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周一,美國國會領導人公布了他們的巨額開支和新冠病毒救濟措施,其中包括少數有爭議的版權措施,對此民權自由活動人士擔心可能會給網際網路用戶的日常上網行為帶來處罰。據悉,國會預計最早將於周一就該計劃進行投票。
據了解,美國國會2.3萬億美元的支出和救濟方案包括了此前作為《CASE Act(凱斯法案)》、《Trademark Modernization Act(商標現代化法)》和重罪分流提案引入的有爭議的措施--所有這些都在顯著擴大智慧財產權所有者的權利和權力。
而最具爭議的則是《CASE Act》將創建一個由「版權索賠官」組成的準司法法庭,他們將致力於解決侵權索賠。根據該法案,如果版權所有者發現他們的創意作品在網絡上被分享,那麼他們將獲得最高3萬美元。
《CASE Act》的支持者如Copyright Alliance認為該法案將會讓獨立藝術家更容易提出版權主張,而不必忍受冗長和昂貴的聯邦法院程序。不過,該法案的批評者如電子前沿基金會(EFF)和Fight for the Future則認為其將可能會對參與日常網絡行為如分享表情包的普通網際網路用戶帶來罰款。
這一價值數萬億美元的方案還包括參議員Thom Tillis撰寫的一項條款,該條款允許司法部以侵犯版權的重罪對有意在網上傳播受版權保護的內容的企業提起訴訟。《商標現代化法案》則將允許第三方請求專利局拒絕商標申請以打擊「商標流氓」。據悉,這些「商標流氓」會從他們從未計劃使用的商標中獲利。
而就在國會領導人過去幾周努力敲定這一方案的同時,一個由科技貿易團體和像EFF、Internet Association等倡導組織組成的聯盟敦促立法者拒絕納入這些措施。這些團體聲稱,這些提案將可能對中小企業、創作者、圖書館及其顧客、學生、教師、教育機構、宗教機構、粉絲群體、網際網路用戶和言論自由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