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華基金梁浩團隊:為什麼外界看不懂我們的前十大重倉?

2021-01-15 點拾投資

導讀:在過去的一年,主動權益基金給大家帶來了很不錯的回報,也有越來越多人看到了主動管理基金創造的價值,不斷放棄自己炒股票,轉而買入優秀的主動管理基金產品。那麼,主動管理基金的淨值增長率到底來自哪裡?完全是因為自己「炒股票」的能力更強嗎?


在鵬華基本面投資大學鵬華基金梁浩團隊闡述中,他們解答了我這個問題。梁浩所帶領的鵬華成長投資團隊認為投資收益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某種Beta,但這個Beta並不是指數的漲幅,而是國家的競爭力和資源稟賦。優秀的主動管理基金,要找到社會發展的方向,並且在最強的國家Beta上進行配置,從而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投資不能「低頭趕路,也要抬頭望天」。自下而上看公司固然重要,也需要把一些中長期的國家趨勢和產業趨勢放入到投資框架中,實現Beta和Alpha的結合。歷史上每一個大牛股,背後都有時代的烙印。


作為新興成長領域的代表性人物,我們在此前也和梁浩有過深度訪談《鵬華梁浩:未來最大的阿爾法和最強的貝塔都來自於創新》。梁浩已經逐漸從一個完全自下而上的成長股基金經理,加入了自上而下的產業和國家發展視角。過去幾年,我們也看到梁浩的一些重倉股取得了好幾倍的投資收益。而此次和梁浩共同管理產品的聶毅翔博士,更是有著羨煞旁人的學歷背景。在獲得了計算機的博士學位後,聶毅翔又去了頂尖商學院芝加哥大學攻讀MBA,並且師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尤金·法瑪(Eugene F. Fama)。我們知道,尤金·法瑪是著名的「市場有效論」的提出者,也是經濟三大學派芝加哥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過去幾年,A股基金更流行單基金經理的管理模式,鵬華基金的梁浩團隊,通過雙基金經理管理更好的解決基金經理之間盲點和覆蓋效率的問題。梁浩具有很強的自下而上個股挖掘能力以及對大局觀的把握,聶毅翔則對海外市場更加了解,特別是在港股上的投資,也具備開闊的國際視野。更重要的是,梁浩和聶毅翔對於底層投資的方法論一致,彼此互相認同,不會產生損耗。我們相信兩位優秀基金經理的合力,能夠創造1+1>2的效果。以下是我們的訪談全文:

梁浩,追求十倍股的極致成長股選手

投資理念:自上而下產業趨勢和自下而上公司競爭力相結合

代表產品:鵬華新興產業混合



十倍股的來源之一:

企業家精神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投資目標,投資目標決定了投資框架,投資框架決定了投資流程和具體的操作。在梁浩的投資框架中,他追求找到中長期的十倍股。十倍股(TenBegger)最早由成長股大師彼得·林奇提出,在其80年代到90年代掌管富達的麥哲倫基金期間,曾經買到了一大批的十倍股。


那麼十倍股的來源是什麼呢?關於這一點,鵬華基金梁浩的答案是推動社會發展中的創新力量,再疊加優秀的企業家精神。梁浩希望能夠在比較早期識別出優秀的管理層,當判斷公司未來2-3年後的價值比今天的價格能夠大幅上升後,就會長期重倉買入。


梁浩告訴我們,自己在研究員和基金經理的從業經歷中,都完成過對十倍股的重倉。2008年加入鵬華基金的梁浩,只用了三年時間就被提拔為基金經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梁浩在2009年為公司挖掘了一個股票,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取得了10倍漲幅,為基金組合貢獻了超過8個億的盈利。


到了2011年做基金經理後,梁浩又在重倉持有的情況下,在一個股票上三年賺到了10倍以上的收益。有人說,只有重倉一次十倍股,才能完成投資框架的升華。顯然,梁浩追求的,就是不斷找到十倍股並且重倉持有。


在這些十倍股中,梁浩發現區分公司長期差異的是企業家精神。確實,我們看到全球最偉大的企業,幾乎每一家都具有非常優秀的管理層。像蘋果的賈伯斯、亞馬遜的貝索斯、特斯拉的馬斯克等,他們都有著極強的企業家精神,不斷在推動社會進步。梁浩告訴我們,價值創造的本源來自企業家和企業自發的創造力。



十倍股的來源之二:

推動社會發展的產業趨勢


我們發現,每一個時代都有這個時代的十倍股,這些公司共同的特徵是符合社會發展的產業趨勢。比如說,過去10年毫無疑問是屬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通過科技創新大幅提高社會效率,實現了人和人、人與商品、人與信息等之間的連接。


每一個產業趨勢,都會持續很長的時間,找到產業趨勢中的新變化,或者挖掘正在快速崛起的產業趨勢,是尋找十倍股的源頭之二。梁浩在投資中,會把更多精力花在對產業發展趨勢的研究上。


梁浩告訴我們,在過去幾年他看到了中國的製造業需要疊加網際網路的渠道和銷售方式。沿著這一條產業趨勢的變化,梁浩也在不斷尋找受益的潛在十倍股。從公開信息能看到,梁浩很早就重倉了一個用網際網路思維做產品和渠道銷售的公司。


梁浩告訴我們,這個公司他早在12塊錢左右就開始買入,之後因為中美貿易摩擦的問題,股價一路跌到了6塊錢。在不斷下跌的過程中,梁浩並沒有恐慌,而是繼續加倉。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投資的信仰需要K線加持,因為絕大多數人對於基本面理解並沒有那麼深刻,只要股價下跌就會對自己產生質疑。梁浩能夠在股價不斷下跌中買入,就是對於製造業和網際網路融合的產業趨勢深信不疑。


果然,這家公司藉助了網際網路渠道,推出了爆款產品,業績兌現了梁浩此前的判斷。這家公司的股價也在2020年出現了很大的漲幅。


梁浩告訴我們,自己確實對於社會發展過程中,一些新的變化更加敏銳一些。梁浩和其他成長股基金經理不同的是,他會用一級市場的方法,進行二級市場的投資。這種投資方法讓梁浩對許多公司會布局更加早期。這也讓梁浩相比於大部分成長股基金經理,持倉的股票沒有那麼白,需要一定的時間獲得市場共識。好在過去幾年,梁浩的這套方法運營得越來越嫻熟,也不斷被大家所認可。



十倍股的來源之三:

國家稟賦


做了許多年投資之後,梁浩逐漸意識到自上而下把握國家Beta的重要性,他發現十倍股最大的來源是國家稟賦。這個思維方式,也讓梁浩在過去一年多,將投資框架從原來完全自下而上找Alpha,變成了自上而下大Beta和自下而上的個股Alpha相結合。


確實,我們所有入行的人看投資的書,基本上都是來自美國。我們總是拿《Stock For the Long Run》裡面傑瑞米。西格爾教授列舉的大類資產長期收益去說服投資者,而那個資產收益也是來自美國。


我們看到的是斜率不斷向上的美國,正是因為美國的國家稟賦。在不同的時代中,美股的十倍股也都是受益於國家稟賦,這或許才是十倍股最大的源頭。脫離了國家的稟賦,一個企業很難逆流而上。


梁浩認為,大家常說Alpha和Beta不可兼得,你要麼自上而下抓Beta,要麼自下而上抓Alpha。沒有人能同時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做好。實際上,梁浩做了幾年自下而上的個股Alpha挖掘後,越來越體會到,一個優秀的投資者應該把Alpha和Beta都抓住才行。這裡說的Beta,不是今年賭一個行業,明年再賭一個行業,而是大的Beta。


梁浩對美國、歐洲、日本這些發達國家過去30年表現最好的行業都做過深入研究。拿美國為例,過去三十年表現最好的三個行業是科技、可選消費和醫療,這就是大Beta。相反,電信服務、公共事業、原材料是三個表現最差的行業。歐洲股市過去三十年表現最好三個行業是化工、醫療保健、食品飲料;表現最差的三個行業是銀行、電信、零售。然後再看日本,過去三年表現最好三個行業是精密儀器、醫藥、交通運輸;表現最差三個行業是空運、銀行、礦業。最後看中國,2005年以來表現最好三個行業是食品飲料、家電,醫藥;表現最差三個行業是鋼鐵、採掘,交通運輸。


我們一比較就發現,各國表現好的Beta,都是具有國家競爭優勢的行業。梁浩認為,首先要理解這個國家的Beta在哪裡,否則你長期在一個弱勢行業做研究,收益機會可能非常少。穩定的GDP增長是中國經濟的最大Beta。我們這幾年開始理解國家的Beta在哪裡,從國家的紅利和資源稟賦出發,去尋找一些大的機會,並且和自下而上的個股研究相結合。



未來中國的十倍股會來自四個方向


理解了國家Beta的重要性,就要從符合中國稟賦的領域去尋找下一個十倍股。梁浩認為未來大的Beta會出現在四大領域:


第一條大Beta是消費升級。我們看到從80後、90後、到00後,大家都願意為一些好產品去支付相對好的價格。我們也看到許多企業通過產品創新,得到了很好的回報。我們國家整體的工業設計水平在快速提升,也推動了消費升級的迭代。


我們一起做消費品投資,會更加看重品牌力和渠道力。品牌力佔領老百姓的心智,渠道力佔領老百姓購買產品能看到的地方。然而,這兩年越來越多有產品力的公司冒出來,背後就是通過消費升級帶動的。


第二條大Beta是科技創新。我們看到了許多帶有中國特色的科技創新,比如說科技賦能後對許多產業的系統性升級,本土的信息化系統能力在不斷提高。今天,許多中國產業已經走到了全球的前沿,背後依靠的就是強大的信息化支撐。信息化還只是科技創新的一個方面,這一條賽道中會有許多公司走出來。


第三個大Beta是醫藥。醫藥同時受益於創新和人口老齡化。在創新領域,我們看到許多創新藥和創新器械。今天醫藥企業的研發能力,相比十年前有了大幅的提升,背後也是伴隨著整個國家的製造業升級。


第四個大Beta是製造業升級。這一塊我們有工程師紅利和勞動人口效率紅利。我之前去北歐度假和當地人聊,他們每年都有很長的加強,而我們國內的勞動效率很高,也有大量的優秀工程師。



相信「國運」,才能找到十倍股


巴菲特說過,沒有人可以做空自己的國家發財,言下之意是,投資賺錢必須相信「國運」。我們以前也寫過一篇文章「百年美股牛市,告訴你什麼叫賭國運」。投資的本質,就是賺取企業價值成長的錢。只有在一個長期經濟成長的大賽道中,才能更高概率找到價值成長的公司。反之,在一個長期經濟衰退的國家,大概率不僅找不到十倍股,很可能投資最終是虧錢的。


梁浩告訴我們,投資收益的來源,並不完全是我們個人的能力有多強,更多是來自一個國家的產業發展。我們看無論是巴菲特還是彼得·林奇,雖然他們的投資方法不同,但是共同點都是相信美國的未來會更好。


從這個角度看,梁浩對於長期的投資收益充滿信息。他認為,中國的全球競爭力在變得越來越強,只要國家的競爭力在,我們未來的投資機會非常多。所以我們一定要投資美好生活,有了美好生活才會有投資收益。

聶毅翔:師從尤金·法瑪的國際化視野專家

投資理念:用合理的價格買成長(GARP策略)

代表產品:鵬華創新驅動



投資最有效的是企業價值增長


我們做投資的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尤金·法瑪這個名字。他是著名的芝加哥學派代表人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並且提出了有效市場理論。鵬華基金的聶毅翔曾經在芝加哥大學攻讀MBA,就師從諾貝爾獎得主尤金·法瑪。他對於這一套理論有了自我消化後的理解:相信長期堅持優秀的公司,價值最終會被體現出來。


投資中有各種各樣的價格波動,理解什麼造成了價格波動,就需要對股價的構成元素進行分解。聶毅翔用了一個簡單的公式:股價價格=估值(PE)X 盈利(EPS)。估值的波動更多來自市場情緒,是比較難把握的。主動選股的基金經理,更多應該把握盈利的變化。只要找到未來兩三年盈利是不斷向上增長的企業,大概率就能賺到盈利增長的錢。


我們曾經看過一個數據,從1900到2016年之間,標普500指數的年化收益率為9.5%,其中估值的影響只有0.5%,可以忽略不計。另外的9%全部來自盈利的因素,一半是企業增長獲得的,另一半是企業分紅獲得的。從這個數據也能發現,拉長時間看,把握EPS(盈利)增長,是長期投資最有效的方法。



成長性是投資中的關鍵


聶毅翔的投資框架是西方常見的GARP策略,也就是Growth At Reasonable Price。這個策略的核心部分是Growth(成長性),要用合理價格買成長。關於投資中到底賺的什麼錢,聶毅翔繼續用了一個海外投資大師的案例:


霍華德·馬克思說過,市場上有兩種做價值投資的方法,一種是用五毛錢買靜態價值一塊錢的東西,另一種是以一塊錢買未來價值到兩塊錢的東西。前者是賺價值回歸的錢,後者是賺企業成長的錢。


聶毅翔發現,賺價值回歸的錢其實很難。首先,要把公司的價值算清楚,避免價值陷阱。其次,價值的回歸通常需要外部的催化因素配合,這一點把握的難度也比較高。相比較而言,聶毅翔認為,把握企業盈利增長是自己更加擅長和喜歡的投資方式。拉長時間看,企業的盈利增長會來自三個方面:


1)符合社會結構的發展規律,這是一種強大的Beta,順著大時代更容易成長;


2)公司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比如說有好的產品、好的渠道、優秀的管理層。管理層戰略眼光和執行力都比較強;


3)盈利增長的能見度比較高,聶毅翔希望能看到一個企業未來三年每年都有20-30%的盈利增長。要看清三年以後的事情比較難,以三年為時間維度,每年都能獲得20-30%的盈利增長,其實已經很可觀了。


當然,橡樹資本的霍華德·馬克斯在今年也寫過一篇備忘錄,指出預測未來是最難的,人也不要以為自己有預測未來的能力,但是知道周期是有意義的。聶毅翔認為,判斷一個企業長期發展的方向,正是成長股投資的挑戰所在,同時也是專業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創造價值的部分。普通老百姓把錢交給專業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正是因為這些專業的投資人士,具有超越普通人的企業長期定價能力。



預測短期很難,不要相信倖存者偏差


既然預測未來很難,特別是預測短期是幾乎不可能的,那麼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希望預測明天股價的漲跌呢?關於這一點,聶毅翔的回答是:倖存者偏差永遠會存在。他從一個行為金融學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身邊總是有人運氣足夠好,買到了漲停的股票,他就會誤把運氣作為自己的能力,並且會去和許多人宣傳自己的「短期預測能力」。反過來說,如果有人預測錯了,買到了跌停的股票,他們大概率不會和別人說。通過對於這種行為金融學的分析,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身邊總是存在能夠預測短線的人。


關於倖存者偏差,巴菲特曾經用過另一個經典的比喻:拋硬幣大賽冠軍。當全美國所有人都在玩拋硬幣的遊戲時,連續拋10次一定有人10次都是正面。這個人就會誤以為自己有一種能力,能夠拋出硬幣的正面(雖然我們都知道,拋硬幣的結果是完全隨機的)。


我們經常會說一句話:許多靠運氣賺來的錢,最終會因為能力虧回去。投資中拉長時間看,決定長期收益的就是能力,優秀的基金經理會在能夠構建能力圈的領域下功夫,這樣投資的護城河就會越來越深。


在投資中,聶毅翔不會去追短期的風格,他告訴我們這種方式看似資金效率很高,其實也存在兩個風險:第一個風險是,買在了這個風格的山頂;第二個風險是,對個股沒有深入理解,賺到的收益也不是來自能力,這樣可能長期損害了持有人的利益。


聶毅翔認為,投資還要賺到自己認知那一部分的錢,這也是對持有人負責的態度。



當極致的成長股選手遇到國際化視野專家


在當下的中國資產管理行業,越來越多的產品是單一基金經理管理,那麼為什麼鵬華基金要發行由梁浩和聶毅翔共同管理的產品呢?我們也就這個問題訪談了兩位基金經理,他們認為通過共同的投資理念,和互補的方法論,能夠實現1+1>2的效果。


梁浩是一名極致的成長股選手,永遠在尋找未來幾年的十倍股,具有很強的自下而上挖掘Alpha能力。聶毅翔受過系統性的西方成熟投資理念教育,也有著很強的國際視野和背景,對於一些大的Beta把握能力較強。


這種投資能力的結合,如同在大海航行中的指南針。自下而上的Alpha,能看到企業和企業之間的不同,產業和產業之間的差異,而海外視角能夠看透海外成熟市場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借鑑到A股市場的投資,如同一個指南針的功效。


此外,在個股的跟蹤上,兩人也可以做到更好的互補,將團隊的能力最大化。事實上,梁浩也會根據整個鵬華基金研究部的能力,彌補其投資上的短板,設計出不同類型的產品。


我們也認為,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到「現代化2.0」時代,已經告別了過去單打獨鬥的模式,而是更依賴平臺的能力,通過專業化的分工,力爭為持有人賺取可持續的超額收益。




- end -

相關焦點

  • 鵬華基金以「基本面投資內核」賦能市場穩定發展——攻堅戰「疫...
    今年以來,主動權益基金為持有人創造顯著正收益體驗的同時,亦迎來水漲船高的發行熱潮。近期鵬華基金爆款迭出,由王宗合管理的鵬華匠心精選基金和由梁浩管理的鵬華新興成長基金均呈現一日火爆銷售、超額比例配售的局面。這背後充分彰顯明星權益老將的強勁實力,是公募基金髮揮專業優勢創造良好投資體驗,贏得投資者信任與青睞的印證。
  • 牛人重倉|鵬華系基金重倉持有,科順股份連續多年業績「開掛」是...
    圖片來源:攝圖網今日,《牛人重倉》欄目聊一隻高成長性的防水股——科順股份(300737)。首先,這是只基金重倉股,有40隻基金合計持有流通盤的18.26%。而且,鵬華基金公司旗下眾多基金經理「扎堆兒」持股。其次,這隻股票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非常漂亮,而且是連續幾年持續高增長。建築防水行業正處在風口,公司是行業規模第二的企業。
  • 鵬華基金之2020—「現象級」年份中的「現象級」公司
    鵬華基金今年發行的鵬華匠心精選打破了公募基金歷史上的募集記錄,而鵬華基金這一年的主動權益超千億的規模增長,已超過了許多中等基金公司的總規模。點拾投資也非常榮幸很早就作為對鵬華基金投研團隊深度訪談的外部觀察家。比如說「國民基金經理」王宗合和我們在過去一年多,做了不下4篇的深度訪談,每一篇都有新的立意和乾貨。
  • 「網紅」基金經理最新重倉股大曝光!劉格菘等十大牛人全來了(名單)
    尚品宅配新進前十大重倉股。  周應波在季報中坦言,基金規模由於淨值上漲、新增申購兩方面原因四季度繼續增長較多,對此狀況,他會繼續加倍努力,完善團隊研究,拓寬行業覆蓋面,並持續研究企業價值成長的來源,理解企業管理層可靠性的落腳點。
  • 鵬華可轉債債券基金今年前八個月收益達33.07% 王石千擔任基金經理
    上半年以來,A股跨入結構性牛市,且債券市場整體穩定,債券型基金的市場表現也隨之出彩,其中鵬華可轉債債券基金表現相當亮眼,今年前八個月收益達33.07%,是債市上唯一一隻漲幅超三成的債基,據了解,其基金經理是王石千。
  • 中國最大規模基金「不愛喝酒」,什麼神仙操作?不買茅臺暴賺23倍
    事實上,在王宗合管理過的超過15隻基金的核心持倉上,白酒都是超級重倉對象。以鵬華中國50基金為例,根據基金披露的持倉信息顯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有多達六隻股票為白酒股,茅臺當然也是該基金的核心股票。
  • 對話鵬華基金總裁鄧召明:投資研究能力始終是資管行業核心競爭力
    一方面,鵬華基金堅持深度基本面研究,投研團隊專注投資本質,深度挖掘基本面價值;另一方面,鵬華基金堅持長期價值投資,投研團隊投資決策是基於對公司基本面的深度研究、長期動態的跟蹤和觀察,而非市場短期波動;此外,鵬華基金堅持獨立研究判斷,公司鼓勵投資研究人員在各類市場環境中,基於深度的市場洞察和嚴謹的數據分析基礎上,做出理性的、前瞻的、獨立的價值判斷。
  • 鵬華基金聶毅翔:瞄準高成長行業 挖掘企業增量價值
    (圖片說明)聶毅翔,理學博士、芝加哥大學MBA,歷任美國風暴通訊諮詢公司高級項目經理、美國羅根斯通資本對衝基金公司交易員、美國期貨交易監管委員會助理經濟學家,現任鵬華基金研究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小標題)從計算機博士到成長價值投資者在加入鵬華基金之前,聶毅翔有著豐富的海外求學和工作經驗。早年,聶毅翔求學於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獲得計算科學與信息學博士學位。
  • 傅鵬博「豪飲」茅臺五糧液、劉格崧頂格重倉隆基股份…基金大佬...
    相比二季度末,該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整體變化不大,但進行了適度調整。三季度新進個股為五糧液、先導智能、貴州茅臺,信維通信、凱利泰、夢網集團則退出前十大重倉股名單。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前十大重倉股具體來看,京東方A、高德紅外、易華錄三季度新進入廣發科技先鋒前十大重倉股,長春高新、紫光股份退出前十大重倉股;通威股份、京東方A、兆易創新新進入廣發雙擎升級前十大重倉股,長春高新、恆瑞醫藥、用友網絡退出前十大重倉股;隆基股份、高德紅外、吉宏股份新進入廣發中小盤成長前十大重倉股,泰格醫藥、衛寧健康、中環股份退出前十大重倉股。廣發科技先鋒三季末前十大重倉股
  • 傅鵬博、趙楓、朱少醒、謝治宇、董承非、張坤…明星基金經理重倉...
    而由趙楓管理的睿遠均衡價值的前十大重倉股為小米集團、三諾生物、萬華化學、瀚藍環境(600323,股吧)、華潤啤酒、萬科、隆基股份、生物股份(600201,股吧)、寧波銀行(002142,股吧)、三一重工(600031,股吧)。
  • 公募「巴菲特」朱少醒:15年鍾情1隻基金,10年重倉茅臺
    富國天惠成長是混合型基金,股票投資比例可以在50%-95%之間浮動,他除了拿有5%左右的現金倉位(防贖回)外,股票倉位始終保持在90%以上。即使是在上一輪牛市2015年高點,朱少醒也沒有降低基金的股票倉位,一路滿倉扛過來。對於為什麼2015年不減倉?
  • [風險]鋼鐵A : 關於鵬華國證鋼鐵行業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之鵬華...
    鵬華鋼鐵A份額和鵬華鋼鐵B份額終止運作、終止上市並修改基金合同的公告》,鵬華國證鋼鐵行業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本基金」 )之鵬華鋼鐵A份額(場內簡稱:鋼鐵A,基金代碼:502024)和鵬華鋼鐵B份額(場內簡稱:鋼鐵B,基金代碼:502025)的終止上市日為2021年1月5日(最後交易日為
  • 鵬華豐源債券基金增聘基金經理
    中證網訊(記者 餘世鵬)12月22日,鵬華豐源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鵬華豐源債券基金」)發布公告稱,增聘曾皓明為新任基金經理。  公告顯示,曾皓明具有5年證券從業年限,曾任招商證券固定收益總部債券信用評估崗研究員,2016年8月加盟鵬華基金從事研究分析工作,曾任固定收益部債券研究員,現任職於公募債券投資部,從事投研相關工作。  鵬華豐源債券基金成立於2017年6月,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的規模為24.55億元。
  • 為什麼B份額消失了?「螞蟻戰配」基金最新進展來了
    12月22日中歐基金在支付寶中歐基金財富號上一則「重要通知」引起市場關注,其中將對創新未來投資者關心的6大問題給以充分解答。基金君整體了中歐基金的6個問題回復,可以成為創新未來基金的投資者一個參考:1、為什麼B份額消失了?
  • 前海中國稀缺資產混合A基金十大重倉股曝光
    中證網訊(記者 葉斯琦)作為上半年業績最好的基金之一,前海中國稀缺資產混合A基金以近58%的淨值增長率排名混合型基金前三。日前,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產公布的二季報顯示,截至二季度末,該基金股票倉位為72.99%,前十大重倉股為山東黃金、片仔癀、五糧液、貴州茅臺、長春高新、山東藥玻、重慶啤酒、順鑫農業、雲南白藥、我武生物。
  • 銀行訂製基金徹底火了!又有爆款「一日售罄」 民生銀行狂賣120億!
    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不少銀行都根據客戶需求,尋找投資能力較強的基金公司作為合作夥伴,也會重點宣傳此類基金,因此獲得較好的募集成績。  百億基金再添一例  不僅匯添富新基金募集超百億,而10月15日結束募集的鵬華旗下新基金募集規模也超過百億。
  • 我看了看截至目前的基金排行榜
    又快到年底了,又快到了每年盤點的時候,我剛看了看今年到目前為止的基金排行榜,截至12月14日,今年已經有20隻基金翻倍,而且排名前13名特別好玩:就4家公司,而且廣發就1隻廣發高端製造。注意:因為數據顯示原因,同一個基金的A、C兩種分開計算,我也是把他們看作兩隻基金了。
  • 牛人重倉|基金牛人李彥最愛「鋰」 重倉持有的中國寶安業績有望起飛?
    今年以來該股漲幅17.17%,為什麼資金突然開始關注它了呢?今日《牛人重倉》欄目就談談這隻基金牛人李彥的重倉股——中國寶安。有意思的是,基金經理李彥的重倉股重點布局在鋰電池和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看來他是真的喜歡「鋰」!
  • 為什麼B份額消失了?「螞蟻戰配」基金最新進展來了:6問6答全看懂!
    因此,在以上指定期間屆滿後,B類基金份額就註銷啦,本基金將繼續封閉運作。小夥伴們不用擔心,你們在2020年12月22日15點前申請退出的部分已轉為B類份額,並自動贖回退出啦,申請退出的錢將於T+1日24點前到帳餘額寶。2、之後還能退出嗎?