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銅時代始於何時

2021-02-19 人民日報文藝

綠松石「龍」形體長大,巨頭蜷尾,龍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動。其用工之巨、製作之精、體量之大,在中國早期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見的。這一精工造就,至少由兩種動物形象組合而成、不見於自然界的靈物,當然會誘發出人們關於「龍」的豐富聯想。

 

有學者認為,這應是一個在紅漆木板上粘嵌綠松石片而形成的「龍牌」,應系宗廟管理人員在祭祀場合使用的儀仗器具。有學者把它直接稱為「龍杖」,認為是一種特殊的權杖。有學者則認為這是早期的旌旗,其上裝飾升龍的形象。以死者生前所用旌旗覆蓋於屍體之上,應是早期旌旗制度的反映。《詩經》中記述周王祭祀於宗廟,有「龍旗陽陽,和鈴央央」的場景描寫,與該墓中龍牌與銅鈴共存的情況,頗為契合。墓主人應是供職於王朝的巫師,其所佩龍旌具有引領亡靈升天的宗教意義。

 

總體上看,二里頭文化正處在東亞大陸早期龍形象由「多元」走向「一體」的奠基與轉折的關鍵時期。隨著中原王朝的社會文化整合,本來具有多源性特徵的各地新石器時代的龍形象也規範劃一,並逐漸抽象化和神秘化,作為獸面紋固定下來,後來成為商周青銅禮器最重要的裝飾主題。

 

在大型綠松石龍形器發現之後,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知道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上的圖案,大部分應當是龍尤其是其頭部的簡化或抽象表現。

 

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的問世雖嫌突兀,但已有學者指出在二里頭文化之前的龍山時代晚期,源自海岱地區的龍山文化、晉南地區的陶寺文化等區域文化的動物形象和綠松石鑲嵌工藝,都為二里頭文化最早的獸面紋「金鑲玉」珍品的出現奠定了基礎。著名歷史學家李學勤更認為這種傳承「不僅是沿用了一種藝術傳統,而且是傳承了信仰和神話」。

 

另有學者認為以青銅製作裝飾品,是北方族群長期延續的習俗,而不符合中原文化的傳統;鑲嵌綠松石銅牌飾上的獸面紋應主要表現的是羊和鹿,其起源地應為河西走廊一帶齊家文化、四壩文化的分布區,而新疆哈密地區出土的未鑲嵌綠松石的青銅牌飾或為其淵源。如是,鑲嵌綠松石銅牌飾,就應是青銅時代「全球化」大潮下遠程文化交流的產物。其身世之謎,尚有待進一步破解。

 

無論如何,在烈火中範鑄的貴金屬青銅鑲嵌著本土崇尚的寶玉綠松石問世,正值青銅合金這種當時的高科技產業出現之時,金玉共振,標誌著輝煌燦爛的中國青銅時代拉開大幕。

相關焦點

  • 中國青銅時代的歐亞草原背景
    在哪些方面及何種程度上影響了中國?這是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共同關心的問題。王鵬的文章以歐亞草原為背景,構建了早期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基本框架,有助於讀者全面理解中國的青銅時代。中國青銅時代的歐亞草原背景文 | 王鵬(《讀書》2020年10期新刊)在中國歷史上佔有特殊地位的夏商周三代,是中國的青銅時代。根據整個歐亞大陸的考古和歷史年代分期體系,中國青銅時代屬於歐亞大陸青銅時代的晚期和末期。
  • 腕錶青銅時代-2020年青銅表推薦
    青銅其實是人類最早學會操縱的金屬,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人類文明都是先經歷青銅時代才過渡到鋼鐵時代的。至於制表行業,自從一次大戰以來,表殼一直是鋼鐵和貴金屬的天下,80年代以來,豪華制表商一直在為運動表開發最堅固的材料,例如勞力士的904L不鏽鋼或Richard Mille幾乎堅不可摧的NTPT Carbon碳纖維複合材料。青銅是這些材料的對立面。
  • 《青銅時代》的敘事手法:黑色幽默
    《青銅時代》是借講述古代的故事,對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的反思,對歷史價值和自由精神的追問。批判精神和自由想像在《青銅時代》中融為一體,顯然後者是王小波更為自覺的寫作精神的訴求。批判精神對應黑色幽默,包含戲仿,荒誕和反諷等手法。我將反諷納入黑色幽默之中,我認為兩者在本質上是共通的。而自由想像對應狂歡化話語,它像一首遊戲精神的變奏曲;涵蓋了諧謔(粗鄙化),怪誕和復調。
  • 中國劍究竟起於何時?司馬遷給出答案,揭示春秋戰國名劍發展史
    劍源於何時,先秦史籍中記載極少。銀雀山漢簡中的《孫臏兵法勢備》中有「黃帝作劍」的說法,但許多學者認為這是附會之論。根據考古資料,商代末期已經開始出現青銅劍。西周初期也有青銅劍,這不但有出土的實物,而且也有史料的記載。
  • 《三體》解密:「青銅時代」號上的人原來都是這樣笨死的
    只有被章北海劫持叛逃的「自然選擇」號、追擊章北海的「藍色空間」號等另外4艘艦船、以及在這一部打醬油的丁儀提前警告下獲救的「青銅時代」號、「量子」號等兩艘戰艦,一共七艘戰艦逃脫了噩運,然而這只是悲劇的開始……因為後來又爆發了人類史上最黑暗的黑暗戰役,最終只有「青銅時代」號和「藍色空間」號兩艘戰艦存活了下來。
  • 唐僧取經圖像始於何時?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取經僧人,玄奘所表現出的英勇無畏和對真理的探索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已成為民族精神中的印記。而今,我們通過玄奘生前身后豐富的圖文資料,繼承和弘揚優秀的這民族精神。綜合來看,關於唐僧取經圖像的研究,其實主要關聯到以下幾個主要的問題:一、唐僧取經圖像最早始於何時?又是如何演變成西遊記圖像的?取經圖像應首先源於作為玄奘之後唐代開始的唐僧畫像,這是出於對高僧玄奘的敬仰。
  • 一天只吃兩頓,現代的「一日三餐」始於何時呢?
    古人最初一天只吃兩頓飯,現代的「一日三餐」始於何時呢?追求健康飲食的人們,總結出了一個順口溜,叫「早上吃飽、中午吃好、晚上吃少」。這說明,「一日三餐」是現代人的飲食常態。中國是傳統的農業社會,遠古時代,由於農業不發達,糧食有限,人們的飲食是受到節制的。「定時吃飯」是人們飲食文明進步的標誌,先秦時期,普通人家都是一天吃兩頓飯,即所謂「兩餐制」。這兩頓飯可以看成是現在的「早飯」與「晚飯」,但是,古人並不這麼叫,而是把一天中的第一頓飯叫「朝食」,稱為「饔」;把一天中的第二頓飯亦即最後一頓飯叫「食」,稱為「飧」。
  • 青銅劍為什麼被鋼鐵劍取代?技術失傳了?
    青銅時代2014年8月底,馬上即將開學,江蘇高郵的臨澤鎮上,楊俊熙和同伴在烈日下玩耍,汗漬和灰土弄了一身,臨近中午,各自準備回家吃飯,楊俊熙和同伴習慣的性的來到臨南小區菜場橋處老周臨河河邊清洗,洗著洗著,楊俊熙忽然發現手邊有一個黃灰色的帶尖物體半插在淤泥中,楊俊熙好奇,就地開挖,很快,他就把這把又灰又硬有把有尖的物體挖了出來。
  • 穿越青銅時代,尋找時光印記!黃河電視臺《文明守望》第二季盛大開播!
    中國青銅文明的特質表現在作為政治性資源,青銅器的製作和使用集中而連續地體現了禮樂制度。禮樂制度規範和影響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青銅器及其代表的青銅文明是山西最重要的歷史成就之一。 山西青銅器既表現了早期中國多元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由此帶來的生產飛躍和技術革新,也系統而完整地體現了先秦禮樂制度的成熟和定型,還展現了青銅造型和裝飾藝術上的重大進展。
  • 東勝文物尋根之旅 |「給你一把青銅的刀」
    在中國古代眾多的金屬兵器中,以刀、劍的歷史最為久遠。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一些類似刀形的打制石器。原始人用它切、砍、劃、刮,或割獸皮之用。最初,刀是以生產工具的形式存在著,隨後,被賦予了砍殺的格鬥功能,同時刀的形制也逐步定形。
  • 兵馬俑裡的青銅長劍其實只是模型?
    ▲《復活的軍團》紀錄片截圖很多人對其精美工藝由衷讚嘆的同時,也在腦中幻想起秦軍將士手持這青銅長劍披荊斬棘,最終橫掃六合、一統華夏的壯麗篇章,仿佛自身回到了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首先,俑坑青銅劍太長了,接近90釐米。青銅長劍確實有,比如希臘邁錫尼地區挖就出土過一米多長的青銅劍。但是中國青銅其實沒有很長這個傳統,如前面所說,戰國中晚期的青銅劍最多也就60多釐米。也就是說,戰國青銅劍和秦俑坑青銅劍之間找不到傳承和過渡,這不符合武器發展的正常規律。
  • 青銅箭鏃:克敵制勝的戰爭利器
    青銅鏃形制的演變是如何同社會動蕩、戰事的頻率息息相關?在「戰爭利器」這一身份背後,青銅鏃在中華民族的禮制和習俗中又曾經扮演怎樣的角色?  三稜鏃形似彈頭具超強殺傷力石器時代,人們用石頭,骨頭等材質製造箭鏃。夏商時期青銅箭鏃興起。直到春秋時期,尚多為雙翼鏃。
  • 德國青銅時代的謀殺疑案
    墓主是村莊首領 古墓裡有一具公元前1828年的遺骸,隨葬品有幾件金首飾、兩把青銅匕首和兩把斧子。 兇器可能是一把匕首,刀身是青銅質地,長度至少為15釐米。為了研究致命傷並得出最終結論,科研小組求助德國法醫弗蘭克·蘭姆斯塔勒(Frank Ramsthaler)。他證實了謀殺這一假設,有兩刀擊中了要害。這是一場殘忍的謀殺,兇手的目的就是要置王子於死地。 那麼,兇手是何許人?從下手之狠來看,他也許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軍人。
  • 中國劍術起源於何時?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夏商西周是我國的奴隸社會,在這個時期中,戰爭頻繁,這也相應推動了西周青銅冶煉技術的發展,由於戰爭的需要,各類青銅兵器被製造出來,包括劍。奴隸社會的兵器大致分三類:遠射兵器、格鬥兵器和衛體兵器。當時的衛體兵器主要是劍,此時期的劍由製造工藝所限,一般劍身都比較短,劍身長了則容易折斷,所以直到春秋戰國時期出現新的青銅冶煉技術,劍身才逐步加長。當時在車戰盛行的時代,劍並非是主要的武器。
  • 《文明守望》第二季首播 首創「三重門」360度全息解碼青銅
    解讀青銅密碼,傳承中華文明。10月17日晚,由山西省文物局和山西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黃河電視臺承辦,國家4A級景區——張壁古堡冠名播出大型演播室文博類欄目《文明守望》第二季「故事裡的青銅」第一期「銅鈴泱泱 千年迴響」,在山西廣播電視臺黃河頻道播出,節目一經播出,五大亮點引發網友和觀眾點讚。
  • 浙江臨海嶺外錢氏後人捐贈宋代文物「波曲紋青銅鬲」
    浙江臨海嶺外錢氏後人捐贈宋代文物「波曲紋青銅鬲」 2019-09-23 15:21:5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原始社會及青銅時代的代表器物
    原始社會及青銅時代的代表器物玉龍新石器文化的紅山文化,出土的玉器很有特色,多動物紋,有龍、虎、龜、魚、鳥、蟬等,其中大玉龍最為精彩,呈C形,長42.4cm,系綠玉配飾品、
  • 黃銅、青銅、白銅、紫銅,這麼多銅合金,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從古至今,銅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銅的化合物有許多,黃銅、青銅、白銅、紫銅等,那麼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看一下吧。各類銅合金黃銅黃銅是銅與鋅的合金,因色黃而得名。黃銅的機械性能和耐磨性能都很好,可用於製造精密儀器、船舶的零件、槍炮的彈殼等。黃銅敲起來聲音好聽,因此鑼、鈸、鈴、號等樂器都是用黃銅製作的。
  • 日本組建的間諜組織,被稱為「青銅部隊」,有人秘密潛伏中國37年
    日本組建的間諜組織,被稱為「青銅部隊」,有人秘密潛伏中國37年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這裡看小編講歷史。民國時期是中國最重要的轉折時期,中國從一個封建的國家,逐步轉變成了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當然,一個國家的轉變,必然會伴隨著災難,而那時候的災難就是戰爭。
  • 《戰爭機器戰略版》青銅利爪任務怎麼做?青銅利爪任務打法技巧
    遊戲問答 手遊攻略 熱門攻略 俠隱閣 | 雲頂之弈 | 使命召喚16 | 仁王2 | 全面戰爭三國 | 動物森友會 | 逃離塔科夫 | 三國志14 | 帝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