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眾多的金屬兵器中,以刀、劍的歷史最為久遠。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一些類似刀形的打制石器。原始人用它切、砍、劃、刮,或割獸皮之用。最初,刀是以生產工具的形式存在著,隨後,被賦予了砍殺的格鬥功能,同時刀的形制也逐步定形。據目前已知的考古發現來看,青銅刀應以仰韶時代晚期甘肅馬家窯文化發現的最早,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圖1)
▲1.中國年代最早的青銅刀—馬家窯文化青銅刀
與雙面刃的青銅劍相比,青銅刀是單面刃,主要用作隨身攜帶的自衛護體,或乾脆就是一種用來割肉等的日常生活工具。直到西漢時期鐵製環首刀作為近身作戰兵器登上歷史舞臺,刀在短兵器中的地位才脫穎而出,至魏晉以後更是迅猛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門類,並由此衍生出帶柄的長刀類兵器。(圖2)
▲2.戰國環首銅刀(東勝區文物保護管理所藏)
我國早期北方遊牧民族以放牧的牛、羊以及狩獵所得的各種獵物為主要生活資源。由於這些生活資源從宰殺、切割、食用,直到皮革的加工、使用等,都離不開鋒利的帶刃工具,各式銅刀理所當然地成了當時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頻繁的工具之一,這也是鄂爾多斯青銅器中發現銅刀數量最多的根本原因所在。(圖3)
▲3.鄂爾多斯青銅器之青銅刀
青銅刀是「鄂爾多斯青銅器」中發現數量最多的器物,其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其中形體較大、刀身較直者,多用於動物的宰殺、切割等;刀身較短的可能用於日常生活及勞作;而刀身既短刃部又呈凸弧狀的,應主要用於加工皮革。(圖4)
4.春秋銅刀(東勝區文物保護管理所藏)
作為生活必需品的青銅刀形象而生動地展現了以匈奴及其前身為主的鄂爾多斯高原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生活的場景。青銅刀是保留至今的能供我們推測、研究、復原古人生活的珍貴實物資料。(圖5. 圖6)
5.戰國銅刀(東勝區文物保護管理所藏)
▲ 6.鹿回首紋銅刀(東勝區文物保護管理所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