,但仍堅持每周一次,在青銅器前,他仔細端詳,神情如此專注,如此不厭其煩,猶如古生物學家對化石的深入細微。」  1925年深秋的一天,北京紫禁城的大門緩緩拉開。這是五百多年來,故宮首次對民眾開放。
  • 七弦琴的原始階段初探|與吳釗君商榷————鄭珉中
    我是一個愛好七弦琴的文物工作者,沒有研究過中國的音樂史,對於音樂史、樂律學完全是一個門外漢,但從文獻和文物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願意談談個人迂腐的一孔之見,以與吳釗君商榷,並就教於古琴家、音樂史家之前,敬乞匡謬。 一、關於七弦琴的原始階段問題人們知道,處在原始階段的人是類人猿,原始階段的社會是茹毛飲血、不知有父的母系社會。
  • 中國大地上出現的原始人類都有哪些?
    距今約三百萬年以前,地球上出現了最原始的人,人類社會的歷史即由此開始,進入了人類社會最初的形態——原始社會。那中國出現的原始人又有哪些呢?小編收集了一些,如果你還知道其他的歡迎補充哦!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現在中國被發現最早的原始人類是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龍骨坡發掘的巫山人,其出土化石距今約有214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