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2億美元牽手國美,雙方只是各取所需?

2020-12-28 新浪財經

來源:節點財經

編輯| 水淼

離開黃光裕的日子裡,國美過得並不好。

黃光裕2008年入獄後,國美股價曾有過高光時刻,2011年最高時曾攀升至3.69港元/股,隨後開始一路下滑,到了今年4月17日收盤,其股價僅剩0.73港元/股,九年間股價下跌80%。

在業績上,據國美零售最新財報顯示,2019年國美零售歸母淨利潤為-25.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公司連續三年淨利潤為負。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曾經的老對手蘇寧易購2019年淨利潤98.4億元,僅從數據來看幾乎是國美零售的五倍。

曾經的零售巨頭為何會陷入如此的境地?

/01/

市值蒸發75%

三年累虧79億

據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國美零售銷售收入約為594.8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了7.5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約為-25.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和2018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4.5萬元和-48.87億,三年累計虧損超79億元。

數據來源:國美財報

報告期內虧損較2018年有所收窄,按照國美表述是「主要源於綜合毛利保持平穩而經營費用大幅減少」。

然而,財報顯示2019年國美的經營費用(包括營銷費用、管理費用及其他費用)大幅下降,從2018年的154.46億元,減少至2019年的117.73億元,同比減少23.78%。也就是說,國美虧損的收窄,主要得益於「節流」而不是開源。

伴隨這業績虧損而來的還有其股價持續低迷。近幾年,國美零售股價一直在1港元上下徘徊,4月17日收盤,其股價僅剩0.73港元/股,市值約150億港元,反觀2008年黃光裕入獄之前,國美市值最高曾接近1000億港元,11年間跌幅高達75%。

如此大的跌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美近年來的窘境。資料顯示,這些年國美的戰略幾乎是一年一換,2014年是O2M全渠道,2015年是「1+5」;2016年是「6+1」,2017年是「家·生活」,2018年是「三新」,2019年又是「三端合一」。其中,2019年的「三端合一」被稱為是國美戰略轉型的關鍵期,國美計劃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建立國美APP、門店、美店「三端合一」的用戶觸達運營平臺。如此頻繁的變換策略,公司成了「無頭蒼蠅」。

從財報來看,多番嘗試並沒有幫助國美實現增長。2019全年國美零售整體GMV僅微幅增長了2.7%,全年淨利率為3.46%,較2018年還下降了1.7個百分點。

雪上加霜的是,在線下市場日趨下滑的當下,國美的實體賣場依然是收入的主力。財報顯示,公司旗下1308家可比較門店的的總銷售收入,已經從去年的519.77億元下降4.45%至496.64億元。

對於2020的預期,國美零售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對中國許多行業造成幹擾,包括零售業等,國美將密切關注該疫情的進展以及積極應對,促進業務的發展。

在線下遭遇「滑鐵盧」的同時,國美在線上資源的爭奪中也顯得力不從心。

圖片來源:《2019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達到8910億元,線上渠道對家電銷售的貢獻率達到41.17%。而2019年京東以22.39%的市場份額居第一位,蘇寧易購(18.09%),天貓(11.72%)分列第二三位。國美的線上市場份額僅為4.88%,尚不及天貓的一半。

多維度表現欠佳,讓國美開始「思變」。

/02/

流量饑渴

牽手拼多多

4月19日,拼多多宣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2億美元可換股債券。如果最終全部行使轉換權,拼多多將最多獲配12.8億股國美新股份,約佔後者發行轉換股份擴大後股本的5.62%。

圖片來源: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公告

看起來這是拼多多單方面的資本操作,而實際上這是兩家聯手的一個信號。同一天,拼多多、國美零售公布了兩家公司的戰略合作,國美零售全量商品將上架拼多多,品牌大家電也將接入拼多多「百億補貼」計劃。

另外,國美旗下的安迅物流、國美管家兩大服務平臺,將同時成為拼多多的物流和家電後服務提供商,分別為拼多多平臺商家提供覆蓋全國的中大件物流、倉儲、交付服務,以及包含家電維修、清洗保養、以舊換新在內的服務方案。拼多多則會向國美注入消費大數據、平臺流量等優勢數字零售資源,並在市場推廣等方面展開積極合作。

用大白話總結一下就是,雙方各取所需,拼多多負責出流量,國美負責出物流和售後,未來拼多多上的大家電業務也要「百億補貼」起來了。對於這次合作,拼多多戰略部副總裁九鼎也直言不諱地表示:「拼多多可以獲得在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方面的立足點,而國美可以獲得拼多多5.8億的用戶。」

更深一層來看,國美需要尋找到新的突破口提振業績,拼多多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015年國美的老對手蘇寧易購已經投奔阿里繫懷抱,彼時阿里巴巴斥資283億元入股蘇寧易購,佔發行後總股本的19.99%,成為第二大股東,蘇寧也用140億元人民幣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的阿里巴巴新發行股份。蘇寧易購藉助阿里的電商帝國進一步擴大其影響力,開啟了「雲商」時代,2019年度總營收2692億元,總體GMV3787億元。而阿里則靠著蘇寧易購在3C家電品類多年積累的優勢,使之與天貓電器城形成「最強組合」,並使蘇寧多年打造的線下配送安裝服務體系服務淘寶、天貓消費者和商家。

前面已經擺著這樣一個例子了,國美與拼多多的結合似乎就順理成章。況且,國美門店的主戰場仍在一二線城市,其覬覦「五環外」市場已久。

2019年報中稱,國美加快在三至六線市場的布局速度,縣域店數量達1026家,覆蓋三至六線351個城市。過去幾年,國美運用「合伙人」加盟形式拓展縣域級市場,向加盟店提供資金、供應鏈、管理、系統及營銷各方面的支持,快速實現縣域市場的覆蓋。而這樣布局的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財報顯示,2019年國美縣域店GMV同比增長約61%。

拼多多帶來線上流量和客戶,加之其在「五環外」市場的優勢,未來國美似乎大有可為。

牽手之後能否走下去?

受國美與拼多多牽手的影響,兩家公司股價均有上漲。4月19日當天,拼多多盤中一度大漲近16%,截至收盤上漲約13%,報收50.11美元,創歷史新高。4月20日港股開盤後國美零售大漲32.88%,截至收盤報0.85港元/股,漲幅約16%。

那麼,這兩家公司牽手後各有什麼好處?

先說拼多多。

拼多多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拼多多GMV達10066億元,但人均交易額1720.1元,平均客單價並不高。拼多多客單價低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拼多多平臺的品牌商家太少、品類不夠豐富。國美電器入駐拼多多以來,旗下官方店鋪在拼多多微波爐、洗衣機、電視、手機等多個家電數碼單品中奪得過銷量冠軍。未來,這些家電、家居產品恰好能豐富拼多多的品類,也有益於提高客單價。

此外,國美還能幫助拼多多補齊物流短板。與阿里巴巴和京東兩大對手相比,拼多多至今沒有持股任何快遞企業股權。數據顯示2019年來自拼多多的包裹數量佔到整個電商市場近三分之一,這些包裹由平臺上的第三方商家派發,主要合作方仍是阿里巴巴持股的通達系——這樣一來,大部分訂單信息、物流信息都握在了別人手上,長此以往肯定對拼多多不利。

拼多多APP截圖

再說國美零售。

去年下半年因傳統家電3C業務表現欠佳,收入下滑幅度加大。2020年伊始,受疫情影響國美線下門店銷售額必然受到較大衝擊。

牽手拼多多,國美則可以利用拼多多的流量,有效拓展自己的線上渠道。國美零售CFO方巍直言:「我們現在缺乏的是線上流量端,所以國美分別在拼多多與京東上開了官旗,我們想通過跟拼多多對接形成在家電方面給客戶提供服務;與京東合作更側重採購端形成聯合採購、定製化採購的業務。」

而且,截止2019年末,國美雖然持有現金82億,但短期和長期借款分別達到184和84億,線下零售停擺足以令負債爆表的國美陷入危機。有了拼多多的流量扶持以及三四線城市用戶的觸達能力,國美在零售方面就有了更多砝碼。

目前看來,這是一個「雙贏」的合作,但能否長久走下去,還有待觀察。就像雖然阿里和蘇寧都已經親密到交叉持股了,但是最近兩年蘇寧一直在出讓阿里股票,這其中似乎另有緣由,兩家的關係也非常微妙。

有了這次「2億美元」的合作之後,拼多多與國美算是站到了同一陣營。

/03/

總結

當年「美蘇爭霸」(指國美和蘇寧)的場面,至今讓人印象深刻,但今時不同往日,蘇寧易購2019年營收2692億元,而同期國美零售的營收只有594億,從這個角度來看二者已不在同一個量級。

國美想要迎頭趕上,就必須抱緊平臺型的電商公司。

站在拼多多的角度上,阿里重啟聚划算、京東拼購改名京喜都是其強有力的對手,有了重量級盟軍國美後,拼多多在下沉市場中就有了進一步作戰的能力。對國美來說,自身電商平臺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線上布局仍然依託阿里不是長久辦法,畢竟老冤家蘇寧才是阿里系的親信,現在聯手拼多多,無疑是上上策。

相關焦點

  • 拼多多與國美達成戰略 將認購2億美元國美「可轉債」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拼多多與國美達成戰略合作,將認購2億美元國美「可轉債」拼多多牽手國美。4月19日,澎湃新聞記者獲悉,中國家電連鎖零售企業國美零售(00493.HK)與電商平臺拼多多(Nasdaq:PDD)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 拼多多牽手國美 電商陣營風雲再起
    4月19日晚間,新電商平臺拼多多發布消息稱,將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期限三年,票面年利率為5%,初步轉換價為每股1.215港元。據了解,如最終全部行使轉換權,拼多多將最多獲配12.8億股國美新股份,約佔後者發行轉換股份擴大後股本的5.62%。與此同時,國美方面亦發布公告宣布了此消息。
  • 國美牽手京東 京東擬認購國美7億可轉債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京東最新資訊 > 正文 國美牽手京東 京東擬認購國美7億可轉債
  • 國美、京東、拼多多的三角流量池
    5月28日晚,國美與京東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這一震驚零售圈的消息引起了熱議,熱鬧背後,國美的大流量聯盟布局已悄然形成。  組建零售大流量聯盟  實際上,「建立流量聯盟」是從4月牽手拼多多開始的,而聯手京東只不過進一步擴大了流量池中的盟友。
  • 午報| OPPO沈義人卸任;拼多多起訴拼兜兜
    4月19日,拼多多宣布,將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期限三年,票面年利率為5%。如最終全部行使轉換權,拼多多將最多獲配12.8億股國美新股份,約佔後者發行轉換股份擴大後股本的5.62%。同時,雙方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國美零售全量商品將上架拼多多,品牌大家電將接入拼多多「百億補貼」計劃。
  • 拼多多市值超過京東,發生了什麼?
    截至昨晚(5月12日)美股收盤,拼多多股價大漲5.26%,報57.83美元,市值達到692.59億美元,盤中一度突破700億美元大關,市值超過京東的690億美元,有些誇張的是,拼多多市值已經超過兩個百度。
  • 黃光裕歸來在即國美系動作頻繁 國美金融科技暴漲26%
    4月22日消息,拼多多認購國美2億美元債,若轉股將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而這也被市場解讀為國美為黃光裕出獄提前做好準備。國美系再度異動拉升,國美通訊直接封漲停,4天三板。國美零售遭遇爆炒,收盤飆升至10%,4月20日暴漲16%,今日一度大漲7%,四日累漲38%。
  • 拼多多「秒拼」事業群探訪國美上海最大旗艦店,掀家電數碼拼單潮
    8月3日,拼多多「限時秒殺」官方直播間走進國美電器上海浦建路旗艦店,為消費者帶來了一場盛大的線上展銷活動。雙方現場推薦了多款時下熱門的家電數碼產品,並聯手在直播間發放了數萬張大額優惠券,帶動當天單店銷售額超過200萬元。
  • 合作共贏 | 拼多多戰投國美、維密官宣楊冪周冬雨代言、李宇春擔任星巴克中國GOOD GOOD大使…
    隨著疫情的可控,商業市場慢慢進入恢復期,企業、品牌基於市場需求和自身生存的需要,出現一系列抱團合作現象,本期銥星周報以「合作共贏」為主線,主要選取諸如拼多多與國美合作、維密邀請楊冪周冬雨代言、優衣庫與Daniel Arsham合作寶可夢系列UT等商業資訊。
  • 拼多多退出春晚紅包合作什麼狀況 拼多多是如何崛起的?
    2016年7月,拼多多用戶量突破1億,獲得B輪1.1億美元融資,IDG資本、騰訊、高榕資本領投。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正式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發行價19美元,市值達到240億美元。   2018年8月31日,拼多多(PDD)公布上市來首份財報,2Q營收同比增2489%。
  • 拼多多完成11億美元定增 將擴大百億補貼對戰淘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拼多多完成11億美元定增 將擴大百億補貼對戰淘寶3月31日,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宣布,部分長線投資人通過定向增發方式,已約定購買該公司新發行總值11億美元的A類普通股,約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的
  • 國美系市值暴漲70億,會有「一個更好的國美」嗎?
    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出獄消息得到證實。6月24日晚間,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官微發布消息,2020年6月24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根據刑罰執行機關的報請,依法裁定對黃光裕予以假釋,假釋考驗期限自假釋之日起至2021年2月16日止。
  • 深度丨國美直播的底牌
    在2個多月前的5月1日,國美零售首度聯合央視新聞,發起了一場叫做「為美好生活拼了」的帶貨直播。得益於被網友們戲稱為「央視Boys」的4位名嘴——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在直播中有如綜藝節目般的歡快互動,全程3個小時,實現成交額5.286億元。
  • 拼多多攜國美打造超級品牌日 降價補貼活動再度來襲
    【CNMO新聞】3月27日,拼多多與國美零售宣布,將於3月底舉辦家電數碼「超級品牌日」大促活動。本次活動將通過價格直降、消費補貼、聯合讓利等形式舉行,並發放首期5億元的消費大禮包,促進國內市場消費回補。據介紹,該活動從3月31日00:00開始,4月1日23:59結束。
  • 蔣凡被阿里巴巴調查,黃錚身家一夜漲 188 億,"谷歌雙雄" 誰會贏?
    在資本層面,拼多多宣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 2 億美元可轉債,期限三年,票面年利率為 5%,初步轉換價為每股 1.215 港元,較國美零售 4 月 17 日收盤價及截至 2020 年 4 月 16 日前五個連續交易日之平均收盤價溢價
  • 八問華興王力行:拼多多、京東入股國美的背後故事
    40天內,老牌家電巨頭國美一連祭出了兩場資本大動作。5月28日晚間,京東集團宣布戰略投資國美,以1億美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境外可轉債。而在4月19日,拼多多剛剛宣布認購國美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兩場合作的背後邏輯似乎無需贅述。
  • 原百度總裁向海龍跳槽國美 出任國美線上平臺CEO,網友熱議:逛實體...
    2005年2月,百度收購上海企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向海龍正式加入百度。進入百度以後,向海龍在負責競價排名與銷售管理的工作方面表現突出,給百度帶來了快速的業績增長。他之前執掌的百度搜索公司提供百度搜索、信息流資訊、知道、百科、貼吧、百度個人云和移動分發等用戶產品和服務,並且負責商業變現產品、百度聯盟等體系建設和銷售運營工作。
  • 卸任CEO,自降身價1000億,拼多多黃崢卻難逃首富之命
    截至6月21日,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總身價達454億美元,超越了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439億美元),成中國第二大富翁。 一個天天讓用戶找人「砍一刀」的電商平臺——拼多多的老闆,居然比馬老師還有錢,居然40歲就退居董事長,撒幣做公益,故意做低身價(降低1009億元)?接招創始人方浩說,黃崢自降身價就是不敢做首富(請腦補各種中國首富的遭遇)。
  • 能讓國美再次乘風破浪嗎?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北京二中院2016年5月31日的減刑刑事裁定書,黃光裕經過2次減刑,減刑後,其應執行刑期至2021年2月16日。  這個出獄日期也曾得到國美內部確認。2019年4月1日,有媒體稱,國美零售投資關係總監李虹透露,國美零售創始人黃光裕明年出獄。隨後,李虹否認,「記者聽錯了,黃光裕正常刑期到2021年2月16日,沒有變化。」
  • 國美近日"翻車"不斷:給黃光裕的"見面禮"並不美
    2014年,國美對外界表示要打造千億級的電商平臺,並以"首年免租金"等策略吸引平臺入駐,希望增加B端商家數量,但似乎並沒有奏效。今年畢竟是黃光裕假釋出獄的關鍵節點,國美的大動作更是不斷。4月19日,拼多多宣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期限三年,票面年利率為5%,初步轉換價為每股1.215港元,拼多多還有權延長債券持有期限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