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行業因循守舊?脫離了傳承,創新就無從談起!

2020-12-23 老磊翡翠

翡翠在近年來很受到歡迎,翡翠的題材很多,但是在一些資深的翠友面前翡翠的題材好像是一層不變的,沒有創新,翡翠的雕刻題材創新很難嗎?其實在玉雕行業看中的傳承,今天小編整理一些翡翠知識,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在翡翠的題材我們不缺乏創新,山水、飛禽走獸等等,大多數翡翠題材都有美好的寓意,人們會通過諧音、借喻、比擬、象徵等手法來發現每種題材的美好吉祥之處。其實玉雕師不是沒有創新的題材,是要找到新題材的美好寓意並不容易,這也給玉雕師的創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2、翡翠雕刻行業中也有師傅帶徒弟的,徒弟學會了師傅的本事,但是自己的風格卻局限在師傅的領域裡了,因此,以師帶徒的模式既有優勢,也有劣勢,學藝是從模仿開始的,但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只有善於總結,找到自身優勢的人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我們需要傳承的是玉雕工藝,比如用料的原則以及雕琢的方法技巧,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創新,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創意提升玉雕作品的藝術價值。

3、時代在發展,我們的審美和思想在變化,其中雕刻技術在發展,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傳承的重要,但也要去吸收其他文化藝術的有益成分,創造新題材。創新既可以體現在題材、內容、工藝、手法等外在方面,也可以體現在思想、內涵、藝術精神等內在方面,創新不一定是推翻以往的東西,更多的是細節上的完善。

好了,小編的翡翠知識就分享到這裡了,每個人對時代變化的感受不一樣,只有符合自己的翡翠雕刻飾品才算有意義的創新。如果您還有相關知識,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郭建軍:潛心傳承玉雕工藝
    「只要心裡記著傳承兩個字,有沒有認證牌子都一樣。」20年前,郭建軍被佛山的人文氣息和玉雕工藝吸引,從江蘇來到這裡學藝,並發揮自身手藝特長,創辦佛山市六子珠寶有限公司。郭建軍說,在他手上沒有「廢料」,他把邊角料製作出《甲魚鵪鶉湯》《鳳爪》《龜丞相》等創新作品。  實現材料的價值提升後,郭建軍開始追求創新。他針對消費者既想觀賞又想實用的心理,設計了一套茶具《飲水思源蓮花杯》,茶杯中的蓮花能夠旋轉開合,鏤空的蓮蓬可以泡茶。此外,他還將木雕和玉雕結合,在玉石材料上實現榫卯技藝,解決大件玉雕作品靠膠水黏連而破壞作品品質的弊端。
  • 17位玉雕手藝人集體拜師學藝
    茂名網訊 近日,為傳承信宜市玉雕文化,提高行業水平,做好老中青玉雕三代有序傳承,信宜市本土玉雕手藝人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拜師儀式。當天,信宜市17位從事玉雕和雕塑行業的本土玉雕手藝人在眾人的見證下,拜從事玉雕行業四十多年的呂雪亮為師。
  • 滿足情感需求,玉雕推陳出新,當玉雕遇上仿古
    揭陽的玉雕師們在雕刻創作中廣開思路、積極探索、自覺創新,把翡翠雕刻的傳承發揚光大到各種不同玉材領域,並藉助眼下鑲嵌技藝,以滿足時代情感訴求,帶著時代烙印的作品,助力揭陽玉文化產業發展,精品玉雕的整體保值率領先於市場水平 .隨著更多年輕的玉雕師匯入主力隊伍,在傳承的基礎上尋求創新突破成為他們的共同追求。目前,揭陽玉雕設計中,融入時代審美符號的作品越來越多。
  • 鎮平縣:育強玉雕人才 促進產業發展
    映象網訊(記者 田雨陽 通訊員 劉理政 羅立鋒)近年來,鎮平縣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深入實施「玉+」戰略,積極引育技能人才、打造誠信品牌、創新營銷方式,為玉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 玉雕行業,誰是大師?大師是誰?
    而在日益發展的玉雕行業中,誰是「大師」?「大師」是誰?  言歸正傳,我們說回玉雕行業,看看玉雕業的那些「大師」們。但是,也有人持相反態度,認為玉雕行業還是要繼續去評「大師」,當「大師」像大學教授一樣,數量多到一定程度時,最終還是靠作品來說話。  一種是希望解救「大師」一詞,把「大師」繼續供入神壇;一種是想讓「大師」一詞墜落神壇,變得平常化。  其實,兩種方式,並沒有孰對孰錯,錯的也不應該是「大師」這個詞,而應讓文藝工作者從自身出發,讓自己的能力能夠匹配上自己的身份。
  • 王學清:出身玉雕世家,傳承文化經典
    來自中國玉雕大師藝術網大師簡介王學清,出生玉雕世家,其父為有中華鐵筆王之稱的王玉敬先生。因為從小就深受父親的藝術薰陶,所以,很小的時候他就對玉雕藝術充滿嚮往。2000年,王學清畢業於南陽理工學院工藝美術系後,跟隨父親學習花鳥、松竹梅等傳統玉雕題材,期間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更加了解與熱愛。這之後,王學清又師從於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劉國皓先生學習山水、人物的雕刻,使之玉雕技藝更加純熟與深厚。
  • 玉雕行業:大師在泛濫,匠人在流浪!
    不得不說,在玉雕行業也有極個別的偽大師,做一些機雕,或者打著大師的名義做一些招搖撞騙的事。  落款不一定就是好的,現在落款大概可以分三種。  玉雕行業因為落款引起的糾紛其實有很多,很多工作室都在維權的路上,但最後發現杯水車薪!  我們先來看一個關於玉雕落款的視頻報導:  現在人心浮躁是真的,不看質,只看落款。
  • 玉雕金鑲玉兩者交相輝映,意境被無限自由延展,禪意更甚~
    玉雕藝術獨樹一幟,深厚的玉文化傳承至今。但許多以傳統題材雕琢的玉飾,都因為不夠時尚而無法得到年輕人的青睞。
  • 巧雕俏雕出精品,精益求精手藝人——記蘇州玉雕大師李國璽
    玉雕藝術之所以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熠熠生輝,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的優秀玉雕大師們的創新,傳承與努力,來自新疆烏魯木齊的青年玉雕大師李國璽便是其中一位。1980年出生的李國璽出生於雕刻世家,其父輩一直從事玉雕行業,他自小接受家族玉雕加工廠藝術薰陶,酷愛雕刻藝術,擁有良好的藝術天賦。畢業後進入家族加工廠學藝。
  •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沒有創新,自強就無從談起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電 (劉亮)「沒有創新,自強從何談起?」清華大學校長邱勇28日在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上表示,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創新精神就是自強精神的最好體現,要自強,必創新,創新指向未來也決定未來。
  • 睿涵訪談|國級非遺玉雕大師—洪榮輝,講述美玉背後的艱辛
    一生與玉相伴,在推動家鄉發展,傳承玉雕文化,他甘於奉獻,勇於創新,為家鄉、為玉雕肝腦塗地。他不僅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見證者,又是「賢德揭陽」的有力傳播者,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任何一種藝術文化的發展傳承,背後必定有人為之付出推動。玉文化也不例外。數千年燦爛的的玉文化除了玉本身剛正不阿、堅強不屈的品質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玉雕師賦予的靈魂。這個靈魂就是超三界之外,傳萬古之魂的精粹,才得以讓玉流傳至今。
  • 2021年玉雕行業,將會迎來哪些大變化?
    這跟疫情有脫不開的關係,疫情的出現打亂了社會秩序,各行各業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影響,玉雕行業從礦區的原石開採,到成品的加工銷售都受到了波及,原石產量下降,成品出貨率下降,直播帶貨逆勢崛起……無論怎樣,2020年已經過去,回顧當下,展望未來,2021年的和田玉市場會有哪些變化呢?我們下面一起來猜猜看!
  • 中國玉雕博物館等「啟航」上海國稷手工藝博覽園
    元 白玉鏤雕雙兔佩 故宮博物院藏上海國稷手工藝產業博覽園開幕及中國玉雕博物館啟航儀式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當天與松江區人民政府就「中國玉雕博物館」和中國玉石雕刻「天工獎」落戶松江的相關事宜達成戰略共識。中國玉雕博物館選址在上海國稷手工藝產業博覽園內,規劃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
  • 為什麼玉雕中會有粗工?
    玉雕師是個尊崇傳承有序、師徒授藝的行業,任何要進入玉雕行業學習的人都要拜師,成為一名玉雕學徒。師傅教徒弟,一輩傳一輩。學習玉雕是個磨性子的工作,枯燥且乏味,對於很多十七八的孩子來說,能耐著性子學進去的還是很少的,因為哪有手機好玩呀! 三五年的光景對於一個玉雕學徒來說,是漫長的,要學習的東西有很多。
  • 遼寧岫巖玉雕大師唐勇:踏踏實實地用作品說話
    意識到這一點,唐勇對於玉雕創作有了更多的想法。1999年,他自立門戶開始創業。20餘年的磨礪,唐勇沉潛其中,苦練技藝,大膽創新,他的作品《秋》、《幽蘭》、《荔枝》、《生菜》等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極富生活氣息。他立志帶動岫巖玉工、把岫巖玉作品提升到更高的藝術層次,注入更多的文化內涵,讓它走出遼寧,走向全國,媲美其他玉石。
  • 因循守舊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因循守舊,因循:沿襲;照老一套不改變;守舊:死守舊的一套;因襲死守著舊的一套。指思想保守;不解放;缺乏創新精神。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 循吏傳序》:「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指思想保守;不解放;缺乏創新精神。成語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循吏傳序》:「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
  • 匠心巧琢,刀筆生花——記玉雕匠人陳智越
    陳智越,1990年出生於福建莆田,玉雕師、工藝美術師、國家二級技師。多年來一直從事玉雕藝術的研究創作工作,創作出眾多優秀作品,作品特點鮮明,立意獨特,深受眾多藏家愛好者好評。石之美者為玉。玉雕更是我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玉石經過玉雕匠人的精心設計,反覆雕琢,最終成為一件件形態各異的工藝品。福建莆田的陳智越,便是化腐朽為神奇,點石成「玉」的玉雕師。中國當代的玉雕工藝,總體可分為兩大流派,北派、南派。北派以北京為代表,特點是粗獷、氣勢。
  • 玉雕上的仿古紋飾,蘊含了什麼文化?
    玉雕中的仿古紋飾,就是文化符號的一種。 就好像我們看到紅色就會覺得喜慶,看到墨染會感覺到禪意,而仿古紋傳達的,更多是神力的庇佑,以此獲得安心與祝福。
  • 創新| 鎮平:發展「能人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在南陽理工學院等高校舉辦「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圍繞創新創業、金融保險、涉農政策等,定向培訓創業有潛力、帶富有能力的新型農業經營帶頭人220人,特別優秀的被評為鎮平縣十佳農村實用人才。育強玉雕技能人才,帶強產業
  • 玉雕題材千千萬,就屬人物是最愛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玉雕作為一門傳統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沉澱和豐富內涵。而這些玉雕作品中,尤以人物題材最令人流連忘返,記憶深刻。今天,就讓小生帶大家欣賞一下那些最具特色的人物玉雕題材吧!黑財神,又稱黑布祿金剛,是救眾生脫離貧困之苦的化身,可驅除所有惡運糾纏,一切善願都能心想事成,圓滿無礙。黑白結合,寓意主業副業都朝好的方向發展,正財偏財都能輕易獲得。雕刻者賦予作品的生命力,使得玉雕題材在傳承千年之後,依然深受人們的喜愛。如果你也有喜愛的玉雕題材,留言跟小編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