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檔歷時四年,掀起了華語樂壇說唱風潮的音樂節目,客觀來說《中國新說唱》的成就遠比想像中還要大。
這種對比就像是《樂隊的夏天》之後出現的「樂隊風」,以及《中國好聲音》走紅後不少民謠歌手的崛起浪潮。
其中雖然有跟風也有湊熱鬧的,但不得不說這個年代「流量為王」,想要走起來最基礎的條件就是破圈。
然而關於《中國新說唱》卻有一個繞不開的問題,節目水準一年不如一年。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原以為2017年只是開始,沒想到卻是巔峰」。
自從《中國有嘻哈》改名為《中國新說唱》之後,不少觀眾就開始質疑節目組畏手畏腳,很多hiphop的精髓部分都失去了原有的色彩。
而那些為了話題而刻意製造的矛盾,讓整個節目都顯得彆扭又尷尬,但哪怕做到這種地步依然無法還原出第一季的熱血沸騰。
另一方面參賽的選手質量也是連年下滑,甚至當黃旭再度登臺時有人直接嘲諷「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可見人們對於這個觀念的認可程度之高。
但真的是這樣嗎,不會真有人覺得「中國有嘻哈」是《中國新說唱》系列的巔峰吧?
因為情懷的原因,很多時候人們往往會在無形中加大感受力度,就像李大奔說的「你懷念的不是那個夏天,而是那個夏天有你」。
《中國有嘻哈》作為國內第一檔登上主流舞臺的說唱音綜,其地位勢必無可動搖,尤其是當初導演組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或者是瞅著隔壁《SMTM》來看著弄。
在這種試錯的過程中其實有很多瑕疵,但最後都被選擇性忽視了,小部分的高光反而不斷加劇。
我們主要還是從選手方面下手。
之前有人留言稱有嘻哈隨便一個選手都能吊打後面三屆的《中國新說唱》。
首先確實有一些選手三年後回歸顯得非常厲害。
但是這麼說依然有失偏頗了,同時也真的太低估中文說唱圈的各路rapper了。
誠然GAI、PGONE、艾福傑尼、VAVA、JONYJ、黃旭、布瑞吉都很強,但這只能說在有限範圍內很強,並不足以達到橫掃的級別。(歐陽靖算bug)
因為賽後成名,他們各自走上了事業巔峰,但是就當年的角度來看還遠遠達不到這麼誇張的地步。
至於TizzyT、李大奔、小白、小青龍等次一批的選手,其實就顯得不那麼出眾了。
這裡強調一個基礎概念,由於是比較每一屆賽事的「即時」水平,所以選手全部用當時參賽的狀態進行比較,不考慮幾年之後的進步情況。
在《中國新說唱2018》裡萬妮達、艾熱、法老、功夫胖、李佳隆來了。
而馬俊、滿舒克、派克特、王以太、ICE、YEE、楊和蘇、那吾克熱、JD、Blow Fever等人也均在大放異彩的選手之列。(Blow Fever第一季參加過,但是幾乎沒有鏡頭)
雖然有些人確實是《中國有嘻哈》的回鍋肉,甚至當初連海選都沒過,但如果因此就認為他們比有嘻哈選手第一個段位實在太主觀了。
就好像《說唱聽我的》導師大多參加過《中國新說唱》比賽,所以前者就一定不如後者嗎,那是不是應該把《Listen up》也算進去。
而由於《中國有嘻哈》海選階段其實也有像茶米等一些老牌rapper,所以我們儘量不用這種大量的數據去進行比較,單說幾個最頂尖的戰力。
《中國有嘻哈》裡PGONE和GAI無疑是最受推崇的選手,另外就是JONYJ、艾福傑尼、黃旭等人。
但是在《中國新說唱2018》裡JD、楊和蘇、派克特、艾熱、萬妮達、功夫胖,哪一個會輸給上述幾位選手?
包括後續《中國新說唱2019》和《中國新說唱2020》也一樣,如果只看最頂尖的戰力其實有嘻哈並不佔優勢。
而由於PGONE被過度神化,導致每次一說到有嘻哈就是如何如何吊打同行,事實上PGONE其實未必有那麼厲害,光是HHH隊內就有好幾位高於他的rapper。
綜合來說一流水準肯定毋庸置疑,但距離頂尖他還差一大截。
當然,我也知道這個話題很主觀,大多數情況下彼此誰都無法說服誰。
但是就當年《中國有嘻哈》開播後我的個人反應來看,第一個念頭其實並不是這些選手有多厲害,而是奇怪為什麼有那麼多頂尖rapper沒來參賽。
直到幾年後《中國新說唱》接著舉辦續集,很多看到了好處的說唱歌手才開始接連報名,客觀來說真正的激戰這時候才正式拉響。
不過《中國有嘻哈》那一年節目營造出的比賽氣氛,確實比之後所有的《中國新說唱》都好,每一位選手表現也相當驚豔。
但如果因此就在「情懷」的加持下認為有嘻哈是這個系列巔峰,我覺得還是武斷了一些,節目並不代表整個圈子的水準高低,不知道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