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報告出爐 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4%

2021-01-20 青瞳視角

11月26日,《2019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記者從該報告中獲悉,2019年上海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23%;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3.5件,較5年前增加一倍;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始終處在全國前兩位。

《報告》共設6大板塊、18個章節,濃縮了2019年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方方面面,如世界首例生物節律紊亂體細胞克隆猴模型、世界首張黑洞照片發布等重大成果,以及科改25條出臺等,聚焦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重點舉措和重大成就。《報告》還突出了如科創板開板等眾人矚目的年度事件。據悉,《報告》將作為公開出版物向社會發布,並對核心內容進行英文翻譯,向全球宣傳和展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取得的進展與成果。

根據報告顯示,2019年,上海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11163.86億元,同比增長3.3%,增速高於全市規模以上工業3.6個百分點;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5961家,高新企業總數突破1.2萬家,比2014年增長121%。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業累計達2155家。

《報告》顯示,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國內領先。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累計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企業超過600家,產業規模約佔全國20%。同時,生物醫藥創新能力突出。2019年,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經濟總量3833.3億元,比上年增長11.6%,佔全國的7.4%,創新藥總數佔全國1/4。

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承載區,目前已形成「一區22園」的發展格局,覆蓋全市16個行政區,總面積約531平方公裡。張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晴雨表——張江指數也於當天發布。張江指數由匯添富基金向中證指數公司定製,包括兩條指數,即具表徵屬性的「中證全球張江自主創新綜合指數」,以及具投資屬性的「中證滬港深張江自主創新50指數」。

文/侯樹文 王春

內容來自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一線城市研發投入佔全國1/4 尋找新一線科創潛力之城
    由於武漢、長沙、瀋陽及青島2019年的相關數據暫缺,故最終進入統計的城市有15個,從2019年研發投入的絕對值來計,排名分別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蘇州、杭州、西安、重慶、南京、天津、成都、合肥、東莞、佛山和鄭州。一線城市研發投入佔全國1/42019年,北上廣深的研發投入總和為5764億元,佔全國的比例高達26%,足以印證其在全國創新格局中的引領作用。
  • 誰是科創之星?12科創公司三年研發投入佔比超30% 生物產業突出
    根據證監會2019年1月底發布的《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在上交所新設科創板,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其2018年、2019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91.11萬元、2086萬元,而2017年—2019年研發投入依次為8355.43 萬元、9943.77 萬元、8542.12 萬元,三年研發投入佔比達到1178.79%。若將未產生收入的2017年排除在外,其研發投入佔比也超過800%,2018年、2019年研發投入佔比依次為5203.29%、409.50%。
  • 15座城市研發投入排名出爐!京滬深規模超千億,西安強度列第二
    2018年,北京的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佔全社會研發經費的比重為41.7%。2016年,上海以張江地區為核心承載區,成為全國首個獲批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而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的任務包括通過集中建設世界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開展重大前沿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能力等。 2019年,上海科研人員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自然》、《細胞》發表論文共計87篇,約佔全國總數的28.4%。
  • 寒武紀連續三年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超過100%
    近年間,在國內AI領域逐漸嶄露頭角的寒武紀,也是在不遺餘力的研發投入和下苦功夫搞技術的情況下,才慢慢壯大起來。據公開數據顯示,寒武紀2020年上半年寒武紀研發投入27,739.22萬元,同比增長109.06%,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18.10%。 對於寒武紀這樣的研發投入力度,可能有些人會疑惑究竟如何?
  • 聯想集團衝刺「硬核科技」科創板!融資或達百億元=5年淨利之和
    根據聯想最新公布的2020/2021財年第二季度業績,該財季單季營業額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00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4%,淨利潤達21.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3.4%。從細分各個業務來看,其中聯想個人電腦與智能設備業務的營業額實現7.6%的同比增長,達793億人民幣,佔總營收比重高達79%。
  • 中國區域創新能力排名:廣東居首位,長三角前十佔4席
    近日出版的《2020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從區域創新綜合指標來看,我國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依次為廣東、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山東、湖北、安徽、陝西和重慶。其中,東部省份仍然是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北京、廣東、上海、江蘇的基礎研究經費佔全國基礎研究投入的比例超過50%。
  • 中國金融科技發展位居世界前列 融資額佔全球比重去年達52.7%
    12月17日,第八屆中關村金融科技論壇年會暨2020中關村「番鈦客」金融科技國際創新大賽頒獎典禮在北京召開,根據會上發布的《中國金融科技與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20)》,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發展依然位居世界前列,2019年金融科技營收規模約為
  • 聯想「回A」融資或達百億元,楊元慶:能便利A股投資者
    根據聯想最新公布的2020/2021財年第二季度業績,該財季單季營業額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00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4%,淨利潤達21.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3.4%。從細分各個業務來看,其中聯想個人電腦與智能設備業務的營業額實現7.6%的同比增長,達793億人民幣,佔總營收比重高達79%。
  • 統計局:2019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4.5%
    原標題:2019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4.5% 來源:國家統計局經核算,2019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4363億元,比上年增長7.8%(未扣除價格因素),佔GDP的比重為4.5%,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
  • 中山:31家企業被評為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新品研發就靠它
    2020年中山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名單正式公布,中山新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1家企業技術中心獲認定。數據顯示,31家企業重視研發投入,平均科技活動支出額佔產品銷售收入5.7%,企業技術中心已成為企業創新載體,研發成果轉化更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銷售貢獻。
  • 江靜團隊專欄:江蘇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得怎麼樣?
    2019年12月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也要求在提升上海服務功能的同時,發揮蘇浙皖的比較優勢,對江蘇的定位要求之一就是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圖1是江蘇與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比較。與所列其他省市相比,江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處於較低水平。2015-2019年以來,各地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基本呈小幅上升趨勢。
  • 力源環保衝科:研發投入或不達標,一個月衝刺取得一半發明專利
    經我們研究發現,公司在研發投入方面實際並未滿足科創要求,幾個月前還特意從疑似「專利販子」手中拿來幾項發明專利裝點門面。另外,公司最近一期營業收入中六成收入來自集成項目,在建工程餘額與累積建設投資金額明顯不符,對外拆出資金不僅沒披露,還涉嫌帳實不符。
  • 科創板吉貝爾一款「神藥」打天下 利可君營收佔比達七成
    本報記者 閻俏如 北京報導在回復三輪問詢之後,江蘇吉貝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貝爾」)於近日首發上市申請獲通過,成為2020年科創板第六家過會的企業。然而,作為科創板申請上市企業,吉貝爾的研發投入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 博匯科技登陸科創板 高強度研發築基視聽大數據
    博匯科技近三年發展可圈可點,尤其是公司研發費用投入方面,三年來佔營收均超過14%,在快速迭代的信息技術行業站穩腳跟並快速前進。這次登陸科創板,公司憑藉在資本市場成功募資為再次起航奠定堅實基礎。研發人員、資金投入規模及研發基礎設施建設是衡量企業技術實力、成長潛力及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數據和指標。招股書顯示,博匯科技是一家以軟體研發為主的技術驅動型公司,研發是公司經營、發展和持續壯大的關鍵。
  • 電解質|八城競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從規劃建設看各地競爭力
    3月,浙江《2020年海洋強省建設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出爐,明確2020年浙江將朝著「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目標發力,由寧波、舟山分別啟動推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規劃建設。4月,《大連市加快建設海洋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正式實施,明確提出建設海洋中心城市的五大核心任務及階段目標。
  • 首家登陸科創板特氣企業:進入英特爾供應鏈,毛利低於同行
    (觀察者網訊 文/呂棟 編輯/尹哲) 12月26日,廣東華特氣體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特氣體,股票代碼:688268)正式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這也讓其成為國內氣體行業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
  • 上海持續為科創板輸送好苗子 科創企業上市培育庫入庫企業達1235家
    12月22日,在科創板企業培育中心(上海)一期班 「創新管理」模塊集訓間隙,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副主任黃麗宏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截至目前,已有36家上海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且今年上海本地新增科創板企業數量全國第一、募資額全國排名第一。」
  • ...專家解讀《條例》亮點:3處「國內首次入法」條文保障科創中心建設
    昨天,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上海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起草條例的市科委負責人和市科學學研究所專家,他們解讀指出,這是全國首部科創中心建設領域地方性法規,包含至少3處「國內首次入法」,為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提供法治保障。
  • 樂鑫科技2019年晶片銷量1.23億顆增八成 研發人員佔比71.30%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記者 魏度科創板首份年報正式出爐,亮點紛呈。樂鑫科技主要從事物聯網Wi-Fi MCU通信晶片及其模組的研發、設計及銷售,其主導產品為晶片和模組。去年,其晶片銷量為1.23億顆,同比增長84.56%。模組銷量為2065.60萬塊,同比增長54.04%。產品銷量火爆表明市場競爭力較強,其背後是技術賦能。去年,樂鑫科技研發投入約1.20億元,佔營業收入的15.81%,同比增長接近60%。
  • 報告:2019年中國快遞業收入增速為GDP增速4倍
    8日,中國快遞協會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發布的《中國快遞業社會貢獻報告2019》顯示,2019年,全國快遞業務量超600億件,快遞業務收入超7000億元,佔GDP比重達0.76%,行業收入增速是全國GDP增速的4倍,中國快遞業規模已經連續6年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