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自然界概說」解讀》將要付梓,恩師公木先生夫人吳翔師母囑我寫篇序言。我何許人也,豈敢領命?公木先生「弟子三千」有餘,我乃平庸之輩,幸跟老師親近,得到過一些指點,但樗櫟之才不堪造用,故心中惴惴然也。憶及當年,公木師多為弟子和年輕人新著作序,我也忝列其中,得老師序言兩篇。老師作序與今人大有不同,他總是於好處說好,於不好處說不好,皆實話實說,或引出其中問題深入展開討論,使作者、讀者皆有新的收穫,弟子輩們得益多矣。
如此說來,序只是一種文體,其有多種寫法,稱讚前輩鴻文者有之,獎掖後人者有之,阿諛上峰者有之,針砭弊陋者有之,或與以上無幹,只是對正文加以說明,或對編寫此書交代來龍去脈,這些也都在序言之列。若此說成立,按師母所囑寫一篇序文,表達對恩師及其學說「第三自然界」的敬仰之情,談一點小小的感悟,並對此書相關情況做一個說明,也似無不可。推脫再三,不允,只好惶然應命,勉力為之。
眾所周知,公木(張松如)先生是我國著名詩人、學者、教育家、《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詞作者。先生1910年生,河北辛集人,1998年10月去世,享年89歲。1930年1月在北京參加革命,一生坎坷曲折,經歷豐富傳奇。詩創作與臧克家、艾青齊名,著名詩作有《父與子》《鳥槍的故事》《哈嘍,鬍子!》等。長期在大學任教,培養了大批學子,科研著述豐富,在詩論、老子研究、毛澤東詩詞研究等方面成果豐碩,首創「第三自然界」理論範疇。由其作詞、鄭律成作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氣勢磅礴威武雄壯,還創作有《英雄讚歌》(電影《英雄兒女》主題歌)、電影《白毛女》《豹子灣戰鬥》等插曲,整理定型《東方紅》歌詞。這些歌在我國幾代人中廣為傳唱,產生重大社會影響。
公木先生
公木先生的一生是追逐理想、堅守信仰、追求真理的一生,是青少年時代就投身革命洪流,為祖國繁榮富強和民族解放事業奮鬥的一生,是「以詩歌為生命」,為人民勤奮創作奉獻文藝精品的一生,是以極大熱情投入教學科研,「甘化泥土潤花根」,為國家建設事業培養大批棟梁人才的一生。他集革命戰士、著名詩人、軍歌之父、學術耄宿、教育專家、仁厚長者、謙謙君子於一身,相互貫通熔鑄,成為人們獲取人生事業成功、特別是在逆境中進取實現人生目標的學習楷模。
公木先生長期在大學或其他教學崗位上工作,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在培養大批學子的同時,科研成果豐富,可謂著作等身。其中,「第三自然界」學說是其所有科研成果中最重要,最具有創新性、前沿性、拓展性的研究成果。1993年6月,先生在世時即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三自然界概說》,集中闡述了這一學說研究的由來、內涵,之後又通過書信、刊發文章的方式從多個方面進行論述。
先生認為,人類通過勞動,從「第一自然界」中創造出「第二自然界」,人類本身便是這個「第二自然界」主體並生活於「第二自然界」。而所謂「第三自然界」,則是人類想像的產物,是以人類活動為核心的「第二自然界」的反映,是影子世界、精神世界,是浮現於人們大腦銀屏上的光輝燦爛的創造物,它不存在於意識之外,它是生命的火花,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它是由藝術或詩所建立的形象王國。對此展開了充分和精闢的論述,形成了獨特的一家學說。公木先生對這一研究成果是很看重的,在《第三自然界概說》代序中,以詩的語言,表達了發現「第三自然界」的欣喜之情:
啊,「第三自然界」!這智慧的海洋,這理想的宇宙。是理性思維的徹底解放,是精神狀態的真正自由。解放與自由:絕對不是對現實的蔑視,絕對不是對現實採取抽象的虛無態度;而是現實事物之間的必然性聯繫的揭示,而是現實事物辯證發展過程的展示。解放與自由:對於主體而言,就是自我的醒覺;對於客體而言,就是真理的顯現;對於人生而言,就是幸福的享受;對於情操而言,就是真摯的崇愛。因此,思維的解放與精神的自由,不是別的,而正是意味著主客交融,天人合一;而正是意味著善與美統一於真,意志與感情統一於理性。
這一重要研究成果受到文學界、哲學界的高度關注,引發了學界的討論。和公木熟識的學者郝孚逸認為:公木《第三自然界概說》中,儘管有些理論還可以進行深入探討,但就其整體來說,給予我們印象同樣是十分深刻和難以磨滅的。在這部純粹學術性的著作中,閃現著那令我倍感親切的戰士身影,那由於文章和道義並茂而生發出來的理論情操,洋溢在全書的字裡行間。學者蕭焜燾認為:《第三自然界概說》是一本言簡意賅,義蘊精湛,內涵豐富的著作。老詩人在璀璨的情思之中含孕了深邃的哲理。哲理與情思啟迪了人們的智慧,並沉浸於美的海洋,滿心歡喜地審視著人類自身及其創造的這個絢麗多彩的世界。公木的學生、著名文學評論家朱晶對「第三自然界」理論進行了潛心研究,提出了「第三自然界概說」的理論意義、理論出發點和理論價值三個方面的研究成果。還有更多的學者從各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2018年是公木先生去世20周年,也將迎來先生誕辰108周年。如何紀念公木先生,我和吳翔師母進行了商討。師母說:「張老師最看重他的『第三自然界』學說,可惜提出沒幾年他就去世了,沒來得及再深入研究,生前希望學界後人,特別是他的學生們就此課題進行持續研究,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可否在北京找一個權威一些的出版社把《第三自然界概說》再版一次,以引起哲學社會學界更多學者關注?你是公木先生學生,又在出版社工作,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我認為師母的話很有見地,也頗有同感,完成出版任務責無旁貸。同時建議:可否出一個「解讀本」,組織先生的弟子和專家圍繞「第三自然界」進行研討,把研究成果匯集起來,附在原著後面,也許這樣效果會更好。吳翔師母首肯,並很快確定了邀請寫作者名字。由此也就有了這本「解讀本」的新內容。此次共收入解讀文章15篇,詩作2篇,專家、學人、詩人們圍繞「第三自然界」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研討,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仁智各見,對人自有啟發。公木先生的學說澤被後世,引人入勝,而他的治學態度和真理追求精神也應該引起學界關注和效學,我在此言及一二。
公木先生的著述(包括詩作、學術著作等)甚多。其詩作《鳥槍的故事》《我愛》《哈嘍,鬍子!》《中華人民共和國頌歌》已為人們熟知,不少歌詞仍被人們廣為傳唱。這裡重點說及其在治學方面的業績。公木先生的學術研究起步很早,到晚年老樹著華,更是碩果纍纍。為繁榮發展社會科學一些領域的學術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1935年公木《屈原研究》一文,署名章濤,刊於《東方文化》3月號上,同年還由北平震中印書局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專著《中國文字學概論》。1954年他與楊公驥合寫《中國原始文學》,並共同擬定《中國文學史綱目》。1958年與朱靖華合著的《先秦寓言選釋》,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1979年1月,先生20餘年的冤案得以昭雪,被錯劃為右派的問題得到改正,恢復了黨籍,進入人生新時期,學術研究也進入黃金階段。他「御風與時間同步」,抓緊一分一秒時間著述寫作,相繼出版了《詩要用形象思維》《老子校讀》《老子說解》《詩論》《商頌研究》《歷代寓言選》等專著。還擔任全國重點科研項目《中國詩歌史論》的學術帶頭人,主編《中國詩史》《中國詩歌史論》等多卷本專著。皇皇6卷《公木文集》,其中大部分是這一時期完成的。
他對《老子》等古代典籍的研究,將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獻相結合,開拓出學術研究新境界,受到海內外學界的高度重視,在海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原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後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陳鼓應先生見到《校讀》《說解》之後來到吉林大學訪學,並就老子哲學有關問題與公木交換意見。隨後,雙方商定在老子哲學和莊子哲學研究方面進行合作,並共同出版了《老莊論集》一書。日本東京大學池田知久教授和日本中央大學齋藤道彥教授在了解到公木關於老子研究的成果後,給公木來信,要求前來訪問。公木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並與之進行座談,就老子哲學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美籍華人謝善元教授為了向海外介紹並傳播中華文化,計劃拍攝一部有關老子的30分鐘電視短片,以便在美國電視臺播放,特致函公木,邀請他為該片撰寫解說詞。日本金森道尚先生有志於研究老子哲學,曾先後兩次來到吉林大學與公木晤面,並就老子哲學有關問題向公木請教,公木耐心細緻地作了說明和解答。金森道尚先生對此十分滿意,選擇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刊行的日本版《老子》書十幾種,作為禮物贈送給公木。這些事例表明,公木先生在學術研究上的成就,為世人所矚目,是舉世公認的。
2001年《公木文集》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文集共360萬字,內容包括詩歌散文、古典文學及中國文字學研究、新詩理論、文藝學研究及毛澤東詩詞鑑賞等研究成果。吉林大學舉辦了《公木文集》出版座談會,我時任吉林人民出版社總編輯,作為弟子被邀請到會,看著恩師的皇皇巨著,不由感由心生,當場賦詩《賀公木文集出版》:
懷師常憶語諄諄,大作重溫格外親。
六卷雄文稱寶庫,浩歌一曲寫軍魂。
詩家情篤首首美,學者胸寬句句真。
莫道公翁乘鶴去,行間字裡見斯人。
「行間字裡見斯人」,從先生的六卷文字中,可以看到他的人品、文品、治學之道。魯迅有名言:從血管中流出的都是血,從水管中流出的都是水。反過來說,從字字如血的字中,可以推測血是從血管裡流出來的。
公木先生晚年,把自己作詩、治學、為人之道,歸納為:理論(文藝)建設意識,學術(創作)自由心態,真理(審美)追求精神,道德(綱紀)遵守觀念。不拜神,不拜金;不崇古,不崇洋;不媚時,不媚俗;不唯書,不唯上。對上述歸納,公木曾在不同場合作過闡釋,還寫成文字贈送親友。他自己則奉為座右銘,嚴以律己地遵循之。這個「道」是其一生作詩、治學、為人的經驗總結,也是自己前行道路遵循的原則,值得後世珍視和借鑑。
其中最受我推崇的是百折不撓的真理追求精神和腳踏實地注重創新的科研探索精神。追求真理、探尋社會發展規律並按照規律前進,是共產黨人和一切革命者的內在品質。公木的一生都在為追求真理而奮鬥,甚至為之遭遇曲折,給人生帶來諸多磨難。儘管如此,公木也不改變對真理的追求。「真理如大道,崎嶇沒盡頭。不詡能佔有,只要肯追求。」(《公木舊體詩抄》第135頁)他說過:真話不一定是真理,但真理必須是真話,而且只有說真話,才意味著追求的是真理。詩人很難保證說的是真理,但必須在時時處處對事事物物嚴肅地追求真理。他主張「詩人是真理的戰士,他拂去蒙蔽正義的灰塵,使罪惡低頭而戰慄。」(公木:《談詩歌創作》)
作者樊希安與公木先生(右)
公木教授著述等身,得益於他腳踏實地的學術研究態度。他絕不討巧,也不想走所謂捷徑,老老實實做學問。到了晚年,他還花750元買一套新版《列寧全集》,為的是掌握最新譯意和查準一些引文的出處。豐碩科研成果的取得同樣得益於他「不拜神,不拜金;不崇古,不崇洋;不媚時,不媚俗;不唯書,不唯上」的創新探索精神。他說:「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謂之陸沉;知中而不知外,謂之鹿寨;知外而不知中,謂之轉蓬。視野必兼古今中外,基點當是今日中國。應是於自我意識以及自我意識的嬗變,進行時空雙向化的批判、繼承、吸收、揚棄,從而辯證地綜合,實現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完善。」(《作詩·治學·為人》前言)這是公木嚮往的作詩、治學、為人之道,也是他學術研究的自況。
公木的治學態度十分嚴謹。就拿老子的研究來說,在參考資料的收集、選擇和佔有方面,力求全面、準確和精細。舉凡有代表性的考訂本或註解本,無論古人的,還是今人的,都力求掌握在手。這樣就為研究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可靠的基礎。在文字、句讀的考訂、訓詁方面,每一個判斷,都是在搞清楚諸家的注本和考訂本之間存在的歧異的基礎上,經過與帛書《老子》甲本、乙本進行多方面的反覆推敲和對比,然後才做出的。這樣做出的論斷就比較精當,很少有什麼失誤。在老子的思想、學說的分析和評述方面,在廣泛地掌握諸家的論述和評估的基礎上,結合老子所處的時代及其社會的經濟的政治的歷史背景,作出自己獨到的分析和論述。同時,對於古今諸家關於老子思想、學說所作的論斷的短長,作了實事求是的中肯的評述。對於各種不同的學術見解,無論是歷史上的,還是當代的;也無論是權威人物的,還是普通群眾的,都能一視同仁地看待,都能夠認真地加以推敲和考量,同時,也都能夠用他那淵博的學識和犀利的慧眼作出精確的判斷和準確的評估。
正因為公木先生治學之勤奮、境界之高遠、詩藝之高超、人格之高尚,他取得的成就用「豐功偉績」形容也不過分。誠如有人之所言,人這一生在事業上有一個亮點就很不錯,他卻有一連串的亮點;人這一生能在事業上登上一座高峰已屬不易,他卻到了幾個高峰的峰頂。我在公木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寫過一副對聯:「作人民解放軍軍歌英雄讚歌白毛女詠唱東方紅;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專家老齡樹繁著學術花。」全面評價公木老師一生的業績,我們欽佩其業績,更敬佩其人品,許多學生尊老師為「完人」,雖然有些過譽,但也是肺腑之言,他的有教無類、誨人不倦、親切和藹、善良仁厚、質樸無華給多少人留下深刻印象。
公木先生雖然離我們而去了,但他創作的歌還在,他留下的業績還在,他創造的精神財富仍然在鼓舞激勵著我們前進。2017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我和夫人石麗俠(她也是公木老師的學生)寫作《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軍歌的誕生》兩部書,分別由人民出版社、金城出版社出版,在宣傳先生一生功績的同時,我們自己也受到深刻的人格教育和精神滋養,更加為有這樣的老師而自豪,也更深刻理解了一些學子為什麼把公木老師稱為「完人」。公木先生去世20年了,我們和許多弟子一樣常常懷念他。今天我們紀念、追懷公木先生,就是弘揚他的學說、思想,發揚他的精神,使薪火相傳益於當代與後世。
鑑於「第三自然界」這一學說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對今天樹立文化自信、理論自信具有現實意義,我們推出這部《第三自然界概說》解讀本,以期引起學界對這一課題再度關注,並取得新的研究成果,為我國文化建設、理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這部書中最有價值的當然還是公木先生的原著,所有解說文章都是圍繞原著展開的,是對它的闡釋、解讀和一些新的探索。這裡要致謝每一位作者,大家不辭辛苦奉獻了高質量的文章。郭傑、朱晶為這部書的出版做過更多的工作,這是必須提及的。我們更要感謝吳翔師母,是她提出和推進了這部書的出版。作為公木先生的愛妻和助手,吳翔師母以92歲的高齡,為整理再版公木先生著作、弘揚先生學術思想做了大量而又細緻的工作,我們對老人家充滿敬佩之情。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高度重視這部書的出版,謝壽光社長、人文分社社長宋月華女士予以妥當安排,使這部書以完美形式與讀者見面。中國出版集團郭晶晶女士對書稿的收集、整理頗多貢獻,在此一併致以謝意。
最後,謹以此書紀念公木先生辭世20周年,對先生表示悠悠懷念之情和崇高的敬意!
《〈第三自然界概說〉解讀》,公木著,郭傑等解讀,社科文獻出版社即出。
本文為中華讀書報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留言。歡迎轉發到您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