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率超高的拼多多,如何讓用戶忍不住買買買?

2020-12-2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電商領域中,拼多多可能是讓大家調侃最多,「真香」最多的產品了。而在百億補貼讓大多數人感嘆「真香」之前,拼多多也憑藉其社交化、遊戲化等產品設計以及對用戶體驗的考慮獲得了超高的轉化率、除了圍繞「看熱鬧」外, 其中的產品思維運營思維更值得我們學習。

隨著Sean Eills、範冰以及GrowingIO的大力推廣,越來越多的人對海盜模型有了更加深入且多元的認知,並將之與Hook模型、Aha moment等心理學、社會學概念相結合,廣泛應用於產品設計迭代、用戶運營等業務場景。

在之前《深度復盤 | 獲於紅包,留於套路的拼多多》,我們提到拼多多在激活、留存環節的各種小心思。在絞盡腦汁使得用戶對產品產生依賴與忠誠度,拼多多始終需要用戶進行交易、再拉新,以實現最終的增長目標。對於遊戲起家的拼多多而言,這正是它的拿手好戲,所以今天我們來講拼多多的轉化與再分享。

一、轉化

在電商行業中,所有運營、產品工作都是圍繞著「銷售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率」展開。而轉化率作為轉化環節核心指向的同時,也是衡量運營、產品團隊工作質量的綜合指標。

為何稱之為綜合指標?因為影響轉化率的因素非常多,這包括了運營策略、產品功能、界面設計、用戶交互體驗、品牌信任度等因素。結合上述因素,我們從用戶體驗-產品設計兩個方面進行拆解。

1. 用戶體驗

一般而言,用戶進入拼多多進行瀏覽,受平臺廣告、促銷信息、商品篩選等等因素影響,在進行對比與思考後,最終決定支付購買。我們將這一過程中的用戶行為歸納為刺激-思考-行動三個環節。拼多多的主要人群是二三線城市25-35歲對價格敏感的中、低等消費者

對此,拼多多在刺激-思考-行動三個環節都設置了多個用戶心理影響因素,從而促使用戶完成轉化。

1.1 刺激

1)低價氛圍-物料、文案

打開拼多多App,你一定無法忘記資源位、彈窗、功能模塊隨處可見的免費、1元、1折、半價、清倉、瘋搶關鍵詞

而這也是拼多多與嚴選、得物等精緻購物平臺的本質區別。給用戶一種「街口五元店大喇叭開始廣播了,我想買啥就買啥」的財務自由錯覺。而無論是詳情頁還是各種商品列表,外加時不時彈出的紅包彈窗,更是讓人感覺逛了這麼久,不買就是吃虧。

2)專屬感、驚喜感-物料、文案、彈窗

如果一些人人有份的小紅包無法激發用戶的購買慾望,而那些帶著限量、專屬字眼、結合你近期購買行為的特定品類優惠券、紅包的不定時彈出,可以說是驚喜中的驚喜。驚喜+專屬才更能激起用戶優越感和稀缺心理。而這些優惠券大多沒有門檻,進一步增加了用戶完成購買的可能。

1.2 思考

1)趨附心理-物料

當我們通過各種刺激進入商品詳情頁,在詳情頁除去頭部位置的商品圖片外,用戶購物信息的滾動條、詳情頁實時更新的下單信息,瘋狂暗示用戶趕緊去購買,給予用戶「再不買就來不及」的感覺。

通過「用戶頭像+拼單數量+拼單成功」、xxx暢銷排行榜、用戶評價等內容形式更是體現銷量、用戶真實性,打消用戶的顧慮。

2)緊迫感-物料

如果你仔細觀拼多多,會發現除了各類促銷、優惠利益刺激的字眼,第二多的就是各種倒計時。優惠價格倒計時、優惠券倒計時、紅包倒計時,拼多多通過這些倒計時無時無刻向用戶傳遞一個信息:「過這村沒這店,買了就是掙了,再不買就沒了」,迫使用戶產生迫切感。

1.3 決策

1)懶惰

對於淘寶等產品而言,常常出現用戶加入購物完車之後,消費欲望隨著時間被消磨掉,最終未購買的情況,而對於拼多多而言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因為他沒有購物車環節,直接進入支付環節。避免用戶多餘行為,直接完成關鍵支付動作。

與此同時,如果用戶很懶或者拉不下臉找人進行拼團,平臺也會幫用戶完成拼團,順利完成購買。

2)虧損厭惡-物料

在詳情頁除去各種時間刺激、銷量刺激外,拼多多通過深淺不一的顏色將拼團與不拼團的價格進行對比。讓用戶產生「拼團可以便宜這麼多,趕緊拼起來」的心理,在儘快完成購買的同時,用戶為了完成購買也會積極進行分享。

3)安全感、信任

在支付頁面接近付款按鈕的位置,用戶可以看到「中國人保財險」的相關承保,通過相關保險的標示所產生的安全感,打消用戶的購買顧慮。雖然相關保險只是保護用戶信息安全,並非商品保險,但同樣會起到相同作用。

如果放棄支付,我們會看到一個提示是否放棄付款的彈窗。彈窗上還會顯示有多少名用戶好評過該商品,商品有多少的好評關鍵詞,儘可能的打消用戶對商品質量的質疑,從而完成付款。

2. 產品設計

了解完拼多多中的用戶心理歷程以及刺激後,那我們就來說說拼多多的購買轉化流程。其實只要使用過拼多多,就會發現拼多多購買流程異常簡短,因此它的轉化漏鬥也非常簡單。並遵循著產品萬能公式= 用戶需求(內外刺激) + 先進技術(創意+技術+渠道) + 降低用戶付出成本。

轉化漏鬥基本上是基於用戶操作步驟進行拆解的,在這一過程中有幾個關鍵點拼多多簡直做到了極致體驗:

2.1 拆解流程後,儘可能縮短流程

一個好產品轉化路徑一定便捷高效,不會耗費用戶過多精力完成無關動作。不讓用戶做思考,做選擇,只需要用戶從理性參與變成無腦操作。

因此在拼多多中沒有購物車,避免用戶加購後沒有完成購買,縮減用戶思考時間。沒有信用卡支付、雲閃付等支付方式,剔除比如綁卡流程、充值流程和設置交易密碼流程,儘可能減輕用戶在購買頁的操作成本。直接就是微信、支付寶這些人手必備的第三方行動支付方式。等用戶回過神,覺得商品沒必要購買時,其實已經完成了支付。

2.2 轉化漏鬥設計既獨立又關聯

雖然產品經理會設計核心轉化路徑並持續進行優化,但實際使用過程用戶總會出現各種神操作。得益於簡單的轉化流程,除去必要支付環節,其餘環節拼多多都進行了自由組合,在確保整體流程的暢通性,不影響核心下單轉化。

在拼多多中沒有任何空白頁,原本終結的購買成功頁面也是下一次購買的開始。用戶在完成購買後,立刻推薦其他關聯商品。甚至查看物流信息、訂單已取消頁面也會存在推薦,讓用戶買買買,停不下來。

2.3 轉化環節中消極行為的幹預處理

在電商場景中,我們認為瀏覽後立刻購買是積極行為,那麼取消支付、返回商品列表那就是消極行為。

對此,拼多多對於積極行為簡化操作步驟、強化相關信息優先度,幫助用戶快速達成目標。對於消極行為,則將操作步驟複雜化,增加操作成本。比如取消過程中的二次確認,離開頁面時觸發紅包彈窗等,迫使用戶繼續留在相關頁面,繼續地瀏覽商品或者完成支付。

2.4 除了海報、文案,引導動畫是更直接的引導手段

在使用各類App時候,我們真的很討厭彈窗,因為都是廣告。頻繁彈窗太過於打擾用戶,海報、文案又不夠生動,那麼各類引導動畫簡直是最佳選擇。

從跳動的功能模塊提示到不停扭動的紅包提示,再到完成相關動作後的小禮花以及無處不在的引導分享。眼花繚亂的動畫效果,在提升拼多多「佔便宜」氛圍的同時,也吸引著用戶注意力並引導用戶點擊

2.5 Focus!黑色遮罩與單色背景

雖然在使用拼多多的時候,用戶可能時常會感到拼多多產品界面太過於花裡胡哨,但在一些關鍵場景卻不盡然。

在比如用戶分享、優惠券領取、紅包領取等關鍵環節,拼多多非常善於利用黑色遮罩或者單色背景去遮擋底部頁面,在遮蔽無效信息的同時,使得用戶的注意力更加聚焦。用戶更容易完成相關動作。

2.6 優秀的首頁降低訪問深度,給轉化率提升創造可能,也承擔分流

由於拼多多的百億補貼策略,所以各類手機、電腦等品類深受歡迎。首頁除去各種功能模塊,我們還可以看到各種高補貼優質商品,而這些商品是根據用戶的瀏覽記錄生成的個性化推薦,從首頁到達詳情頁的路徑深度儘量做淺,跳過中間過程,有效刺激轉化。

與此同時,首頁同時擔負著分流工作,雖然我們總會強調導購欄數量和豐富度不是越多越好,需要確保用戶不會迷失。為了避免過多層目錄,拼多多直截了當地按照商品品類進行區分,無其他複雜內容,並通過商品動銷率判斷品類排序,儘可能實現無腦瀏覽,無腦購買。

二、再分享

1. 再分享的原動力

隨著微信打破了距離與時間阻礙,用戶社會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密,包括微商等等各式各樣的新交易模式不斷湧現。恰如拼多多對外公關所說:用戶通過拼單和朋友、家人、鄰居等不同關係群體發生聯繫與互動。每一個個體都成為傳播與分享的源頭與橋梁。

我們時常說起社會關係其實主要包括兩大類 :熟人型社會關係和陌生人型社會關係。由於傳統文化與教育等諸多因素,熟人型社會關係佔據了中國社會關係形態中的絕對地位。

但相對而言,網際網路的出現讓空間隔閡被打破,新一代的網際網路原住民與更多的品味、興趣相似的陌生人建立了聯繫,包括各種興趣社區 、KoL、KOC等等。結合上述 ,我們可以將分享動力歸納為熟人型社會關係:雙贏+分享,陌生人型社會關係:互利+推薦。

我們看到熟人型關係與陌生人關係的原始動力其實非常相似,都是基於各自利益,但用戶對於不同群體的信任程度存在差異,熟人型關係更容易獲得信任。

拼多多充分利用這個關鍵點,通過選擇高額補貼刺激用戶深挖自己的社會關係,用戶主動去讓父母,好友,甚至鄰居、同事來幫忙,從而實現有效的傳播與觸達 。

2. 再分享利器-拼團

2.1什麼是拼團

對拼多多而言 ,不管是現金紅包還是拼團購物以及物質獎勵,其實質都熟人關係下的拼團玩法。拼團的核心就是在限定的時間內,邀請更多用戶進行購買或參與活動,人越多,價格越低,越有可能獲得獎勵。

相較於傳統營銷手段,拼團的最大特點就是以已有用戶構建傳播鏈條。用戶自行篩選身邊跟自己消費習慣相似的用戶。從而實現在短時間內在同一圈層擴散,獲得龐大精準客戶。

與此同時,低價快消品是拼團的核心產品,比如水果生鮮、生活小用品。因為對用戶而言,這些商品價格相對低,多為生活必需品,且用戶對於這些商品價格都有感知。

藉助拼團,促銷力度遠遠超過正常價格區間,新用戶更有購買慾望且可以接受這些廉價商品的可能帶來損失。拼團實際上利用的是消費者對價格的感知,提升衝動消費可能性。

2.2 不同端的展現物料

2.2.1 App端

此前,拼多多的分享外鏈直接可被微信直接識別,且來源顯示為拼多多App。連結標題與描述簡單粗暴,沒有任何多的廢話。且連結採用 Deeplink形式 ,確保新用戶在完成安裝後,第一次打開App可以直接抵達活動相關頁面。

但隨著騰訊對外鏈的大規模屏蔽,目前拼多多更多的是採取文字+連結形式,連結採用統一的短鏈形式,確保用戶不會看到一大串密密麻麻的URL感到崩潰。

與此同時,在早期為了傳播,拼多多選擇製造各種賣乖俏皮文案緩解熟人之間可能的尷尬。拼多多每個功能模塊有對應的文案池,同一用戶在不同時間分享後的文案隨機展現。但隨著百億補貼的深入人心,目前分享文案十分簡單粗暴。

2.2.2 小程序端

作為微信生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而言騰訊對小程序的處理都是相對寬容的。因此,拼多多沒有放棄這一重要的流量池,而此前在App的嘗試直接移植到了小程序端。簡單粗暴的圖片,直接將用戶利益點進行標記,吸引用戶點擊進入。最簡單,也是最直接。

三、後記

在深入了解完拼多多用戶畫像以及在不同產品環節上的小心思後,拼多多完美詮釋了他所代表的新電商商業模式:深入洞察用戶心理+強引導設計+強轉化產品流程+最恰當的品類推薦。

與此同時,隨著百億補貼的深入人心,以往主打下沉市場的拼多多,也開始著手優化供應鏈,豐富現有商品品類,以期獲取一二線城市的中高消費力用戶。

至此,電商三巨頭顯然面臨著完全不同的境遇:拼多多站穩下沉市場的同時,開始蠶食中高消費力用戶旺盛的購買力。而增長乏力的阿里和京東則終於將注意力放到了下沉城市的龐大增量空間,有意謀取之。

2020年,一場覆蓋全圈層的電商大戰即將開始。而對於商家與消費者而言,我們將獲得更廣闊的銷路與更廉價的商品。

而對於產品運營及產品經理而言,拼多多的社交化、遊戲化設計對於日常工作而言有著非常大的借鑑意義。

 

作者:是小鍋阿,公眾號:市場狗

本文由 @是小鍋阿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正版圖庫 圖蟲創意 授權

相關焦點

  • 提高用戶購買轉化率,拼多多是怎麼做的?
    作為電商的拼多多,2020年Q1營收高達65.4億遠,同比增長44%,快速崛起和爆發的拼多多有哪些提高購買轉化率的方式?本文對此展開了分析。轉化率:一定周期內(一天,一周)用戶完成轉化的次數除以推廣信息總點擊量,轉化率=轉化次數/點擊量*100%購買轉化率:轉化目標是用戶完成訂單結算,即購買轉化率=用戶完成下單總數/推廣信息總點擊量;(有些電商定義是不一樣的)二、網購目標商品強弱的分類
  • 經濟觀察|拼多多如何將線上用戶引導到實體店
    同日,拼多多聯合上海各線下實體正式開啟「千店大聯播」系列活動。活動期間,拼多多「百億補貼」首次覆蓋線下,通過「全場五五折」「櫃員齊直播」、VR購物體驗、限量款聯合發布等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將線上用戶和需求,引導至線下實體店。
  • 拼多多回應「遠程刪除用戶手機照片」 用戶信息安全該如何保障?
    文/日化磚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拼多多員工發布同事被抬上救護車的照片被趕出公司」一事被炒得沸沸揚揚後,1月12日,一則「網友稱拼多多App遠程刪除照片」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網友爆料稱拼多多遠程刪除用戶手機照片。
  • 看不懂淘寶特價版,就像之前看不懂拼多多?
    那個時候講的故事是:對標拼多多。2018 年第一季度,拼多多月活用戶1. 66 億。看起來似乎進度可追。不過, 2018 年整年拼多多繼續保持了用戶數的高增長。QuestMobile數據報告顯示: 2018 年 12 月,拼多多APP端的月活用戶達2. 71 億,僅次於手機淘寶(5. 79 億),領先京東近 5000 萬;小程序端,拼多多以1. 09 億的月活用戶排名第一,接近排名二三四位的京東、唯品會、轉轉的總和。而淘寶特價版屬於沒有任何的存在感。深刻闡釋了,什麼叫出道即巔峰。
  • 拼多多 VS 淘寶京東,從下沉向上遊發展
    選擇理由隨著網際網路紅利的消失,下沉市場作為最後一個增長點,拼多多是最早利用這個增長點做到跟淘寶、京東一個量級,與他們三足鼎立的一家電商企業,筆者此次分析也是想更多的了解拼多多是如何做到的二、競品選擇1.
  • 6種轉化率分析模型,提高產品轉化率、用戶體驗
    如何提升轉化率提升轉化率是全員參與的行為,企業中的高管、中層、基層都必須掌握相應的方法,我們可以通過三個層面共同探討如何提升轉化率實現業務增長,這就是:取勢、明道、優術。此六字出自老子所著《道德經》,被李嘉誠先生題為長江商學院的校訓:取勢+明道=戰略優術=組織能力企業成功=戰略*組織能力=(取勢+明道)*優術取勢,遠見也;明道,真知也;優術,實效也。
  • 「kivi老王」拼多多無貨源店群如何報名平臺活動
    很多做拼多多無貨源店群的朋友問我,說自己店鋪有些商品出單還不錯,上家也比較穩定,如何能夠在不刷單不開車的情況下讓這些商品賣的更多些呢?說實話,這確實有點強人所難。在如今的電商環境下,不刷單不開車能把商品賣爆,更多的不是依靠運營水平,而是商品本身。遇到一個好產品,只要稍給點流量,銷量就嗖嗖的往上漲,這種商品可遇而不可求。
  • 直播電商「三國殺」,緣何不見拼多多?
    2019年底,在一次與拼多多中高層人士的交流中,對方傳遞出對於直播電商效率的不確定。今年以來,拼多多對直播的態度發生變化。各種跡象顯示,初期試水後,直播已經被確定為拼多多的戰略級產品,生態位不斷調高,只是尚未跑出真正適合拼多多的直播電商模式。黃崢與高管們需要回答的一個基本問題是,直播對這個階段的拼多多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社交電商如何擁抱直播?
  • 拼多多退出春晚紅包合作什麼狀況 拼多多是如何崛起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拼多多退出春晚紅包合作什麼狀況 拼多多是如何崛起的? 拼多多退出春晚紅包合作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拼多多將不再成為 2021 年春晚 紅包互動夥伴。
  • 拼多多怎麼提高曝光量?
    現在是數據時代,在拼多多開店當然也離不開分析數據,查看每天店鋪的數據情況,以便更好地運營店鋪。眾多數據中產品的曝光量,也是每個拼多多商家關心的。那麼,拼多多怎麼看數據曝光量?怎麼提高曝光量呢?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相關內容。
  • 拼多多不需要薇婭
    原創 壹娛觀察編輯部 壹娛觀察文/小熊貓自今年1月19日拼多多宣布正式上線直播以來,向所有用戶開放的多多直播經歷了近五個月的試煉期。多多直播能「撬」得動頭部主播嗎?答案毋庸置疑。根據拼多多今年一季度財報,拼多多Q1營收為65.4億元,同比增長44%;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12個月裡,拼多多GMV達到11572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08%。業績喜人的拼多多擁有足夠的資本底氣再造一個李佳琦或薇婭。
  • 弘遼科技:如何有效提升讓拼多多商家頭疼的曝光量?有哪些技巧?
    原標題《弘遼科技:如何有效提升讓拼多多商家頭疼的曝光量?有哪些技巧?》 大數據時代,什麼都得看數據,開網店也離不開分析數據,要每天查看店鋪的數據情況,為了能更好的運營店鋪。在眾多的數據中,商品的曝光量是每個拼多多商家都關心的。那麼問題來了,拼多多的商品曝光量怎麼看呢?
  • 拼多多產品爆款打造流程
    ##打造爆款是商家的終極目標,日出千單,可以獲得十分高額的利潤,但是如何做到日出千單呢?別家店鋪日出千單又是如何做到的呢?爆款成就的原理銷量=訪客*轉化率,訪客約等於點擊量=曝光量*點擊率,前面我們提到的點擊率和轉化率是前提,如果點擊率和轉化率不高,任憑曝光在大可能也無濟於事,點擊率和轉化率可以達成,那麼只要獲得更大的精準曝光就可以獲得如此的銷量
  • 什麼是拼多多人群標籤,如何布局人群標籤?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關於拼多多人群標籤內容。人群標籤的重要性對於拼多多運營來說非常的重要,而人群標籤的精度與流量精準度直接相關,流量精準度又於轉化率直接相關,所以想要自己的連結轉化能力比對手強,從而積累更高的權重,進而拿到更高的排名,分配到更多地流量,就必須要從人群標籤入手,掌握人群標籤的布局。
  • 拼多多回應「遠程刪除用戶照片」:刪除的是用戶編輯前的原圖
    出品 | 搜狐科技編輯 | 尹莉娜1月12日消息,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被拼多多邀請返現活動套路,且拼多多將其手機相冊裡的照片刪除,被vivo手機系統檢測到。對此,拼多多方面表示,刪除的是用戶編輯前的原圖,未來會對產品進行改進。
  • 多多雷達:拼多多店鋪dsr評分低有影響嗎?如何提升dsr評分?
    在拼多多這個平臺上開店,店鋪動態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稍有不慎,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店鋪的流量和銷量的。如果拼多多店鋪的評分越高,那麼說明店鋪經營的優秀並且受到買家信任。但是有很多新手賣家不知道拼多多dsr評分低對店鋪有什麼影響,也不知道如何提高dsr評分。
  • 國美、京東、拼多多的三角流量池
    每一位用戶在國美或京東購物時,可根據消費習慣在線上或者線下自由體驗,享受兩個平臺提供的相同商品與服務,雙方用戶將融入一個大流量池中。  另一方面,國美與京東在業務層面的交叉互補使得雙方的商品品類擴充、物流效率提升、服務質量提升,用戶體驗感增強,黏性也更強,從而成為吸引新鮮流量的籌碼。  國美與拼多多的合作也是如此。
  • 2018如何進行拼多多新店推廣與優化
    拼多多是一個區別於淘寶、京東的一個獨立購物平臺。拼多多是商品包裝,跟淘寶一點都不一樣,淘寶的是店鋪綜合包裝,所以說不要把做淘寶的思想帶到拼多多來,拼多多前期曝光有三種:一、多多進寶(類似淘寶客)、二、新品推薦(新品活動)對銷量沒有要求的一個活動,前期說好的話,跟後期內幕活動成交的量是差不多的。前期必須去做【唯一的不需要活動保證金、不需要銷量、沒有市場限制(除非商品下架)】新品活動就相當於官方給你一個資源位,而且是免費的、沒有任何付出的讓你去做。
  • 拼多多全是泡沫?黃崢反嗆「等著瞧!」
    補貼的效果如何,將取決於企業能否兼顧速度和差異化的玩法。2020年3月11日,拼多多發了最新一季財報。最讓它得意的應該是以下兩組數據:踏上「萬億平臺交易額(GMV)」,拼多多只用了5年,而阿里、京東分別用了14年、20年。與此同時,拼多多的平臺用戶數已經從2018年6月的近3億人提升到6億人。
  • 拼多多:2020財年第四財季財報電話會議實錄
    全年拼多多實現營收301.4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131.2億元同比增長130%。全年拼多多經營虧損為85.4億元,對比上一年同期為108.0億元;非通用會計準則下,平臺經營虧損59.8億元,對比上一年同期為39.6億元。全年拼多多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69.7億元;非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42.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