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2019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4.5%

2021-01-20 新浪財經

原標題:2019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4.5% 來源:國家統計局

經核算,2019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4363億元,比上年增長7.8%(未扣除價格因素),佔GDP的比重為4.5%,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

按行業分,2019年,文化服務業增加值為28121億元,佔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3.4%,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文化製造業增加值為11899億元,佔比為26.8%,比上年降低2.3個百分點;文化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為4342億元,佔比為9.8%,比上年降低0.8個百分點。

按活動性質分,文化核心領域創造的增加值為30757億元,佔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9.3%,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其中,文化傳播渠道比重提高最多,佔比為11.9%,比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文化相關領域創造的增加值為13605億元,佔比為30.7%,比上年降低2.5個百分點。

2019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

附註:

1.指標解釋

文化及相關產業是指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的集合。

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是指一個國家所有常住單位一定時期內進行文化及相關產業生產活動而創造的增加值。

常住單位指在我國的經濟領土上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經濟單位。

生產是指在機構單位的控制和組織下,利用勞動、資本、貨物和服務投入,創造新的貨物和服務產出的活動。

2.核算範圍和分類

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的核算範圍包括《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8)》中規定的全部文化及相關活動。

按行業類別分,文化及相關產業分為文化製造業、文化批發零售業和文化服務業。按活動性質分,文化及相關產業分為兩部分:一是「文化核心領域」,指以文化為核心內容,為直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而進行的創作、製造、傳播、展示等文化產品(包括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二是「文化相關領域」,指為實現文化產品的生產活動所需的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文化裝備生產和文化消費終端生產(包括製造和銷售)等活動。

3.核算方法及資料來源

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按照收入法核算,核算所需的數據來源於全國經濟普查數據、國民經濟核算數據、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數據等資料。

相關焦點

  • 統計局:去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4.5%
    經核算,2019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4363億元,比上年增長7.8%(未扣除價格因素),佔GDP的比重為4.5%,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按行業分,2019年,文化服務業增加值為28121億元,佔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3.4%,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文化製造業增加值為11899億元,佔比為26.8%,比上年降低2.3個百分點;文化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為4342億元,佔比為9.8%,比上年降低0.8個百分點。
  • 統計局:2019年中國GDP佔世界的比重預計將超過16%
    (原標題:統計局:2019年中國GDP佔世界的比重預計將超過16%)
  • 上海2019年GDP總額近4萬億 人均可支配收入領跑全國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上海2019年GDP總額接近4萬億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領跑全國中新社上海1月21日電 (記者 李姝徵)上海市統計局21日下午發布上海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上海市統計局副局長湯匯浩當日在發布會現場表示,2019年上海GDP(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總量達到38155.32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6.0%。資料圖:上海。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湯匯浩以「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固穩」為2019年上海全市經濟運行總體情況作評。
  • 2019年京津冀地區及長江經濟帶GDP數據分析
    2019年全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84580.1億元,比上年增長6.1%,佔全國的比重為8.6%。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457805.2億元,增長6.9%,佔全國的比重為46.5%。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從產業結構來看,京津冀地區第三產業佔比較高,長江經濟帶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相對均衡。
  • 預估為1600億元!2019年廣州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又創新高
    預估為1600億元!2019年廣州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又創新高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11-17 近年來,廣州在社交媒體、動漫遊戲、網絡音樂、網絡直播等文旅新業態方面發展迅猛,尤其是疫情發生後逆勢增長。
  • ...國家統計局:經初步核算,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1%
    但這條狗並無任何相關病徵。2丨國家統計局:2019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國家統計據公告,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7.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0%,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3.9%。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為31.2%,貨物和服務淨出口的貢獻率為11.0%。
  • 【在行動】怎樣讓服務業佔GDP比重4年內提高20個百分點?探尋南岸...
    同時,推動技術、產業、業態、模式創新應用,深度挖掘重慶開埠、抗戰等傳統歷史文化,提升商業、旅遊文化價值,促進商旅文體融合發展;引導傳統企業應用新技術建設大數據平臺,創新推動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帶動和整合上下遊產業等。中國智谷科技園自2018年啟動建設以來,已集聚大數據智能企業600餘戶,智能產業規模突破900億元,其中大數據、物聯網、軟體服務等規上企業營業收入382億元。
  • 2019年北京GDP增長6.1% 「深夜食堂」等拉動服務性消費支出增9.6%
    與全國GDP增速同步。1月20日,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龐江倩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9年北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37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其中,第三產業以超80%的佔比成為經濟增長「壓艙石」。受產業帶動,服務性消費增速領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穩步提升。
  • 統計局:一季度豬肉價格漲122.5% 3月份上漲116.4%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  一、農業生產基本平穩,糧食生產形勢較好一季度,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目前,全國主要農區氣候條件總體有利,春耕春播進展順利,冬小麥整體長勢好於上年和常年。
  • 4.23萬億元!2019年福建GDP總量首超臺灣,意味深長
    全國人大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5月23日表示,2019年福建省GDP達到4.23萬億元人民幣,首次反超臺灣地區,這是歷史性突破,對對臺工作具有深遠意義。公開數據顯示,臺灣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初步數據為4.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經濟增速為2.73%。福建省2019年GDP達到了4.23萬億元,一舉反超臺灣;經濟增速高達7.6%。福建經濟總量首次反超臺灣,張志軍認為「這特別值得一提」。
  • 聚焦「文化+」融合創新 北京上市文化企業佔全國三成
    來源:新京報「十三五」期間,在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文化消費指數及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排名中,北京均連年蟬聯第一。2019年,北京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實現收入12849.7億元、增加值3318.4億元,都是「十二五」期末的1.7倍。新京報訊 昨日,北京市舉行「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文化產業發展專場。
  • 2020年城市GDP搶先看:截至目前,已有至少十城公布年度GDP預計值
    而據此前地方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唐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90.0億元,比上年增長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1.2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3613.3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2745.5億元,增長7.3%。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7.7:52.4:39.9。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6667元,增長6.8%。
  • 2020年城市GDP搶先看:已有至少十城公布年度GDP預計值
    而據此前地方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唐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90.0億元,比上年增長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1.2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3613.3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2745.5億元,增長7.3%。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7.7:52.4:39.9。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6667元,增長6.8%。
  • 2019年安徽各地市GDP排名:省市年度雙黑馬,長三未來增長極
    需要提醒大家的一點是,經過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後,國家統計局和安徽省(區、市)統計局共同對2018年安徽省地區生產總值進行了修訂。修訂後2018年安徽省生產總值為34010.9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了4004.1億元(初步核算數為30006.82億元),增幅為13.3%。
  • 2019各省GDP增速排名:19省跑贏,2省跑平,10省跑輸同期全國均速
    目前我們在安排推送中使用的GDP增速數據,均為各地方政府或統計局公布的實際增速數據,非名義增速數據。而繼昨天的全國各省級行政區2019年GDP總量排名推送之後,今天我們將安排全國各省級行政區2019年GDP增速排名情況。和昨天的提醒一樣,該排名數據依舊為初訂版,後續可能有更新。
  • 2019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背景及趨勢分析
    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全民文化意識的提升,大眾生活品質的提升,對於娛樂休閒活動的追求也隨之上升,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也發展得如火如荼。政策、經濟、社會、科技共同推動文創產業發展十八大以來中國文創產業發展態勢向好2017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34722億元,佔GDP比重4.2%,繼續向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邁進。文化產業總體融資規模不斷擴大。
  • 2019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報告出爐 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4%
    11月26日,《2019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記者從該報告中獲悉,2019年上海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23%;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3.5件,較5年前增加一倍;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始終處在全國前兩位。
  • 統計局:我國人均GDP連續第二年超過1萬美元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說,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預計佔世界經濟比重達到17%,人均GDP連續第二年超過1萬美元,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與高收入國家差距不斷縮小。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7754億元,比上年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84255億元,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553977億元,增長2.1%。
  • 文化部:最新統計顯示 文化產業貢獻率已達到5.5%|權威
    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副巡視員施俊玲在會上表示,根據最新的統計,文化產業對當年經濟總量增長的貢獻已經達到或者超過了5.5%。2014年是中國文化金融的重要一年,接下來文化部將要把文化金融的具體政策細化、落實,並擬在全國開展文化金融創新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