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裔自述:我的尋根之旅

2021-01-18 瀋陽網新聞

  新加坡近代華人移民史少說也有200年。從1877年起,華人浩浩蕩蕩下南洋的大時代就已經開始。改革開放後,新中兩地商機越來越多。中國移民來自五湖四海,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福建省、廣東省與三江人士。

   文化認同

  新加坡獨立後,華校生的中國情結來自多方面。華文教科書收錄的多數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作品,華校圖書館亦以中國作家的書籍居多。每個學期的閱讀報告,分析中國名家作品穩拿高分。

  學校桌球室擺放著6張桌球桌,星期六統一測驗後,同學們濟濟一堂,在運動中揮灑青春。

  上世紀70年代中葉,剛投入市場的美芝路黃金戲院專門播映中國電影,大坡的長江戲院亦不遑多讓,紀錄片《春滿羊城》、《萬紫千紅》讓老移民看到祖(籍)國的模樣,重新拷貝的劇情片如《女跳水隊員》《五朵金花》《小花》《天雲山傳奇》等,吸引不少影迷。

   鄉音動人

  文化情結是促使我尋根的動力。至於想看看「家鄉」的廬山真面目,倒是起源於執筆幫父親寫「家書」,回復姑媽要求「代購」日用品的信函。父親最撇不下的就是鄉情,不惜省吃儉用,往家鄉寄東西。後來還有些匯款,讓親屬買腳踏車、彩色電視和冰箱,興建新房屋等。

  我的首趟回鄉尋根之旅,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在香港住宿一夜,隔天早晨乘船,兩個半小時後抵達江門鶴山港,初次踏上「第二故鄉」。

  師傅開車駛過凹凸不平的橋面,從沙平鎮入大口墟。那是一座古樸的小橋,水牛悠閒地躺在汩汩流水中。車子不時響著汽笛,路過凝聚著清晨人氣的土地。魚塘邊,矗立著修復過的老屋子與三層的新樓宇,這些洋樓就是在外打拼的親人匯款回鄉建造的。鄉下人住新居,端著六堡茶話家常,言談間充滿自豪。鄉音動人。

  日後,來回「第二故鄉」倒是有意識地尋味,佩服那些在通訊落後的年代,提起行囊離鄉背井的人,以及他們在無奈、忐忑中走向茫茫徵途的勇氣。

  邁入21世紀後,鄉下的橋面寬闊了,河上沒了水牛,新樓也帶上了歲月的痕跡。年輕人到城鎮打拼,寬頻網絡覆蓋各地,打開手機便可精準導航。老地方人去樓空,揮別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發愁的歲月。鄉下小路立起路牌,看到以前寫信熟悉的昇平墟、古勞圍、衫仔橋,心弦依然有所觸動。

   追根溯源

  憑著宗祠裡太公神主牌所提供的線索,我前往「第三故鄉」珠璣巷。先民南遷的背景可追溯到南北宋交替時期。從河南開封移民至浙江金華,最終在廣東的南雄珠璣巷定居下來。南宋末年為了躲避元兵,珠璣巷人分散到嶺南各地,因此有廣府人源自珠璣巷之說。

  從廣州搭乘高鐵到韶關,再往東北開車約兩個小時,便可抵達「第三故鄉」。鵝卵石古道,斑駁黃土牆,陣風掠過一絲荒涼。一些發跡的海外華人集資重建祠堂後,珠璣巷成為個別宗姓祭祖的場所。

  一程復一程。兩年前的中秋時節,我踏上最遙遠的尋根旅途。從新加坡直飛西安——古代絲路的起點,乘車前往陝北的黃河壺口瀑布。「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夙願了結後,順路造訪華人共祖的原點黃帝陵。

  走過天南地北,再度撩起根在何處的反思。原來漸行漸遠的當兒,已經從人文地貌的親切感走向心靈的探索。九曲黃河萬裡沙,孕育著華人的文化智慧;第二與第三故鄉接地氣,跟當下的生活串聯成流動的映畫。西安望月,身在濡染祖籍文化與情感之地,最思念的,卻始終是3000裡外那用情至深,混雜著各種語言的紮根處。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瀋陽網官方微信(sydcomcn)

相關焦點

  • 【尋根謁祖】尋根溯源自駕之旅
    2017.4.23:福清【水壑鄧氏理事會】組織鄧氏族人組團自駕到福建長汀童坊鎮劉陳村尋根謁祖。尋根之旅集結完畢正待出發。圖為在福清(宏路)高速路口廣場集結前往。獻資建祠,功德無量。對鄧氏族人來說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 3749名海外華裔青少年雲集「尋根」 書寫中華文化的「傳」與「承」
    「通過15天的學習、打卡、交流,我認識了許多新的朋友,中文表達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很喜歡《三國演義》的小故事,這讓我了解了很多中國文化,我已經被它深深地吸引了。」來自德國的營員代表嘉琪收穫滿滿。「我們都是生長在海外的孩子,但血脈裡的華夏之心從未忘卻。很高興能參加由中國僑聯主辦的親情中華網上夏令營活動,讓我學習、成長!」
  • 《別告訴她》:一場美國華裔的東方尋根想像?
    1月10日,《別告訴她》國內首映,首日票房僅60萬,截至1月15日,上映6天票房才破300萬,成為又一部不被中國觀眾買帳的好萊塢華裔故事。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不能單純歸咎於未能符合大部分國人觀影審美的女主角奧卡菲娜,早在上映之前,影片中展開的關於東西方價值觀的碰撞,就引起了很多不滿的聲音,但貓影文娛(ID:maoyingtv)認為,東西方文化差異和家庭觀念的不同不應成為評判該片的唯一角度,這場關於美國華裔東方尋根想像的故事,並沒有嚴重失真。
  • 華僑大學在校境外生開啟泉城尋根之旅
    華僑大學旅遊學院境外生開啟泉城尋根之旅研學考察活動。 吳冠標 攝華大境外生觀看泉州南少林武術表演。 吳冠標 攝中國僑網泉州12月7日電 (吳冠標)「僑旅一家親,海絲情義濃」境外生泉城尋根之旅研學考察活動5日在福建泉州正式啟動,60名華僑大學在校境外新生遊覽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少林寺、晉江五店市等泉州著名景點,近距離領略泉州獨特的「海上絲綢之路」風採與深厚的歷史底蘊。「這次的研學之旅我最期待的就是泉州南少林武術。」
  • 下一次,IMAX尋根之旅也許就會有你~
    這一次,小夥伴們為了赴美,體驗官們也是做足準備。不過對於本次的尋根之行,小夥伴們最期待的莫過於IMAX洛杉磯辦公室的探訪。對於本次尋根之旅的壓軸大戲,也是此行最重要的目的:體驗官們終於來到了IMAX洛杉磯辦公室,這可是IMAX擁有自主物業的非租賃辦公室,身為IMAX粉絲的你,是不是也是心痒痒啊!
  • 美籍華裔青少年北京學習京劇知識 繪製臉譜(圖)
    美籍華裔青少年北京學習京劇知識 繪製臉譜(圖)
  • 新加坡華裔潔絲汀娜:雙文化背景給我更多可能性
    新加坡華裔潔絲汀娜:雙文化背景給我更多可能性 2019-10-12 10:12:50來源:中國僑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韓輝
  • 臺灣女主播的山東尋根之旅!
    來看看李亞蒨親自介紹的【山東尋根之旅】吧!(以下內容來源於李亞蒨的個人微信公眾號「貓兒主播之家」)山東是奶奶的故鄉!去年此時, 奶奶突然離開我去陪伴爺爺了, 讓人在香港的我反應不及, 也沒機會再問奶奶: 她與爺爺更多當年的故事, 內心總覺得自己似乎該替奶奶回山東一趟, 因此, 去年貓兒便規劃了山東尋根之旅, 期間貓兒陸續走訪濟南, 曲阜, 青島, 威海, 煙臺, 蓬萊等地, 不僅登上泰山, 暢遊蓬萊仙境, 也到訪道教名勝嶗山, 儘管臺灣和香港四面環海, 然而當貓兒來到青島海濱時, 仍是忍不住光著腳丫子, 感受一下黃海的沁涼
  • 《流浪的葡萄樹》:一次微醺的尋根之旅,探尋葡萄酒裡的歐洲大地
    不管是人還是葡萄樹,都在不斷流浪、紮根、生長、流浪,尋根……旅行開始之前,人們會有各種各樣的準備儀式。而有一個人,則喜歡這樣一種儀式,就是一起喝杯酒。進來吧,請坐在我的橡木桌旁,讓我為你開一瓶葡萄酒。當各個感官準備完畢,就可以出發了。
  • 美國孿生華裔姐妹花的中國情結 願作文化交流使者
    美國孿生華裔姐妹花的中國情結 願作文化交流使者 來自美國的雙胞胎華裔梅花和蘭花穿上雲南少數民族服飾遊覽石林
  • 新加坡華人歌手林俊傑廈門尋根 與粉絲合唱閩南語歌曲
    中新網福建新聞4月22日電(李南軒)「這個我從來沒有講過,自己的祖籍是廈門同安。」新加坡有四分之三是華人,而且大部分是福建移民的後代,林俊傑說:「這一次算是回家了!」4月20日,2019林俊傑《聖所2.0》世界巡演在廈門市體育中心體育場開唱,為現場三萬名歌迷獻上了一場音樂盛宴。  「我們下次把演唱會帶到泉州去好不好?」
  • 美業大咖臺灣'尋根問道'之旅
    美業大咖臺灣尋根問道之旅美業老闆及CEO高級股東相約九月,值得期待↓↓↓如何打造成功美業
  • 小米聯合創始人周光平回文成尋根!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 近年來,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增多,本著對祖根的依戀,對血脈親情的重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海內外同胞尋根問祖的熱情逐漸被激發出來。☞ 近日,來自南京的六旬老人周光平攜家族成員一行18人來到西坑畲族鎮敖裡尋根問祖,他們中最大的已近七旬,最小的是抱在手上的混血寶寶,祖孫三代從美國、加拿大、中國南京等地匯聚文成,追尋父輩故事傳承周氏遺風,接上這斷了八十多年的血脈情緣。
  • 國慶節新加坡親子時光之旅
    尹建莉工作室再次聯合專業親子遊機構青青部落,舉辦新加坡親子時光之旅,為您和孩子帶來一場親子互動之旅,並有尹建莉工作室高級輔導員為您提供家庭教育講座和全程親子教育輔導。「爸比,你會唱小星星麼.」這首熟悉的歌,把我們帶入孩子的王國!
  • 新加坡親子時光之旅
    11月18日~11月24日尹建莉工作室再次啟動新加坡親子時光之旅,為您和孩子帶來一場生動鮮活的親子互動之旅,並由尹建莉工作室高級輔導員為您提供一場家庭教育講座和全程親子教育輔導,並對參與家庭提供針對性的親子行為觀察報告與改善建議,幫助家長撥開家庭教育裡的層層迷霧。
  • 印新自然之旅5 | 新加坡河川生態園03
    河川動物園裡面有幾隻「不怎麼河川」的動物,不過他們卻是動物園的小明星--大熊貓「凱凱」和「嘉嘉」,當然還有一隻可愛的小熊貓,但是貌似沒有給起名字,凱凱和嘉嘉作為中新友好的大師
  • 她是好萊塢上世紀著名華裔女星,塑造的東方美女形象令世人驚豔
    她就是和民國著名影后胡蝶同時期的美籍華裔女星黃柳霜,出生於美國洛杉磯,祖籍廣東臺山。她是移民美國的第三代華人,她的家族赴美第一代是她的爺爺,是最早一代到美國加州淘金的華工。1936年,她首次到中國開始了九個月的尋根之旅,並拍攝了紀錄片。當時她被京劇大師梅蘭芳招待,還和當時紅遍全國的影后胡蝶同進同出,引起了國人的關注。除了上海,她還訪問過北京,去過天津,登過泰山,真是一次名副其實的中國文化尋根之旅。
  • 偶藝尋根
    所以今年的第一場下鄉,他們稱之為「尋根之旅」。讓我覺得很感動的是,阿婆說「下一輩的人幾乎都沒有演布袋戲了,也已經很久沒有看過自己人演戲,今天終於如願了」。在阿婆的眼中,跟著芬師學布袋戲的這些孩子是他們的「自己人」。
  • 嚴家橋葉氏千裡尋根,古瀨老家譜揭示淵源
    2018年6月23日,清風徐徐,浙江省台州嚴家橋葉氏宗親一行10人到古瀨尋根問宗。古瀨葉氏大宗祠理事會總會長葉羽經、名譽總會長葉忠福帶領仙遊宗親熱情接待,全程陪同,使得尋根之旅成功進行,成果豐碩。這次是嚴家橋葉氏宗親第三次尋根之旅。
  • 【巨港羽毛球尋根之旅】那些一起走過的時光
    尋根之約十年前,我隨從傅漢洵教練第一次到印尼,在印尼雅加達先達同鄉會無意中聽到了幾個印尼華僑對父親的議論,萌生了帶父親到印尼尋根的念頭,隨後幾次父親分別由我和三弟陪伴,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印尼巨港和認識年輕的傅漢洵教練的地方-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