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京東、拼多多的三角流量池

2020-12-27 ITBear科技資訊

  ​對於零售業而言,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實體門店,流量始終是必爭之地,有了流量才能談轉化、才有銷售業績。在流量紅利大潮退卻的當下,流量獲取成本昂貴,零售企業在發揮自身優勢挖掘新流量的同時,也在通過更加有效的途徑獲取更大的流量。

  5月28日晚,國美與京東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這一震驚零售圈的消息引起了熱議,熱鬧背後,國美的大流量聯盟布局已悄然形成。

  組建零售大流量聯盟

  實際上,「建立流量聯盟」是從4月牽手拼多多開始的,而聯手京東只不過進一步擴大了流量池中的盟友。

  根據協議,國美與京東雙方將在聯合採購、聯合營銷、物流、家電後服務、加盟店等多層面加大合作力度。進一步講,國美將為京東提供家電與「家·生活」整體解決方案等優勢性商品,擴充京東平臺家電商品品類,而京東將為國美提供非家電商品,擴充國美商品SKU。物流方面,國美安迅物流全面對接京東平臺,共同梳理線路、互為補充,實現倉儲物流服務更廣泛的覆蓋。安迅物流將為京東提供大家電送裝解決方案,屆時安迅物流中大件家電的自營物流倉儲、配送服務,特別是大家電「送裝同步」服務將向京東全面開放。

  表面上是業務上的合作,其實卻是二者流量的共融。每一位用戶在國美或京東購物時,可根據消費習慣在線上或者線下自由體驗,享受兩個平臺提供的相同商品與服務,雙方用戶將融入一個大流量池中。

  另一方面,國美與京東在業務層面的交叉互補使得雙方的商品品類擴充、物流效率提升、服務質量提升,用戶體驗感增強,黏性也更強,從而成為吸引新鮮流量的籌碼。

  國美與拼多多的合作也是如此。國美可為拼多多用戶提供優勢的數碼3C家電商品與物流服務,拼多多的流量也會與國美相融。對於拼多多而言,龐大的流量與流量增速也是其優勢所在,根據2019年財報顯示,拼多多活躍用戶在第四季度達到了5.85億人,同比增長40%,月活躍用戶數達到4.815億人,同比增長77%。

  國美與拼多多、京東的合作,構建出了零售行業中龐大的流量池。在這個流量池中,包含了一二線市場流量、三至六線市場流量、線上流量、線下流量以及全年齡層流量,可以說用戶群體全覆蓋,也為未來數位化轉型過程中的大數據分析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社群+直播」盤活流量

  春節以來,面對特殊時期的挑戰,國美制定了以「社群+直播」營銷抓手的網際網路轉型規劃,將線下經營轉移到線上經營。根據公開資料,國美已經在全國組建了超過16萬個社群,這些社群以門店為核心可觸達近5000萬用戶。

  國美零售總裁王俊洲告訴記者,國美的社群中不僅包含了國美老用戶、門店3-5公裡地推獲客用戶,還包括了業務人員的親友和有購買意向的潛在用戶。從流量意義上來講,社群裡的用戶定位和指向非常精準,在社群親密關係的加持下,國美社群銷售轉化率高達30%,遠遠高於電商平臺。

  社群為渠,直播為水,實現流量灌溉。這是目前國美網際網路轉型的精髓所在。「社群和直播一以貫之,社群也是直播帶貨的利器。」王俊洲表示,春節以來無論是集團層面的直播還是地方直播都是通過社群進行預告和預售,加深產品印象,再通過直播場景快速形成轉化。

  直播帶貨已經成為新型電子商務的重要分支。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國內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190億元迅速增長至2019年的4338億元,2020年預計規模將達9610億元,同比增長121.53%。翻倍的規模增長,有力地證明了直播帶貨發展潛力巨大。

  直播帶貨的風口也被國美牢牢把握。王俊洲稱,春節至今,國美已經舉辦各類直播活動上千場,有很多場活動都帶動了業績高增長。比如,「五一」當晚,國美聯合央視新聞共同直播帶貨,創造了3小時5.286億元的全網最高紀錄,此外,國美內部組織的直播活動也不乏過億的銷售戰績。

  與京東、拼多多合作,國美也將直播和社群作為重要的零售資產進行開放。一方面,數據資源共享,精準用戶畫像,另一方面,商品進入社群和直播間,也將為利益相關方帶來更大的業績回報。

  而從另一個維度來看,國美與京東達成合作後,非家電和低客單價商品將幫助國美優化商品結構,再度激活社群和直播,滿足更多人的消費需求,提高用戶購買黏性,同時也將進一步促進「社群+直播」模式迭代。

  渠道下沉 尋找新鮮流量

  近年來,隨著一二線市場的競爭飽和以及三至六線市場的消費能力提升,渠道下沉成為零售行業獲取流量、提升銷售的重要途徑。

  家電零售已經進入存量市場階段,下沉市場開店布局是行業的共識。國美零售2019年年報也顯示,國美在縣域市場國美店面已達1026家,GMV同比增長達61%,營業收入佔全年營業額的7.07%。

  據國美相關負責人介紹,國美是通過自營+地方連鎖加盟整合,實現一縣一店覆蓋的精細化下沉布局模式。

  根據公開資料,國美與京東的這次合作也涉及到了低線城市的加盟店合作。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雙方的合作將在縣域級加盟店層面對供應商的未來發展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提升下沉渠道的銷售能力。

  近年來,京東也在快速拓展其鄉鎮家電專賣店的規模。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京東家電專賣店已實現在鄉鎮市場的毛細血管式下沉,1.2萬家店鋪覆蓋全國2.5萬個鄉鎮、60多萬個行政村。京東擁有龐大的門店數量,而國美擁有「品牌+供應鏈+數據+運營」的全方位經營和管理服務,雙方的合作或將實現相互賦能和優勢互補,引發下沉市場家電零售的大洗牌。

  回顧國美與拼多多的合作,也契合了前者的下沉市場布局。當年拼多多用「農村包圍城市」的迂迴策略強攻了「五環外」消費群體。國美與拼多多合作技術打通後數據融合,「五環外」用戶進入彌補國美,「五環內」用戶彌補拼多多共同滿足,流量池將風生水起,雙方互惠互利。

  無論零售市場如何發展,流量始終是零售行業無法繞開的問題。尤其是在當下,數字經濟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引擎,實現新技術與新業態融合的數位化轉型需要以流量為基礎,能否獲取大流量是企業實現突圍的關鍵因素之一。國美、京東、拼多多這一流量聯盟的締結,將翻出什麼樣的浪花,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相關焦點

  • 拼多多2億美元牽手國美,雙方只是各取所需?
    /02/流量饑渴牽手拼多多4月19日,拼多多宣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2億美元可換股債券。如果最終全部行使轉換權,拼多多將最多獲配12.8億股國美新股份,約佔後者發行轉換股份擴大後股本的5.62%。另外,國美旗下的安迅物流、國美管家兩大服務平臺,將同時成為拼多多的物流和家電後服務提供商,分別為拼多多平臺商家提供覆蓋全國的中大件物流、倉儲、交付服務,以及包含家電維修、清洗保養、以舊換新在內的服務方案。拼多多則會向國美注入消費大數據、平臺流量等優勢數字零售資源,並在市場推廣等方面展開積極合作。
  • 拼多多市值超過京東,發生了什麼?
    2019年,拼多多市場營銷費從2018年的134.42億元增長至271.74億元,同比增長102%,市場銷售支出和總收入比率達到了90.2%的高水平,而阿里巴巴約為10%、京東為3.7%。   拼多多為什麼燒錢?這兩年,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巨頭都遇到了流量的問題,新的用戶增長緩慢,電商都陷入存量用戶的博殺中,而拼多多則通過砸錢來吸引用戶。
  • 國美牽手京東 京東擬認購國美7億可轉債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京東最新資訊 > 正文 國美牽手京東 京東擬認購國美7億可轉債
  • 拼多多牽手國美 電商陣營風雲再起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雙方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後,國美零售全量商品將上架拼多多,品牌大家電將接入拼多多「百億補貼」計劃。國美旗下安迅物流、國美管家兩大服務平臺,將同時成為拼多多物流和家電後服務提供商。兩大服務平臺將分別為拼多多平臺商家提供覆蓋全國的中大件物流、倉儲及交付服務,以及包含家電維修-清洗保養-以舊換新在內的消費者服務方案。
  • 八問華興王力行:拼多多、京東入股國美的背後故事
    很顯然,在資本的加持下,拼多多、京東將分別與國美在3C供應鏈、流量乃至物流等方面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係。這兩筆交易均出自華興資本之手。某種意義上,對於素以「服務新經濟」著稱的華興來說,與國美的合作也在進一步印證所謂傳統勢力與新勢力之間愈發強烈的涇渭不明。
  • 拼多多與國美達成戰略 將認購2億美元國美「可轉債」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拼多多與國美達成戰略合作,將認購2億美元國美「可轉債」拼多多牽手國美。4月19日,澎湃新聞記者獲悉,中國家電連鎖零售企業國美零售(00493.HK)與電商平臺拼多多(Nasdaq:PDD)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2020年三季度財報季來臨,阿里、拼多多、京東陸續發布財報,分別向資本市場交上了自己的答卷,這是一次集中檢驗經營業績的時候。總體上,阿里中規中矩、拼多多業績亮眼、京東穩如泰山。在收入和淨利潤指標上,三家公司都超出了市場預期,其中,拼多多居然盈利了(Non-GAAP規則下淨利潤為正)。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2020年三季度財報季來臨,阿里、拼多多、京東陸續發布財報,分別向資本市場交上了自己的答卷,這是一次集中檢驗經營業績的時候。總體上,阿里中規中矩、拼多多業績亮眼、京東穩如泰山。京東目前跟阿里和拼多多的用戶之爭不在一個量級,京東的年活用戶數量穩定在4-5億之間,平均每個季度淨增2000多萬。在獲客成本上,目前是拼多多<京東<阿里,拼多多和京東的獲客成本都在200元左右,阿里的已經超過1000元了。依託微信生態,拼多多和京東依然在獲取最便宜的流量,阿里的流量焦慮猶在。
  • 拼多多「秒拼」事業群探訪國美上海最大旗艦店,掀家電數碼拼單潮
    (胡浩 攝) 「限時秒殺」隸屬於拼多多「秒拼」事業群,此前曾承接過「特斯拉萬人團」「復工復產展銷會」「五五折購車」等重磅活動,因活動優惠力度大、產品覆蓋範圍廣而深受消費者喜愛,是目前平臺流量最大的頻道之一,長期發揮著用戶增長的「基石作用」。
  • 國美全生態集團全體整裝,零售風雲變的前夜
    此外,更為點綴的是國美與京東、拼多多的合作,可以稱之為零售史上最大的正和遊戲,國美長於線下和服務,薄弱的線上部分已經在京東和拼多多的加持下變得更強,而國美在線何時激發實力也成為期待。目前,京東自營百貨商品中已經上架國美APP。國美自家的安迅物流也已經正式接入拼多多平臺,為拼多多平臺大件商家提供物流、配送、交付服務等。
  • 電商逆戰:京東下鄉,拼多多進城
    作為對比,實行百億補貼策略的上一季度中,拼多多年活躍用戶僅新增 2480 萬人,為拼多多歷史最低記錄。基於百億補貼帶來的「真香」反應,網友對拼多多的評價也從「拼夕夕」升級為「拼爹爹」。不難看出,百億補貼不僅觸達了頭部城市的潛在用戶,也提升了用戶對拼多多平臺的接受度和信任度。再看新品牌計劃。拼多多想要上攻一二線城市,僅靠補貼只能換來一時的流量,用戶粘性不足。
  • 國美和央視合作直播 京東等合作方可觀看下單
    國美走出了一條「知識型內容+頂級IP+場景化直播」的特色直播之路。  國美的朋友圈  國美和央視直播合作的直播內容除了可以在國美微信小程序看到,央視新聞客戶端、拼多多、京東、抖音等合作方也可以觀看和下單。這背後是國美越來越大的朋友圈。
  • 財報相繼出爐:阿里、京東、拼多多走向了三岔口
    而京東33.8%的同比增速,對比來看確實略有遜色,但是這個成績卻創下京東十個季度的最佳,同時也意味著京東重新回到了高速增長的賽道之中。另外,拼多多的增速優勢在用戶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根據財報數據,拼多多過去12個月累計的活躍買家數達到6.8億,本季度用戶增量達到5510萬,創下上市以來單季度最大增幅。而且6.8億的數據,也讓拼多多和阿里差距逐漸縮短。
  • 拼多多進軍「網際網路錢包」
    當前還處於內測階段,拼多多方面稱,「即將全量上線(多多錢包)支付隨機減或者返現、最高100元等專屬優惠活動。」   這也意味著,今後用戶參與拼多多平臺的活動紅包,還有比如商家小額打款等相關款項都會轉到用戶的「多多錢包」內。   不過,用戶開通「多多錢包」,只是在支付環節多了一種選擇。也就是說,用戶不開通該錢包功能及綁卡,也並不影響當前的消費交易體驗。
  • 憑藉私域流量,聯聯周邊遊會成為下一個拼多多嗎?
    憑藉私域流量,聯聯周邊遊會成為下一個拼多多嗎?  畢竟,聯聯周邊遊在私域流量這條賽道上,已經擁有了不錯的名次。  回顧拼多多的崛起,就在於對私域流量的有效利用。不僅是因為其以低價位產品為切入點的消費降級,更是通過社交電商模式將流量池向微信平臺拓展,實現對微信平臺龐大私域流量的有效利用。
  • 國美近日"翻車"不斷:給黃光裕的"見面禮"並不美
    無論是淘寶、京東還是蘇寧、國美,電商平臺,本質上是人貨場三要素的聚合,流量、物流、供應鏈是連結人貨要素的基礎,而直播則是一個數位化的"場"。要想發揮出這個"數位化的場"的效用,供應鏈、物流、乃至售後體系的"基本功"尤為重要。而這些也是國美入局帶貨直播的關鍵所在。
  • 拼多多 VS 淘寶京東,從下沉向上遊發展
    拼多多比起淘寶京東,商品的比價上更加低價,商品的從整體上對比更加低價,界面也推薦的更多是生活用品,活動上也沒有那麼複雜的領取購物劵規則,直接補貼降價。這是拼多多的特色,這種獨特的設計也和她強調和淘寶京東是同一批消費者的不同消費場景很相似。拼多多有同產品不同價,就是用戶需要為低價付出時間(玩拼多多的遊戲以及活動)或者向身邊的人推薦拼多多這個產品來獲得優惠券或更低的折扣。
  • 拼多多又放一大招!與新世界大丸百貨達成合作
    4月29日,拼多多與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宣布達成合作,在五一期間,拼多多與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將共同構建「電商+百貨商場」聯動營銷的模式,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實惠、更有價值的產品。這是繼4月19日拼多多與國美達成戰略同盟後,又一重大聯盟,勢必對傳統商場的運營模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 國美能否扭轉乾坤?
    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發現,國美通訊將其主要業務(ODM)剝離出去,上市平臺幾乎成為一個「殼」,此舉被認為是清理上市平臺。就在國美通訊宣布重大資產重組的幾天前,同為「國美系」的國美零售,宣布和拼多多的合作:由拼多多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期限三年。
  • 拼多多沒有價格戰
    2012年的夏天,是電商行業價格戰打的最兇的一年,蘇寧、京東、國美三方掀起的價格混戰以「永遠比對方低10%」的宣傳策略,結果促使蘇寧投入更大資源轉型線上化,京東也藉此近乎拉平了與天貓的差距。前文提到「其他社交電商」對拼多多的簡單效仿很難奏效,拼多多不是簡單的社交裂變與團購,而是重視人的價值,發掘關係流量,並通過技術模式將其規模化、穩定化,很多細節都能看出來拼多多在這方面下的功夫:從H5時代的「拼好貨」到小程序時代的「拼多多」,再到獨立App,拼多多對微信流量的利用率始終是最佳且最符合實際情況的;利用社交關係打開了電商行業的增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