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土地革命的浩太和地主家的小姐加代本來是很好的一對,兩個人都出身地主家庭,有一定的經濟條件支持搞革命事業。加代小姐學習西洋美術,受到西方思想影響,認為女人應該追求個人自由,是當時非常先進的女性,即使不能跟隨浩太搞革命,也可以在東京工作並學習美術。
但她迫於家庭壓力回鄉繼承家業,嫁給了一個不喜歡的男人,並擔任起賢妻良母的角色,將家業交由丈夫打理,這直接導致了加賀米店的破產,和她本人最後的悲劇。
一心同情底層佃農的浩太則愛上了佃農出身的阿信,阿信身上寄託了浩太的革命理想。但是底層出生的阿信註定無法跟隨浩太,對阿信來說,首要的生活目標是賺錢,改善個人生活條件,兩個人走在完全不同的道路上。
浩太同情佃農的社會處境,這讓佃農出身的阿信產生了惺惺相惜之感。和浩太的相遇也改變了阿信的命運,使她從加賀家出走,並來到東京成為一名美髮師。雖然思念浩太,但獨自打拼的阿信最終選擇了能夠在生活上幫助、照料她的龍三。
婚後的龍三對於阿信做美髮師耿耿於懷,使得阿信放棄了自己的手藝。東京大地震後,阿信跟隨龍三回到丈夫的老家,這是她悲慘生活的開始,她遭受婆婆虐待致使流產,並失去了右手,永遠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美發手藝。如果阿信堅持留在東京,並堅持從事喜歡的美發事業,以她的聰明才智,未必不會過得更好。
但阿信的故事沒有到此為止,她聯合被壓迫的女人一起反抗,最終成功從婆家逃了出來,也改變了另外一些女性的命運:從前她們認為女人結了婚就是受苦的,但阿信讓她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
出走後的阿信帶著孩子、沒了手藝,已無法在東京立足,只能藉助浩太的幫助到小城伊勢謀生。好在阿信的刻苦能幹讓她在伊勢站穩了腳跟,龍三也終於慢慢接受了自己能力不如妻子的現實,決定幫助妻子的事業,兩人一起經營起了魚店。
龍三野心很大,總想要證明自己,但缺乏實操能力和風險意識,做生意每每急於求成大力擴張,最終一敗塗地。他頭腦簡單容易衝動,缺乏深思熟慮和對自己的清醒認識,戰爭時盲目忠君愛國,靠軍隊生意起家,最終以悲劇收場。
龍三同阿信的關係,有一種較量的味道。阿信的能幹吸引了龍三,但因為阿信的能幹,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無能,並極力逃避這一認識,直到臨終時才終於承認,自己度過了無能卻幸福的一生,自己的所有成就都和阿信分不開。
阿信在和龍三的關係中,也往往隱藏自己的真正實力,從不做手藝到最終支持丈夫的軍需事業,想來女性往往如此,樂於成全對方,而男人往往執著於勝利。
龍三死後,阿信繼續經營著生意,撫養著孩子。浩太失去了革命理想,也成了一名生意人,誰說命運的潮水不會讓人重逢呢?
在那片大海之濱,加代小姐曾經在沙灘上架起畫板,描繪她心中的夢想,在時代的洪流中,三個年輕人在那裡相逢,那時他們都不知道,命運將把他們帶往何方。
不管怎樣,戰後是資本主義的天下,經商為生的阿信是這個幸福故事的主角,而加代小姐和舊的封建地主制度一起,已然被葬送。那些失去了共產主義理想的浩太們,還在這個世界上鬱鬱寡歡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