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重溫了一遍在上世紀80年代很火的一部日本電視連續劇《阿信》。
阿信和加代是電視劇中一對雙峰對峙的姊妹花,因為有她們的存在,對於那時候的我來說,也才能看得下去。
阿信來自於日本一個貧窮的佃農家庭,年幼的她還不知道貧窮對於一個農民家庭來說的一種殘酷。她生於這個家,長於這個家,還沒有見識外面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即使是有些吃不飽飯,也覺得很正常。
她已經在參與貧窮家庭的建設,照顧更加幼小的弟妹,為作田回來的父母哥哥做飯。她很懂事,很聽話,也很乖巧。這樣一個6、7歲的小女孩,照我們現在的說法,她的未來還有什麼前途,等待她的就是她母親和奶奶那樣的日子,阿信已經輸在了人生的起跑線上了。
貧窮的佃農家庭不能給阿信帶來任何的幫助,相反她的父親還處心積慮的想著,如何在阿信身上賺點利益回來。這是典型的窮人思維,生活的艱難已經死死的約束了他的頭腦,要吃飯的緊迫感時時壓著他的神經痛,他不得不如此。
阿信,她的思想和她的身體一起在成長,她在家庭最困苦的時候,竟然向父母提出了自己要上學。這個要求極其刺痛了父親的神經,他意識到阿信也長大了,應該送她出去做工為家裡賺些白米回來。
阿信以前並沒有意識到貧窮對自己的人生意味著什麼,當父親嚴厲拒絕自己,並打了自己一巴掌的時候,她才真實的知道了貧窮對於自己的殘酷所在。
原來僅僅吃不飽飯,照顧弟妹,為父母做飯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你發揮更大的利益化,就是能為家裡賺來錢。一個才7歲的小女孩,都沒有長大,更沒有接受一點點的學校教育,就是一個文盲,憑什麼為家裡賺錢呢?
就靠自己那一點正在成長中的體力了,為有錢人家帶孩子。
7歲的女孩,要遠離熟悉的父母家人,去向一個未知的世界,對於小小的女孩來說,心裡絕對是恐慌和不安的。阿信在那時一定會有這樣的想法,難道說貧窮就是這樣的嗎?貧窮就要讓自己出來做工嗎?貧窮連路費都出不起,要坐筏子嗎?貧窮連父親都不像自己的父親了嗎?貧窮,就是一種罪阿!我以後絕不要貧窮!
當阿信見到了加賀米店的同歲的加代小姐時,她小小的內心被深深的刺痛了。
阿信與加代都是同屬日本國的子民,僅僅是因為社會的階層極大的懸殊,就造成了這兩個同歲的女孩子現在和今後不同的命運!
加代每天有傭人服侍,每天穿新鮮漂亮的衣服,每天可以去上學,每天可以吃大米飯,為什麼我卻不可以?阿信這時見識到了外面的世界,它既是新鮮有趣的,也是殘忍刺激的。繁華富有的東家,是阿信打開世界的第一扇大門。
自己的命是不可改變了,但是可以看看那些富人們是如何會這樣富的。小小的阿信,在心裡已經有了這樣的人生深層次的想法了,而命運就在這個時候開始悄無聲息的撕開這兩個小女孩的各自命運。
加代這個與阿信同歲的小女孩,是那種贏在起跑線的孩子。她衣食無憂,光鮮亮麗,僕傭服侍,父母奶奶無限的疼愛,受著非常好的國民教育,她的身上有著享受不盡的各種資源。她一出生就已經站在了人生的高峰,她是幸運的,她是驕傲的,她是瞧不起人的,所以她是跋扈任性囂張的。所以,在開始的時候,她也是看不起阿信的,那個土裡土氣的什麼都不是的土包子。
舒適富有的人生環境,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你能運用的好的話,能為你的人生大大的助力,且達到人生巔峰。但如果認為這些都是天經地義的話,你一定會被自己的好環境所反噬,最後的結局會讓人慾哭無淚的。
這兩種結局最終會走向哪一端,完全有賴於個人每時每刻的起心動念。一個念頭,動一發而系全身。
接下來,我們看到,阿信雖然內心不平,但仍是兢兢業業刻苦自律;加代大大咧咧,漫不經心,隨心所欲。阿信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加代認為我不用努力,全都會是我的。阿信抓住任何一絲絲的機會,為自己多學些本領,那將關係到自己未來的好壞,她是在為自己的生存而戰;加代僅僅只是與阿信攀比,那麼努力做什麼,米店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阿信對自己的婚姻,子女,事業,一直秉持著這樣的理念。而加代對自己的婚姻,子女,事業,都是一種習慣的漫不經心,心在他處,從不在此的錯心。
貧窮對阿信所展示的那種殘酷正慢慢的褪去,而富有對加代的反噬也正慢慢的加強。這兩個女孩的命運的改向,只是需要時間的積累罷了。
因為阿信的敬畏和專注和不遺餘力,連命運都在對她妥協了。而加代的膚淺和無知,還有那種致命無所謂和任性,她即將跌入命運的深淵而不自知。
到了這個時候,你還認為貧窮是倒黴的一切根源嗎?你還認為富有是人生必定的助力嗎?具體的情況具體的分析。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的辯證性。
在以後是漫長的歲月中,阿信就是憑著自己的這種感恩敬畏和兢兢業業,不怕吃苦,終於攀上了人生的巔峰,引無數人去敬仰她。而加代以她一以貫之的任性膚淺和不實的底子,最終被命運掀翻在地,並且狠狠的踩踏上幾腳,被自己的既定的富有環境反噬,年紀輕輕就撒手人寰,青煙一縷不知歸處了。
現在人人都在說,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說,真正根本的力量還是在於一個人內心的決心、毅力、堅持,還有對自己無限的相信和認可,並且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意志。
一切外在的物質引誘都是虛幻,只有自己的一顆心才是所有萬事萬物的基礎。
與大家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